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数据环境下地震观测数据存储方案研究

2019-12-12单维锋滕云田刘海军杨冠泽

中国地震 2019年3期
关键词:前兆仪器观测

单维锋 滕云田 刘海军 杨冠泽

1)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北京 100081

2)防灾科技学院,河北三河 065201

0 引言

近年来,随着监测仪器数量的增多和采样率的提高,地震观测数据量激增。现有基于关系数据库的存储方案存在读写速度慢、用户并发度低、可扩展性差等问题,难以满足科研人员日益增长的快速数据处理的需求(刘坚等,2015)。大数据技术为处理海量地震观测数据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数据存储与计算模式。高效、合理的地震观测数据存储是后续开展机器学习、数据挖掘和地震分析预测等应用的前提和基础。本文以地震前兆观测时间序列数据为例,探讨了地震大数据存储方案(郭凯等,2017;李永红等,2015,)。

刘坚等(2015)分别针对地震结构化数据与非结构化数据提出了一种基于HBase的地震大数据存储方案,并与基于MySQL的存储方案在数据读写性能方面进行了比较研究。王丹宁等(2016)针对测震波形数据,分析了实时数据、历史数据的不同业务需求,初步提出了一种基于HBase的分布式存储方案。虽然前人在地震大数据存储方面开展了一些研究,但大多是基于HBase给出的较为笼统的设计方案,对地震前兆观测数据为时间序列数据的特点和常用的业务场景考虑不够全面,且仅仅测试了单用户模式下系统的读写性能。由于大数据环境下,数据趋于集中,并发需求大,因此对不同存储方案的并发读写性能测试尤为重要。

本文以地震前兆观测数据为例,在深入分析地震数据处理业务需求的基础上,结合地震时间序列数据的特点和业务需求,首次将OpenTSDB通用时间序列数据库应用于地震前兆观测数据,然后提出了基于HBase的优化设计方案,并重点测试和分析了基于MySQL、OpenTSDB和HBase的地震前兆观测数据存储方案的读写性能和并发性能。

1 地震前兆观测数据的数据特点

地震前兆观测数据主要包括流体、形变、地磁、地电等学科数据,是典型的时间序列数据,现存储在关系数据库中。目前,正常运行的地震前兆观测仪器近3000套,测项分量近8000个,年产出数据量约500G左右(周克昌等,2013)。不同的仪器具有不同的采样率,包括秒采、分采、时采、日采等仪器。在实际应用中,由于经常需要对某个具体仪器的观测数据进行读取、分析和处理操作,因此将相近测项的数据合并存储在一张表中,同时将某台仪器产生的观测数据以天为单位压缩为1个字符串,存储在1条记录中,大大减少了表中记录的总条数,提高了数据查询效率,但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程序逻辑的复杂度。

2 地震业务处理特点分析

地震前兆观测数据是典型的时间序列数据,这些观测数据是专家进行地震趋势判断、数据分析与挖掘、地震预报的基础。在实际业务处理中,绝大部分数据读取业务是按时间段连续读取某台观测仪器的观测数据,几乎没有随机读取操作即通过组合台站、测点、测项、采样率和起止时间等条件查询数据。以下是几个典型的地震前兆原始数据处理场景:

(1)读取某台仪器某个测项在某一段时间内的连续数据。

(2)读取多台仪器多个测项在某一段时间内的连续数据。为了对比分析不同观测数据的变化趋势(如判断前兆异常),需要对一段时间内多台仪器的多个测项连续观测数据进行读取、处理,以对比发现其中可能存在的规律。

(3)聚合函数应用。由于数据可视化、分析等业务处理的需要,通常需要对某台仪器的某个测项的某段数据内的数据进行聚合操作,如取平均值、最大值、最小值等。

3 大数据环境下地震前兆观测数据存储方案

地震前兆观测数据为时间序列数据,属于结构化数据范畴。由于现有的关系数据库在大数据规模下的读取性能和并发性能等方面难以满足科研人员需要,在设计大数据存储方案时,必须考虑地震前兆观测数据时间序列数据的固有特点以及按时间段读取、聚合的业务特点。目前,地震前兆观测仪器以分采和时采设备为主,秒采设备和日采设备较少。由于地震前兆观测数据存储平台需要为用户提供数据查询、分析、可视化服务以及为各类异常事件检测、地震分析预报等算法提供原始数据,需要高效读取数据,因此需要高效的并发读取性能。

在大数据环境下存储地震前兆观测数据主要有3种方案,一是直接基于HDFS文件系统进行存储,可按照台站、测项、仪器等建立多级目录,然后将观测数据按时间片段(如1天)进行存储。该方案简单、可靠、有效,但在读取长时间段或多个仪器数据时,需要读取多个数据文件,此时需要编写业务逻辑进行数据合并,比较繁琐。二是以OpenTSDB为代表的时间序列数据库。OpenTSDB作为分布式、可伸缩的通用时间序列数据库,能够提供毫秒级精度的时间序列数据存储,并提供了多种简便的访问接口,无需过多设计,可以拿来即用。三是以HBase为代表的NoSQL数据库。HBase是高可靠性、高性能、可伸缩的列式数据库,可以支持超大规模数据存储,但需要用户根据数据特点和业务需求设计数据存储结构,难度较OpenTSDB数据库大很多。本文以地震前兆观测大数据为例,基于OpenTSDB和HBase数据库分别设计了地震大数据存储方案,并对其读写性能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

3.1 基于OpenTSDB的数据存储方案

OpenTSDB面向时间序列数据,提供了一套通用的时间序列数据存储和查询方案。在OpenTSDB中定义时间序列数据仅需要包含以下属性:指标名称(metric name)、时间戳(timestamp,单位为ms或者s)、值(value,64位整数或者单精度浮点数)、1组标签(tags,用于描述数据属性,每个标签由tagKey和tagValue组成)。

OpenTSDB底层依赖HBase数据库,但在存储上做了大量的优化,如OpenTSDB为每个metric、tagKey和tagValue都分配了1个UID(固定为3个字节),大大缩短了row key长度,节省了存储空间。将同属于1个时间周期内(默认1h)的具有相同TSUID(相同的metric以及相同的tags)的数据合并为1行存储,大大减少了时间序列的行数,提高了查询效率和存储效率。本次测试的存储方案如表1 所示。

表1 基于OpenTSDB的存储设计方案

3.2 基于HBase的数据存储方案

HBase是一个高性能的列式数据库,它可以处理超过10亿行数据和数百万列数据组成的数据表,其关键在于设计合理的row key,以方便数据查询。与刘坚等(2015)提出的row key设计方案不同,我们借鉴了OpenTSDB设计思路,将观测仪器1天内的观测数据合并为1条记录,以采样率为列簇,以该采样率1天内包含的数据数目为列数,如Seconds列簇有86400列,Minutes列簇有1440列,Hours列簇有24列,Days列簇只有1列。row key为“台站+测点+测项+采样率+时间(日)”,其中“时间”精确到日,如表2 所示。

表2 基于HBase的存储设计方案

此方案的优点在于通过合并1天内的观测数据为1条记录,一方面可以大大减少表中记录的总数目,提高查询效率;另一方面,通过将1天内的数据存储在不同的列中,可直接读取某列来获取其值,不需要字符串拆分操作;最后,通过离线计算秒采、分采和时采数据的分均值、时均值和日均值数据等,并写入到对应的列中,大大提高部分聚合查询请求的性能。

4 实验对比

4.1 实验环境

为对比大数据环境下地震前兆观测数据不同存储方案的存储、查询性能指标,基于OpenStack云平台搭建了由10台服务器组成的Hadoop高可靠(HA)集群。每个节点包含1颗2核CPU、8G内存和500G硬盘。Hadoop集群的每个节点均安装了CentOS 7和JDK 1.8,并在相应的节点上安装了Hadoop 2.7.6、zookeeper 3.4.10、HBase 1.3.2、和Opentsdb 2.3.0软件。每个节点的角色分配情况如表3 所示,表中“√”表示本节点安装了该项配置,M表示HMaster节点,S2为HMaster备份节点,R为RegionServer节点。8台RegionServer节点上均部署了OpenTSDB服务。

表3 HBase 与OpenTSDB的实验配置

此外,为了测试关系数据库的系统性能,选用1台硬件配置较高的服务器进行单机测试,该主机包含2个Intel(R)Xeon(R)E5-2620 V4 CPU(2.1 GHz,8核),64G内存和5块2T硬盘(RAID 5)。安装了CentOS 7、JDK 1.8和MySQL 5.0数据库,并创建了现有数据存储方案。

所有测试指令由1台单独的PC计算机执行,并发测试采用多线程技术进行模拟实现。

测试程序应用Java开放语言,程序通过JDBC连接MySQL数据库实现读写操作,通过Native Java API访问HBase集群,通过HTTP API接口连接到OpenTSDB服务器。在多线程并发测试时,HBase HMaster节点(S1)可以根据用户的请求自动将其分配到某个RegionServer节点。由于OpenTSDB不支持自动负载均衡,因此通过程序以平均分配的方式将查询和存储请求分发给不同的OpenTSDB节点。

4.2 实验结果分析

首先,模拟多台仪器同时入库操作。测试程序分别开启1、10、50、100、200、250个并发线程,模拟多台仪器执行插入操作,分别连续运行3min,计算插入操作的平均事务响应时间和事务吞吐量。图1 为写操作平均响应时间,由图1 可以看出,在并发客户数较少时,MySQL具有明显的并发优势,响应时间明显小于HBase和OpenTSDB,随着并发客户数增多,MySQL的平均响应时间急速上升,这也是目前基于关系数据库的地震前兆处理软件程序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HBase和OpenTSDB并未因并发客户端的增多而大幅增加,表现出较好的可扩展性。图2 为写操作事务吞吐情况,由图2 也可以看出,随着并发用户数的增加,HBase基本上呈线性上升趋势,表明本次测试并未达到系统并发处理能力的极限,还有很大的并发提升空间。OpenTSDB也呈现出了上升趋势,但其并发性能明显不如HBase。MySQL数据库在并发数达到100后,事务吞吐量反而有所下降,表明了单机MySQL的并发规模应该在150个左右,用户数过多会导致系统性能下降。实验发现单机MySQL的并发规模与系统硬件配置有一定的关系,硬件配置越高,并发数越大。

图1 写操作平均响应时间

图2 写操作事务吞吐量

根据上述业务需求分析,客户通常需要读取某台仪器某个测项在某一段时间内或多台仪器多个测项一段时间内的连续数据。在本次实验中,首先模拟产生了1亿条记录,然后分别测试了单用户模式和200个并发用户模式下获取1天、1周、1年和10年观测数据记录的查询操作平均响应时间。图3 为单用户查询操作平均响应时间,图3 表明,MySQL和HBase在单用户模式下,在相同查询规模下,表现出比较稳定的查询效率,HBase性能比MySQL略好,OpenTSDB数据库性能最差。其主要原因在于,在单用户模式下,测试程序必须先连接到HMaster节点,然后定位到目标数据,再连接到HRegion节点获取数据,而MySQL服务器直接在本地查询数据,故无法发挥HBase的并发优点。而在OpenTSDB方案中,由于数据存储在HBase中,很有可能导致待读取数据和OpenTSDB服务器不在一台服务器上,查询的数据都需要OpenTSDB服务器进行中转,导致耗时增多,系统性能下降明显。图4 为200用户并发查询操作平均响应时间,在图4 中,HBase的平均响应时间并未随着并发客户数的增多而有明显变化,相反,MySQL具有明显的增长现象,OpenTSDB更是几乎直线上升,这也表明MySQL的单机并发性具有一定局限性。虽然OpenTSDB服务器可以并发处理来自多个客户端的查询请求,但是由于业务处理和数据通常不在一起,所以这种模式的代价较高。

图3 单用户查询操作平均响应时间

图4 200用户并发查询操作平均响应时间

5 结语

本文面向海量地震前兆观测数据,提出了基于OpenTSDB和HBase的地震前兆大数据存储方案,并与传统的基于关系数据库的存储方案在读取和插入操作方面进行了对比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基于HBase的存储方案无论在查询操作方面,还是在插入操作方面,均表现出了较好的性能,且具有很强的可扩展性和并发性。OpenTSDB是一种基于HBase数据库,面向时间序列数据的通用数据库,虽然与HBase数据库一样提供了良好的可扩展性和并发性,但OpenTSDB并不自动提供负载均衡策略,需要用户自己在程序层自定义负载均衡策略,致使OpenTSDB服务处理程序和待访问数据不在同一台计算机上,固其读写性能与HBase方案相比略差。但由于其操作简单、接口丰富,加上良好的可扩展性和可伸缩性,因此也是大数据环境下常被采用的方案。此外,HBase可以通过预分区,参数调优等方法进一步提高系统的性能。总之,基于云平台和大数据技术的地震大数据存储和分析业务方案将是未来地震综合数据处理的发展方向。

猜你喜欢

前兆仪器观测
《现代仪器与医疗》2022年征订回执
《现代仪器与医疗》2022年征订回执
论春秋时期天命观的变迁及其新标准
天文动手做——观测活动(21) 软件模拟观测星空
我国古代的天文仪器
2018年18个值得观测的营销趋势
可观测宇宙
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
腾冲地电场震前的前兆异常分析
全国前兆台网“九五”系统台站接入的设计与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