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工科”背景下纺织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探索

2019-12-11林洪芹王春霞郭岭岭

纺织报告 2019年10期
关键词:新工科工科交叉

林洪芹,季 萍,王春霞,郭岭岭

(盐城工学院纺织服装学院,江苏盐城 224051)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发布《关于开展新工科研究与实践的通知》,在当前新经济发展的趋势下,迫切需要新型工科人才的支撑。近年来,国内各高校兴起了“新工科”背景下的教学改革探索,新兴工科专业建设研究和现有工科专业教学与实践教学体系改革、新教学模式探索等纷纷开展。这无疑对中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起了示范和引领作用。本课题针对纺织服装行业人才的知识结构和就业需求以及盐城工学院实行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育理念,进行“新工科”背景下纺织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探索,培养交叉复合型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满足行业和产业的社会创新发展的需求。

1 实践教学体系现状

随着新技术、新业务的快速发展,移动互联网产业带来前所未有的飞跃,传统行业的边界被打破,跨界融合成为业界的新常态。各类高等院校调整专业结构及布局成为一项常态性工作[1]。

盐城工学院原有的纺织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存在明显不足。原有实践课程体系构建不合理,知识性内容比较陈旧、碎片化,与纺织服装行业需求有所脱节。纺织服装产业链包括“原料、纺织、印染、服装”等环节,原实践教学体系存在强调纺织工程学科理论基础和基本技能,忽视多专业交融的问题,已不能适应和引领新经济的发展需求,无法解决纺织类学科竞赛游离于实践教学之外、部分相关知识短缺的问题。这导致学生创新能力不足、独立工作的能力及团队协作的能力较差,无法为纺织行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因此,重新构建面向“新工科”的纺织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迫在眉睫。

2 “新工科”背景下纺织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探索

2.1 以社会人才需求为导向,加强多专业交叉融合,建立一套体系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

“新工科”背景下,立足江浙地区经济发展实际,以纺织专业发展优势为依托,与地方共同建立产教融合平台,培养更多符合地方发展、满足产业需求的“新工科”人才。在学校教务部门的指导下,认真组织调研,全员参与讨论,组织专家论证等,培养方案的制定做到稳中有变,提高实践教学课时比例,提升学生的工程素养。因“纺纱、织造、染整、服装”产业链各有分工又相互交融,为了满足学科竞赛的需要,纺织类各专业之间的交融也成为必然。在修订培养方案时,对课程有所取舍,突出纺织材料学、织物结构与设计、纺纱工程、机织工程等主干专业课程,以毕业设计、学科竞赛团队建设为依托,打造建设不同的课程群。如纺材课程群、纺纱课程群、织造课程群,增加和补充相关学科课程,增设反映行业动态的前沿课程和学科导论课程方面的专业选修课,如智能纺织品、纤维材料改性技术等。拓展学生在染整、服装方面的专业知识,加强多专业交叉融合,如染整技术、服装概论、色彩与图案、纺织与生活等。

2.2 构建交叉融合型的纺织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根据纺织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计划,构建对应的“新工科”背景下的交叉融合型的纺织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见图1。注意理论和实践课程内容的交叉或重复,进行必要的分割与整合,为交叉融合型人才的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如将原先的“纺织工艺课程设计”和“试纺试织”拆分合并调整为“纺纱工艺设计与试纺”和“织造工艺设计与试织”。原来的“纺纱工程”是第2学年第2学期授课,而“试纺试织”是在第4学年第1学期授课,两者之间相隔时间太长。调整后,“纺纱工程”是第2学年第2学期授课,“纺纱工艺设计与试纺”是第3学年第1学期授课;调整“机织工程”至第3学年第1学期授课,“织造工艺设计与试织”至第3学年第2学期授课。这样能更好地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将学生自己的工艺设计运用到实践中去,也避免了课程设置时间上的不太合理问题。

图1 交叉融合型的纺织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结构示意图

通过合理分配各学科课程,搭建课程群框架,改变现有教学模式,实行一门课程多名老师讲授,或将多门课程合并,不同章节不同的专业老师讲授等。例如,“纺织服装概论”由纺织工程专业、轻化工程、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3个专业老师授课,促进不同专业的相互渗透。指导专业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的课内实验或实践环节时,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教学内容有效融合,做适当的拓展或回顾[2]。老师在指导学术科研活动和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时,学生的科研选题与教师科研相结合,毕业设计(论文)课题选择尽量结合教师科研实际、企业生产、技术开发。加强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形成由浅至深、由低至高多层次的培养,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产品创新设计能力,有利于学生在纺织学科竞赛中取得优异的成绩,培养专业交叉整合的复合型人才。

2.3 以体现“新工科”人才培养要求,需不断更新和完善实践课程教学内容

以社会人才需求目标为导向,体现“新工科”人才培养要求,通过需求信息反馈,明确实践教学定位,加强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探索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校企、校际合作之路。强调学生创新思维、创新能力与工程实际能力培养的同时,紧密结合当前流行趋势和市场需求,实践课程教学内容应该与时代发展变化接轨。加强训练与纺织类学科竞赛有关内容,注重实效性,及时更新实践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工程素养,提升学生创新实践能力,服务学生就业,并通过企业效果检验、效果反馈,查找不足推动实践教学的持续改善。[3]

2.4 改进实践教学方法和手段,构建实践教学新模式

随着社会的发展,信息技术已经全面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生活中处处可见信息化带来的变化,也深刻影响着教育理念、模式和走向,彻底改变了传统的教学结构和教学模式。在教学方法和手段的使用上,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手段和纺织工程专业的特点,以“学生兴趣”为抓手,采用市场引导教学,教师引导学生,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实践教学方法改革,适当采用“多媒体课件教学”“教学做一体化”“任务驱动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灵活性进行实践教学,以先进的仪器设备和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有效实现实践教学的互动,并确立“自主学习、自我训练”的目标,推动学生自主学习,积极引导学生将碎片化的知识点系统化、网络化,提高学生获取信息、分析问题、动手和协作能力等。

2.5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组建“新工科”交叉融合型教学团队

以提高学术队伍的业务素质为核心,改善队伍的学历结构和职称结构,建设一支能力强、素质高,结构合理、相对稳定、适应专业发展的“新工科”交叉融合型教学团队。团队主要由纺织工程专业教师组成,吸引其他专业教师的参与,同时引进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做顾问。把新工科建设的课程和技术融入纺织服装产业链,满足专业建设、竞赛需求和教学工作需要,利于产学研开发工作,推动课程教学改革与优化,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科研能力的提高。学院通过“一帮一”、教学竞赛、公开课、督导听课等方式提高教师教学能力,鼓励和支持教师海外进修、企业挂职,提升教师专业能力,发挥优秀教师的“传、帮、带”作用,把师德师风建设与各项工作紧密结合,促进教师综合能力的提高,培养学生解决学科交叉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和复合型“新工科”人才的创新创业能力。

2.6 完善实践课程考核方式,建立实践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促进实践教学质量的提高

“以考促学”是教育教学考核的主要手段。在考核方面,改革考试内容和方式应注重过程的考核,除了出勤、作品、报告等常规项目,也不能忽视学生在整个实践过程中的表现,进行多样化的考核形式[4],如答辩、实物等。另外,学科竞赛是检验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程度和对知识运用于实践的把握程度[5]。竞赛结果直接体现学生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团队协作等课堂教学检验不到的方面,从而为实践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经验。建立实践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加强教学督导对课堂教学的监督和评价,指导评分做到公平、公正,在督导系统中完成,并针对课堂教学中发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要求被听课教师对督导意见做出反馈,提出改进措施等。学院另行组织其他教师听课,学生评教也纳入教学评价体系,对教学效果较差的教师采取相应的措施,限期要求该教师整改或更换其他教师上课。评价结果将影响教师的职称评定和评选先进、优秀等,帮助和促进教师提高教学水平。

3 结语

在“新工科”背景下,以“新工科”理念为指导,以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培养为导向不断改进人才培养模式,秉承“经纬天地,追求卓越”的精神,努力培养工程实践能力强、创新能力强、竞争力强的高素质复合型“新工科”纺织人才。建立“新工科”背景下的交叉融合型的纺织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注重新技术与传统工业的紧密结合,拓宽学生实践的渠道,增加学生动手实践的机会,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培养大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社会竞争力,从而满足社会和区域经济对人才的需求。

猜你喜欢

新工科工科交叉
新工科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探索
新工科背景下项目推动式教学模式的探索
“六法”巧解分式方程
面向新工科的Python程序设计交叉融合案例教学
新工科形势下高校二级学院毕业设计管理探索
新工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探索
连数
连一连
工科概率统计教材中引入Matlab工具的探讨
工科研究生教学模式的思考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