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来了医院就听大夫的

2019-12-12高巍

祝您健康 2019年12期
关键词:诊室大娘大夫

高巍

那天正好是母亲节,我在医院的急诊值夜班,凌晨时分,一对老夫妻走进了诊室。一进到诊室,那位大娘就躺了下来,蜷着身子,捂着肚子,看上去非常痛苦。

“哪里不舒服?”我走到她身边问道。“肚子疼得厉害。”大娘回答。“什么时候开始疼的?”我一边给她查体一边问着。一旁的大爷听力不太好,一直在打岔:“啊,啥,我家离得远,让村里的小伙子给送来的,他还在外面等着呢。”

“我家老头子耳背,我疼了一周了,开始我想着吃点药就行了,可是不管用,今天晚上疼得更厉害了,去村附近的社区医院,医生让我直接来您这里,说挺严重的。”大娘强忍着疼痛回答着。大爷还在一旁自言自语:“到了这儿就要听医生的,让你干吗你就干吗,得听大夫的……”

我打断了大爷的话,把检查和化验单交给他:“要先给大娘做下检查,好决定下一步的治疗方案,看是否做手术,可能需要住院治疗。”

刚才检查的时候,我发现大娘的右下腹有明显的压痛和肌紧张,结合一周的病史,初步考虑是阑尾炎,可能形成了阑尾周围脓肿。

“嗯,听您的,到医院了就听大夫的。”老大爷回答着我。就这么简单的一句话,让我顿时感觉是那样亲切,朴实的话语里充满了对我的信任。

但是接下来的事情却让我有些“头疼”。大爷拿着检查单去缴费,过了10分钟也没回来。正好诊室里没有患者,我决定出去找他,溜了一大圈,我在急诊放射科的门口找到了大爷——他迷路了。我带着大爷回到诊室,发现大娘又不见了,我让大爷在诊室等着别动,又跑去找大娘。终于,我把老两口都带回了诊室。原来,他们既不识字也不认路,很多患者来医院都会有些“晕头转向”,何况是上了年纪的他们呢?

大娘的B超结果显示:阑尾周围脓肿。由于老年人对疼痛反应不敏感,早期的阑尾炎如果没有妥善治疗,炎症不断渗出会粘连阑尾周围的组织,最终导致阑尾周围脓肿。这个时候一般不轻易进行手术,需要应用一周左右的抗生素,把炎症控制住,等待3个月后再进行手术治疗。

我用最通俗的话向他们解释:“您要住院进一步治疗,阑尾发炎了,您应该早点来医院看病,现在炎症已经挺重了。”

“嗯,谢谢您,都听您的,您带着我们跑前跑后的,谢谢您。我老头耳朵不好,也糊涂,多亏您带着我们去检查了,要不我们都不知道怎么办。”

“您通知一下孩子吧,住院还有很多手续呢。”我跟大爷说道。这时,大爷耳朵突然不背了,也不糊涂了:“不告诉他们了,离得太远,不給她们添麻烦了,大闺女身体也不好,老二孩子还小,我们就自己看吧。”大爷回答得还挺开心,好像不是要去住院,是要去旅游一样。

听了大爷的话,我心里觉得很不是滋味。我们的父母又何尝不是这样呢?我们对他们的亏欠真的太多了。

我拿起电话和病房的医生沟通了一下,很巧,他们刚下手术,病房医生听了我简单的讲述后,推来了一个平车,亲自带着老两口去办住院手续了。大娘离开诊室的时候,一直在对我点头道谢,大爷嘴里也反复说着那句:“来了医院就听大夫的。”

“来了医院就听大夫的”,一句朴实无华的话,体现了患者对医者的信任和依赖,我们需要的,是彼此的信任与理解。我们的父母何尝不是这样,含辛茹苦把我们养大,我们生病时他们会格外焦虑、紧张,而他们生病的时候,我们却常常不在身边,他们总在默默忍受,不想给儿女添麻烦。这是他们对子女表达爱的方式,而我们也应当给父母更多的关心。多回家看看吧!

(编辑    林    妙)

(投稿邮箱:3231794583@qq.com)

猜你喜欢

诊室大娘大夫
基于BP神经网络的诊室空间配色设计研究
大海里的“鱼大夫”
王大娘钉缸
邬大夫就诊记
崔老师诊室
保洁员承包诊室 雇来“医托”忽悠患者
间接性失忆
好媳妇有眼力见儿
雪天里的良心红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