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少故事烟雨后 一曲琵琶已成歌
2019-12-10韦海峰
我承认,有那么一小会儿的功夫,我游离又或者说是沉迷在《文武双全》音乐会之外了,那时,唐玄宗给杨贵妃举办了一场音乐宴会,张灯结彩,群臣毕至,高朋满座,如果我没记错,应该有贺怀智、李龟年、李白、杜甫等众诗人和音乐家,一时,莺歌燕舞,好不热闹,贺怀智亲弹琵琶,玄宗亲吹玉笛,杨玉环亲自伴舞,为李龟年伴唱《清平调》“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那么一会儿的迷糊后,当我回过神来,于源春老师还正在台上演奏着《云想·花想》,曲调忽而轻盈婉转,又忽然坚定铿锵,开开合合,游手云飞之间,我痴迷地看着于老师自信微扬的嘴角,突然有一种错觉,玄宗的那场千年以前的音乐盛会上,于源春是在场的,若不是如此,如何演奏得出如此传神的曲子?佛家讲,凡事必有因缘,我想必是如此了。
无独有偶,这也许正是,“于源春琵琶独奏音乐会《文武双全》——历史和幻梦的故事”,这个主题的由来了。
真是:十指四弦风雨声,八十一宫全阅尽,战马吟诗千年事,却道谁是弄琴人?
不得不承认,有那么一小会儿的功夫,单是听于老师自己主持的开场,我已是百般惊艳。那带着磁性的声音,仿佛正是这琴声之外留下的思念与倾诉,又或者是那琴声之处的留白,她自己应和了自己内心,我想,那也许是艺术的一个境界,是“昨夜西风调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的随意和孤独;又或者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悠然和自信;又或者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的惊喜和超然。关于这一点,我没有来得及问。
不问,是因为我认为是了。
我承认,有那么一小会儿的功夫,我是分心沉迷于于源春老师的美丽与优雅之中的。我惊奇地发现,这个这么年轻的琵琶演奏家,竟然在手指的拨弄之间,已把人世间的花开花落,悲欢离合,演绎得如此跌宕起伏,浑然天成。
当然,我也留意了她嘴角偶尔清扬的微笑,那微笑里也满带着她对人生酸甜苦辣的淡然、释然和自信。
带着这种淡然、释然和自信,她游走穿越在《陈隋》和《楚汉》千年的历史兴衰,风云变换里,用她出神入化的技艺自由出入于平和与纷争之中,带着自己独特的情感和见解,演绎沧海桑田的变换。
带着这种淡然、释然和自信,她在《云想·花想》和《安史乱》里倾尽自己的女儿情长和文武兼备,枕诗入眠,金戈铁马。
带着这种淡然、释然和自信,她在《关帝云长》里策马奔腾,快意恩仇,笑问人生。在飞扬的手指尖,在抑扬顿挫的琴弦上,在如泣如诉的琴声里,我看到,她何尝不是在叩问人生的真谛?
琴声既是问题,琴声也是答案,如果没有问题,琴声是不会存在的。这是人类千万年来,为回答自己人生的问题设计出来的乐器,琵琶在能文能武里占尽了優势,音乐家们就这样用这把琵琶阅尽了人生的春秋事,现在,于源春同样用这把琵琶弹尽人间的春花秋月,古往今来!
韦海峰 编剧、曲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