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为全国脱贫攻坚贡献宁德力量

2019-12-10温向阳

农家致富顾问·下半月 2019年10期
关键词:闽东下基层宁德

温向阳

摘 要 值此第六个国家扶贫日,读《学习时报》刊出的《习近平在宁德》的采访实录,感当年习近平同志在宁德工作期间提出的“四下基层”制度赓续至今扎实打开的工作格局,而“弱鸟先飞”的理念、“滴水穿石”的精神、“久久为功”的执着,三十年如一日助力、引领着闽东人民摆脱贫困,建设美好幸福家园,为全国脱贫攻坚贡献宁德力量。

关键词 扶贫;宁德

今年的10月17日是第六个国家扶贫日,由衷自豪着40年间,中国成为世界减贫人口最多的国家,在世界共同关注的目光中,中国的脱贫攻坚即将决战决胜、全面收官,被国际观察人士誉之为当今时代“最有力的中国故事”之一!重温今年5月20日至7月3日《学习时报》连续刊发了一组共十九位受访者的二十篇《习近平在宁德》的采访实录,生动再现了1988年6月——1990年4月刚满35岁的习近平同志从福建的改革开放前沿区厦门来到 “老少边岛穷”的东南沿海欠发达地区——宁德,任宁德地委书记期间,客观清醒、立足长远的战略思维,求真务实、从严治吏的领导作风,扎根基层、贴近群众的真挚情怀,以及功成不必在我的广阔胸襟。习近平同志从深入调研起步,以建立“四下基层”制度扎实地打开工作格局,提出“弱鸟先飞”理念,倡导“滴水穿石”精神,把工作重心放在改善宁德基础设施和人民生活水平上,以“久久为功”的信念带领闽东百姓摆脱贫困。

在反复研读学习这组采访实录时,结合《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习近平在正定》的采访实录再学习,也结合学习了《知之深 爱之切》的一书,特别联系再学习习近平同志闽东任职时亲写的《摆脱贫困》,现就学习谈二三体会。

1 调查入手——知之深、爱之切

习近平同志对闽东的知之深、爱之切,以 “不负人民”的情怀助力闽东人民摆脱贫困,建设美好幸福家园。

把时光带回1988年6月,正是中国改革开放第一个十年末期,此时的宁德的基本情况是:经济总量排全省最末,俗称“闽东老九”,全地区9个县(除宁德、霞浦、古田)有6个是贫困县,是全国18个集中连片的贫困地区之一,全市贫困人口总数达到77万;当时我国沿海地区都比较开放、经济比较发达,只有宁德不是,被称为“沿海地区黄金地段的断裂带”,“老、少、边、岛、贫”就概括了宁德地区的发展特点;而“交通闭塞、没煤少电、群众思想观念陈旧”是宁德的三大弱点。1987年的宁德,全区生产总值15.46亿元,财政总收入1.14亿元,农民人均收入381元。1988年的6月习近平同志从经济发展的特区厦门来到贫困的宁德,正是国家宏观调控经济过热的非常时期,当时的宁德物价总水平上涨25%,既面临物价上涨的压力,更面对“当时的闽东人太想一步富起来了,特别是对‘三大目标(即修通温福铁路、开发三都澳港口、建设中心城市)抱有很大希望”( *访1984年至1990年任宁德地委副书记、行署专员陈增光)、亟待抱上“金娃娃”能迅速发展起来闽东人民。

怎么办?如何摆脱贫困?做到真正意义上的脱贫。“我们闽东不可能一夜就富起来,不能寄希望于一下子抱个‘金娃娃。事物的发展,外因永远是条件,内因才是根本。关键还是要把人民群众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力量凝聚起来。人穷志不能短,扶贫先要扶志,只有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才能最终摆脱贫困。”习近平同志对发展闽东各项社会事业有感情有思路有办法,今天我们可以在读习近平同志当年写的《弱鸟如何先飞》一文中看到了“思路决定出路”:一到宁德就下基层调研,一去就是一个月。“跑了9个县区、13个乡镇、18个村、12家工厂电站及学校。深入调研之后,他说:‘闽东有这三个话题是好事。表明闽东人民认识自然的能力有了提高,让外界认识这三件事的意义是必要的。但我们的立足点不能放在这上面,可能性和必要性不等于就是必然性。事关地区发展战略全局的决策,要充分考虑到国情省情区情、不要把近期内难以实现的发展目标超前化。当前重要的是抓好中短期工作他还强调:‘闽东走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关鍵在农业、工业这两个轮子怎么转,我们穷在‘农上,也只能富在‘农上。他调研之后,对闽东发展有一个很清晰的思路,感到这三个愿望是闽东的长期工作,现在搞不现实,‘一夜暴富的思想也行不通。”(*访原福安县委书记、宁德地委委员兼秘书长李育兴) 顶着烈日冒着酷暑的这次深入基层沿着从古田、屏南、周宁、寿宁、柘荣、福鼎、霞浦、福安、蕉城的这样一个各县市路线图的大走访大调査,摸清了宁德的现状,形成了他对整个宁德的初步认识。9个县跑下来,习近平同志作了一次全面总结。当时的讲话,后来就收编在《摆脱贫困》里的第一篇文章《弱鸟如何先飞一闽东九县调查随感》记录了他这次调査走访后的感想,对于闽东的发展,从思想上要有“先飞”意识,可行性上以及发展路径上做了详实的阐述,最后,他把闽东持续发展的重点放到了“弱鸟”的“鸿鹄之志”,充满信心的道明“弱鸟”在许多领域一定也可以创造先飞的奇迹!

2 聚焦问题,干在实处,走在前列

正是这一番下大力气的深入实际的调研、实事求是地分析了闽东:没有脱离实际,一味强调跨越式发展,而是大力倡导“滴水穿石”的精神,制定了“扶持特困、巩固温饱、开发致富、增强后劲”的脱贫致富工作方针,统一了干部群众的思想,避免在经济社会发展思路上走“欲速则不达”的误区。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宁德各级党委政府在初始阶段的扶贫开发工作中,通过多措并举着重于改造了阻碍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的山区交通不畅、生产生活基础设施落后和生态环境差等问题以消除贫困。这些外部瓶颈问题基本解决之后,再以更多地通过各种体制機制的创新,挖掘和激发贫困人群自身的内在动力,通过贫困人群自身能力的增进,实现自我脱贫、达成可持续的脱贫,从而有效避免返贫。

在实践中,逐步从初期的“输血”式扶贫,向“输血”与“造血”并重的扶贫措施转变,组织“经济发展大合唱”,大念“山海经”,推广“种养加”,推动工业、农业两个轮子一起转,基本解决了绝大多数贫困户的温饱问题,结束了“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的历史。“三十年久久为功,无数个下党故事,千万人的命运转折,几届宁德党委政府发扬“滴水穿石”精神,落实“四下基层”工作机制,一张蓝图绘到底的接力攻坚,打好脱贫攻坚战,从“中国扶贫的第一村”赤溪到连家渔船的上岸之溪邳、下歧,再到“魂牵梦绕”曾经三进的下党。。。闽东的山山水水最终被历史提炼成了一串数字: 30年来,宁德累计脱贫77.43万人,造福搬迁4.8万人。全市贫困人口从2015年底的7.25万人降至2019年初的193人,贫困发生率从3.176%降至0.01%。屏南县、霞浦县、古田县、寿宁县等4个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摘帽。(*《福建日报》2019年8月10日)可以说,闽东的扶贫事业倾注了习近平书记大量心血,为引领全国打赢这场持久战做足了精神、物质、理论层面的准备。

3 摆脱贫困到乡村振兴,“滴水穿石”、“久久为功”

学习着受访者所述的关于习近平书记在宁德不到两年的工作期间,为推动闽东经济发展、扶贫事业发展、社会各项事业发展进行了许多实践探索与理论思考;在习近平同志的亲自倡导和带领下,全区普遍建立实行“四下基层”的工作制度(信访接待下基层、现场办公下基层、调査研究下基层、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下基层)。思考着习近平书记在《为官一场,造福一方》写下的 “不耻落后,意气风发,放胆开拓,争先创优”的闽东风格持续感染并激励着闽东人民在新时代前行;就在完成這篇心得体会期间,读习近平8月4日给寿宁县下党乡乡亲们的回信,回信饱含深情、字字暖心、催人奋进。让人更深切感受习近平书记对闽东这一方土地的一往情深、“魂牵梦绕”,对他说过的“感情是一个非常本质的东西,不带感情去做接地气的动作,就是‘作秀了。有感情的同志下基层做工作,看得见、摸得着、体会得到,那是一种温度。”也因此才能始终站在群众的立场想问题、做决策、办事情;而对“滴水穿石”闽东精神的两大特质概括——甘于为总体成功而义无反顾的牺牲精神和持之与恒向着一个目标锲而不舍的执着精神,有了更深刻的领会:就是一以贯之、一往情深、一往无前的走在前头、干在实处的担当落实,牢记嘱托感恩奋进,贯彻落实回信精神就是做到习总书记回信中说到的“继续发扬滴水穿石的精神,坚定信心、埋头苦干、久久为功…。”“持续巩固脱贫成果,积极建设美好家园,努力走出一条具有闽东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从摆脱贫困到脱贫攻坚向乡村振兴的目标实现,这注定会是一个漫长、艰辛而充满奋斗努力的过程,但在我们人民积极的探索、顽强奋斗,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减贫道路,奋斗成就奇迹。2012年至2018年,我国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从9899万人减少到1660万人,累计减少8239万人,连续6年每年减贫规模都在1000万人以上,贫困发生率由10.2%下降至1.7%。今明两年是打赢脱贫攻坚的关键之年,确保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意味着中国将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第一目标,中国将高质量打赢这场脱贫攻坚战!我们坚信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有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有广大人民的探索创造精神,有这些年发展奠定的扎实基础、积累的宝贵经验,我们一定能够在2020年打赢脱贫攻坚战。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存在的绝对贫困问题,将在我们这一代人的手里历史性地得到解决。

从2015年到2016年再到2019年,习总书记在对福鼎赤溪批示、视频连线以及给寿宁下党乡乡亲们的回信中,都提到了“滴水穿石、久久为功”的精神。往前看30年,我们以弱鸟先飞、滴水穿石的精神,摆脱了贫困,并将全面建成小康。但与乡村振兴总体要求相比,与江浙等先进地区相比,我们的农村仍然比较弱。所以,往后看30年,在2050年实现乡村全面振兴,我们仍要坚持弱鸟先飞、滴水穿石、久久为功的精神。根据乡村振兴战略规划总体安排,到2020年,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到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由此可见,实现乡村振兴,是一个滴水穿石、久久为功的奋斗历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但要一招一式的推进。

猜你喜欢

闽东下基层宁德
宁德时代为何是新“股王”
宁德时代新技术或使电动车续航超800公里
宁德车里湾锂离子 动力电池基地已开工
乡村振兴背景下闽东扶贫开发的思想及其实践研究
“下基层”要带些什么
马克思主义在闽东的早期传播及影响
要让管理“下基层”“接地气”
浅谈闽东畲族舞蹈的风格特征
基层百姓欢迎“五官端正”的下乡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