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区”人才支持计划在云南镇沅的援助服务

2019-12-11刘忠亮张启华刘群明肖春云李明谦

热带农业科技 2019年1期
关键词:割胶三区橡胶树

刘忠亮,张启华,刘群明,陶 亮,肖春云,李明谦*

(1.云南省热带作物科学研究所,云南景洪666100;2.镇沅县农业科技局,云南镇沅666599;3.镇沅县振太乡秀山村委会,云南镇沅666508)

2014年,根据中央组织部等10部门印发的通知(中组发〔2011〕23号)要求,科技部、中组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扶贫办公室等5部门联合启动了“边远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以下简称“三区”)人才支持计划科技人员专项”,其目的一是为“三区”培养本土科技服务人员和农村科技创新创业人员,推动“三区”科技人员队伍建设;二是围绕“三区”支柱产业大力引导科技成果的转移和转化,为“三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效的科技人才支持和智力服务,项目实施期限为 2014-2020 年[1]。“三区”人才选派专项就是以具有优势科技资源的地区向科技欠缺的“三区”输入科技,并从“三区”输出一批科技人员在优势区域中学习培训,通过两个区域的科技流动、互助与帮扶,为“三区”建立一支科技与创新型创业人才,提升“三区”科技能力,助力“三区”的经济产业升级,加快“三区”经济发展和国家扶贫工作进程[2]。

2017年9 月至2018年8月,笔者经申请被选派到云南省镇沅县振太乡秀山村委会开展橡胶树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橡胶树抗寒栽培技术、橡胶树安全高效采胶技术的科技援助任务。通过理论与实践操作培训,使受援单位的主要技术人员基本知晓和掌握橡胶树科学生产管理、割胶和品种资源与环境配置等知识,同时也了解其它经济作物的新知识、新动向、新理念、新技术和新成果,为农业生产与扶贫工作提供知识与技术支撑。经过近一年的努力,在派出和受援单位领导的帮助与支持下,在地方科技局的协同与配合下,较为顺利地完成年度援助任务,现将援助服务工作情况总结汇报如下。

1 援助服务任务内容

以镇沅秀山村橡胶产业为主体,对胶园进行实地调研,在调研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并给予解答。针对胶农对橡胶树生产管理、采胶技术、施肥技术、病虫害防治和品种资源与环境配置等不足问题,结合理论与现场实践操作培训,对其进行橡胶树高产高效栽培、橡胶树科学采胶、橡胶树病虫害防治、云南植胶环境与品种资源配置等专业技术知识培训,指导农民科学种胶、科学管胶、科学采胶,为当地培养科技骨干和创新创业性人才队伍。

橡胶树产胶周期达30年之久,收益长,劳动强度大,而秀山村自1986年开始植胶以来,所种植的大多为RRIM600和GT1等老品种以及产量较低的实生树,产量低,生势差,抗性差。因此,为受援单位推荐橡胶树优良新品种、推广使用割胶新技术和新割胶设备,提高割胶效率,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增加胶农收入,也是此行的重要内容。

2 受援单位基本情况

2.1 地理环境条件

秀山村位于镇沅县振太乡西南边,与临沧市邦东乡昔归村相邻,全境平均海拔1200 m,年平均气温20.24℃,年降水量886 mm,为典型的干热河谷地带,干湿季节明显,冬季干旱少雨,雨季在来年的4-10月份,雨量适中,气候温润,冬季极端低温在1~5℃。在特殊年份,海拔1000 m以下地段的部分地块有降霜现象发生,冬季橡胶树较易受寒害。

2.2 人力资源与农业产业结构

全村辖9个村民小组,截止2017年有农户560户,乡村人口2039人,其中农业人口2039人;劳动力1486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1388人。全村年经济总收入1683万元,农民年人均纯收入9127元。由于距振太乡政府所在地和县城较远且交通滞后,农业经济收入点较少,经济收入较为落后,属于国家重点扶持的贫困村。

全村主要以种养殖业、林业为主,种植有玉米、水稻等农作物,以及橡胶、茶叶、咖啡、澳洲坚果等经济作物和零星的水果。橡胶、茶叶及外出务工是当地农户主要的经济来源,也是村民维持生活的主要途径。

2.3 橡胶产业现状

秀山村区位偏北,属非传统植胶区,从1986年植胶开始至2006年止,全村共种植橡胶约2680 hm2(除公司种植220 hm2外,其余全部为民营),开割面积2150 hm2,由于国际市场上橡胶价格持续低迷,导致当地橡胶种植面积逐渐减少。截止2017年,全村橡胶种植面积2268 hm2,开割面积 1420 hm2,干 胶 年产量 950 t,平均单产669.1 kg/hm2,橡胶经济总收入约800万元,占到全村经济收入的47.53%。

全村橡胶种植海拔最高的约1300 m,最低760 m,主要种植在南坡、西南坡和东南坡向,有少部分农户种植在西坡及西北坡面;种植在1000 m海拔以上的橡胶树生势较差(10年仍未开割)、病虫害严重,经济价值不显著,常年还受到冬季低温的影响。

2.4 其它经济作物现状

全村茶叶种植面积14 hm2,年产干茶32 t,年收入160万元。2005年该村引进咖啡种植成功,现已发展到约293 hm2,年产咖啡干豆450 t,年收入450万元,咖啡种植的成功为该地区的其它经济作物提供了较好的示范和实践经验。2014年,该村引进澳洲坚果试验性种植获得成功,推广种植约73 hm2,主要为个人和农户零星种植,澳洲坚果这一新兴经济作物的成功引进种植无疑又为这一地区的多元农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 秀山村橡胶种植存在的问题

3.1 低产实生树较多,品种混杂,配置不合理

秀山村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植胶,当时推荐种植的优良品种较少,种植的品种大多为RRIM600、GT1、PR107、PB86和实生种苗;由于定植技术和苗期管理的原因,农户对砧木反抽苗不能区分,将其当作芽接苗进行管护;加上胶农对品种种植认识不足,无法区分,只要是胶苗都可上山种植,导致同一农户,同一岗位内,品种混杂,给后期的管理带来诸多不便。在对文秀、团山等小组4个单元约15 hm2胶园的调查发现,RRIM600占23.6%,GT1占36.7%,PR107和PB86占18.9%,实生树20.8%,其中低产品种(PB86)和实生树较多,这是导致胶园产量低的主要原因。

2002年由于国际胶价高涨,盲目植胶、过度开发种植现象较为严重,未经适地调研和宜地选择,也未严格按照橡胶树品种与环境对口原则进行品种配置。如阴坡、低温易沉积和海拔较高的地段种植了不抗寒品种RRIM600,而低海拔阳坡、热量条件充足的地段种植GT1、云研77-4这类抗寒产量中等的品种,品种配置严重不合理。而当地超海拔超极限植胶现象也较为普遍,最高海拔已种植在1200 m以上。

3.2 种植密度不规范

农户有关橡胶树种植密度对产量的影响认识不足,种植普遍过密,种植株行距多为2 m×7 m、2 m×8 m、2.2 m×7 m,部分坡度较陡的地段密度达到750株/hm2。过高的密度导致胶树树干细长,冠幅小,叶量少,林内光照不足,荫蔽度大,林间和土壤温度较低,树体生势弱,产量低,抗寒差,冬季烂脚现象严重,增加了管理投入,丧失了橡胶树长期高产、稳产的基础。

3.3 幼树期管理差

农户对幼树的管理多为突击性、季节性、放任性、间歇性管理,即杂草较多、较高时突击性除草;选择在冬季或农闲时除草;不管理、不施肥,任其生长;植胶带面不除草松土,不作三保一护等措施,导致幼树期胶树园杂草丛生,生长参差不一,林相差,开割延迟,影响到后期的产量,产胶潜能大大下降。

3.4 胶园管理技术不统一,割胶技术差

秀山村委会橡胶产业除秀山村农场外,均属农户私有胶园,个体经营与管理,没有较好的约束机制,管理混乱。秀山村胶园为山地胶园,胶农不懂得如何做好保水、保肥、保土工作,胶园的水肥严重不足,植胶带面上的表土和保护带的肥沃表土流失现象较为严重。加上农户对胶树的养分补给不足,导致胶树产量低,抗逆性差,病虫害严重,影响了胶园的整体产量和经济效益。

割胶技术也是参差不齐。虽然国际胶价持续走低,但以橡胶为主要经济来源的少数农户常年割胶,技术较好;而其它经济收入占比较大、壮劳力外出打工的农户普遍很少割胶,割胶技术差,主要表现在耗皮量大,割胶深浅不一,吊颈皮严重,下、收刀不整齐,割线不平顺、外斜,导致胶水外流现象较为严重,大大缩短了胶树的经济寿命。

3.5 生产技术管理队伍建设欠缺

普洱市植胶区除农垦、民营企业和个体老板的胶园有专门的技术管理人员外,私人农户没有专业的技术人员做指导,且农户所在的村委会、村小组均未设任何负责橡胶技术的专职或兼职人员[3]。由于交通、人力资源配置、管理机构不健全,现有的地方农村服务中心技术员难以持续有效地跟进服务,农户植胶无任何规划,更谈不上科学植胶和生产。

4 援助服务开展的主要工作

4.1 橡胶专题理论培训

结合实地调研,从每个村民小组中选出有知识、积极性高、思想活跃、有创新意识的青年10名,在秀山村小组进行了“云南橡胶树植胶环境与品种资源配置及品种推荐”、“橡胶树高效、安全采胶技术”、“橡胶树科学割胶技术操作”、“澳洲坚果栽培技术”的理论和实践操作专题培训,培训100人次,发放《西双版纳橡胶树种植技术》《橡胶树割胶技术》《天然橡胶树主要病虫割的识别及防治技术》影像资料100份,发放各类操作规程与资料图书30份,使参加学习的村民对科学植胶、科学管养、科学割胶有了进一步的理论认识,更加深入直观地了解橡胶树栽培及割胶知识。

4.2 推荐橡胶新品种

针对胶农对品种种植认识不清等问题,为秀山村农户培训了“十三五”主推品种的生势、产量、副性状(死皮、耐刺激)、抗性(抗寒、抗旱、抗病)等主要性状和栽培技术要点,主要推荐和培训云研 77-2、云研 77-4、云研 73-46、热垦 628等抗寒高产优良新品种,热研7-33-97、IAN873、热研8-79等抗风高产新品种。

4.3 推广培训免磨胶刀和电动胶刀割胶技术

秀山村胶农普遍存在不会磨刀、磨不好刀、磨坏胶刀。在对多户胶农的胶刀进行调查时,发现存在胶刀钝、三角口严重、刀口不平顺、刀胸刀背不平整等,导致伤树重、耗皮大、再生皮无法割胶的问题。为此,向胶农推荐了使用免磨胶刀,以有效提升胶农的割胶技术,减少伤树现象的发生,保护胶树长期有效的排胶潜能。

电动胶刀省时、省力,会常规割胶技术的割胶工人若加以培训,可以较为容易和熟练地掌握电动胶刀割胶技术,可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减少劳动强度。培训中也展示了电动胶刀割胶技术。

4.4 澳洲坚果的理论与实践操作培训

针对秀山村澳洲坚果种植规模和今后的种植发展规划,对农户开展了“澳洲坚果栽培技术”的理论和实践操作专题培训,实地培训操作澳洲坚果的修枝整形、科学施肥等技术。

5 秀山村农业产业发展建议

5.1 优化品种结构

对秀山村植胶区应进行全面调研,可由地方农业科技局领头,邀请橡胶、气象等有关专业技术人员,根据海拔、坡向、坡度、地形环境、土壤质地,小气候环境气象资料,重新规划和细分秀山村植胶小区,按品种、环境、措施三对口原则进行科学种植。

品种配置方面建议以云研77-2、云研73-46、GT1为主优化胶园品种,小规模种植高抗寒品种热垦628和中抗寒品种IAN873;在低海拔阳坡地可种植中抗寒、刺激效应好的PR107,为以后的高效割胶打下基础。

5.2 改造低产胶园

对低产实生树、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种植的低产品种、树皮耗尽无法割胶的胶园,以60 hm2为一个单元,成片、成块逐年进行胶园改造。其间可与科研单位合作,促进优良品种的适应性试验种植,优选出适宜秀山村植胶区的优良品种,丰富秀山村植胶区的品种资源,为秀山村橡胶产业发展提供坚实基础和科技保障。

5.3 改种其它高效经济作物

调查发现,由于秀山村地处澜沧江流域,气候温和,海拔900~1300 m的地段最适宜澳洲坚果种植,也有利于坚果的生长与结实。因此,对海拔在1000 m以上的不适宜植胶区应考虑规模化改种高效的澳洲坚果经济作物,并与科研单位和公司企业在技术、供销、信息平台上进行合作,把澳洲坚果做成秀山村的又一支柱产业。

5.4 走绿色生态道路,发展多元化种植

秀山村是镇沅县唯一的一块热土,这里气候温润,植被茂盛,作物生长较快,是多元化农业发展的理想之地,在发展橡胶为主产业的同时,走多样化、多元素、绿色农业经济发展模式,有利于提高当地农村经济水平、增加农户收入和加快脱贫工作进程。为此,除做足胶园的三保一护工作外,可在林地有规划、分散地建立牛、羊、猪、鸡、鸭等养殖场,收集禽畜粪便,为胶园和澳洲坚果园提供有机肥来源;在胶园林下试验种植砂仁、益智、白芨等半阴生的南药作物,发展林下种植,增加胶园经济收益,提高农户的经济收入。

5.5 加大科技培训力度,培养本土科技人才

秀山村全部为农业人口,且橡胶种植基本为农户私人种植,生产管理和割胶技术混乱、落后,这对橡胶等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影响较大。因此,组建和培训好有技能、留得住的农村本土科技人才队伍尤显重要。这需要持续加大科技培训力度,提高其生产管理水平,促其统一管护、统一防治,按照科学的现代农业胶园生态管理模式,把胶园管理到位、到户、到人。

猜你喜欢

割胶三区橡胶树
仿形进阶式天然橡胶自动割胶机设计与试验
中国热科院突破橡胶树死皮康复技术难关
中国热科院突破橡胶树死皮康复技术难关
中国热科院突破橡胶树死皮康复技术难关
山西进行渔业养殖“三区”划分
高淳区人大常委会调研侨务“进三区”工作
4GXJ 型电动割胶刀在天然橡胶收获中的应用研究
一种智能化割胶试验台设计与实现
橡胶树气刺微割技术
伞兵三区海上起义的前前后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