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电力扶贫促乡村振兴
2019-12-12戴静
戴静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国网北京房山供电公司(下称“房山供电公司”)作为关系首都能源安全和国计民生的国有企业,承载着驻区电力能源供应的重要责任。近年来,通过党员服务、结对共建、联建共享等方式,积极探索国企助力美丽乡村建设的路径,形成了以党建引领、到基层一线解决问题为核心要义的“街乡吹哨、部门报到”基层治理机制。
以暖心事解决“诉求哨”
青龙湖镇水峪村是房山区的发展落后村,电力设备老化,存在一定安全隐患,但集体经济薄弱,缺乏改造资金,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群众的诉求就是“哨声”,房山供电公司党委闻“哨”即动,对村中电杆电线走向、表箱安装位置、变压器容量等进行重新设计和施工,及时排除潜在的安全隐患。此外,公司党委还积极开展“送安全、送爱心、送便捷,促交流”活动,公司共产党员服务队骨干队员利用周末时间,到低保、重残、孤寡老人等弱势群体家中检查用电情况、排除用电隐患,义务帮助更换老旧插座、灯泡,宣传讲解安全用电知识。
2016年以来,房山供电公司先后到水峪等行政村,开展宣传活动30场次,发放电价政策、“三零服务”宣传册2000余份,受益群众达万余人次。党员服务队累计组织活动581次,发放安全供电暖心卡65张,开展宣传智能安全用电90次,惠及人群54412人次。
以“煤改电”工程吹响“蓝天哨”
2017年,北京市委、市政府吹响了打赢“蓝天保卫战”的哨声,提出3年内完成“煤改电”,还首都一片蓝天。水峪村也在“煤改电”之列,哨声就是命令,哨声就是军情,房山供电公司党委第一时间与水峪村党支部进行了接洽。公司党员服务队结合水峪村地形地质情况,制定了“煤改电”改造方案,5次进村逐户开展“煤改电”政策宣传,对村中调直电杆电线走向、改变表箱安装位置、增加变压器容量等进行科学设计和施工,顺利完成水峪村387户“煤改电”工作。“煤改电”后的水峪村,电线杆塔改造整齐划一,村容村貌得到改善,老百姓也用上了清洁供暖。公司党员服务队在村中设立了党员服务站,配有专属“电力管家”,建立与采暖设备厂商维修网点热线联系机制,及时解决村中供电和采暖设备故障问题。
以光伏发电促进“增收哨”
为有效解决“煤改电”后村民因为怕多花钱而重烧煤炉或柴火的问题,公司党委与水峪村党支部结合水库移民村的优惠政策,共同吹响了“光伏发电、群众增收”的哨声,对村内255户家庭实施了屋顶光伏改造项目。公司党员服务队对村民的房顶进行优化改造,使户均年发电量达到5869.79千瓦时,户均年增收6535.36元,扣除自身用电和取暖费用,户均年剩余2832.48元。按照户均年光伏发电量6000千瓦时,全村总计年光伏发电153万千瓦时,相当于节约标准煤612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525吨,减少碳粉尘排放416吨,为保卫蓝天贡献积极力量。
为使光伏发电持续造福村民,房山供电公司党员服务队跟踪光伏建设流程,在营业厅开辟光伏并网“绿色通道”,上门宣传并网发电审批流程等相关知识,及时将余电上网的资金发放到村民手中。“屋顶晒太阳”的光伏发电项目,使水峪村群众对电力公司的“报到”工作打心眼儿里认可,“吹哨者”与“报到人”形成了“一家人”,党建引领的联建共享模式迈上新台阶。
以党建共建谋划“发展哨”
去年6月,围绕“助力乡村振兴,结对帮扶水峪行”主题,公司党委与水峪村党支部正式签订了《结对帮扶协议书》(2018年-2020年),建立了长效帮扶合作机制。今年,通过党组织共建、研讨交流、工作推荐等途径,围繞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房山供电公司先后与20多家单位达成结对共建意愿,促使“报到”的单位资源向水峪村汇聚。比如,协调中国美术家协会行政党支部,到水峪村开展“画石为宝、点石成金”系列活动;协调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提供气象服务;协调福建省黄岭村和翰卿村与水峪村开展茶艺交流与旅游文化推广;协调北京中医药大学房山附属医院到水峪村开展诊疗服务等。通过吸引更多外部资源,公司党委和水峪村党支部把“吹哨报到”工作机制延伸到了区域外,初步探索形成了“1+N+1”助力美丽乡村建设的有效路径,提升了“吹哨报到”工作机制的内涵和外延。
通过践行“吹哨报到”工作机制,打通了基层党组织吸收资源、凝聚力量的新通道,使水峪村的发展走上了快车道。以水峪村为样板,房山供电公司党委不断拓宽服务范围,依托公司基层支部,按照地域就近、需求对口的原则,相继与房山区长阳镇杨庄子村、阎村镇南梨园村、大石窝镇三岔村、城关街道丁家洼村、霞云岭乡堂上村等党组织,建立了“吹哨报到”工作机制。通过促进乡村群众增加收入,提高生活质量,落实国家电网公司泛在电力物联网客户端理念,做实国企党建为民服务的社会责任,探索出了新时代下党建引领、助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现实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