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读书报告

2019-12-10孙晓雍

法制与社会 2019年29期
关键词:资本主义理性

孙晓雍

关键词基督教新教 资本主义 资本主义精神 理性 禁欲

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中,马克斯·韦伯把“具有自由劳动的理性组织之市民的经营资本主义的形成”作为核心问题加以讨论。在讨论这一问题中,他主要关注新教的伦理内容、教义精神以及它对于资本主义精神形成的影响。

纵观这一文章,韦伯将“理性”作为资本主义精神的内涵,强调了资本主义精神中“理性”的体现,然而这一理性因素就来源于新教的教义之中,新教与资本主义二者相互关联,相互影响。

一、资本主义与资本主义精神

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看来,历史发展归根到底是由经济生活中的必然因素决定的。经济是基础,思想文化属于上层建筑,后者是前者的反映。尽管他们承认经济因素和上层建筑的各种因素之间存在着交互作用,但后者对前者的作用只是“一定的”,不是“决定性的”。而且在上层建筑诸因素中,马克思、恩格斯注重的又主要是与阶级斗争密切相关的政治形式和法律制度等,作为传统存在于人们头脑中的思想文化处于相对次要的地位。韦伯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中,并没有否认马克思和恩格斯所代表的唯物主义的这种观点,但韦伯认为唯物主义者忽视了文化因素对于资本主义发展的重要作用。正是西方这种独特的、源于西方文化深处的一种精神动力——即资本主义精神,对于资本主义兴起于西方社会起到了促进作用。

首先,我们先界定一下何为资本主义?何为资本主义精神?这两个概念在不同的语境中似乎有着不同的解释。

在韦伯的话语下,“资本主义”是可以用理性来控制的,是追求利得,追求“收益性”的。在韦伯所推崇的西方世界中,那些商人、银行、各种经营形式的公司、货币财政、资本家等等无不体现着资本主义的种类、形式与方向。说到“资本主义精神”,韦伯难以给出一个确切的实际定义,富兰克林式的“资本主义精神”内涵是无可反驳的,但是韦伯话语下的“资本主义精神”却与富兰克林大相径庭。韦伯在这里提出的“资本主义精神”是理性主义整体发展的部分现象,而且此种精神应该是从理性主义对于终极人生问题的原则态度衍生出来的。

在马克斯·韦伯的笔下,西方国家中的各个要素都是由合理的程序、组织以及专业性的人员、部门所构成的,一切都是井然有序的状态,然而这一同样的情形也存在于近代的资方本主义之中,他们是一种决定命运的最关键力量。韦伯笔下的资本主义不是我们心中所认为的那样——通过无尽的剥削工人劳动,在市场中激烈的竞争来追求利润和利得,也不是富兰克林式的资本主义。韦伯的资本主义是可以运用理性加以调节的,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非理性冲动的。资本主义的经营也是依照“程序”来运作,在和平的营利机会中追求利得,没有想象中的那种激烈竞争的色彩。西方发展较为发达的科学技术能力对资本主义的发展也产生相应的影响——西方社会中精确计算、数学和实验等自然科学的发展被视作是一种理性的表达,因此,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技术上的可计算性决定了资本主义在本质上是具有合理性的。

二、新教伦理

天主教徒的“禁欲”色彩导致了其信奉者对于金钱、货物以及商业的“不感冒”,只是一味去追求安稳的现世生活,清闲寡欲的他们未免缺少了一些人间烟火气息和铜臭气息;而基督教新教则不同,它更加世俗化,比天主教更加具有教育的精神特性,因此更加追求“吃得好”,更加追求工作中的地位和能带给来荣耀、金钱和财富的生活。其中,特别是卡尔文派,它被称为“练达的资本主义企业精神,与贯穿并规制整体生活的虔信的无比强烈形式”相結合的代表。资本主义精神的产生可能大部分原因便得益于基督教新教的入世禁欲的宗教基础,这一“入世的禁欲”发展了天主教的“禁欲”,但也有所不同。

在欧洲十六世纪的宗教改革背景下,宗教改革者将“因行称义”转变为“因信称义”——每个人可以不通过教会而直接与神交流,每个人心中只要有上帝的存在,信仰就自然在心中。因此,基督教新教是无上信仰神的。对于路德来说,所有召唤都具有同等价值,这里并不存在对职业流动的心理报偿,路德也从不赞美天职活动中或超出每种天职规定标准的劳动强度中的“成功”。因此,韦伯在书中特别提到了加尔文宗。在新教中加尔文宗当然也是神的忠实拥护者,韦伯为我们指出了加尔文宗的两个方面:其一,加尔文宗认为神是超越人而存在的,人对其具有不可知性;其二,我们每个人的命运都是由神安排好的,是由神“预定的”。加尔文宗的信义就是将对上帝的“不可知性”和“预定论”结合在一起,人们在此信义下,要想成为“上帝的选民”,得到上帝的恩宠,就必须遵守上帝的旨意,克制欲望,努力工作。

正是加尔文宗的教义,让人们认为每个人在生活中所得到的劳动的职位都是神的安排,不可亵渎。每个人做事情要有美德,有道德,为了服务社会亦或是为了社会的效益去劳动,就能增加神的荣光,荣耀上帝,以此来促进人们在自己的职位上尽力劳动,创造财富。

三、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的关系

“君主.封建社会之对抗新型的市民道德与反威权对禁欲集会而保护‘享乐意欲者,其情况犹如现今的资本主义社会之抵制劳动者的阶级道德与反威权的工会而保护‘劳动意欲者那样。”由此可见,社会中宗教信仰具有的对抗形式与社会中资本主义所具有的对抗形式有着异曲同工之处。因此,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之间的关系在无形之中更近了一步。基督教新教的入世禁欲反对奢靡之风,反对享乐,反对不理性的消费,强调节约、节俭,他们认为应该钱花在刀刃上,即花在有必要的、实际有用的事情上。他们还将市民资本家或企业家的营利视为“天职”,这必然强力地促进了资本主义意义下的劳动“生产性”,这一“生产性”维持了资本主义的运作和运转,让人们有利可得。因此,当手中有财富且没有必要去运用它时,就应该把财产用来投资,这样就可以创造更多的财富。

在基督教新教的理念中,一方面是鼓励孜孜不倦、持之以恒的世俗职业劳动,这样必定会赚取财富;另一方面主张节约,避免消费,这样必定会节省下来较多的财富。在这里,我想,“开源节流”这个词可以生动地反映出基督教新教的资本主义精神——这样“开源节流”式的生活导致了一种格外有力的资本积累趋势,从而导致了资本的形成。

但是在韦伯对于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的阐述,各个学者的看法有所不同,褒贬不一。总的来说,他对新教和资本主义关系的看法遭到历史学家的质疑,相反,受到了神学家的欢迎。

四、总结

马克斯·韦伯将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之间建立了一个逻辑构架,新教“入世的禁欲”这一理念让人们衍生出了“天职观”——把自己的职业、劳动视为上帝所安排的,并努力去工作以荣耀上帝。同时也发扬了节俭、不奢靡享乐的思想,让财富有所积累。这一理念可以说是资本积累的前提,也是资本主义精神形成的重要基础和思想构架。

马克斯·韦伯基于当时西方社会的实际对于资本主义精神的形成和社会财富的积累从文化角度做出了详细的分析,此理论来源并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更不是我们纸上谈兵地去探讨一个理想的资本主义兴起的过程。

依据韦伯的这一理论,在现代,又衍生出了“企业道德”亦或说是“企业伦理”这一概念——小企业文化政策依赖于个人动机、态度转变和行为改变而独具特性。文化作为精神动力常常贯穿于资本运转之中,这里的企业文化政策或许表达的就是支撑企业运转的“资本主义精神”;而个人动机、态度、行为等方面内容受制于个人意识形态所支配,也就是相当于韦伯理论中的“新教伦理”。由此可见,韦伯为我们所提供的从文化的视角去考察西方资本主义的兴起,无论对我们现在的生活亦或是社会研究都有所裨益。

猜你喜欢

资本主义理性
国际金融垄断资本主义是垄断资本主义的最新发展,是新型帝国主义
青年马克思资本主义批判方法的再检视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剥削的两重批判——基于《资本论》第一卷的思考
人人都能成为死理性派
改革牛和创新牛都必须在理性中前行
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发展趋势
“本转职”是高等教育的理性回归
理性的回归
历史使命的终结?——在资本主义危机中思考女性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上)
对一夫一妻制度的理性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