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改进农村生态环境促进生态农业经济发展

2019-12-10李群

农家致富顾问·下半月 2019年10期
关键词:农业经济发展对策

李群

摘 要 在可持续发展观理念的指导下,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促进农村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是加速生态农业发展的基础。只有构建乡村文明,乡村整洁的农村生态环境,才能够及时转变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加强农业生产结构调整,提高农村经济水平。本文主要结合实际工作经验,首先分析了当前农村生态环境面临的挑战,然后论述了改进农村生态环境促进生态农业经济发展的对策,希望通过本次研究对广大同行有一定帮助。

关键词 农村生态环境;农业经济;发展对策

1 现阶段农村生态环境面临的巨大挑战

1.1 耕地质量下降,水源供给不足

农村生态环境恶化的一个主要体现就是农业耕地生产能力逐渐下降,农田土壤污染严重。我国虽然地大物博,但同样是一个人口大国,农业大国,人均耕地面积原本较少。随着城市化不断向农村扩展蔓延,大量的农村土地被转变成城市用地,农业耕地被占用的现象普遍发生,使得耕地面积呈现出现缩小的趋势。再加上传统农业生产模式之下,很多农民群众不注重土地的可再生性,违规不合理的使用大量农药化肥,农田农膜残留超标,使得土壤当中的有机质、微生物数量显著下降,土壤严重板结,耕作层变浅,生产能力变差,农作物的产量呈现逐年下降趋势。另外在我国北方地区尤其是农村地区水资源缺乏比较严重,进入冬春干旱季节之后,由于淡水资源缺乏,无法满足农业生产的巨大需求,这会对农业经济的发展产生严重阻碍,农业经济发展水平一直难以提升。

1.2 生活废弃物污染严重

近年来,随着农村地区的经济不断向前发展,农村地区的物质生活水平大大提升,对高品质的物质需求量不断增加。但由于农村地区各种废弃物处理体系不健全,使得各种固体垃圾、液体垃圾、各种污染物不经处理随意排放。最近几年随着国家对农村污染治理重视程度不断提高,采取有效措施,划拨大量资金用于农村污染治理,但从整体的治理情况来看,杯水车薪,治理效果较差。农村地区的农田污染和水资源污染严重已经成为影响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问题。

1.3 工业污染加剧

最近几年很多城市的高耗能高污染企业逐渐向着城乡转移,大量化工企业、高污染企业往往将建设在农村地区,并且在生产过程中没有配备完善的污染物处理设施。各个污染企业生产的各种废弃物、废水、废渣不经处理,随意排放,随意堆积。废水随意排放污染地下水和江河湖泊,造成淡水资源被污染严重,有害金属严重超标,威胁到周边居民的身体健康。固体废弃物在土壤中堆积会进一步影响到土壤的生产能力。各种有毒有害的重金属和有机物质,还会通过农作物的吸收转移到人类体内,从而加重多种疾病的传播蔓延。

2 改进农村生态环境,促进生态农业经济发展的对策

2.1 强化宣传教育,树立生态环保意识

农村生态环境保护,首先应该引导社会大众树立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只有树立较强的生态保护意识,各项生态环保措施才能够严格执行落实到基层地区。基层地区的环境保护部门应该深入基层开展广泛性的环保宣传教育,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生态环保意识。通过利用广播、电视、网络、手机、科技大集等多种形式深入基层,深入家庭开展农村生态环境科普宣传教育,让广大农民群众能够深刻认识到当前农业生产模式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巨大污染,并且充分认识到农业可持续发展对提高农田生产能力,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性,逐渐消除传统落后的农业生产意识。另外还应该持续引导社会大众将眼光放长远一些,不要过分执着于眼前的利益,消除村集体的一系列盲目不合理的发展行为。另外,环境保护意识的树立,应该从学前教育和小学教育入手,学前教育阶段和小学阶段要积极普及生态环境保护知识和法规。

2.2 强化立法,有效抑制生态环境破坏行为

现阶段我国环境保护法规关于农村生态环境破坏还显有涉及,相关法律法规建设严重不足。为此就需要我们不断加强立法监督,构建完善的生态环境保護体系,将农村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纳入到法规体系当中,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据可依。此外生态环境保护部门还应该联合公安、道路交通等多部门开展一系列的执法活动,在强化环境保护法规宣传教育的同时,对恶意破坏农村生态环境的违法行为应该进行严肃的打击,对于存在刑事责任的违法人应该移交公安机关进行惩处。乡镇政府在上项目建设工厂之前,一定要做好辖区范围内生态环境承载能力调查,并要求工业企业在建设之初就应该配置完善的废弃无害化处理设施,保障各种污染物经过处理达标之后才能够对外排放,避免各种高污染高消耗的企业建立,保证各种污染物经过处理达标之后才能够对外排放,避免各种高污染高消耗的企业对农村生态环境造成最直接危害。

2.3 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推动生态农业健康发展

为了切实解决农村生态环境污染问题,保障生态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就要求各级政府部门发挥自身的职能作用,从财政资金中划拨出专项资金,用于生态农业建设。同时还应该构建完善的扶持政策,积极鼓励农民群众转变传统农业生产模式,发展现代农业,生态农业。另外政府部门还可以出台相应的优惠政策,进一步推动本地区的生态产业发展。另一方面可以让企业享有环境治理的收益权,并享有环境治理的资源再利用权利,这样能够有效激发企业污染物处理、污染物治理的积极性,并能够在最大程度的推动本地区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另外,通过加强生态农业示范点、示范村建设,发挥示范基地在生态农业发展方面的示范带头作用,让更多的农民群众认识到发展生态农业,对保护农村生态环境,提高经济收入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改进农村生态环境促进生态农业经济发展[J]. 王佃香. 农家参谋. 2018(04).

[2]生态农业产业化模式及效益研究[J]. 武秀玲,刘淑衡,仲伟升,杨克俊.南方农机. 2016(09).

猜你喜欢

农业经济发展对策
我国农业经济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概述
依靠科技创新促进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研究
加强农业经济管理的具体方法
福建省森林旅游市场现状与发展对策
基于太阳能光伏发电的LED照明系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