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谈新形势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难点与对策建议

2019-12-10赵国涛

农家科技 2019年11期
关键词:质量安全农产品对策

赵国涛

摘 要:随着新形势下经济的快速发展,民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百姓不仅吃的更好了,也更关注食品安全问题。其中,民众餐桌上最常见的便是农产品,只有保障农产品的供应质量,积极响应供给侧结构改革的倡议,才能帮百姓守好食安底线,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将农业由原来的增产导向转化为提质导向,进而保障“舌尖上的安全”,唱响质量兴农、绿色兴农的新时代农业发展主旋律。故此,本文立足于农产品的质量安全监管难点,提出有效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难点;对策

在健康中国的蓝图描绘中,应构建农产品从田野走向餐桌的严格食品安全防控体系,让百姓吃的更放心、吃的更健康、吃的更美味。毕竟,新形势下不仅世情、党情、国情发生了较为深刻的变化,民众的食品安全诉求也发生了根本性转变。为此,一方面应制定严格的标准化管理体系、强化食品安全监管、对违法者严厉问责,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落实“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要求;另一方面则需要加强对农产品的源头管理,确保其生产质量满足百姓对健康饮食的要求。

一、浅议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形势

1.监管系统愈发健全。随着《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国务院关于地方改革完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体制的指导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通知》等落地执行,不仅让农产品的监管工作职能划分更加明确,对细节化管理工作的监管也提上了日程,各地相关食安部门不断加大执法力度,对农产品从源头生产到过程的流通、销售等环节实施了统一监管,覆盖面更广泛、管理趋于完善、可追溯的食安综合防护系统已初步落成。

2.农产品的安全隐患

(1)农残:病虫害滋生是困扰农业发展的一大主要问题。提升田间管理、进行病虫害预防的手段包括化学手段、物理手段以及生物防治等方式,但采用化学的农药制剂来抵御病虫害仍是农业生产中较为常见的方式。其具有见效快、最经济、较便利的应用优势,在谷物、蔬果、中草药等作物的种植中都得到了广泛应用。这其中,一些不法种植者为获取更高收益,违规使用或应用明令禁止的化学制剂,造成农产品的农残超标,并造成了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形成了极其恶劣的影响。

(2)重金属:土地是农作物生长的根本。在种植生产的过程中,土壤条件好坏直接影响着作物的生产质量,与食品质量安全具有直接关系。从首次《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数据中可以看出,我国土壤生态环境不容乐观,局部地区遭受污染较为严重,这也对农产品的种植形成了较大阻碍。其中,无机物的污染问题突出,有机物污染主要来自于六六六、滴滴涕、多环芳烃等。这便对食安检测、监督与监察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应加强对农产品的重金属残留检测,让百姓吃的放心。

(3)保鲜剂:农产品中的保鲜剂残留问题也不容小觑。为了让产品看起来更新鲜、能够卖个好价钱,在流通环节乱用保鲜剂将对民众的身体健康形成负面影响。原则上合理应用、严格把控使用量,保鲜剂对人体并不会形成危害。但是不良商贩的过量添加、多种保鲜剂的混合应用,这样的蔬果食用后会严重影响新陈代谢。例如:对玉米、菠菜、韭菜等蔬果、粮食作物等应用保鲜剂,使其外面“光鲜亮丽”,并让其保质时间相对更长。

二、新形势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难点

1.监管工作落实不到位。在监管体系的初步落成后,在工作的执行过程中,局部地区因食安行政管理机构和编制数量的缩减,导致监管工作开展力度难以得到有效保证。且很多基层的食安监管队伍素质有待提升、业务能力欠佳。特别是随着职能的调整,兄弟单位、部门间更需要通力合作,切勿推三阻四亦或者政府层面的大包大揽。这会造成食安监控工作缺乏及时性、有效性与针对性。

2.安全标准设定亟待完善。推进农产品的质量安全监管,其一个方面是为了保障百姓的健康和饮食安全;另一方面助推产业发展、促进生态平衡。我国在农产品的生产质量管理、标准化体系构建等工作开展中取得了较大突破,但在细节中存在一定的衔接问题、量化指标有所缺失,这便造成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难以满足实际工作开展需要。

三、新形势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对策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总书记明确的指出了“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随着大健康理念的提出,食品安全保障工作被上升到了新高度。农产品的质量安全监管不仅与区域经济发展、农民收入关系密切,更与群众的日常生活、身体健康等问题息息相关。在农产品从田间走向百姓餐桌的生产、运输、包装以及销售环节中,任何疏忽都有可能引发质量安全问题。推进新形势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应从以下几方面着眼:

1.实现监管工作的联动推进。国家食安委员会作为食安工作的主观部门,应统筹规划好农业农村及市场监管部门的工作的开展,使其加强对农产品的源头把控、运输流通及市场销售的监管,并促進对食安风险、行业标准、工作管理以及新的科研工作成果、信息的整合与讯息共享。并且,各级食安办应牵头推动部门间的协作工作,加强联合执法。

2.完善农产品的质量管理体系。依托现有食安管理标准,细化数据监测指标,促进农残、重金属残留及保鲜剂残留监测工作的体系化。同时,扩大对农产品的检测数量,以严格监管促进标准化、健康化生产种植,对于超出标准的,视情节轻重予以处罚,避免在侥幸心理的促动下,滥用农药、各种蔬果药剂等。

3.健全农产品可追溯体系。为了保证每一个蔬果都要其独特的“身份”,积极推广农产品“合格证”制度,使其来源可追溯,让百姓吃的安心,便于查验、了解原产地信息。推进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平台的应用,构建统一的农产品信息监测、控制平台,只有获得产地生产许可、种植合规的农产品才能进入市场销售,构建标准化的运输及冷链运输体系,加大对商超中农产品的检查力度,让无身份认证的农产品无处遁形。进而,以构建农产品的准入、准出门槛和可追溯体系,实现对农产品全流程的监管。

4.重视农业生态化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和谐社会理论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和新的发展。在促进农业发展的过程中,应注重人与自然、农业生产与生态环境间的协调发展,大力促进高新技术、现代化农业技术、优质资源的整合与利用,保证生态农业、绿色农业得以有序发展。从而实现改善生态环境、农业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同措并举,打造区域的重点农业产业。

四、结语

总之,从源头把控、加强环节管理、规范运输以及农产品的销售,都需要有健全的监管机制、把好准入门槛,提升农业生产者的科学化、绿色化、标准化种植、饲养工作。从而,保障农产品供应的质量、提升农民收入,不断提高民众生活的幸福感与安全感。

参考文献:

[1]杨云越.青龙满族自治县农村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监管问题研究[D].燕山大学,2018(12):19.

[2]孙红艳.农村食品安全监管研究——以枣庄市Z区为例[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9(5):22.

[3]曾志雄.新形势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难点与对策[J].江西农业,2019(7):23.

猜你喜欢

质量安全农产品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各地农产品滞销卖难信息(二)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的混合模式研究
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的创新策略分析
农产品争奇斗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