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矫正专业校内实训课程的建设与实施
2019-12-10师玮玮
师玮玮
关键词社区矫正 校内实训 项目课程
社区矫正作为一种新型非监禁刑罚执行方式,白2003年试点工作至今,2018年全国接收社区矫正对象已达到54.7万人,社区矫正专业人才需求日益增加,社区矫正专业是为社区矫正工作培养储备人才,为社区矫正机构提供人员培训和理论研究的重要基地。当前社区矫正专业课程建设存在重知识轻技能的教学理念和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现象,学生的实践教学多通过教师课堂讲授、讨论、模拟等教学方法间接传授,缺乏真实性和可操作性。校外实训基地的学习多以参观学习的方式进行,难以培养学生亲身实践操作能力与创造性的应用能力,使学生在社区矫正校外实训教学中常常处于被动状态。随着社区矫正专业建设和发展,社区矫正工作专业定位日益精准,相关知识理论、与社区矫正岗位实践需求越来越明晰,提升了专业人才培养方向和需求,社区矫正专业校内实训课程的建设与实施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社区矫正专业实训课程概述
社区矫正专业实训课程一方面服务于社区矫正专业核心课程群包含的课程,如《社区矫正理论与实务》《社会工作原理与实务》《基层司法行政工作实务》《社区矫正心理干预》和《服刑人员个案矫正技术》等,另一方面主要服务于法律类职业院校各相关专业如刑事执行专业、行政执行专业等作为专业核心课程的《社区矫正理论与实务》课程。
(一)软实力与硬实力兼具的社区矫正专业实训课程定位
作为社会科学类学科专业,在当前我国法治国家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中起着重要文化基础作用。社区矫正专业课程兼具理论性与实践性,理论方面社区矫正工作自身有着丰富的思想渊源和深厚的理论基础,并吸收了犯罪学、社会学、心理学、文化人类学、行为学等学科的相关研究成果。社区矫正工作在监管模式方面的大数据化、智慧化、创新化发展要求学生具有社区矫正工作管理技术上的硬实力,社区矫正在矫正工作中的教育矫正、心理矫治、与服刑人员沟通方面又要求学生能够具有发展性、专业性的职业素养软实力。
当前社区矫正工作总存在重监管轻矫正的实际情况,引起学者对社区矫正工作内卷化的担忧,监管执行能力目前依赖电子脚环,手机定位等硬件及行政化管理较容易执行,而矫正具有更多的人文性,融合了社会学、人类学、心理学等知识、技能与素养,并非一朝一夕能培养出有效成果。管理技术与人文素养对于社区矫正工作与先进技术的融合、理解和发展都是必要和必须的。
社区矫正综合实验室社区以模拟社区矫正之职业岗位的真实工作情境,但又不完全等同,以“矫正”层面却是核心能力需求的软实力培养为特色,通过系统、规范、丰富、有效的社区矫正知识传授和相关技能训练,使毕业生不仅掌握相应的专业技术,还要具有较高的专业才能,以满足社会对社区矫正人才的要求。
(二)符合学生学习规律的以学生为主体的价值取向
社区矫正是严肃而复杂的执法活动,学生要由专业课程理论知识的了解掌握转化为处理社区矫正工作中复杂问题的综合能力。从分散的知识、单项的技能掌握到知识和技能的综合应用,再到升华为自身矫正能力与矫正艺术,既是量的积累过程,也是一个从学到悟到用的质变过程。
“学习金字塔”规律显示,实践是学生主动学习的重要方式,两周内学习内容的留存率达到75%,而听讲是被动学习的主要方式,两周内学习内容的留存率仅为5%。在实训课程中,项目课程已成为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主导理念,教师以“项目”的形式来设计实训任务,并交给学生,学生以个人或小组合作方式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整个项目。
在实训课程建设中,师生共同参与,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训小组为形式,以过程评价为导向,注重实训过程中学生运用已学基础知识和理论的能力,以角色体验等多种实训形式提升学生的沟通能力、资料采集能力、专业技术能力等综合职业能力。不是通过教师“讲授”,而是通过学生“练习.发现.自主探索创造”培养学生的核心职业能力。
二、校内实训课程的建设
(一)建设课程匹配的校内实训基地
2011年字中央财政资金支持下我院组建了社区矫正综合实验室,成为社区矫正专业学生的校内实训基地。社区矫正综合实验室由接收宣告室、团体培训室、个案矫正室、宣泄放松室和团体测评室五个实验实训室组成,并配备相应的软硬件设施。
社区矫正综合实验室的设计思想源于当前我国社区矫正执法工作流程,针对社区矫正执法中的重点和难点工作,与社区矫正实务工作人员、社区矫正研究专家、社区矫正专业课程教师互联互动,结合课程理论体系与知识结构,剖析岗位需求设计有针对性的实务性训练项目,进行符合职业能力要求的实训课程设计。匹配适合实训课程需求的社区矫正综合实验室为社区矫正专业实训提供了硬件保障。
(二)建设模块化、系统化专业实训课程
社区矫正专业的实训课程相较于自然科学与工程类专业有其自身的独特性,教学研究者们也重视和探讨了专业实训在社区矫正专业教学中的开展问题,以社区矫正专业核心课程《社区矫正理论与实务》课程为例,该课程是一门基于法学、犯罪学、社会学、社会工作与心理学等多学科复合交叉而形成的一门课程。这些课程内容既涉及基础理论与制度,如社区矫正理论、法律、管理制度、监督评估制度等,也涉及社区矫正工作主体与客体,社区矫正机构、工作者与社区服刑人员等内容,还涉及社区矫正工作方法,如监督管理方法、社会工作方法、教育矫正方法、心理矫正方法等。学生要不仅通过实际操作学会实务工作中执法管理相关的软硬件器材的使用这些程序性知识实践,还需要较多的体验性学习将管理学、社会学与心理学等相关的反省性知识融合为自身的“矫正官”职业素养。
模块化是将综合性的专业知识分解为若干个教学模块,每个教学模块具有一个特定的子功能,同时又能自成体系,内容独立且相對完整。有研究发现模块化的实训教学模式能够最大程度地提升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将社区矫正实训课程以模块的形式进行解构,以实训项目为单位载体,方便教师根据课程目标有针对性的、灵活的进行选取搭配有效提升教学组织效率。系统化设计需要按照“整体论”的观点进行教学设计。通过模块化形成包含核心课程的实务工作操作要点的小项目。通过系统化,基于社区矫正专业课程的教学目标设计、教学内容设计和对应教学目标的考核要求,形成包含几门专业核心课程知识的,培养社区矫正综合职业能力运用的大项目(具体模块化、系统化课程项目见表1)。
三、校内实训课程的实施
(一)实训课程实施形式
1.视频演示,学生模拟操作
对于社区矫正工作中各类型司法文书相关知识和技能、电子监控等程序性、技能型操作,通过视频演示为讲解实训目的、实训要求、实训步骤等内容,学生通过模拟操作,进入实训课程状态,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
2.角色扮演,体验性实训
对于社区矫正的“矫正性”相关技能,如谈话沟通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训练能力、心理咨询与治疗技能等,主要通过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体验不同位置不同角色,增加对服刑人员视角的理解,增加对自身感受性、情绪性体验的认知和掌控,掌握以社区矫正工作者身份开展矫正工作的各种技能。
3.小组合作,综合问题解决实训
社区矫正许多工作环节需要解决综合性问题,一方面是一些模块化课程本身就有一定的综合性,以“矫正接收”项目为例,需要5人为一小组,分别扮演司法所所长、社区民警、社区矫正工作者、监护人、社区服刑人员,通过角色扮演,角色扮演者要撰写相关文书,按照矫正接收程序每个角色应履行的职权,完成接收实训任务。在实训课程中,学生的写作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思维与创新能力以及职业能力得到充分发挥。另一方面系统化项目以要求学生使用已学会的模块化技能来灵活解决一些案例问题,如服刑人员个案矫正方案制定与执行,也是小组合作,综合问题解决的方式进行。
不论何种实训形式,并非按部就班,如学生在演练的矫正接收过程中,指导老师可以介入不同矫正态度的社区服刑人员变量,来锻炼实训学生的应急处理能力,拓展学生的思维与创新能力。
(二)实训课程师资
1.培育实训师资团队
由于社区矫正课程的综合性,社区矫正专业课程多由法学专业、心理学专业、社会学专业与管理学专业基础的教师担任,各科专业知识融合,社区矫正专业实训指导教师应通过聘任社区矫正实务工作人员与校内专业课教师共同担任,对于校内专业教师应增加其到实务部门项岗实践的机会,增加其实践能力。在实训项目教学中,以参加实训的学生为主体,学生转变为项目的实施者、参与者、体验者与反馈者,指导教师应从知识的传授者变为实训项目的研发者、组织者、引导者与评价者,培育出成熟高效的实训师资团队。
2.实训助理聘任制度
由于社区矫正专业课程是应用性较强的课程,有研究者提出社区矫正专业课程教学与实践环节的教师配置是1:4,但社区矫正高层次的专业人才缺乏,专业教师数量明显不能满足实训项目课程需求。社区矫正综合实验室内实施各个实训项目时工位较少,五个实验室如果同时进行相应实训课程就存在更大的师资缺口。
在此情况下,借鉴实训课程教学研究成果,实训课程实行了实训助理聘任制,每个实验室聘任一名当届社区矫正专业优秀学生为下届本专业学生实训项目课程的实训助理。实训助理成为了实训课程最实在、最直接、最有效的补充,不仅协助实训指导教师更好的开展实训课程,有的实训助理通过自身以点带面,成为了同学的小老师,好榜样,解决了实训课程在的师资缺乏问题。
(三)实训课程评价体系
实训课程考核评价,是与实训课程目标紧密相关的因素,关系到目标设计是否合理,教师的教学投入是否有效,学生对待实训课程的态度是否认真等多方面因素。在构建实训课程评价体系时,首先要提升实训课程成绩在课程总成绩上的比重,如将课堂笔试考核成绩设置在50%左右,其次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要相结合,必须充分考虑到学生实训的效果和过程,对于实训课程完成的不同指标赋予权重,并运用到课程评价中。最后要提升创新能力以及实践操作能力的考核占比,为专业水平人才提供发展空间。
四、进一步发展的方向与思考
(一)以“金课”为发展方向的高价值实训课程打磨
实训课程是高职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关键支撑,把握社区矫正专业课程规律,科学合理的开发和建设社区矫正实训课程体系,使其含金量高起来,是教育部要求全面梳理课程教学内容,淘汰“水课”、打造“金课”,切实提高课程教学质量的要求。
社区矫正专业实训课程正在摸索中逐渐成熟和完善,进一步科学设计实训课程的教学策略,使实训课程贯穿着动力主线,使学习者在实训课程中进入主观能动的自我实现状态,社区矫正不再是笼统抽象的概念和理论,不再是繁琐的机械重复,而是一个个鲜活的案例、一整套的操作流程、一整套的制度体系。呈现任务引领和行动导向的“做中学”“做中教”“做中听”“做中看”“做中论”的高职实训教学“金课”。
(二)新时代开放性实训课程建设
移动互联时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正在变革着人类的生活和学习方式,基于慕课、翻转课堂等方式开展的线上线下互动课程拓宽了以往的课堂教学模式。智能化管理,智慧校园等新平台的发展为学生在校生活和学习提供了更加靈活便捷的服务。开放性实训课程将充分满足学生自主性需求,通过学生预约,有成熟的实训课程提供可以自助完成的实训项目,让不同学习阶段、水平、专业需求的学生能够自主安排部分实训课程的训练完成,社区矫正综合实验室的工位得到利用率最大化,
社区矫正实训课程如何利用当代新技术、新平台为专业学生与行业实务人员提供更开放的实训环境条件,更高实训室利用率,充分培养学生的核心职业能力,是社会、学生、学校和教师面临的新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