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文化在语文教学中的融合研究

2019-12-10王彤彤

活力 2019年18期
关键词:教学中中学语文传统文化

王彤彤

关键词:传统文化; 中学语文; 教学中

一、传统文化教育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的重要性

(一)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人格品质

中学阶段是学生学业生涯中的重要阶段,也是学生学习知识、训练思维和形成良好人格品质的关键时期,这个阶段学生所受的教育直接影响着学生良好人格品质的形成,也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而语文是培养学生形成良好人格品质的重要学科,其中的诸子百家、人物传记、诗词歌赋以及名人典故能够让学生受到文化的熏陶,从而感受到文化、思想与精神。我国作为文化古家、大国,让学生感受到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的优良品德,将优秀的传统文化融入中学语文教学中能够完善学生的人格修养。

(二)教学任务的需要

对于中学的语文教育来说,培养学生形成爱国之情和具有民族团结精神是我国目前首要的教学任务,也是传承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过程。文化与历史知识是语文教育中的其中一个特征,丰富的民族文化以及心理结构是语文教育的深层特征与含义,它能够将我国的文化历史中的情感进行完整地表达,也能够通过一段段文字让学生了解其中的含义。学习语文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教会学生认识文化和解读文化的重要途径,语文课程中所呈现出的民族文化、传统的生活方式、世间百态等都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真实写照,其中寄托了我国历史中的传统文化,是中学其它学科中无法体会的,这对于渗透传统文化进行语文教学来说是一种极大的优势。

(三)新形势的必然发展要求

自从我国建党以来,教育逐渐成为国家关注的问题,我国新一届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十分注重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曾不止一次提出“中华文化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将中国传统的优秀文化推向了历史的一个新高度。因此,教育界需加强对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视,做到从娃娃抓起,从学校开始抓起,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教学当中,融人教材当中,根据语文教学内容的历史特点,渗透传统文化已是必然的发展趋势。

二、传統文化教育渗透于中学语文教学的有效策略

(一)遵循重点明确

传统文化作为与语文学科内容最接近的文化,在将其融入中学语文教学中时,需要遵循重点明确,这样才能够使我国的传统文化得到有效地传播。由于语文知识牵涉范围十分广,其中有许多部分都牵涉至传统文化内容,并且内容十分丰富,在语文教材课程当中的每个单元和章节都能够寻找到传统文化的踪迹。因此,在将传统文化教育渗透至中学语文教学当中时,不一定将所有与传统文化有关的内容都作详细的讲解,而是要把握语文知识与传统文化的重点,讲解适度,贵在感悟,有时巧妙引导或画龙点睛,能够使学生对我国的传统文化印象更为深刻。

(二)延伸课程内容

虽然语文教育中包含了传统文化,但传统文化与语文课程毕竟还是两个概念,因此,如何将传统文化教育巧妙渗透于中学语文教学当中,这就考验着教师的教育智慧和教学能力。为了使传统文化得到更好地传播,教师要言传身教做好榜样,使教师对传统文化的敬佩之情能够感染到学生,从而培养学生成为热爱传统文化的学者。语文课程是学生最先接触传统文化的重要课程,也是传统文化分量最多的课程,在传统文化教育过程时,教师应该将语文内容适当地延伸和扩展,将其与传统文化巧妙地衔接,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习传统文化,引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好奇心,更好地进行传统文化教育。

(三)朗读经典诗文

中学语文作为其它学科中最具代表性的中国课程,在开展中学语文教学时,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学会和掌握课程知识,还要让学生学会感受语文知识当中的内涵以及作者所表达的情感内容。为了让传统文化更好地渗透到中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利用语文课程中具有历史代表的经典古诗来进行朗诵教学,朗诵对于教学来说,并不是一项简单的工作,按照传统的朗诵教学来说,学生只需会读就能够达到朗诵的水平,这一直是我国多所院校理解错误的教学环节。朗通作为我国的历史,其包含了我国许多优秀的传统文化,这些文化融入了古詩当中的每一个字和每个词,每个字都有着十分广泛的内涵与意义,这是构成我国历史的重要文化产物,其代表着我国古人的思维方式以及道德观念,因此,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让学生朗读语文经典古诗能够有效地感悟中国传统文化丰富意蕴,让学生通过反复朗诵感受到我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并使我国的传统文化能够得到有效继承。使我国的传统文化能够得到有效继承。通过对经典古诗的反复朗诵,能够促使学生理解其中的深刻含义以及古人所表达的情感,这对学生的品德形成以及对情感的理解能力都有着促进的作用,除此之外,语文古诗都是由我国著名的名家所著,学生在朗诵这些古诗时,能够汲取其中的文化精髓以及名家的涵养,从而逐步影响学生成为人格正直之人,对学生的人格以及思维观念都有着重要的培养作用。

结 语

时代在不断地发展,人们的环境也在与时俱进现代化,这些因素导致我国的传统文化逐渐走出生活,逐渐受到人们地漠视,忽视了传统文化构建文明社会的重要性,也忽视了传统文化对民族的重要性。因此,为了使传统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播和传承,应将传统文化滲透至语文教学当中,利用语文课程当中的文化内容与我国的传统文化进行衔接,遵循重点明确、延伸语文课程,并让学生通过朗读诗词感受传统文化,使学生能够在学习语文课程的同时逐步了解传统文化和重视传统文化,使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得到有效地传播和继承。

参考文献:

[1] 张笛.传统文化与当代语文教学的整合关系[J].中学语文, 2014(12).27-29.

[2] 柱纯样.国学传承文明经典浸润人生——(中国语文) 序[J].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3(02).25-26.

猜你喜欢

教学中中学语文传统文化
纪录片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走出经验主义、拿来主义迷津——苏宁峰《表现论视野下中学语文的批判性解读》序
走出经验主义、拿来主义迷津——苏宁峰《表现论视野下中学语文的批判性解读》序
浅析中学语文的教学方法
初中英语教学中学困生的转化
试论初中语文教学中书法教育实施的现状及对策
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要培养法律意识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