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海龙:希望工程是一生的事业
2019-12-11王海珍
王海珍
11月21日,希望工程实施30周年报告会及推进新时代希望工程工作研讨会在北京举办。在这次大会上,摄影师解海龙和“大眼睛”苏明娟再次相遇,应苏明娟之邀,解海龙再次为苏明娟拍摄了一张特写照片,随后两个人并肩站在一起,现场快门声响成一片。
距离第一次解海龙给苏明娟拍下那张著名的“大眼睛”照片,已经过去 28年,“大眼睛”不仅成为了希望工程的标志性照片,也改变了“大眼睛”的人生。
“我是一个非常相信照片的人。当语言在空中越飘越远,文字在记忆深处逐渐发黄时,照片以它沉默和固执的方式停住,供我一千遍、一万遍地默念、抚摸和怀想。”解海龙如是说,这就是摄影的力量。
找寻摄影的意义
解海龙出生于1951年,身上有着五十年代生人特有的时代烙印,他参过军,在文化馆工作过,后因为偶然一次参加影展,看到纪实摄影的力量如此强大,他对摄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彼时,改革开放的浪潮还没有席卷全国,物资匮乏的年代,相机真的是奢侈品了。解海龙想要拥有一部相机的念想是如此强大,为了拥有一部相机,他每个月省吃俭用省了一年终于攒够了买相机的资本——80元钱。就这样,在妻子的支持下,他用87.5元钱买到了梦寐以求的第一个相机。那是1979年。
1986年3月,解海龙听说要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在全国范围内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当时国家大概有2854个县,其中各级贫困县有800多个,这些贫困县的孩子上学是个什么情况呢?看看去!他给自己定了一个选题《二十世纪末叶中国农村基础教育现状考察纪实》。
解海龙首选山区,他挑了6个县,都是老区,每个县都是“将军县”。之前他真的不知道那里的孩子们上学有多难多苦。山里人家,父母根本没有能力送孩子上学。有很多女孩子是不上学的。为了能走进教室,孩子们会去背砖,每背16块砖能挣3分钱。为了能争取上学的机会,一个小女孩给父母写下“以后不吃中午饭”的保证书……他看到了太多太多孩子因为上学而挣扎,他越发不能停下脚步。
1989年10月,旨在救助贫困地区失学少年儿童的“希望工程”问世了,解海龙听到这个消息,第一个跑到团中央自荐:“我是摄影发烧友,我拿着相机拍了好多好多农村孩子渴望读书的照片,如果你们愿意,我把这些照片都给你们,今后你们希望我到哪儿去拍,给我开封介绍信,我要把全国跑遍。”
揣着介绍信,他走得更远了,太行山、大别山、沂蒙山、云贵高原、黄土高原、青藏高原,哪里穷,解海龙就往哪里钻。山区、农村的孩子们上学太难了,孩子们对读书的渴求又是那样的强烈,很多照片解海龙都是一边拍一边哭,冲洗出来看的时候,又会哭一遍。
1991年,解海龙在安徽省金寨县的一个小学采访,教室是祠堂改建的,窗户上没有玻璃,教室里也没有电灯和取暖设备,冬天孩子们被冻得瑟瑟发抖,好多学生的手脚都被冻伤了。解海龙来到一年级的教室,坐在第一排的苏明娟正好抬头,她手握铅笔头,两只大眼睛直视前方,充满着求知的渴望。这双大眼睛让解海龙的心揪了一下,他用相机里最后一张胶卷对着这个“大眼睛”按下了快门。这,就是那张著名的《大眼睛》。
用摄影改变千千万万孩子的命运
1992年,“希望工程”开始大规模宣传推进,解海龙拍摄的老区孩子们渴望上学的照片向社会推出,他给这些照片命名为《我要上学》。“大眼睛”成为“希望工程”的标志,从王府井到地铁里,再到各大报刊上,全是这些孩子渴望读书的眼睛。这些“大眼睛”唤起了全国人民捐资助学的热潮,汇款单像雪片一样飞来!
一年的时间,解海龙跑了12个省的28个县,走访了100多所学校,他的作品也频频在各大报纸刊发。
在一个黑黑的屋子里,孩子们正在读书,解海龙把镜头对准了男孩儿胡善辉,他读得特别卖力,皱着眉头,流着鼻涕。这是“大鼻涕”,还有一个“小光头”——微微凹下的鼻梁,皱起的眉头,鼓鼓的小嘴,惹人怜爱的形象被解海龙抓拍下来,打动了无数爱心人士。大眼睛、鼻涕虫、小光头,三个人也因为解海龙的照片而结缘,许多年后,他们一起来到天安门,拍摄了一张合影。这些曾经面临失学的孩子因为解海龙的照片从而改变了命运。而他们的后面是千万万万个因“希望工程”而改变命运的孩子。
“希望工程”是延伸至世界的大型公益活动,影响深远。解海龙的摄影作品被拿到全国和世界各地展出,他去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耶鲁大学等地,那些留学生们看到他的作品很受感动,在海外的华侨华人也纷纷慷慨解囊。
“希望工程”火起来了,解海龙更忙了。在快要坍塌的房子门口,他拍下了杨永香、杨永贵小姐妹俩,刊发在了《人民日报》,爱心人士纷纷捐款,这姐俩写了一封感谢信:“全国的爷爷奶奶叔叔阿姨们,我们两姐妹都戴上了红领巾……”
1992年3月,解海龙拍的《全校师生》,记录下的是老师段计存给三个趴在磨盘上的孩子上课的情景,在全国及世界范围内产生影响。8年后,解海龙重返神峪沟乡,找到了段计存。那个时候,段老师已经在两层的新校舍里教课了。段老师兴奋地告诉解海龙,那个在磨盘上趴着的小女孩已经被选去新加坡念护士学校了,全县才选了3个人,她还给他寄来了照片。
用影像记录时代、推动社会进步
1994年,解海龍出了一本画册。他四处奔波,宣传“希望工程”,捐款拉来了,多所希望小学也建起来了。
解海龙把自己的摄影作品分成三部分:第一部分是“渴望”,是为了呼唤社会,感动社会。第二部分是“爱心”,号召大家捐款。第三部分叫“圆梦”,通过社会捐款盖起新学校,孩子们在新学校里幸福快乐地成长。凡是他看到孩子们上学有困难的,都记在本上,然后给他们找钱,建学校;新学校建起来,失学的孩子们回到学校,他还要跟孩子们定下一个五年之约——五年后一定再见一面。
在赴一个又一个的五年之约里,解海龙陆续得到令人欣慰的消息:“大眼睛”苏明娟上了大学已经参加工作,“大鼻涕”胡善辉参军入伍了;“小光头”读了大学……所有失学的孩子都有了向上向好的成长前途。他们都是“希望工程”的受益者,也有一部分已经成为爱心的传递者。
“表现力丰富的作品,都是来源于一线的摄影现场,摄影要在生活中以小见大,不要考虑过多,用最初那份对摄影的热情来捕捉到最美的作品。”解海龙分享道。据了解,2006年,解海龙的照片《大眼睛》以30.8万元拍卖成交,拍卖所得捐建的希望小学在西藏落成,取名“大眼睛希望小学”。对此,解海龙欣慰地表示:“自己的纪实摄影终于可以为孩子们做点事了。”解海龙知道,摄影的本质就是记录,通过记录发人深思然后推动社会去解决问题。他的善良、敏感和良知驱使着他不停歇地去记录这个时代,并以影像的力量推动着社会进步。他以时间和空间的跨度赋予这些影像以丰富性和客观性,赋予影像以不可辩驳的力量,也确证着中国农村教育发展的艰苦奋斗史。
如今,解海龙依然在为“希望工程”奔走,他的摄影展也走了很多地方,每到一个地方,解海龙都愿意和当地的观众交流他拍摄背后的故事。现在,孩子们都能上学的梦想实现了。但摄影事业没有退休一说,“我的相机不能放下,脚步也不能停下,我要为‘希望工程拍一辈子。”解海龙说,“我认为,一个摄影师只有介入到国家的历史的档案中去,他手中的相机才算有了真正的生命。我非常庆幸自己的作品被希望工程所采用并作为标识,推动了希望工程的迅猛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