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初中语文如何导入新课

2019-12-11林双龙

课外语文·上 2019年11期
关键词:导入新课初中语文

林双龙

【摘要】新课导入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调整学生的学习状态,有利于联络师生之间的感情,激发教师的自身的教学激情。针对部分青年教师在新课导入方面存在的一定问题,本文试图加以解读,力求强化新课导入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关键词】初中;语文;导入新课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导入新课做得好不好关系到整节课的质量,因而是不可忽视的。导入新课的成功等于给一节课开了个好头,接下来的这一节课上起来一定非常顺利、非常成功的,相信很多教师都有这方面的体会。本文就结合一下自己的亲身体会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一、导入新课的要求

1.吸引学生的注意。导入新课的目的就是让学生的注意力很快集中起来,我们做老师的一定要懂得充分发挥我们的口才、智商,吸引学生的注意,从而开始我们的“买卖”。

2.时间一般不要过长。导入新课所用的时间一般是三至五分钟,不要太长,造成喧宾夺主的效果,这样就主次不分,本末倒置。

3.形式要多样。喜新厌旧是人的正常心理,初中生更是如此,这就要求语文教师的导入新课形式要多样。花样翻新,趣味不断,这样的导入肯定会受到学生的欢迎的。

4.表情、肢体语言要丰富、夸张。教师在导入新课时可以结合讲话内容,让脸部的表情更加丰富,再加以夸张的動作,学生一定会被深深地吸引住的。

二、导入新课的举措

(一)采用名人名言,具有说服力

根据马克斯·韦伯的权威理论,名人属于超凡魅力型权威,他们的一言一行都具有很强的影响力。人类自古以来都喜欢追随与服从权威。尽管这种追随与服从有时可能是种盲从,但在很多人眼中还是很有市场的。初中生正处于性格塑造期,崇拜名人、崇拜英雄是他们的正常行为,有很大一部分人还把名人当作自己的偶像,甚至是梦中情人。教师采用名人的话语进行导入,那正是投其所好,对学生的吸引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在上朱自清的《春》这一篇优美的写景抒情散文时,我说:“法国著名的雕塑家罗丹曾说过,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来说,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我们生活在大自然之中,大自然的美可以说是无处不在。它不同于巧夺天工的工艺美,也不同于绕梁三日的音乐美,然而,它似乎是各种美的综合。尤其是我们祖国壮丽的山河,真是美得令人陶醉,在不同的季节,不同的地方,展现出不同的风姿。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下朱自清的《春》这一篇课文。”当我讲到“法国著名的雕塑家罗丹”时,我发现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眼睛都炯炯有神,一副陶醉的样子。以后,我用某一名人的名言导入新课时,我就故意把话语放慢一点,让学生听得更加清楚一些,甚至把名人的身份做一下比较具体的介绍,学生就更感兴趣。而如果那位名人刚好是学生崇拜的偶像,那效果就更加显著了。

(二)故事导入,趣味无穷

爱听故事是人的天然本性,成年人是这样,初中生更是如此。我们了解了学生的这一特点,我们就要懂得适时地采用讲故事的方法导入新课,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了让故事更加生动,我们的表情、动作要随着故事的起伏而有所变化,最大程度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教学《西花厅的海棠花又开了》这篇课文时,我对同学们说:“现在我给大家讲一个故事好不好?”“好!”学生热情的掌声让我心里一片热。我讲道:“有一次,我们国家有一个领导人,他在接见外宾时,主动地和对方握了握手。没想到这外宾竟然拿出手帕把自己的手擦了擦,再把手帕放到裤兜里。这是非常不礼貌的行为。这不是明摆着看不起人吗?嫌我们国家领导人的手脏吗?我们这个国家领导人也很生气,但是在这一种场合,有那种身份的人是不能随便发脾气的,要有风度。怎么办呢?他急中生智,马上也拿出一条手帕,把和对方握过的手也擦了擦,再把手帕扔到垃圾桶。”“哇!太帅了。”学生发出啧啧的赞叹声。我接着说:“对方看到这一切,很是尴尬。这位国家领导人用这种方式维护了国家尊严以及个人尊严。这个人就是我们敬爱的周恩来总理。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邓颖超同志的《西花厅的海棠花又开了》,继续了解这个伟人的故事。”言有尽而意无穷。从学生一眨也不眨的眼神,从他们开心的笑声、赞叹声,我们就可以得出答案,学生对这样的故事是非常感兴趣的,接下来的课上得就很轻松了,也很成功。

(三)猜谜语,做游戏

在玩中学,在学中玩,这样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是很受学生欢迎的。初中生喜欢有趣的、适当动动脑筋就能想出来的活动,因此,对于做游戏,猜谜语,他们是很感兴趣的。我们教师要懂得对症下药。导入新课时,偶尔搞几个谜语让学生猜一猜,把他们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来。上《南州六月荔枝丹》时,我的导入新课就是这样设计的:“同学们,在上新课之前,我们来猜个谜语,好不好?”“好!”听说猜谜语,学生的兴致很高,吵吵闹闹的教室立刻安静了下来,个个张大着眼睛,竖起耳朵,就等着我出题。我说:“红关公,白刘备,黑张飞,三结义(猜一水果)。”学生立刻开动脑筋想了起来,一会儿,就有学生说香蕉,有的说葡萄,有的说番石榴。我一一把他们否定掉。有的同学竟然说是自行车,引得班上同学的一片哄笑,气氛非常欢快。最后终于有同学猜对了。“没错。谜底就是荔枝。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一篇科学小品,它就是贾祖璋写的《南州六月荔枝丹》。”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这一堂因为有了猜谜语这样一个导入,为这一堂课增色不少,学生在整节课也因而显得很活跃。当然,谜语的难度不要太大,不然学生猜不出来会打消他们的积极性的。最好是与学习、生活息息相关的,更能引起学生的兴趣。

(四)激将有法,斗志昂扬

好斗之心,人皆有之,引导得法,事半功倍。语文课的知识点多,要求学生背诵的内容也多。如何让学生用心去背呢?光嘴巴说说,学生不会太用功;用强制手段,这不是一个智慧型教师应该采取的办法。苦口婆心地劝,学生的积极性可能不高,甚至不领情。想一想,办法总比困难多,有句话说,请将不如激将,方法对了,简单几句话,立刻就能把学生的斗志激发出来。有一次,上《诗词五首》时,我想让学生先把课文背下来,这样上起来就比较轻松。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可是,怎么让他们乖乖就范呢?记得课间操一位同年级的语文教师说过,他们班上有二十五个同学用了半节课时间就能背下《诗词五首》。我想就从这方面下手吧。导入这篇课文时,我说:“刚才和二班的语文老师交谈时,他说,他们班上有二十五个同学只用了半节课时间就能背下《诗词五首》,我们班上的同学行吗?如果不行,我们就用一节课时间来背一下,看看行不行?”“行,他们行,我们也行。我们并不比他们笨。”学生们很不服气。看到他们上钩了,我很高兴,“好,那就比一比吧。看看我们班上的同学实力如何?”“好!”教室里马上响起活跃的读书声。二十分钟不到,就有三十八位同学举起了手,表明他们会背了。真是超出我的想象。

(五)歌词导入,其乐融融

音乐能够愉悦人的身心,陶冶人的情操。用歌词导入新课能很快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有科学证明,经常听音乐的孩子,他的思维能力会比较活跃,脾气也会比较好。在上《愚公移山》这篇课文时,我想到近来流行的一首歌《愚公移山》,就用这首歌词导入新课吧。我说:“听起来是奇闻,讲起来是笑谈,任凭那扁担把脊背压弯,任凭那脚板把木屐磨穿,面对着王屋与太行,凭着是一身肝胆,讲起来不是那奇闻,谈起来不是笑谈。望望头上天外天,走走脚下一马平川,面对着满堂儿儿孙,了却了心中祈愿,无路难呀开路更难,所以后来人为你感叹……”学生听了也开始小声地跟着哼唱,最后越唱越大声。唱完后,我问:“这首歌好听吗?”“好听。”同学们异口同声地说。“好,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下《愚公移山》这篇课文,了解一下这歌词背后的动人故事。”在其乐融融的良好氛围中,开始了一节生动的语文课。我们如果了解了学生对音乐的喜爱,就可以在导入新课时适当地运用,调动课堂氛围。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我相信,如果说一堂语文课就是一辆火车,那么导入新課就是火车的车头。我们把握好这个车头,这辆火车一定可以开得非常平稳、非常有趣。

猜你喜欢

导入新课初中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小学语文备课技巧
例谈中职数学新课导入
初中物理导入新课方法浅探
初中物理“问题—发现”式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教学管理目标研究
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导入新课教学策略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