溜索改桥:黔滇边区群众走出“孤岛”
2019-12-13刘莹吴采丽刘蓝婴
文_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 刘莹 见习记者 / 吴采丽 刘蓝婴
溜索,偏远山区的一种原始渡河工具。
在我国西部云、贵、川、陕、甘、青、新等省区,沟壑纵横、山高谷深,百姓用智慧和勇敢创造了“飞渡”过江的溜索桥。
据统计,2012年底,西部7省(区)共有溜索289对,涉及建制村904个、自然村3927个,人口34.07万户95.77万人,其中贫困人口65.76万人。
全国打响“溜索改桥”战役
一根根跨越汹涌波涛的溜索,曾是西部边远山区群众追求自由和幸福的见证,也是穿越时空的“贫困符号”。
上百年的传说,仍流淌在云贵交界的牛栏江咆哮声中。
一位母亲,背着孩子坐溜索过江。行到江心,失去平衡,孩子被颠出背篼,母亲悬在铁索上,眼睁睁看着孩子顺水而去……崇山峻岭间,总有一些东西灼痛心头。
一根小小钢索,便利了成千上万群众出行,也见证了无数撕心裂肺的悲剧。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心系贫困山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从战略和全局出发,重点加大资金、技术投入,坚决打好贫困地区交通扶贫攻坚战,发挥交通服务“三农”的基础性先导性作用。
为解决全国溜索过江问题,2013年8月,国务院扶贫办和国家交通运输部召开座谈会,决定投资27.6亿元实施“溜索改桥”项目。同年,国务院扶贫办、国家交通运输部联合下发《溜索改桥建设规划(2013—2015)》,正式打响“溜索改桥”战役,西部7省(区)全力投入改建热潮。
2014年3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农村公路发展的报告上批示:特别是在一些贫困地区,改一条溜索、修一段公路就能给群众打开一扇脱贫致富的大门。
贵州全力疏通“毛细血管”
贵州,全国唯一没有平原支撑的省份,92.5%的国土面积是山地和丘陵,曾被贴上“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人无三分银”贫穷落后的标签。
“贵州要脱贫,交通要先行”。近年来,贵州围绕“西南重要陆路交通枢纽”的区域定位,作出了一系列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战略部署,强力推进“三会战两决战一攻坚一行动”。
全省上下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关注偏远特困地区群众,直面发展“痛点”破解交通症结。
根据《溜索改桥建设规划(2013—2015)》,贵州打出“溜索改桥”+“组组通”组合拳,疏通偏远山区交通“毛细血管”,啃下“最后一公里”的“硬骨头”,有效解决“卡脖子”问题,为全省脱贫攻坚打下坚实基础。
5年来,全省高度关注70个贫困县交通扶贫项目,20个极贫乡(镇)对外连接通道项目。累计新增12327个建制村通沥青(水泥)路、5958个建制村通客运,建成便民码头120个、渡改桥150座、“溜索改桥”15座,改造农村公路危桥819座,实施农村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2万公里。
威宁黔滇边界百姓告别“孤岛”
乌蒙高原的云贵交界处,贵州八大水系牛栏江流域以及北盘江流域可渡河一带,深切的河谷把磅礴乌蒙切割开来,一边是贵州,一边是云南。散落在山间褶皱的村落,自成一个个“孤岛”。
威宁自治县紧抓“组组通”“溜索改桥”基础设施建设,解决边远村寨10万余人安全便捷出行问题,为脱贫攻坚战打下坚实基础。图为威宁自治县玉龙镇沙田社区人行桥。(威宁自治县委宣传部供图)
威宁自治县素有“贵州屋脊”之称,深处乌蒙腹地,峰壑交错,平均海拔2200米,是贵州面积最大、海拔最高的县,也是连接川、滇的“西大门”。横跨云贵两省牛栏江、可渡河河界上的一条条溜索,成为两省沿河十几万人出行的唯一要道,连接着乌蒙连片特困山区里“绝处求生”的希望。由于依靠溜索过河很危险,人们很少外出,百姓像生活在“孤岛”中一样,过着几乎与世隔绝的日子。
在全省13座被列为国家“溜索改桥”工程计划项目中,有8座在威宁。为拔穷根,促发展,威宁自治县严格落实《溜索改桥建设规划(2013—2015)》和贵州省交通运输厅、贵州省扶贫办工作部署,把溜索改桥项目建设作为重点民心工程、扶贫工程来抓。
项目覆盖麻乍、大街、斗古、二塘、海拉、新发等多个乡镇,原始溜索长度580米,改建设计1座人行桥、7座车行桥。
战役打响,各级各部门联动配合,创新融资渠道,采取“银、企、政”合作模式,根据“轻、重、缓、急”原则,实行倒排工期。干群同心同德,全力以赴,历时3年,总投资5000余万元,8座溜索桥被改成车行人走的桥梁,直接解决全县20余个建制村通行难题,惠及4000余户2万余人。
近年来,威宁自治县紧抓“组组通”“溜索改桥”基础建设,完成“组组通”硬化路项目5293公里,覆盖37个乡镇;结合可替代通道建设和移民搬迁等措施,全县完成剩余溜索全部改建、封禁或拆除,打通“最后一公里”,保证县域边远村寨群众安全、便捷出行,为脱贫攻坚战打下坚实基础。
如今,一条条油路和硬化公路蜿蜒盘旋、翻山越岭、横跨激流、进村入户,黔滇边界百姓告别“孤岛”,高山深谷换新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