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问题学生”成因分析

2019-12-10罗岚

活力 2019年18期
关键词:问题学生成因高校

罗岚

[关键词]高校;问题学生;成因

一、高校“问题学生”的界定

高校“问题学生”是指接受高等教育的大学生中因社会、学校、家庭等不良因素影响及自身存在有待改进的因素,从而导致在思想、认识、心理、行为、学习等方面偏离常态,需要在他人帮助下才能解决问题的学生。例如在日常生活中出现自卑、自闭、自傲、抑郁、厌学等心理疾病和出现打架、逃课、偷盗、酗酒、网瘾成疾等行为疾病的学生。

二、高校“问题学生”的成因

(一)社会环境的影响

社会环境的不良影响是高校学生出现不良行为,从而成为“问题学生”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一方面,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学习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将未经筛选的不健康的信息呈现在了涉世未深、鉴别力不强的大学生面前,严重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另一方面,社会本身发展太快,人们的观念转变跟不上社会的发展速度,社会价值观念趋向多元化和宽容化,社会没有一个稳定的价值观念,社会可以接受那些“另类”的人和他们表现的行为。这就为大学生们成为“问题学生”提供了条件和基础。

(二)学校教育的影响

在很多高校,不能将“以生为本”“全员育人”贯穿于教师职业的始终,存在着德育和智育“两张皮”的现象,主要表现在有越来越多的“两课”教师认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不关自己的事,那只是辅导员的主要工作而已。因此并不需要也不应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自己只负责上好政治课,其他的一概不管。总是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态度,认为圆满地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务的标准只是上好专业课而已,青年大学生的思想道德、行为规范、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的教育、人际关系的处理等等都不在自己应尽的职责之内,管不了也不愿意去管。青年大学生有事只能去寻求辅导员的帮助,学生如果出现问题,一般都会认为那就是辅导员的失职。从而导致学生在认知、情感、道德、感恩等方面存在教育确实,逐步演变为“问题学生”。

(三)家庭教育的影响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出生后接触的第一种教育就是家庭教育。家庭氛围、父母的素质、家长的教育方式会直接影响孩子的人格特征和心理特点,对孩子的性格和人格的形成都至关重要。因此,高校“问题学生”的出现与家庭教育是息息相关的,家庭的经济条件、父母的关系、对子女的教育方式都有可能成为高校“问题学生”的导火线。

有些家庭经济条件不太好的学生,一方面特别羡慕经济条件好的学生花钱大手大脚,肆意妄为;另一方面又怕别人知道自己的家庭状况嘲笑或者看不起自己,让长期处于压抑状态下的他们出现自卑、自闭、抑郁等疾病,从而成为高校“问题学生”。

有的家庭父母关系不好,经常吵架、打架,让孩子以为只有武力相对才是人与人之间正确的相处方式,从而让孩子养成打架斗殴的恶习;也有的父母独断专行,不听取孩子的心声,认为自己是父母,不管对错,孩子都只能服从,不能有自己的思想,长期压抑的孩子一部分容易养成自卑、自闭的性格,另一部分则会通过抽烟、酗酒、偷盗、赌博或者沉迷于网络等行为来发泄自己心中的不快,这也成了标准的高校“问题学生”。

(四)自我发展的影响

大学生自我认知不足、自我教育缺失,是高校“问题学生”出现的主要原因。大学生虽然生理发育已经成熟,但是由于受到各方面的影响,心理发育成熟度还远远不够。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部分大学生自我认知能力和社会认知能力不高,不能正确地认识和评价自己,从而不能正确或者说合理地定位自己。当面对成功时沾沾自喜,而面对失败时,不能坦然接受,解决问题。容易出现极度悲伤、激动、悲愤、消沉等情绪,严重的会出现自虐或者自杀现象。

2.大学生们都是十八岁左右的孩子,正处于青春期,这时的他们逆反心理很严重,情绪也极不稳定,上下波动特别大,自我控制的能力不强,特别容易受外界的干扰和影响。稍有不慎,就会出现这样或者那样的心理问题。

3.由于之前受计划生育的影响,当代大学生中独生子女居多。他们从小受父母的过分保护,像温室里的花朵,没有经受过风霜雨露的敲打,自然也就经不起任何挫折和磨炼,或者说承受挫折的能力特别弱,自己独立生活的能力有限。

4.缺乏自信,有很多大学生从小到大只注重学习,自然是班上、年级或者整个学校的佼佼者,是老师的得意门生,也会是家长引以为傲的好孩子。但是上大学后,随着生活和学习环境的改变,以及参加各种社团活动或者人际交往活动等,他们用于书本学习的时间大大减少,也就不能像进入高校之前那样在学习上成为众人的焦点,习惯了众星捧月的感觉,因此,他们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不适应高校的环境,开始逃避、自暴自弃,最终理所当然成为“问题学生”。

对高校“问题学生”的培养和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对的一个重大课题,笔者相信,只要准确掌握了高校“问题学生”产生的原因,就能对照其成因,找到对应的策略,从而减少“问题学生”的产生,为高校更好培养社会需要的栋梁而尽一份绵薄之力。

参考文献:

[1] 冀学锋.沉重的边缘:“问题大学生”的内涵及成因解读[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6(11).

[2] 王志发,张永红. 高校“问题学生”原因分析及應对策略[J].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2009(12).

[3] 孟旭琼. 高校“问题学生”的成因及教育转化策越研究[J].传承,2009(9).

猜你喜欢

问题学生成因高校
垛田形态多样性的自然成因探索
自相似视角下相对贫困成因分析
基于青少年心理特点的校园欺凌成因及对策
罗素悖论的成因
罗素悖论的成因
浅谈问题学生的转化
高职问题学生问题在哪?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