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生主体发展的高校学生管理改革研究
2019-12-11毕大伟
毕大伟
[摘 要] 在高校提升教学质量、深入实施教学改革过程中,学生管理发挥成为最关键的一环。在我国社会转型道路上,高校内部管理制度不断完善,学生的主体地位日益彰显。高校领导者应把学生视作独立的主体,当成高等教育改革的参与者,倡导以学生为主体的管理理念,使每个学生都成为校园建设者。因此,以学生主体地位为切入点扎实推进高校学生管理改革,这一研究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关键词] 学生主体;高校;学生管理;改革
[中图分类号] G64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19) 11-0042-02
一 学生主体发展的概念及内涵
(一)学生主体的概念
从概念来看,学生主体由“学生”和“主体”两部分构成。“主体”是一个多义词,在“主体部分”“主体建筑”等语境中,表示事物最关键、最主要的部分。作为一个哲学名词,“主体”与客体相对,是客体的决定者,是客体存在的先决条件,是指对客体有认识和实践能力的人。将这一意思引申到法律领域,指的是掌握一定权利并承担责任的单位、组织或个人。在本研究中遵循兼收并蓄、博采众长的原则,赋予了“学生主体”三方面内涵:突出了学生的自我设计、自我调控、自我发展能力;强调了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的情感态度、审美能力;肯定了学生作为独立个体的创造性、主动性,在管理活动中所拥有的前提性地位。
(二)学生主体发展的内涵
所谓学生主体发展,就是学生在管理者引导下处理与外部世界的关系时,具备一定的创造性、主动性,能够进行自我调控,最终实现自我价值。我国高校学生管理倡导学生主体理念,以学生主体发展作为终极管理目标,强调了管理过程中学生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能力的重要性,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服务。促进学生主体发展是高校教学和管理活动的出发点,也是落脚点,内涵深刻而全面。高校要将此作为学生管理工作的核心,在学生主体思想的指引下,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校建设活动中,在为学校做出贡献的同时,逐渐具备现代思想,增强自我意识,实现自我成长。
二 基于学生主体发展的高校学生管理改革策略
(一)强调柔性管理、注重学生价值
柔性管理同刚性管理是截然不同的两种管理模式,从两者的名称上就能体会到。当前教育界的专家学者普遍推崇柔性管理,此管理模式与时俱进,具有极大的科学性,是充满爱的管理模式,是当前教育形势发展的必然要求。柔性管理是以文化与情感为前提,立足于学校发展和学生实际情况,采取尊重、引导、激励等方式进行管理,能更好地体现出人本主義思想的优越性,使管理制度趋于完善。
首先,柔性管理要以准确把脉学校发展的优势与不足,合理制定人才培养目标为前提。在柔性管理过程中,应借鉴其他学校的先进管理经验,研究学生的心理与成长规律,将各方面规章制度转化成自觉行为,削弱其纯粹性范本作用。
其次,充分挖掘出制度的潜在说服力,增强可操作性,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多元化发展需求。柔性管理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化成长,使学生走出校门后能尽快融入社会生活,在社会实践中实现自身价值。
因此,柔性管理具有较强的驱动性与激励性,将会对学生个性成长、人格完善产生深远的影响,使学校管理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学校要对不同年级、不同情况的学生给予足够关注,满足学生的情感需求,及时对他们的错误进行纠正,使他们在失败中积累经验、磨砺,实现自我成长。
(二)加强学生互动、构筑参与文化
学生管理工作要以学生主体地位为核心,将学生多元化需求置于首要位置,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服务。
长期以来我国的高校学生管理存在诸多问题。
第一,主要采取硬性管理方式,高校管理者教育理念陈旧,对学生的主体地位缺少必要的尊重,忽视了学生的角色价值,强硬的家长管理作风无视学生自我管理的重要意义,毫无民主与互动而言;这种硬性管理模式,违背了“人本”教育的理念与宗旨,严重影响了高校管理工作的长足发展,对大学生的终身发展也是百害而无一利。
第二,当代大学生个性张扬,他们渴求得到尊重与理解,在他们眼中,学校制定出各种规章制度,就是为了对自己的行为进行约束与规范,这会引起他们的反感与排斥,离开了必要的信服,各项规章制度形同虚设。其实,不同的个体具有各自不同的个性特点,每个个体身上都有与众不同的优点和缺点,正因为这样,才出现了“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即便这样,仍然有很多高校管理者忽视了对学生个体差异性的关注。这种管理模式会严重制约学生的自主发展,容易使学生产生错误的自我认知。大学生大都属于成年人,可因为一直在校读书,社会经验少,心理上依然不够成熟。高校管理者一刀切的管理模式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导致学生也无法正确认知自身特点、自身能力,出现自我认知上的偏差。伴随着高校教育改革的深入人心,传统管理弊端日益凸现,束缚了学生的自我发展,也使学生管理工作陷入尴尬境地,在这种形势下,参与式管理理论应运而生。
总之,高校构建起参与式文化,充分体现了对学生的尊重与认可,赋予学生一定的自主权利,强调了民主协商的积极意义,打破传统指令式管理格局,彰显出现代民主管理的魅力。
(三)调节师生关系,保证师生地位平等
从某种程度上讲,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隶属于交往实践活动范畴,学生才是活动主体。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良好的师生关系能够激起学生积极探究的兴趣;良好的师生关系对打造和谐进取的班级团队具有重要的意义;良好的师生关系可提升教师的执行力。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第一,在管理过程中,教师和学生要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要充分把握学生中的共性问题,尊重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调动起学生的内在潜能,每个学生身上的潜能都是巨大的,教师必须要依托民主理念的指导,想方设法去激发学生的潜能,通过激励等有效策略,使他们在丰富多彩的学校生活中发挥特长,从而进一步促进高校教育工作的长足发展。
第二,在构建师生关系过程中,管理者不能将自己视作至高无上的权威,要放下架子,蹲下身子,努力做让学生喜欢的管理者,要把自己当成学生成长的亲密伙伴,要关心学生的情感体验,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与学生进行心与心的沟通,使学生管理工作回归本然状态。
第三,充分发挥出现代网络通信的优势,建立起QQ群、微信群,为学生吐露心声、表达想法提供自由平台。长此以往,学生会逐渐改变对教师的看法,水到渠成地建立起信任,师生间的交流趋于平等、真实,学生便会心悦诚服地接受教师的意见,融洽的师生关系会为学生管理工作注入活力。
(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在培养人才、促进学生智力发展过程中,校园文化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为学生健康成长提供了有力保障。因此,在学生管理工作改革过程中,校园文化建设成为一项重要的工作内容。具体如下。
第一,首先要营造出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潜移默化中陶冶学生情操,达到润物无声的育人目的。如,在教学楼上布置醒目的标语,在校园重要位置设立宣传栏,在教室里张贴名人名言,对优秀毕业生的读书、工作经历进行宣传,让校园处处呈现出浓浓的人文气息,让学生一走进校园,就能感受到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受到感染,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第二,通过良好的校园文化给学生注入强大的精神力量,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使学生能充满朝气迎接新时代的挑战。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学校要不断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可以开展“儒学知识大比拼”,以比赛为载体拓宽学生视野,使他们了解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自觉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不断充实自己。
第三,学校要从不同角度建设校园文化,保持校园文化的常新化,增强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意识。如,大三下学期,可以安排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教师要指导学生把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使学生在实践中正视自身的优势与不足,在實践中学会自我调节。
(五)为学生提供自我管理的空间
学生主体发展视阈下学生管理工作的创新,要以学生自我管理为出发点,使学生以新的姿态投身于实践活动中,增强自我管理意识。
首先,学校要转变观念,营造出民主平等的管理氛围,把学生当成校园建设者,教师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他们全员参与,使他们乐于参与到管理工作中,为学生自我管理创造机会。
其次,要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教师要引领学生正确认识自我,能够审时度势,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和自我完善,在学习与生活中,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有目的、有意识地创设条件使学生参与到管理活动中,分阶段、分层次培养他们的自我管理能力。
再次,学校要力求管理方式的突破,拓展管理组织形式,为学生提供心理疏导、就业咨询等多种服务,为学生提供锻炼机会,培养他们的爱心与自信心;可以在学校增设综合服务中心,使学生参与服务中心的管理工作,在为他人提供服务的过程中,使学生的多种能力得到有效培养,主人翁意识得以增强。
总之,高校是人才成长的摇篮,要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出发培养人才,使学生踏出校门之后能在各行各业发挥出自己的专业特长,充分体现出自我价值,创造更高的社会效益。高校在进行管理的过程中,一定要坚定不移地对学生进行柔性管理,同时,还要对教师展开柔性化管理。高校想取得长足发展,就要扎实做好教师的思想工作,要为教师创设充满人文关怀的成长环境,保证教师能以百倍的热情投入到教学工作中来。辅导员更是是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主力军,他们肩负着塑造灵魂的重要使命,要牢固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服务意识,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又不能放松对学生的要求,以科学的管理方式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邓云莉. 基于学生主体发展的高校学生管理改革路径探究[J]. 西部素质教育,2017,3(04):19.
[2]王宏伟. 基于学生主体发展的高校学生管理改革路径分析[J]. 中国管理信息化,2016,19(20):235.
[4]孔蒙. 基于学生发展的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5.
[5]黄厚明,陈·巴特尔. 基于学生主体发展的我国高校学生管理改革路径研究[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05):108-112.
(责任编辑:姜海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