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一体化背景下苏州综合交通枢纽经济发展对策研究
2019-12-10杨浩军
杨浩军
摘要:对长三角一体化背景下苏州交通枢纽经济环境并与现状进行了调研分析,苏州的交通网络,交通枢纽节点功能以及与相关经济融合性与现实需求还存在一定差距,在此基础上,从完善交通网络实现互联互通、整合枢纽资源推进组织效率、融合发展功能创新、系统规划保障落实四个方面提出了苏州综合交通枢纽经济发展的具体对策。
关键词:综合交通枢纽;枢纽经济;互联互通;功能创新
中图分类号:U12 文献标识码:A
提高综合交通运输网络效率,降低运输物流成本成为国家到地方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苏州抓住长三角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机遇,以综合交通枢纽经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极,苏州综合交通枢纽经济的发展对其他地区有一定借鉴作用。关于枢纽经济,汪鸣(2017)指出“枢纽经济是借助经济要素资源集聚平台,包括交通枢纽、物流枢纽、物流服务平台、金融平台等,具有高度的供应链、产业链、产业集群化组织特征”。本文交通枢纽经济采用这一个概念,认为交通枢纽经济包含交通枢纽、物流枢纽两类载体。
1长三角一体化苏州综合交通枢纽经济需求环境分析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一体化”和“高质量”是两个关键,苏州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对苏州现有的交通枢纽网络、枢纽经济功能、网络节点间互联互通都提出了更高要求。
1.1一体化战略对交通互联互通提出新的要求
长三角一体化战略背景下,苏州积极利用上海的溢出与辐射效应,全面接轨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建设,利用上海科技创新中心的“雁阵效应”和长三角的巨大腹地,积极吸收上海的项目、技术、资金、信息、人才外溢,加快本地与区域内企业合作,打造先进制造业集聚基地;同时,充分利用苏州经济区与园区的平台优势,利用国家自贸区、开放型经济试验区等政策优势,打造国际开放经济新高地。苏州与上海、周边省市以一体化开展多个合作,调查发现交通枢纽的需求集中在运输通道建设、网络完善、便利化换乘、多种运输高效组织上,这就需要对现有的物流节点、物流通道进行梳理,按照一体化的要求形成区域之间、经济区之间、不同运输枢纽之间的高效衔接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
1.2苏州经济转型升级需要枢纽經济的功能整合创新
近年来,苏州积极开展“两聚一高”战略,2018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1.86万亿元,较2017年的增长6.8%,位居全国城市第7位。经济结构持续优化,制造业新兴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52.4%。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纳米技术、人工智能四大先导产业占比达到15.7%。苏州开放型经济发展量稳质升,2018年,进出口总额达到3541亿美元,增长12%,贸易方式积极转变,服务贸易总额达到246亿美元。跨境电商、市场采购贸易、外贸综合服务等新业态出口增加10%。2019年8月,国家批准江苏等6个地区自贸区建设,苏州片区则承担了全球检测维修中心在内等功能的试验功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需要智慧物流、智慧供应链新兴业态支持,开放型经济需要苏州具备全球区域资源配置功能,这对枢纽经济的功能创新、辐射能力增强提出了更高要求。一是现有的交通枢纽、物流枢纽能否进行功能升级,满足经济创新发展与开放经济发展需求;二是现有的枢纽经济如何按照苏州在全球价值链、供应链、产业链的布局,进行资源整合,提供供应链一体化、智慧供应链服务。需对现有的枢纽与经济区功能进行升级,构建完善的供应链体系。
2苏州综合交通枢纽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苏州目前拥有铁路、公路、内河运输三种交通运输枢纽,航空运输空白,初步建立了干线运输与支线配送的交通网络体系。各类枢纽种类齐全。但研究发现还存在三方面问题,一是通道网络发展不平衡,交通网络与客货运需求不匹配;二是交通网络间的互联互通与一体化发展要求还不匹配;三是交通枢纽节点功能、业态与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需求不匹配。
2.1运输通道发展不平衡,综合运输网络急需完善
铁路运输网络不健全、空间密度低;水路运输发展快速,与其他运输衔接还需完善;航空运输空白,严重制约苏州的经济发展、民生需求。苏州现有沪宁铁路、沪宁城际、京沪高速3条铁路通过,境内总运营里程207.9公里,铁路空间密度为240千米历平方千米,这一指标比2014年江苏全省平均261还要低。公路运输方面,2018年苏州公路总里程12173公里,其中高速公路598公里,高速公路密度达到6.9千米厂百平方千米,这一指标比南京的8.4,常州的7.0低,排全省第3;苏州高速公路网络密度较高,但苏州与上海、浙江还存在省级、市级之间的断头路。水路运输方面,2018年苏州港集装箱吞吐量635.51万标箱,比上年增长8.2%。太仓港虽已经成为长江经济带集装箱运输的江海联运枢纽,内贸转运枢纽,近洋直达集散中心以及远洋中转基地,但由于运输网络局限性,目前,苏州港主要开展内河、海河、水公运输方式,还无法开展水铁联运,对长江沿线辐射能力有待加强。
2.2枢纽网络互连初步形成,互联互通还需提升
目前,苏州市区内部通过轨道交通、高速公路、道路等进行相互衔接,初步实现了铁路、公路、港口与物流园区、经济区等枢纽节点的连接。但还存在以下三方面问题。一是缺乏连接:苏州目前与上海及周边省市还存在多条的断头路,苏州与湖州、杭州、南通等地还缺乏铁路连接。二是连而不联:苏州与无锡硕放机场,苏州与上海、浙江相衔接地方有公路、高速公路连接,但没有轨道交通、公交班车、快速专线的支持;有的虽然有轨道交通、公交班车的支持,但缺乏过驳车辆等配套支持,无法实现零换乘。三是联而不通:主要表现在收费不统一、管理缺乏协调,枢纽节点之间缺乏信息沟通,还无法打破不同枢纽中心之间的局限性,实现业务的协同,资源的整合。
2.3交通枢纽经济基础较好,功能业态还需创新
苏州已经初步具备公铁水综合交通枢纽,同时还拥有14个国家级经济开发区、7个国家综合保税区与1个临港保税区,34个重点物流基地,这些都为枢纽经济奠定基础。现有的交通枢纽、物流枢纽、经济区之间除了在互联互通方面需要提升外,还存在功能较为单一,与先进制造业、智慧制造匹配不够问题。一是枢纽中心的功能还需创新。苏州现有的公、铁、水交通枢纽,主要以货物转运、分拨为主。有的物流枢纽以保税仓储、落地配送功能为主,而具备信息技术系统、金融系统支持,能够进行干线运输与支线配送一体化运作,以信息平台或供应链平台企业开展供应链物流、柔性化服务相对不足。二是枢纽经济业态还需丰富,交通枢纽节点业态相对单一、与相关产业融合度不够,缺乏支持交通枢纽经济发展的支持要素。
3苏州综合交通枢纽经济发展对策研究
积极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以服务苏州“两聚一高”战略目标为指导,提升人民对交通枢纽的美好需求和经济高质量发展为目标,以运输通道网络建设为重点,枢纽经济功能提升、业态创新和产业融合发展为抓手,打造生产型国际化综合交通枢纽中心。
3.1提升交通枢纽功能,实现枢纽网络互联互通
加快通道建设,完善交通网络,构建空水公铁综合交通布局。苏州需要新建航空港,实现航空运输零突破,打破关键制约因素;提升太仓港功能,以上海国际航运中心为目标,新增3-5个集装箱疏散中心,提升港口的辐射能力;开工建设沿江(沪通)、沪苏湖、通苏嘉城际铁路,新建张家港、太仓、吴江、常熟铁路枢纽,实现“丰”字型铁路通道布局,提升苏州高铁北站客运功能,开拓其货运服务能力;同时,加快完善与昆山、吴江与上海、浙江省市的多条断头路连接,方便市民出行与货物周转。
拓展枢纽空间,完善枢纽节点现有功能。水运枢纽方面:将太仓建成“公铁水齐头并进,江海河互联互通”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一是扩建港口功能,通过新增港口集装箱疏散中心,船舶停靠泊位实现地理空间的拓展;其次是利用沿江铁路、通苏嘉铁路实现水域与铁路的多式联运;三是新增长江经济带港口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港口航线,提升太仓港的辐射能力;最后,提升港口信息化水平,与苏州内河码头、铁路公路枢纽、周边城市建立一体化通关,提升运输效率。铁路枢纽方面:扩建苏州高铁北站功能,积极承担上海虹桥铁路枢纽分散功能,并利用京沪铁路与通苏嘉铁路交汇点,打造长三角区域的铁路枢纽中心。一是扩建高铁北站的地理空间,二是拓展铁路北站的货运枢纽功能,三是加快实现铁路枢纽与物流园、经济区的信息互联。与此同时,加快建设太仓、张家港、常熟、吴江等地铁路枢纽,形成苏州地区内部,苏州与长三角区域互通互连的铁路交通网络。航空枢纽:可在园区或吴江地区,服务苏州经济高质量发展与自贸区建设需求,建设国际性航空枢纽,以此提升苏州对国际资源的吸引、集聚与调度能力。
以信息化、制度化创新实现枢纽互联互通与开放共享。首先实现物理上相互连接,无缝对接。一方面通过轨道交通、公交专线、省级公交、苏州与无锡、上海机场快速专线等方式,实现现有交通枢纽的空间上的相互连接,打破交通方式与行政区域隔阂,实现一体化运输。另一方面,在铁路、航空、公路枢纽新增过驳班车,在地铁、换乘站之间投放城际间公共自行车、公共电动车,实现客运出行的零换乘,以此吸引高端人才在苏州的集聚与交流。其次,实现管理上互联互通。以信息化手段实现交通枢纽之间的功能、业务相互联系。同时,在业务管理上,可以实施统一收费模式、一体化单证、业务流程与标准的统一,实现苏州各个枢纽,苏州与周边交通枢纽的管理、流程、标准的一体化。最后,发展平台经济与数字经济,建立交通枢纽与经济开发区、物流园区之间的业务关联,功能对接,以平台企业为依托开展一体化的综合运输,发展综合交通枢纽经济。
3.2推进标准与一体化,提升物流组织效率
以供应链创新与应用为突破口,利用现有的供应链体系建设中的平台型、标准型两类企业,将现有的交通枢纽、物流枢纽、经济开发区进行业务关联,实施一体化与标准化运作。按照商贸流通、农产农村、生产制造类型,开展多式联运、甩挂运输、托盘运输,开展共同配送、循环取货、共享物流等业務模式,提升运输组织效率。以平台型企业为依托,进行信息共享、业务结算、单证流转等作业工具方面的一体化作业,以此实现作业工具的标准化与一体化。以供应链体系创新企业为核心,纵向上开展供应链一体化作业,开展业务模式、作业流程、运行方案的标准化与一体化。最后,将各个资源的业务进行有效整合,按照集约、统一、协同的方式开展现代物流作业,促进产业集聚。
3.3与相关产业相融合,创新物流枢纽功能
首先,以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等产业发展提升综合交通枢纽、物流枢纽的信息化水平,实现作业的数字化与可视化,创新物流模式,发展新型枢纽经济业态。其次,以综合交通枢纽、物流枢纽经济提升苏州对长三角、全球资源与人才的吸引、集聚与支配能力,发展全球采购、生产与销售业务;再次,加快苏州饱和过剩产业向中西部地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的转移,以此发展总部经济;同时,加快高端制造、先进制造、生物医药、科技创新等产业发展,促进枢纽经济支持产业集聚。最后,加快会展、商贸等经济的发展,培育枢纽经济的要素环境,加快枢纽经济与产业链、价值链的深度融合,提升综合交通枢纽经济的影响力、辐射力。
积极开发集交通运输、仓储配送、库存控制、采购管理、检测维修等业务功能。探索生产加工、物流、展览、贸易一体化的新型经济业态,探索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生产性服务贸易提升实体经济的途径,加快苏州经济转型升级。
3.4成立专门领导小组,注重落实与保障
由于综合交通枢纽体系建设涉及到交通、商务、经济委、土地等多个部门,头绪繁杂,政府需要成立综合交通运输专项规划部门,进行专项规划、系统设计、统筹推进。确保综合交通运输的土地、资金、人才落实到位。同时,还应利用长三角一体化战略优势。主动与上海、浙江等周边省市对接,按照通道建设、枢纽布局、网络互联互通、管理标准统一与创新开展专项协调论证,按照物理、信息、制度由易到难逐步推进,明确时间节点与任务进度,确保交通枢纽经济建设的一体化。
依托行业协会,积极开展长三角地区的行业协会之间的交流合作,实现交通枢纽经济业务合作一体化。基于目前进行的供应链创新应用项目,对创新试验效果良好以及行业龙头企业,设立扶持基金,鼓励这些企业开展数字化和供应链一体化的平台、标准建设,探索这些企业与综合交通枢纽、物流园区、经济开发区之间作业工具、业务模式、作业流程的一体化作用。
苏州的综合交通枢纽经济应在通达建设、枢纽完善、网络互联互通基础上,以信息化、标准化和管理创新实现一体化;同时,加快综合交通枢纽经济与数字经济、实体经济等产业的融合互通发展,以此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极,提升苏州在长三角、全球的资源集聚、支配能力,最终,将苏州综合交通枢纽打造成服务上海全球综合交通枢纽,服务苏州经济转型升级的生产型国际性综合枢纽中心,实现综合交通枢纽经济与相关经济的互动融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