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标准下高中美术教学策略的思考
2019-12-10陈磊
陈磊
摘 要:提升高中生的美术学科核心素养,需要教师能够引领学生进行跨学科学习、运用学习任务群的教学策略来开展充分的校本课程。在美术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善于通过对学生的跨学科性学习意识、深入探究意识和善于通过精美的美术作品来展示对美富有个性化与创新性表达能力的培养,并在立德树人和培养学生民族文化自信的基础上,来全面提升学生的美术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高中美术 教学策略 审美能力
具有较高艺术水准的美术作品能够激发人们对生活和社会的热爱、对生命的礼赞和对美真善美的追求,更能够培养起人内心的良知,引导人走向善良并怀有爱心。因此通过美术作品的鉴赏和创造,来对高中生进行美的教育,提升他们对生命的积极认识,激发他们对生活与社会的热爱与拼搏进取的精神,都会产生较为积极的作用。
高中美术教师要能够全面深刻地了解《高中美术新课程标准》关于提高高中生美术核心素养的教学建议,充分运用心理学和教育学的相关理论,积极挖掘并促进美术学科和其他学科之间的内在融合,并能够善于运用当代技术的发展成果,采用符合新教学改革思想的教学方式,并运用富有创新性的课堂实践活动,来多方面、多角度、多元化地增强学生对美术作品的认识、理解和深刻感知能力,并充分引导学生融入到当代的生活和当代的社会发展中去,积极寻找美的现象、美的人物,并运用富有个性风格的方式去表现这类美,通过美的艺术来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和引發对高尚的道德的追求。高中美术教师更要把立德树人的宗旨时刻放在对学生美的培育之中,让学生真正成为具有良好美育素养,又要激励学生成为拥有高尚道德引领社会走向更美好的表率者和践行者。
在高中美术鉴赏课的教学中,美术老师必须要有教学智慧,具有符合时代特点的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思想,努力践行新课程标准的教学建议,并能够充分利用时代科技发展成果,来帮助学生全面提升美术学科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审美和表现美能力的不断提升。
一、以美术鉴赏为核心来进行跨学科学习,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美术也是记录生活和现实的一种形式,它和文学、历史往往具有非常密切的关系。比如中国古代美术作品典范中的《清明上河图》、《韩熙载夜宴图》等等都具有鲜明的历史时代性。这种静态的记录给人以丰富的想象力,风土人情、文化道德、生活现状与精神风貌即可通过栩栩如生的绘画得到展现。美术也是历史记录的艺术形式,其中所蕴含的动人的时代故事则需要通过对相关典故的挖掘才能够得到形象准确的理解。美术老师的教学智慧就在于打通色彩和文字之间的联系,让学生感受绘画独特的表现时代风貌的特征与手法,并通过对绘画中作品时代背景的分析来提升人文素养。高中美术教师也可采用循循善诱、启发诱导的方式,让学生发挥想象力来补充这些经典作品背后所蕴含的情节故事和历史时代特点。在中国的古代文人中,兼具诗歌和绘画才能得不在少数,很多文人也往往具有高超的绘画介绍能力,也在互相唱和中产生了大量的题画诗,因此在赏析这类美术作品时,教师可把收集来的相关的古典诗词作品提供给学生来共同欣赏,来提升学生的跨学科学习能力。
二、以任务群为教学策略,来提升学生多元化的全面性的美术鉴赏素养。
任务群教学是新课程标准对学科教学的重要要求。在美术的教学中,这就需要教师能够针对教材中的不同内容来进行分类组合和归纳,形成特征鲜明的教学题材。例如教师可将美术鉴赏作品中的人物赏析作为学习任务群来引领学生对美的感知,可将此学习任务群取名为“美术中的人物之美”,将《蒙娜丽莎》、《父亲》等古今中外在人物绘画方面具有典型特征的作品综合起来,来引领学生共同欣赏。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古今中外美术作品在表现人物方面,所具有的鲜明的共性和由于时代不同、文化不同所展现出的个性化特点。此外,在人物的表现方面,中国近现代绘画作品,在表现母亲和父亲这两类形象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成就,这鲜明地体现了儒家思想对中国知识分子的深刻影响,注重亲情,重视伦理。西方的作品在人物表现方面往往会充满浓郁的宗教色彩,如圣母形象等。通过这样的对比分析,东西方文化的各自不同性就显得尤为明显。教师还可把古今中外对于山水描绘的经典绘画作品综合起来,引领学生来共同欣赏。例如在课堂教学中,高中美术教师可把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八大山人的作品,及梵高等的作品做成学习任务群引导学生来对东西方美术作品的分析与鉴赏。道家思想属于地道的本土文化,从老子和庄子那里所开始的超脱世俗的情怀和追求身心的自由与独立,就成为中国艺术思想的重要内容。这种思想在中国的古典诗歌里面表现得非常丰富,从南北朝的谢灵运到东晋的陶渊明,都表现得极为鲜明透彻。在中国的古典美术作品中,这种远山、清泉、青松、竹林、乱石等形象所组合成的宁静空灵的作品,也都是对中国禅宗思想的表现。而西方的美术作品大多表现的是乡村的宁静风光。总之在学习任务群方面,高中美术教师要能够充分利用自己对绘画作品全面深刻的了解来形成类比和对比的分析方法,构建起不同类型、不同风格的学习任务群,来提升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三、通过校本课程,来提升学生的美术表现能力和思想境界。
高中美术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积极发现当代生活与社会中所表现出美的现象和人物,来表现我国当代社会主义建设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对培养学生热爱社会、热爱祖国、勇于担当的精神都具有积极的促进和推动作用。对于此部分内容的学习与美术能力培养,高中美术教师可根据学校和学情的特点,进行校本美术课程的开发和实践,激发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之下通过绘画的形式来表现出来,激发起学生通过自己美好的道德和优秀的学习成绩来树立学校美好形象的责任感和和行动能力。此外,教师可引领学生利用社会实践活动,或是在景色最美丽、具有鲜明季节特色的时候,引领学生去写生绘画,来表现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给人民所带来的幸福生活,给社会所带来的巨大变化,从而激发起学生爱生活,爱社会的美好情感。除此之外,高中美术老师还应该具有高度的政治责任心和爱国情操,引领学生通过绘画来表现为国家和民族富强做出突出贡献的那些历史和当代人物,来激发学生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学习的进取心。老师要将学生绘画作品中,那些表现校园美、表现生活美、社会美和爱国美的优秀作品,精心挑选出来,形成校本教材的成果,引领学生互相观摩与学习,并在交流和反思中不断提升绘画能力和思想境界。校本课程相对于国家课程的优势在于更能够关注本校学生的实际发展需求,并通过采取会有鲜明针对性的教育教学方法来切实切实促进本校学生美术能力的提升。校本课程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发展能力,激发和展示教师创造性的重要载体,但这也对美术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敬业精神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这些都需要高中美术教师能够密切结合本地域、本社区、本校的社会和文化特点,能够采取较为有效的措施来激发学生通过美术来表现对家乡、对学校的热爱之情。
总之,通过美术课程,来提升学生的对美的热爱与追求,除了高中美术教师把扎实的美术专业知识传授给学生之外,更需要从思想境界,道德境界来提升学生对美的感知、对美的表现和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刘丽娥.激趣创新拓展―高中美术鉴赏课教学方法与实践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3年10期.
[2]杨柳.高中美术多元化教学[J].美术教育研究,2015年18期.
[3]尹少淳. 美术学科核心素养[J]. 中国美术教育.2016(4).
(宁波市鄞州高级中学 浙江宁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