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几何直观提高计算能力
2019-12-10李沛璇
李沛璇
文章摘要:
低年级学生数学知识的形成更多的依赖于直观,许多数学内容、概念,不仅具有“数的特征”,也有“形的特征”。在数学计算教学中,我们要利用图形的几何直观,以数形结合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和学习抽象的内容与方法,把握计算的本质,进行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促进学生的数学思维发展。
关键词:几何直观本质思维
几何直观主要是指用图形描述问题和分析问题,帮助学生把复杂的数学问题变得简明和形象,促进学生获得探索解决问题的思路和预测结果。低年级学生数学知识的形成更多的依赖于直观,怎样用直观的方式表现抽象的数学知识是教师需要思考的。许多数学内容、概念,不仅具有“数的特征”,也有“形的特征”。对于数学计算教学而言,不妨利用图形的几何直观,以数形结合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和学习抽象的内容与方法,把握计算的本质,进行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促进学生的数学思维发展。本文以“乘法和除法复习”为例,谈谈几何直观在教学中的运用。
一、由数到形,结合几何直观体会算式本质
片段一:由算式编题。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复习乘法和除法,(出示板贴:乘法和除法复习)大家拿出课前的学习单,一起交流,你是怎样认识乘法和除法的。
出示学习单:
1.2×612÷3
(1)上面的乘法算式是(),你能画图表示这道算式并编一道题目吗?
画图:
题目:
(2)上面的除法算式是(),你能画图表示这道算式并编一道题目吗?
画图:
题目:
反思:在乘法和除法已经学过的情况下,本节复习课最需要做的就是整合乘法和除法的知识点,把乘法和除法还原到最本质的含义,建立乘除法的知识关联体系,使学生在理解形与数的基础上,有效提取并建构抽象数的算理与规律。在课的一开始以学习单的形式出现,由算式想到画图形编题目,结合几何直观和数学表达,整合乘法和除法的知识,这个知识正是本课需要让学生理解的核心部分。教学过程中,学生经历了画一画、编一编、说一说的表征过程,体验了从算式到图形,到设计题目的过程,这个过程由数到形,借助几何直观,化抽象为具象,在交流和比较中激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能真正理解算式的本质,意识、体会到结合几何直观的作用,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
二、多层次对比,借助几何直观建构知识体系
片段二:复习乘法。
1.2个6
第1题,谁先来。一生上前,作业投影汇报。
生1:我画的图是有两份,每份6个,一共有12个圆片。
师:听出来了,他用了2个6(在作业纸上标注6、6)来表示算式2×6。
故事呢?生继续汇报。
师:他的故事能不能用2×6来表示?打√。(小组加星)设疑:这位同学用2个6表示2×6,有没有其他不一样的想法的?
(1)6个2
生2前:我画的图有6份,每份2个,一共有12个。
师:刚才那位同学画的是2个6,他画的是?(在图上标注2,2,2,2,2,2)画了几个2?你的故事是?能用2×6表示吗?打√。(小组加星)
2.对比小结
这2个图,我们来比比看,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放在一起)
生3,都是12个,不同的是一个是2个6,另一个是6个2。
师:不管是2个6还是6个2,都是用?(板书:几个几)来表示一共有多少个?(板书:一共)
换一种说法,知道了几个几要求一共有多少个?(板书:弧线)可以用什么
方法来算?(板书:×)
设疑:知道几个几合起来求一共多少用乘法计算,那什么时候用除法呢?
片段三:复习除法。
1.包含除
还是来看学习单。生汇报。
△△△△△△△△△△△△
师在作业纸上写:每份3个。他的故事可以用12÷3表示
吗?有不同想法吗?(把除数3与其中一上圈连起来。)(小组加星)
2.等分除
一生上前,展示作业。
△△△△△△△△△△△△
师:他怎么理解这个除数3的?(板书在作业上:3份。)(把除数3与三个圈分别连起来。)(小组加星)
3.对比小结
师:两幅作业放一起对比。他们对3有了不同的理解,一个是?一个是?每份3个,还是3份也好,都在把谁,怎么样?是呀,不管是份苹果,分梨……只要每份同样多,都可以用除法表示,在这里除法就表示(平均分)
师:现在知道什么時候用除法吗?生答。(小组加星)
师:结合黑板上的图,就是把一共的个数?(弧线向左)平均分成了?(几个几)(板书:÷)
4.总结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你来说说什么时候用乘法?什么时候用除法?看来,乘法和除法之间还是有关系的。正过来想是乘,反过来想就是除法。同桌两人互相说说自己的学习单,看对方会给你提出什么好的建议。大家真是学习的小主人。
反思:
第一层对比:两种除法含义的对比。在教学除法的过程中,发现学生对于包含除和等份除理解不到位,不能区分出两者的不同,所以在本节复习课上,笔者着重强调了两种除法含义的区别,借助几何直观,从除数3的两个不同含义(即表示有3份或每份有3个)入手,用箭头来强调区别,帮助学生来比较和区分。
第二层对比:两种乘法含义的对比。其中,乘法算式2×6可以有两种理解,一个是2个6,一个是6个2,借助几何直观,学生对比两幅图可以明确区分并且表达出两种不同的含义。
第三层对比:乘除法的对比。借助几何直观,学生发现乘法是把几个相同数合起来的,而除法是把总数平均分,通过展示交流学生画的图,直观清楚的解释了其间的关联与区别,建构乘法和除法的知识体系,使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体验到几何直观的作用,感受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体会数学学习的乐趣。
三、由形到数,运用图形演绎发散思维
片段四:图形→算式
现在我们来看看每个小组得了几颗星?(每个组都是5颗星)同学们,你们表现的真棒!看到这个图你能想到什么算式?
生汇报:5×3=15,3×5=15,15÷5=3,15÷3=5(师板书)
生补充:5+5+5=15。
师:你说的是加法,你觉得和上面谁可以做朋友?
预设:
生:加和乘是把一个东西合起来,减和除是把一个东西分下来。
师:(在黑板上×旁边写上合)加法和乘法你更喜欢哪个?为什么?
生:乘法,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比较简单。
师:你还想到?
生:15-5-5-5=0。
师:写在哪?
生:除法算式的下面。
师:每次减5,减了3次5等于0,说明15里面有3个5,像这样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相同的数,就可以用除法算式来表示。你们喜欢哪种表示方法?
生:除法,因为更简洁。
(在黑板上÷旁边写上分)
小结:大家表现真棒,由图形想到乘,想到除,还想到加,想到减。刚刚两组同学回答特别积极,分别加上一颗星。现在图片发生了什么变化?你会列算式吗?
大家在作业本上列一列算式。
谁来汇报,并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生:2×6+5=17;3×6-1=17。
反思:利用分组评价得星的图,就地取材,结合几何直观创设情境,用同一图形给出一个问题,引发学生思考,鼓励学生发言交流,再对图形进行一些变化,把加减乘除、乘加乘减等算式都联系起来,有利于直观呈现学生感知的数学事实,有助于学生感知其中的内在联系。从学生的答案中来,借由数形结合与比较辨析,沟通了除法和减法之间的关系,突破了难点。此间,可以帮助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的培养,举一反三、逆向思维等,学生通过这样的课程教学,思维得以拓展,学习能力会显著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