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问自贸试验区扩容升级背后的深意
2019-12-12张哲
张哲
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以下简称“自贸试验区”)是新时代推进改革开放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自贸试验区承担着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和创新发展的时代重任,在我国改革开放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
2013年以来,我国自贸试验区建设从上海启动,历经数次扩容,已累计形成200多项制度创新成果并复制推广,成为我国新时代对外开放的新高地。2019年7月底和8月初,我国先后批复设立上海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以及山东、江苏、广西、河北、云南、黑龙江6个自贸试验区。至此,我国自贸试验区经历了由点到线再扩展到面的发展,逐步形成由南到北、由东至西的“1+3+7+1+6”雁阵型全方位开放新格局。
为何要对自贸试验区扩容升级?
此次批复设立上海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和新设6个自贸试验区,是我国第四次对自贸试验区进行扩容升级。我国为何要在此时设立新一批自贸试验区?究其原因,主要有三点。
一是外部环境日趋复杂。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保护主义、单边主义、民粹主义抬头,经济全球化遭遇一定的挫折,迫切需要新的动能加以推动。作为自由贸易的坚定拥护者,我国需要采取新的开放行动,以更高水平的开放彰显中国支持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的坚定决心,为经济全球化注入新动力。
二是我国经济发展需要新的内生动力。2019年是我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之年,需要通过更深层次的改革、更高水平的开放进一步激发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推动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而设立自贸试验区是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重要举措,其力度和意义堪比建立深圳特区和开发浦东新区,需要不断向前推进和扩容。
三是自贸试验区成功经验需要进一步复制、推广。近年来,我国自贸试验区建设成绩斐然。2019年1—7月,已设立的12个自贸试验区实际使用外资754.7亿元,同比增长14.6%,占全国使用外资总额的14.2%。自贸试验区设立6年以来,在投资贸易自由化和便利化、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政府职能转变等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效,需要在更大范围内进行改革创新的实践和探索,形成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创新经验,为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作出贡献。
此次自贸试验区扩容升级有何特点?
从上海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的总体方案来看,临港新片区不是简单的空间扩大、政策平移,而是将参照经济特区管理,对标国际上公认的竞争力最强的自由贸易园区,建立以投资贸易自由化为核心的制度体系,在更宽领域、更高层次,以更大力度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在适用自贸试验区各项开放创新措施的基础上,临港新片区将以投资自由、贸易自由、资金自由、运输自由、人员从业自由等为重点,推进投资贸易自由化、便利化;建立全面风险管理制度,全面提升风险防范水平和安全监管水平;建设具有国际市场竞争力的开放型产业体系,强化开放型经济集聚功能,整体提升区域产业能级;打造更具国际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特殊經济功能区,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重大战略,更好地服务对外开放总体战略布局。
从新设6个自贸试验区的总体方案来看,新一批自贸试验区将按照不同地理位置在国际和国内贸易中发挥各自的作用。其中,山东自贸试验区肩负深化中日韩区域经济发展的任务;广西自贸试验区则旨在构建“面向东盟的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云南自贸试验区致力于成为中国面向南亚、东南亚的“辐射中心”;黑龙江自贸试验区将以俄罗斯和东北亚国家为重点合作对象。除此之外,包含了雄安片区和大兴机场片区的河北自贸试验区旨在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地处长江流域的江苏自贸试验区将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为任务。
在中美贸易摩擦持续化、复杂化背景下,自贸试验区试点布局不断完善,试点任务不断深化,试点内容不断拓展,自贸试验区建设的质量和水平不断提升,释放改革开放红利的“试验田”作用加快凸显,也将为我国外贸事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自贸试验区将为我国外贸事业带来哪些发展机遇?
一是对标国际经贸规则,营造优质的营商环境。自贸试验区利用改革开放新高地的优势,将对标国际经贸先进规则放在首要位置。自贸试验区不是简单地对最高优惠政策的对标,而是在先进经验、效率标准、创新标准等多方面对标。部分自贸试验区参照世界银行全球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等国际标准,从企业开办、产权登记、国际贸易等方面逐一对照国际化水准,提出相关举措。以河北自贸试验区为例,根据总体方案,河北自贸试验区将着力推动贸易转型升级,特别是在雄安片区提出建设金融创新先行区,探索监管“沙盒机制”;建设数字商务发展示范区,探索兼顾安全和效率的数字化贸易监管模式。在金融监管、数字贸易等国际经贸规则的重点领域开展制度创新探索,为外贸企业营造了优质的营商环境,为外贸企业做强做大提供了制度保障。
二是带动外贸新业态、新模式。2019年8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西部陆海新通道总体规划》,标志着陆海新通道建设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依靠中欧班列与沿海港口,西部陆海新通道将实现铁海联运的贸易新业态、新模式。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自贸试验区落户西部地区,尤其是新设立云南、广西自贸试验区将是推动两地陆海新通道进一步发展的关键之举。自贸试验区的设立不仅推动当地进一步开放开发,而且会带动更多的外贸新业态、新模式,使自贸试验区成为外贸新业态、新模式的孵化器。自贸试验区将促进西部地区外贸企业更好地融入“海上丝绸之路”,同时随着西部地区物流体系的完善与通道物流效率的提高,外贸企业的物流成本将随之下降,外贸产品的竞争力也将随之提高,有助于拓展更广阔的外部市场。
三是缓解中小微外贸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融资难、融资贵一直是中小微外贸企业做强做大的“拦路虎”,自贸试验区在破解这一难题时也进行了探索和创新。如江苏自贸试验区苏州片区自挂牌以来动作频频,为外贸企业带来重大利好。园区海关牵头建立了“关助融”公共服务合作机制,对符合条件的外贸企业给予一定贴息或费用补贴支持,进一步提高企业信贷额度,降低企业融资成本,首批参与试点的6家企业已获得授信额度近5500万元。其他自贸试验区也在创新融资机制,帮助外贸企业摆脱融资困境。
四是給我国沿边地区外贸发展带来新机会。在此次新设的6个自贸试验区中,广西、云南、黑龙江位于沿边地区,这是我国首次在沿边地区布局自贸试验区。据商务部国际贸易谈判副代表王受文介绍,广西自贸试验区将通过深化与东盟的开放合作、推动建设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探索沿边地区开发开放等,形成“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和“丝绸之路经济带”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云南自贸试验区将通过与越南、老挝、缅甸等周边国家合作发展,建设连接南亚、东南亚大通道的重要节点,推动形成中国面向南亚、东南亚的辐射中心和开放前沿;黑龙江自贸试验区将通过推动东北全面振兴、着力深化产业结构调整、建设面向俄罗斯及东北亚的交通物流枢纽,打造对俄罗斯及东北亚区域合作的中心枢纽。在沿边地区设立自贸试验区有利于通过改革创新推动沿边开放,辐射带动沿边发展,提升与周边国家经贸合作关系,并将催生更多新的外贸企业在此生根发芽,而自贸试验区带来的制度创新、政策创新也将为沿边地区外贸企业带来更多贸易机会。
五是推动外贸规模扩大,缓解外部不利因素影响。当前世界经济形势不断变化,以中美经贸摩擦为代表的一系列外部风险和不确定性因素给我国开放型经济发展带来巨大挑战。建设自贸试验区作为新时代推进改革开放的重要战略举措,将为我国应对全球经贸形势新变化提供有力支撑。从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来看,自贸试验区已成为拉动外贸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如在自贸试验区(港)建设的有效带动下,海南外贸发展动力不断增强。2019年上半年,海南外贸进出口额为455.6亿元,其中出口额为164.5亿元,同比增长46%;进口额为291.1亿元,同比增长45.4%。又如河南自贸试验区开封片区,2019年上半年外贸进出口总值为8.9亿元,同比增长374.9%,占全市外贸进出口总值的24.8%。随着上海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和6个新一批自贸试验区的成立,以及贸易自由化、便利化水平的提升,将有更多的企业愿意通过自贸试验区参与进出口贸易,进一步推动外贸规模扩大,缓解外部环境因素带来的不利影响。
(作者单位: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