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特种作业人员培训过程中的危险性分析及安全评价

2019-12-10李龙李永权王红梅周国琴

科技资讯 2019年29期
关键词:安全评价

李龙 李永权 王红梅 周国琴

摘  要:特种作业人员培训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危险有害因素,应用LEC评价法对培训过程中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危险性分析及安全评价,得出各危险因素的风险等级,制定有效的防范措施,持续提高培训过程安全管理水平,实现风险预控、预防。

关键词:培训过程  LEC评价法  安全评价

中图分类号:F272.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9)10(b)-0240-02

特种作业人员培训学员人数多、时间长、学员密集等特点,学员的理论学习、实操练习、饮食和住宿等环节,存在一定危险有害因素。安全评价是以实现安全为目的,应用安全系统工程原理和方法,辨识与分析工程、系统、生产管理活动中的危险、有害因素,预测发生事故或造成职业危害的可能性及其严重程度,并提出科学、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建议,做出评价结论的活动[1]。应用LEC评价法对培训过程中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安全评价,制定有效的防范措施,不断加强培训过程安全管理。

1  LEC评价方法介绍

LEC评价法是对具有潜在危险性作业环境中的危险源进行半定量评价的方法。用于评价从业人员在具有潜在危险性环境中作业时的危险性[2]。该方法是将作业条件的危险性(D)作因变量,将发生事故或危险事故的可能性(L)、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率(E)及危险严重程度(C)设为自变量,确定它们之间的函数式,用公式表示为:D=L×E×C,D值越大,危险、有害因素的危险程度越大。

2  培训过程中的危险性分析及安全评价

按照危险因素的一般划分,结合培训过程的特点,将培训过程分为理论培训、实操练习和住宿饮食3个方面进行危险因素分析及安全评价。按照危险因素分析及安全评价方法,对培训过程进行危险因素分析及安全评价见表1,对住宿餐饮进行危险因素分析及安全评价见表2。

风险值越大,表明系统的危险性越大,就越要采取应对措施[3]。

3  制定安全防范措施

(1)一级危险因素有11項,占29%;防范措施,由班级管理老师开展日常班级教育,提醒学员危险因素,让学员留意防范。

(2)二级危险因素有17项,占45%;防范措施,班主任老师及相关管理人员,要严抓课堂纪律管理,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严格落实培训管理制度;加强日常巡查,重点监控危险环节,制定对应的防范措施。

(3)三级危险因素有7项,占18%;防范措施,一是加强学员管理,每天提醒学员安全注意事项,经过马路危险路段时组团统一路过。二是通过健康宣传,杜绝学员在公共场所吸烟,吸烟后养成良好的灭烟习惯。三是加强电梯等设施的检查保养,确保设备正常运转。

(4)四级危险因素有3项为,占8%;防范措施,做好学员的出行交通的安全教育,让学员熟知周围交通状况,遵守交通规则,重点对交通安全、私家车管理、饮酒管理等方面进行教育,关注异常学员思想动态,对其重点监控,确保学员安全。

4  认识及结论

(1)将评价结果与培训实际对比,基本符合培训过程中的安全管理措施和管理重点、难点。

(2)对评价出各类危险因素,根据危险性等级,制定了防范措施,确保了培训工作安全。

(3)培训过程中的危险性不可能用一种安全评价法完全指出,但是可以为培训过程的安全管理指明方向和问题所在,通过不同的方法需找出切合实际的解决措施。

参考文献

[1] AQ 8001-2007,安全评价通则[S].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出版社,2007.

[2] 徐威,冯亚琼.LEC评价法用于作业风险辨识的应用与改良[J].化工管理,2015(1):195.

[3] 程亚飞,王涛,段朝阳,等.综合度假酒店的事故危险性分析及风险评估[J].安全,2016(8):36.

猜你喜欢

安全评价
FZQ1250自攀式起重机安全评价方法
基于神经网络的计算机网络安全评价仿真模型
神经网络在计算机网络安全评价中的应用
信息系统安全评价系统设计及实现
专业技术在企业安全管理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