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型农药的应用及绿色植保技术探讨

2019-12-10王彦强

农家致富顾问·下半月 2019年10期
关键词:农业发展

王彦强

摘 要 在传统化学农业向现代绿色农业转换的过程当中,新型农药以及植保技术所占的比重较大,且作用十分明显。新型农药在安全性、有效性方面,都比传统农药表现更好,让农业生产者能够接受绿色种植的方法。但在实际引用过程中,绿色植保技术和新型农药的普及还不够广泛,且利用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基于此,本文首先分析新型农药的应用方法,继而探讨绿色植保技术的要点,希望能为新型农药和绿色植保技术的发展提供一些帮助。

关键词 新型农药;绿色植保技术;农业发展

在现代农业的发展中,农药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材料,是农作物生长发育的好帮手。但是除此之外,化学农药对农作物产生的污染也不可忽视。现阶段,科学技术在不断的发展,新型农药的研究和应用都迈进了一大步,不仅有效降低的化学农药的污染,同时还提高了农作物的发育水平,实现环境友好型农业发展,为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而本文主要就新型农药的应用及其绿色植保技术展开探讨。

1 新型农药的应用

1.1 明确新型农药成分,避免混合使用

现阶段,新型农药的研发和应用是依托我国的产业政策所实践的,必须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进行,并且落实无公害农药的研究原则,这一原则为:活性高、单位面积用药少,选择性高,农药喷洒无毒害,使用后对环境的污染较少,农药残留少,可有效降解,并且降解后无毒害物品,不会对环境产生严重的损害作用。

新型农药的类型分类中,生物源头化学合成农药占比较重,从研制方面来看,生物源头化学合成农药是从动植物或微生物中所提取的化学成分,具有一定的农业发展功能,并且带有极强的活性结构。这种化学成分通过人工模拟形成化学合成的结构,从而生产出新型的农药。可以说,生物源头化学合成结构的机理为天然毒素先导性化合物。比如植物类农药中包括有:皂角、除虫菊酯、苦皮藤、鱼藤酮等等。这些物质中提出的生物化学成分有吡虫啉、哒螨酮等等。另外,从动物体内提出出的化合物具有调节内源性激素的作用,将这类物质通过化学重组后,生成新型农药,比如本甲氨基脲类杀虫剂、多氧霉素杀菌剂等等。另外,植物在生长过程中,也需要内源性激素调节,在这些激素中可以提取出先导性的化合物,包括油菜素内脂、磺酰脲类等等新型农药。这些新型农药都具有特定的作用,比如保护全株作物、保持长期有效控制、减少用药次数等等。

在微生物体内提取出的新型农药类型,其主要作用是防治病虫害,这类化学成分包括有细菌性产品,比如绿粘地帝霉菌、放射型土壤杆菌等等。真菌类除草剂中能够提取出杀菌剂的种类包括,春雷霉素、多氧霉素和并岗霉素等等。

1.2 合理实验,明确新型农药的使用期限

使用新型农药,并不代表着一劳永逸,新型农药同样也有这固定的期限和作用时间。在使用新型农药的过程中,可以对农药进行区域性实验,研究新型农药的具体使用时间和作用程度。在进行区域性实验前,首先应该选择一片相对独立的病虫害区域,利用某种药物进行一段时间的观察后,记录药物起效时间、有效防止的病虫害种类、标准用量下,新型药物对病虫害的杀灭效果等等。在此过程中,药量、喷洒范围和喷洒时间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其次,分析不同品牌的药物的效果。新型农药所宣传的防治范围和防治效果并不一定适合所有病虫害情况,如在区域性实验中的效果仍然不够理想,则应更换农药品种,避免耽误农作物生长和收割周期。最后,应加强不同地区的农业生产交流,从而及时有效的获得新型农药的有效信息,积累正确的使用方法和使用周期,从而提高新型农药的实际作用。

2 绿色植保技术的要点分析

2.1 完善绿色植保技术的宣传推广工作

绿色植保技术在当前的发展中,已经构成的相对完善的独立体系,而国家层面也相应出台了这方面的法律法规,并明确科学种田的相关条例。但从实际上来看,这些政策层面的宣传和落实还有待提高,需要进一步加强相关工作。首先需要解决的,就是乡镇基层中技术推广团队的空白。用一定时间周期组织绿色植保技术宣传活动,需要有专门人才支持,才能起到真正的宣传作用,才能有效贯彻落实国家的法律法规,从而引导农民接受绿色植保技术,避免过度依赖化学农药。另外,技术推广团队的工作并非只有宣传,在农业管理中,农药使用、新型技术引用、田野生态以及可持续服务等都需要专门人才辅助,并全程跟踪管理。最后,采取多种方式实现绿色植保技术的宣传也很有必要,这些方式包括绿色植保标语、广播生物、绿色植保技术宣传座谈会等等。

2.2 加快生物物理疗法的落实和发展

生物物理疗法是一种绿色、健康的农作物保养方法,这种方法使用后,并不会对农作物、土壤、制备以及大气产生不良影响。但现阶段,生物物理疗法的推广实行还相当坤然,需要进一步加强落实生物物理疗法的实际应用。在这个过程中,首先要加强管理和建设植被生产环境和生产体系,注重检测和保护农作物的生态环境,利用生物物理疗法对生态环境进行调控,保证环境处于平衡状态。另外,利用现代生物物理疗法设备控制生态环境,比如利用相应光学设备控制昆虫,等等。这些方法的综合利用,是保证农业环境生態平衡的重要举措,必须贯彻落实。

3 结束语

在传统农业生产中,化学农药的利用不仅加大了对农作物、环境和土壤的危害,并且会对人体产生一定的不良影响。要想消除传统化学农药的危害,必须积极推广新型农药,利用绿色植保技术发展绿色农业、环保农业。所以说,新型农业和植保技术的发展研究十分重要,具有显著的农业价值。

参考文献:

[1]李莉丽,王廷忠,翟玉敏.农药危害及绿色植保技术[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9(01):76+85.

[2]宋筱.新型农药的应用及绿色植保技术探讨[J].农家参谋,2018(03):49.

[3]王金彩.新型农药的应用及绿色植保技术探讨[J].农业工程技术,2017,37(35):22.

[4]赵亚茹.新型农药的应用及绿色植保技术探讨[J].农业与技术,2017,37(10):2.

猜你喜欢

农业发展
城镇化与农业发展的互动机理及其立法启示
略论完善农技推广体系之对策
常州农产品品牌建设实践问题研究
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 助力现代农业发展
大数据在农业发展中的研究
无棣县现代农场设计
汝南县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浅议水利现代化与现代农业发展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