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捷申病的流行、诊断与防治
2019-12-11申识川王文芳王冠杰
申识川 王文芳 王冠杰
1.河南省濮阳市检验检疫服务中心,河南濮阳457000;2.河南省濮阳市水利局,河南濮阳457000;3.河南省濮阳市农业农村局,河南濮阳457000
猪捷申病(porcine teschen disease,PTD)又名猪传染性脑脊髓炎、猪塔尔凡病,是由小RNA病毒科(Picornaviridae)捷申病毒属(teschovirus)的猪捷申病毒(porcine teschovirus,PTV)引起的猪脑脊髓灰质炎、繁殖障碍、肺炎、下痢、心包炎和心肌炎、皮肤损伤及无症状等多种表现的一种病毒性传染病[1]。世界上首例猪捷申病的报道出现在1929年,发病地为捷克斯洛伐克的捷申城,故名猪捷申病,主要临床症状为脑脊髓灰质炎[2],发现该病的早期阶段,这种疾病在欧洲中部的一些国家一直散在流行,并逐渐蔓延至整个欧洲,给欧洲的工业化养猪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近年亚洲国家中日本有该病流行的报道,2003年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的冯力等首次从内蒙古某发病猪场分离到了1 株猪捷申病毒[3],表明我国猪场也存在该病。
1 猪捷申病流行情况
1.1 猪捷申病流行病学
根据目前的研究结果,该病至少有11个血清型,多数血清型致病力不强,但是血清I 型中的Talfan 毒株致病力比较强,其引发的猪捷申病发病率可达50%,病死率可达70%~90%,因此血清I 型引发的脑脊髓灰质炎被国际兽医局(OIE)列为B 类传染病。猪是捷申病毒的唯一宿主,各种日龄的猪均易感,幼龄猪易感性最强,病猪和带毒猪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主要通过健康猪和发病猪的口鼻接触传播,被粪便污染的饲料和水也可传染本病。
1.2 国内猪捷申病流行情况
根据表1和表2可知,自2003年猪捷申病在内蒙古被首次发现以来,该病陆续在江苏、黑龙江、河北、吉林、河南、北京、云南、上海、山东、贵州、广东、江西等12个省市的猪场暴发,我国兽医科技工作者根据发病猪的临床症状,结合最新的分子生物学诊断技术确诊了该病,表明该病在我国已经蔓延开来,疫区在逐渐扩大。
2 临床症状
捷申病在发病初期表现为后肢无力、走路后驱摇晃、发热、厌食、精神萎靡,随着病情的加重,然后出现眼球震颤、共济失调、抽搐、角弓反张和昏迷;接着发病猪会出现麻痹,呈犬坐或侧躺的姿势,和其他引起神经症状的病毒病非常相似,如果发病猪只受到触摸或惊吓刺激,可能出现运动不协调,多数还伴有腹泻。在发病后3~4 h 内,发病猪往往因呼吸肌麻痹而窒息死亡。如果动物急性发病后食欲恢复,一些病猪经过耐心照料可以恢复,但耐过猪可能出现肌肉萎缩或者后遗性瘫痪。
表1 猪捷申病毒病原学调查汇总数据[4]
表2 猪捷申病毒病原学调查汇总数据
2.1 脑脊髓炎
脑脊髓炎是猪捷申病最典型的症状,各血清型的猪捷申病均可引起脑脊髓炎,然而毒株不同致病性不同,血清I 型毒株感染引起的脑脊髓炎最为严重。
2.2 繁殖障碍
母猪感染该病毒后可出现繁殖障碍,表现为产死胎、木乃伊胎和不孕。
2.3 肺炎、支气管炎
用分离到的捷申病毒猪只回归试验30 d 后剖检可见肺脏严重坏死,肺的心叶、尖叶和中间叶有灰色实变区,肺泡和支气管内充满渗出液。
2.4 心肌炎和心包炎
剖检可见胸膜粘连,心脏表面附着灰白色纤维素性渗出物却不易剥落,心肌坏死和浆液性纤维素性心包炎病变。
2.5 腹泻
从发病猪肠道分离到的病毒再感染试验猪,可引起试验猪腹泻,剖检可见肠道轻微出血,肠内充满黄色水样内容物。
3 病理变化
猪捷申病毒感染一般不引起特征性病变,虽然有腹泻症状,但是剖检小肠一般看不到肠绒毛萎缩,很容易与冠状病毒或轮状病毒感染区别开来,但是能看到肠道出血、肠壁变薄、肠腔中充满黄色水样内容物。剖检可见脑膜充血和水肿,病理组织学切片观察发现脑组织呈以神经细胞变性和坏死为特征的非化脓性脑炎;肺部尖叶和心叶可见灰色实变区。
4 诊断
早期的动物传染病诊断就是兽医工作者根据临床上猪群的发病症状和剖检时的病理变化确诊为某种疾病,后来随着混合感染的增多,单一病原引起的发病猪只死亡基本上很少,猪病越来越复杂,现在一般都是根据发病猪群的临床症状结合实验室诊断进行。
4.1 病毒分离
病毒分离属于传统的传染病确诊方法,尽管耗时长、程序复杂,成功率不高,但是迄今仍是最可靠的传染病确诊手段。病毒分离的程序:一是采集病毒感染猪的脑、肺脏、淋巴结、小肠、大肠和粪便等病料;二是在病料组织中加入PBS 研磨成组织悬液并离心取上清液;三是将离心后的上清液过滤除菌;最后将过滤除菌后的上清液接种到PK-15 细胞或IBRS-2 细胞上盲传几代,同时以未感染的细胞作为对照,逐日观察细胞病变情况。病变后的培养细胞用阳性血清可做荧光抗体染色或免疫酶染色鉴定病毒抗原。
4.2 血清学诊断
猪捷申病的血清学诊断方法有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斑点酶联免疫吸附试验(Dot-ELISA)、补体结合试验、免疫组化试验和病毒中和试验(VNT)。其中应用最广泛的就是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最具有权威性的还是病毒中和试验,不但能够确诊病原,用相应血清型的阳性血清还可以确定属于哪种血清型。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容易操作,对试验条件和人员要求不高,能够检测大批量样本,适合基层实验室和养殖场做流行病学调查。
4.3 PCR诊断
PCR(聚合酶链式反应)诊断技术是多种猪捷申病诊断方法中确诊病原最为准确、速度最快、可以大批量检测病料的检测技术。PCR诊断方法的优势是可以检测各种类型的病料,而且不受其他疾病的干扰,3~4 h可以给出检测结果。随着PCR技术的成熟和基因测序技术的发展,目前11种血清型的猪捷申病毒的全部基因序列都已被解析。目前国内针对猪捷申病建立起来的PCR诊断方法有一步法PCR、nRT-PCR、双重PCR、多重PCR、荧光定量PCR;有的针对VP1基因,有的针对3D基因,有的针对L基因,有的针对5’端非编码区;有的学者还建立了可以同时检测猪瘟、圆环病毒2 型和蓝耳病等几种疾病的PCR检测方法,研究人员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其中的一种。
5 防治
在治疗猪捷申病方面,目前国内外还没有特效抗病毒药物。尽管在该病发生的早期,国外利用疫苗控制住了该病,但是迄今在国内尚无有效的疫苗上市,因此应对本病的策略是做好生产管理和生物安全,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因此,建议猪场坚持自繁自养,尽量减少外购猪的数量;必须引种时要做好检疫,务必要引进病原和抗体双阴性的种猪。做好生产管理,猪群密度不要过大,冬季做好仔猪的保暖工作,为猪群提供优质营养均衡的饲料,提高猪群健康水平和自身抗病能力。搞好猪场清洁卫生和消毒工作,及时清理粪便,对于病死猪要做无害化处理,消灭传染源。加强圈舍通风,降低氨气浓度,为猪群提供清新空气,同时做好猪瘟、伪狂犬、蓝耳病、口蹄疫基础免疫,筑牢猪群健康防线。猪群一旦感染发病,除用抗菌药物防止细菌继发感染外,还要采取隔离措施,防止发病猪舍的病毒传到健康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