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师德修养,维护教师形象
2019-12-11尹琳
尹琳
摘 要:课堂上教师的表情对激发学生的情感,調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具有特殊的作用。教师在课堂上如能善用表情,就能使教师意向的表达更为丰富,更具感染力和感召力,从而增强教学效果,达到既教书又育人的目的。课堂是教师教育教学的主阵地,切实抓好每一个行为规范,才能把师德师风建设落到实处,从而落实好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关键词:教师表情;课堂教学;教学效果;礼仪
表情是人的情感、态度等主观意向在面部的显示。人与人之间的交往,通常以个人的情感和态度为基础,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需要凭借诸多手段,丰富的表情是快速、准确表达个体意向的有效手段。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课堂上师生情感的交流,是创造和谐课堂气氛与培养良好智力环境的主要因素,在交流中,教师的表情对激发学生的情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具有特殊的作用。本文就表情的作用和教师在课堂上该如何运用表情进行简要分析。
一、表情的作用
构成表情的主要因素是微笑和目光。
(一)微笑是教师最直接的、有效的课堂“教具”
在教学中,教师合理地选择直观、形象的教具可以辅助教学,增强教学效果。其实,除了这些物质的教具外,教师的微笑也应当是一种直接、有效的课堂“教具”。这是因为在人与人的交往中,保持微笑本身就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首先,微笑可以表明心境平和友善。亲切自然的微笑给人和蔼可亲的感觉,可以缩短师生间的心理距离,创造交流和沟通的良好氛围。其次,可以表明淡定从容。教师面对学生微笑,说明对自己的能力有信心,以落落大方、不卑不亢的态度与学生交往,更容易被学生接受。再次,可以表明乐业敬业。工作岗位上保持微笑,是爱岗敬业对工作充满热情的表现,美好的心情外化为美好的表情,这样的教师更容易产生吸引人的魅力。最后,提升个人的形象气质。常常发自内心的微笑,会让一个人的形象和气质越来越好。气质好的教师,更容易在学生面前建立威信,让学生产生好感、敬重感,学生会因为欣赏他而去接近他,甚至模仿他,这无疑会对教育教学起到积极的作用,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也”。
在教学中,笔者发现,面带笑容的教师,会给学生平易近人的感觉,同时还会营造出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课堂上教师面带微笑娓娓道来,就是良好心境、热爱本职工作、热爱学生的具体表现,在这种充满“爱”的氛围中,教师的教学过程是快乐的,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快乐的,当然学生的学习效果也是良好的。这是因为教师自身就是教学的直观“教具”。相反,缺少“爱”的教育,注定是冰冷的、空洞的,是没有灵魂的。
(二)眼睛是心灵的窗户
目光也是教师不能缺少的重要“教具”之一。常言道,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眼睛可以表露出人的内心情感、对事物的反应以及心理素质等。《孟子》中说:“存乎人者,莫良于眸子。眸子不能掩其恶,胸中正,则眸子瞭焉;胸中不正,则眸子眊焉。听其言也,观其眸子,人焉廋哉”。这就是说,人内心的善恶可以从眼睛里看出来,胸中有正气,眼睛便清澈明亮,胸中没有正气,眼睛便混浊模糊。人的内心活动、情感等难以在眼神中伪装。此外,十六世纪荷兰哲学家伊拉斯谟在《男孩的礼貌教育》中也谈到了人应该有的目光:“人的目光应该柔和、真诚、宁静,而不应该空洞、冷漠或像阴险恶毒的人那样东张西望。倘若一个人的眼睛流露出一种安祥而又友好的神情,那便是最好了。”
目光是一种能表达内心情感、态度的无声语言。在教学中,倘若教师能正确运用目光,就能很好地为教学服务,发挥出有声语言不能替代的微妙作用,有利于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
2014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北师大师生座谈会上指出,教师的工作是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工作。做个好老师应该有很好的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扎实的学识、仁爱之心,把自己的温暖和情感倾注到每一个学生身上,用欣赏增强学生的信心,用信任树立学生的自尊。要做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就得把自己的温暖和情感倾注到每一个学生身上,对学生的“欣赏”和“信任”,可以通过表情来传达,如果再和语言有效地配合,就能使教师情感的表达更为丰富,更具感染力和感召力,更好地实现育人的目的。
二、课堂教学中如何正确运用微笑和目光
微笑和目光是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教学手段。师生之间如果想建立良好的信任和默契,取得双方满意的教学效果,就必须学会正确运用这种手段。
首先,教师应懂得微笑的意义,坚持在工作岗位上以微笑示人。特别是在课堂上,当教师从走进教室到站上讲台的那一刻起,就要把自己亲切自然的微笑和良好的精神面貌展示给学生,即使是在自己心情不好,情绪低落,抑或身体疲惫,身体不适时,都尽可能做到这一点。要以饱满的热情、和蔼可亲的形象传道授业,让学生沐浴在春风里,让他们从见到老师的那一刻起就精神振奋,带着一份好心情去听课学习,在一种轻松愉悦的状态中积极与老师进行交流互动。实践证明,在这样的氛围和学习环境中,教师也更容易实现教学目标,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但是在教学实践中,有些教师就不太注意自己的表情,喜怒哀乐全放在脸上,这恰恰是教师的一大禁忌。有的教师上课时不苟言笑,表情过于严肃,或者只有照本宣科的“严谨”,没有“眉飞色舞”的生动,课堂气氛沉闷。有的教师心情不好时,又常常给学生“脸色”看。其实,学生往往比教师想象的更会察言观色,他们会通过教师的表情来猜测老师对他们的态度。如果教师带着自己不愉快的情绪走进教室,面无表情抑或神情严厉,很容易传染给学生,影响他们的心情,甚至有些学生还会认为老师不喜欢他们,与老师产生距离。由此可知,教师的情绪、心理素质以及由此反映在脸上的表情,对学生的影响都是很大的。笔者认为,课堂上坚持运用“微笑”的表情,不仅有利于调动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率,也是教师人格魅力的展示,是对学生“爱”的表现,是良好师德师风的具体体现。“如果你希望做一个受欢迎的教师,第一要旨就是学会微笑。”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说的微笑,一定是發自内心的、真诚的,是“诚于中,形于外”的。只有发自内心的微笑,才有生命力和感染力。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只有从心里出发,才能达到心灵的深处。
其次,教师应懂得目光礼仪,并在教学实践中灵活地加以运用。教师要善于透过学生的眼睛,洞察他们的内心世界,也要善于利用自己的眼睛,对学生进行心理控制,促成心理相容。同时教师还要善于察言观色,通过学生的表情,及时调整上课内容和节奏。
在课堂教学中,有的教师讲课时喜欢仰望天花板;有的则是俯首盯教案或课件,有的目光游移不定,始终不聚焦在学生身上,凡此种种,都是“目”无学生的表现,给人的感觉就是冷漠,缺少热情和激情,只会自顾自地讲,全然不顾学生的反应。实际上,学生也不喜欢这样的教师。
笔者认为,如果教师无视学生的存在,面无表情,目中无人,跟学生很少有甚至没有目光的接触交流,即使他备课再好,讲得再熟,也只是缺少温度、缺少感染力的空洞言辞,不会对学生产生多大影响,当然也不会有好的教学效果。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展现给学生的不仅仅是知识,还有观念与意识、情感与态度、心灵与心灵的交流。纯粹的知识是可教的,但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几乎不可教,只能是教师身体力行的去示范、去感化。培育爱、激发爱、传播爱,以情育人,以情化人,才能培育出健全人格和美好心灵的学生。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每一位教师都不应忽视在情感方面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在课堂上,目光接触是师生情感交流的窗口,“注视”可以表示师生之间的相互尊重。教师在上课时对某学生注视较多,这个学生就会感到受重视而专心听讲,而教师对另一个学生,连看都不看一眼,学生会认为教师对自己不在乎,因此不想听这位教师讲的课。
鉴于此,教师在上课时就要用目光照顾到班上每个学生,学会调整角度,并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注视行为。例如,在开课前,教师要先用环视的目光看一下全班的各个方位,再发布“上课”指令,待学生起立后,要面带微笑、目光有神地正面注视学生,待学生站好之后方能请其坐下开始上课。这里用到的环视、正视的目光礼,它包含的意义是:“全班同学都走进我的眼里了(不是高高在上目中无人),我会关注每一位同学。”同时,它也有提醒的作用:“我们现在开始上课了,请大家做好准备,把注意力集中到前台老师这里来。”这种目光礼仪的运用,既能表达对学生的尊重,又能有效地组织教学,维持好课堂秩序,让每一堂课都有一个良好的开始。
课堂上,教师还要善用目光调整学生的注意力,对专心听讲的学生用热情的目光表示教师满意的心情;对精力不集中、开小差或私下讲话的学生,教师不妨略作停顿,向学生投去严肃的目光,用眼神提醒学生:“这样做是不可以的,请遵守纪律。”待双方目光接触以后再移开,这样既能起到警醒的作用,又能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学生回答问题时,无论正确与否,都应该以微笑的目光注视对方,以鼓励其大胆把话说完。这种鼓励的目光,能给学生自信和力量,增强他们的求知欲和上进心。学生表现优异时,要热情地给予表扬并辅之以微笑和欣赏的目光注视,这样学生就会有成就感、获得感,心里充满了对教师的信任和喜爱。在组织课堂讨论时,教师应避免高高在上俯视对方,这样会产生距离感,教师最好走到学生中间,以祥和的目光关注他们,认真倾听他们的发言,并与学生进行交流,这种交流方式会让学生感受到被重视被关怀,能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并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讨论。
学生是有生命、有感情的个体,在教学过程中,他们也需要有情感的交流,有老师的信任和鼓励,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科说,如果教师“以轻蔑和傲慢的态度对待学生,就会使他们跟自己疏远,因而破坏教师自己的威信,而没有威信就不可能做一个教育者”。
综上所述,教师在课堂上如能善用表情,将亲切自然的微笑和表情达意的目光灵活运用,并与自己的有声语言有机结合,相辅相成,就能使教师意象的表达更为丰富,更具感染力和感召力,这既能树立教师良好的个人形象,又能成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和教育力量,创造出和谐的课堂气氛,增强教学效果,真正达到既教书又育人的目的。
三、结语
课堂上教师该有怎样的表情,看似是一件小事,实则关系到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关系到课堂教学的效果,关系到师德师风的建设。当下我国正在全面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只有切实抓好课堂的每一个行为规范,才能把师德师风建设落到实处,才能真正落实好立德树人的教学目标。
参与文献:
[1]龚鹰.论高校教师的礼仪修养[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2005,22(4):68-71.
[2]李兴国.教师礼仪[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3]吕艳芝.教师礼仪的99个细节[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
[4]郭华.教师礼仪与修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