APP下载

高质量发展的主战场
——贵州开发区建设发展系列报道之二

2019-12-13王铁清袁绍阳

当代贵州 2019年40期
关键词:技术开发区开发区贵州

文_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 王铁清 袁绍阳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把开发区打造成为贵州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发展平台,是经济发展规律的客观要求,是发达地区加快发展的成功经验,更是贵州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必由之路和必然选择。

富民强省路在何方?贵州的决策者清醒地认识到,工业化是一个国家和地区发展的必由之路,是现代化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贵州落后在工业,潜力在工业,希望也在工业。

6月21日,全省十大千亿级工业产业发展推进大会在贵阳召开,贵州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孙志刚作批示,省委副书记、省长谌贻琴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指出,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线,坚持新型工业化方向,坚持高端化绿色化集约化目标,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原则,全力推动工业经济做大做强做优,为开发区的高质量发展再次明确了任务和方向。

开发区是贵州综合实力最强、开放程度最高、发展最具活力的区域。当前,新一轮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国际产业分工和竞争格局正在深刻调整。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把开发区打造成为贵州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发展平台,是经济发展规律的客观要求,是发达地区加快发展的成功经验,更是贵州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必由之路和必然选择。

高端化:与时俱进开拓未来

近年来,全省各级开发区坚守发展与生态两条底线,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加强污水处理、绿化等基础建设,将工业项目投资强度、容积率、建筑系数、绿地率、非生产设施占地比例等控制性指标纳入土地使用条件,促进资源就地转化和循环利用,促进开发区产业高端化、集约化、绿色化发展。

2019年初,商务部揭晓了2018年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综合发展水平考核评价结果,在全国219家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中,贵阳经济技术开发区综合发展水平考核从2016年的第109位跃升至2018年的第36位,进入全国20%的强区之列。

荣誉的背后,体现的是贵阳经济技术开发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由2000年的5.7亿元增加到2018年的210.4亿元,18年间增长了36.9倍的硬实力。

近年来,贵阳经济技术开发区按照全市经济发展部署,围绕大数据、大工业、大招商“三大行动”发力,把“双千工程”“万企融合”作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突破口和关键点。

在产业发展上,结合自身发展实际,明确主导产业,构建了以高端装备制造、大数据、新医药大健康和现代服务业为主的“3+1”主导产业体系,打造了航空航天、电子信息、工程机械及应急装备、汽车及零部件、新医药大健康和烟草6大产业集群。

高端装备制造业重点推进了以航天科工、航空工业、中国航发3大军工集团下属企业为主导的航空航天产业,以詹阳重工为龙头的工程机械及应急装备产业和以奇瑞万达、贵航股份为代表的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加快发展。

同时,以园区建设为载体,积极构建“园中园”模式,形成大数据安全产业示范区、数字物流产业园、中欧产业园(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新医药大健康产业园等特色产业园区,促进“3+1”主导产业集聚。

跨区域:“引进来”激发创新动能

完善开发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鼓励其进行各种形式的创新是高质量发展的客观需求,让开发区成为体制机制创新和开放型经济建设的先行区是贵州省开发区改革发展的共同目标。

金沙经济开发区园区一角。(贵州省商务厅供图)

时间跳转到2013年2月4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开展对口帮扶贵州工作的指导意见》,上海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作为全国首批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正式与遵义经济技术开发区开启了沪遵合作共建旅程。

随后,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上海对口帮扶遵义的工作部署,遵义经济技术开发区与上海临港集团决定合作共建“上海漕河泾开发区遵义科创绿洲”项目,立足沪遵两地资源优势,打造东西部产业合作示范园区,推动对口帮扶工作从单向支援到双向合作共赢转变。

多年来,双方本着“友好合作、平等互利、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原则,以“3+X”为产业发展定位,重点培育智能制造、生物医药、高新技术3大主导产业,2018年完成产值2.95亿元。

上海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与遵义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合作共建,探索了“区区合作”新模式。实行资源共享、优势互补、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经营管理机制,成立“产业转移服务中心暨上海—遵义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产业转移促进中心”,为开发区企业实现走出去、请进来提供平台、创造条件,为加快转型升级、完善综合投资环境提供了有力的体制保障。

同时,遵义经济技术开发区学习借鉴、聚焦复制推广上海自贸区改革成果,推动漕河泾产业园区成功经验的复制推广。遵义经济技术开发区主要领导多次率党政代表团前往上海自贸区对旅游综合体、食用菌工厂化种植、大数据网络通信工程、机械智能制造及特色文旅小镇建设等项目进行考察学习,并结合两地实际,广泛宣传推介遵义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优势资源,吸引上海客商落地发展。

此外,遵义经济技术开发区加快实施品牌战略,与上海临港集团深度合作,协调推进“高质量发展”和“品牌化建设”。与上海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共同使用“上海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冠名权和园区标识,在产业转移的同时,同步实现品牌输出,形成了以“统一品牌、跨区布局、多点联动、协同发展”为特色的新一轮梯度发展格局。

新能源:抢占新一轮发展高地

当前,新经济正伴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革命、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而变得越发炙手可热。贵州新经济新动能的培育和发展是实现转型升级和创新驱动的重要抓手,将为经济社会持续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2018年8月,在大龙经济开发区举办的“新能源新材料高峰论坛暨招商引资推介会”上,100多位国内外专家学者对大龙经济开发区新能源新材料产业的发展和未来发展态势给予高度认可和充分肯定。

近年来,大龙经济开发区立足资源优势完善产业链,规模以上锰汞钡系企业达到25家,高纯硫酸锰、四氧化三锰等产品在国内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一,正快马加鞭推动千亿级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园建设。

通过近几年的发展,大龙经济开发区以锂电动力电池材料为代表的新能源产业已具备良好的产业基础。

以红星锰业、汇成新材料、贵州能矿锰业为代表的锰精深加工企业所生产的电池级硫酸锰产品占70%以上国内市场份额。以中伟新材料为代表的NCM/NCA三元前驱体材料生产企业,已占据20%以上的国内市场份额,是目前全球最大的高端前驱体供应商,也是全国高端三元前驱体出口最大的企业。

此外,先后引进了格瑞特(星城石墨)负极材料、碳酸锂等上下游产业链企业,以及中南创发、金川等具有镍、钴等资源的补链型企业,形成了具备稳定供应镍、钴、锰资源的供应集群体系,以锂电动力电池材料为代表的新能源产业链发展具备了较强基础。

猜你喜欢

技术开发区开发区贵州
如东经济开发区及其产业规划
江苏省句容经济开发区中心小学
“疫”起战斗——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统一战线同心抗疫
“齐”心“鲁”力,助力“多彩”贵州
发展前景广阔的淮安高新技术开发区
吴进华
孔薇薇
解读“万马如龙出贵州”
国办发文部署开发区工作
贵州古驿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