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原创中的“原汁原味”
2019-12-12陆雯婷
陆雯婷
摘 要 教师的专业成长不仅需要外部支撑、开阔的空间,而且需要内部催进、追求的动力。在文中就笔者在学习了新教材之中,在工作积累的经验以及所总结出的自我成长的生长点进行介绍,在对新教材了解的基础上更好的组织各种素材。
关键词 素材点 主题活动 特色
中图分类号:G632.41文献标识码:A
新教材打破了原有教材的束缚,以崭新的教育理念呈现在我们面前,它给我们提供了更大的选择空间。与此同时,新教材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专业要求,它并没有现成的教案让我们直接使用,而是由一个个短小精悍的“素材点”串联而成,面对这些提示、参考性质的素材点,需要我们运用智慧将其巧妙地转变为一个个有效的教学活动,这更需要我们的再加工和再创造。因此,我在解读新教材时不仅要领会素材点的内涵、背景及相互关系,而且还要秉持一种大胆创新、灵活运用、开发挖掘的精神,让素材点谋求新的突破点。
1精挑细选素材点,秉持原创风格
在新教材的运用中,我发现到主题背景下素材点的涵盖面宽广、知识面丰富、涉及面众多,所以对于青年教师而言,往往在选择、实施素材点时会感到模菱两可、举棋不定,由此产生一种困惑。
我意识到素材点的使用应根据本班幼儿的发展水平、生活经验、兴趣点来把握住素材点。因此,我感受到新教材更垂青于富有教育机智的教师,为善于思考、善于创新的教师提供了驰骋的空间,而对于习惯于“拿来主义”的教师来说,具有相当的难度。所以,我要尝试研究素材点的内沿、把握教材点的脉络、挑选素材点的精髓。切忌不可全盘接收地照搬照用,一定要在理解整个主题背景目标与内容的前提下,对这些素材点进行筛选,根据主题的目标进行判断。
值得深思的是:作为青年教师,更应该学会选择素材点,才有助于分析自己的教学现状,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进一步促进自己的教学能力,从而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
与此同时,教师在选择素材点的基础上,也可以迎合孩子们的兴趣点和结合班级的发展现状,创造性地使用素材点,尝试开发出“原创型”的集体教学活动。
2深度挖掘素材点,推崇原创特色
我深切地体会到,自己在实施新教材的过程中,时常会按部就班地运用其中的素材点,自己往往被素材点提示的内容局限住,过分拘泥于素材点,而忽视了教师本身也是课程的开发者和引领者。
新教材中有些素材点只是提供了一个片断、一个引子、一个故事,乍一看来会让人觉得“一头雾水”,这就需要我与素材点进行深度对话、深入解读、分析内化,并加以新的创造,使素材点转化为一个个鲜活的教学活动。
案例1:中班主题活动《在秋天里》有一个素材点是“母鸡与苹果树”,学习书上将此素材点推荐为看图讲述活动,并提供了相应的图片和故事。但是仔细分析这个故事后,我却发觉故事中母鸡与苹果树之间的对话,很烦琐、很拗口,孩子们听起来有一定的困难,而且图片中提供的故事线索不明显。因此,学习书上所写的教学手段,只是為我提供了参考建议,究竟以何种形式来开展“母鸡与苹果树”的活动,还是需要结合多方面的因素,包括:客观分析本班孩子的发展现状、努力挖掘故事中蕴含的内涵、寻求和匹配切实有效的教学手段等。
我在实践中感悟到:任何一个精彩活动的诞生并不是轻而易举的,需要老师对素材点反复深思熟虑,仔细分析解读、深入挖掘内涵。只有对素材剖析得透彻、深刻,才能驾驭住素材,才能使素材中蕴藏的教育价值,让孩子感受到、体悟到。这也是自己专业成长的必由之路。
3推陈出新素材点,彰显原创品质
在新教材中,有些素材点是较为传统的,却又是主题活动中必不可少的。随着孩子们认知水平的发展,时代的进步,一些素材点的内容,也并不是“恒久不变”的,尤其是对一些传统式的素材点更要予以斟酌,使其顺应时代的需求,迎合当今孩子的成长。为此,这就需要教师根据主题的目标和孩子的实际生活情况,在总目标不变的前提下,创编一下素材点,让素材点更具有新意。
案例2:中班《在农场里》主题中,有一个“家禽和家畜”的素材点,可以说该素材点是较为传统化的,但如何使其突破原有的定势,让该素材点在“二期课改”的大背景下,重新赋予新意是值得推敲的。于是,我首先分析孩子的现有认知水平,对于中班的孩子而言,他们对一些家禽和家畜类的动物已经完全熟悉了,因此认识、辨别这些动物将不作为活动的重点。而应将难点着眼于通过孩子自己的观察、比较、归类,寻找动物身上的异同,并区分出家禽和家畜两类。这势必对孩子有相当的挑战和难度,也打破了以往传统的方式。现在老师在活动中只起到引导、推动、协助的作用,并没有驾驭住孩子,而把孩子当作活动的主体来看待,让孩子自己去发现动物外形上的异同。这样一来,既培养了孩子的观察力,又能帮助孩子积累一些归类的能力和策略。
在对新教材素材点的把握、运用、再创的过程中,我深切地体会到自己的教育观念在不断更新、教学手段在不断创新、教学机智在不断完善。正如诗人王之涣所言“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那样,对素材点的运用也要有新境界,才会有新突破。如今,新的课程体系已经将自主发展和选择摆在我们每个教师的面前,作为青年教师若要适应新课程的需要,一定要不断增强自我发展意识,激励自主创新,继续行走在“原创”风格的专业成长之路上,让创作的灵感来自于孩子、让创作的泉涌来源于课改的理念,这样才能成为一条常流常新,奔流不息的小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