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吃了就降压不一定是“好药”

2019-12-10魏开敏

家庭科学·新健康 2019年11期
关键词:医学专家高血压病降压药

魏开敏

陜西西安读者刘某来信说:

我的一位叔叔患了高血压病,托我给他买能够吃了就降压的好药。我带着这个问题咨询了好几位医生,医生都说对高血压病这样的慢性病来说,吃了就降压的药物并不一定是好药。请问是这样的吗?

答读者:

医生说的话很有道理,也符合现实。医学专家有一句常说的话:“没有最好的降压药,只有最适合的降压药。”因为对高血压病这样的慢性心血管病来说,强调的是长期、稳定地控制血压达标,避免血压反复波动,以防止和减轻靶器官损害,降低心脑血管事件的风险。

但在日常生活中,许多高血压病人没有能够真正理解高血压病治疗的目的和意义,而是把能否将高的血压尽快降下来作为标准,希望能够在用药一两天内就将血压降至正常范围,因而将“好药”的标准定为“吃了就降压”,也就是把作用强、起效快的降压药视为“好药”。然而,一旦用药后血压降了下来,却不再重视用药,甚至以为血压正常了,病也就好了,不再需要用药了。过了几天,血压再次上去了,又重新开始用药。这样,断断续续用药,使得血压降了又升,升了又降,反复波动不已。

研究表明,血压波动幅度越大,对靶器官的损害作用也就越大。靶器官损害带来的危害远较单纯的血压升高所带来的危害更多,更大,最终引起心、脑、肾、视网膜的严重损害,导致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脑卒中、肾功能衰竭、失明等一系列严重并发症,对生命与健康构成极大威胁。

医学专家强调指出,对于慢性高血压病来说,好药的标准应是能够长期应用,不良反应少,并且能够平稳降压,避免血压反复波动的药物。目前能够平稳降压的药物有很多,如硝苯地平缓释片、氨氯地平、依那普利、雷米普利、氯沙坦、缬沙坦、吲达帕胺、比索洛尔等。这类药物的共同特点是降压作用平缓,持续作用时间长,能够使一日24小时维持血压平稳降低,而且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较高。因此,高血压病人应在医生指导下合理应用这类药物,并做到长期用药,以达到平稳降压,减少血压波动,保护靶器官,减少严重并发症之目的。那些“吃了就降压”的降压药只适合用于极少数高血压急症的治疗,例如急进性高血压、高血压脑病、高血压危象等。

猜你喜欢

医学专家高血压病降压药
急诊中西医结合治疗对高血压病眩晕患者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影响
“再加两片降压药”等十六则
高血压病
鸦兔之谜
研究:戴领带影响大脑供血
体力劳动
各司其职的“长中短”降压药
长期滴鼻药 更易患鼻炎
中医辨证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40例临床观察
长期用降压药会产生耐药性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