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的祖国
2019-12-10轩小杨
相比于其他艺术门类,歌曲的日常化、大众化特点尤为突出。曾有人说过,这世上或许有从来没读过书的人,但没有从来没听过歌的人。在歌声里,真实地记录着社会生活与时代变迁,也真实地记录下社会大众的喜怒哀乐。在新中国70年的光辉岁月里,歌声一路相伴,像一部留声机,清晰地刻下新中国前进的足音和全国人民与祖国同频共振的心跳。
一、动与静:大踏步前进的祖国与和平安宁的家园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人民当家作主,经济开始复苏,举国上下一派蒸蒸日上的景象。对新生活的赞美,对建设新国家的热情与豪情都在歌曲中生动地展现出来。“据中央文化部和中国文联联合举办的‘三年来(1949年10月-1952年10月)全国优秀群众歌曲评奖活动的统计,在建国后的短短三年中,全国词曲作家发表的各类题材和风格的歌曲作品总数在10000首以上。在这次评奖中获得一、二、三等奖的作品就达114首之多,可见当时歌曲创作之盛。” 这其中以歌颂祖国为题材的作品《歌唱祖国》(王莘词曲,1950)、《我的祖国》(乔羽词、刘炽曲,1956)甫一问世,就受到广泛欢迎,并传唱至今。
《歌唱祖国》被誉为“第二国歌”,是一首体现国家气魄的力作。歌曲采用进行曲体裁,富有行进的气势。号角式的前奏,催人振奋、抖擞精神。副歌以连续上行的分解主和弦的旋律开始,带動高昂的情绪,唱出“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的歌声多么响亮。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从今走向繁荣富强。”强劲的节奏如同心跳的脉搏,让人热血沸腾。与副歌弱起不同,主歌强起,旋律上下起伏波动,仿佛步履坚定大踏步地行进:“越过高山,越过平原,跨过奔腾的黄河长江”,紧随其后,旋律一路上扬,表达“宽广美丽的土地,是我们亲爱的家乡,英雄的人民站起来了,谁敢侵犯我们就叫他灭亡”的自信与豪情,到“叫他灭亡”则是连续的下行,词曲紧密贴合。歌词韵脚为江阳韵,音节开放响亮,而音乐采用西方自然大调式,又让歌曲色调明亮,新中国一派光明的前程举目可见。
《我的祖国》是电影《上甘岭》中的插曲。电影讲述的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故事。影片中,在战火停歇的短暂时刻,战士们栖身在岩洞里,思念远方的祖国,此时,一位女战士柔声细语的歌声响起:“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我家就在岸上住,听惯了艄公的号子,看惯了船上的白帆……”旋律如波浪般高低起落,以均匀的八分音符为主,穿插二分音符的长音,展现大河、稻田在风中舒缓的动态,偶尔加入的波音装饰,如同阳光照在水面上闪动的光亮。而河面上“艄公的号子”声、波浪中晃动的“白帆”则让随歌展开的联想视野更开阔、画面更生动。这首歌采用民族调式,更加强了主歌部分平静祥和、温暖亲切的情感体验。就这样,荧幕上是祖国—家乡的情境映现在身在异国他乡的战士的脑海里,荧幕下则勾动起所有祖国儿女的心绪。副歌以合唱的形式出现,音乐以抑扬格的节奏开始,从属音5到主音 ,表现出情绪坚定有力,而两个5音之间的附点,又在这有力之上显得无比自豪。电影中所有战士齐声歌唱,唱出了所有中华儿女豪迈的心声。
《歌唱祖国》具有行进的“动”势,如同新生的人民共和国大踏步走在发展壮大的路上。这样富有动势的歌曲在当时还有很多,比如《我们走在大路上》(劫夫词曲,1963),表现中国人民高抬起头,挺着胸膛,意气风发,斗志昂扬的精神面貌,唱出战胜一切自然灾害和艰难困苦的勇气与力量;《克拉玛依之歌》(吕远词曲,1958)以一个牧民的亲身经历,赞颂新中国石油工业建设成就;《马儿你慢些走》(李鉴尧词、生茂曲,1962)赞美祖国的大好河山让人“看不够”、幸福生活让人“爱不够”等等。《我的祖国》洋溢“静”美,那是生活在新社会里的人们内心和平安宁的写照,如此安静祥和的歌曲还有《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美丽其格词曲,1952),以蒙古族民间曲调为素材,旋律宽广舒展,心绪开阔安静;《草原夜歌》(张加毅词、田歌曲,1959)以平稳进行的旋律,展现美丽的草原之夜的景色,被誉为中国式的“小夜曲”等等。歌曲意境之“动”与“静”,是建国初年国家形象、社会生活的真实记录。
二、虚与实:诗意的现实与可见的希望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标志着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1992年的“南廵讲话”,进一步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我国经济生活中的主导地位。这些社会政治经济的重大变革,直接促发文艺领域的巨大变化。1978年5月中旬,刚刚恢复工作不久的中国音乐家协会,就在北京率先召开了“歌曲创作座谈会”;同年9月,中国音协主持“全国声乐创作座谈会”;年末,中国音协再次召开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问题的座谈会;不久之后的1979年2月下旬,国务院、文化部与中国音协再次在北京召开音乐创作座谈会 。几经探索与争鸣,当代音乐真正迎来新的发展时期。
新时期歌曲展现“雅化”的明丽风格,大不同于17年里为了“俗化”、“大众化”而形成的挚朴风格。在歌声里,祖国是一幅明丽的画卷,闪动着诗性的魅力。
歌曲中对于言说主体身份的新定位是新时期歌曲的一大亮点。如果说改革开放前的歌曲总体上是集体情感同化了个体情感,作为言说主体的“我”与“我们”边界模糊;而在改革开放后的歌曲中,抒情主体有了明确的自我定位,这个“我”与“我们”边界清晰,这个“我”是个体性的,“我”或许代表了“我们”,但不是等同于“我们”。如果说在17年的歌曲中,抒情主体与歌颂对象在情感上是由“敬”而“亲”,反映的是施救者与被救者的关系;改革开放后的歌曲中,歌颂对象由神圣转为亲和,两者之间是相依相融、不可分割的关系。比如《我和我的祖国》(张藜词、秦咏诚曲,1984):“我的祖国和我,像海和浪花一朵,浪是那海的赤子,海是那浪的依托,每当大海在微笑,我就是笑的漩涡,我分担着海的忧愁,分享海的欢乐......”用海与浪花比喻祖国与我,“我”在祖国之中,“我”与祖国不可分割,比喻恰切,格调明朗,富有诗性魅力,这是时代发展及社会进步使然的祖国在人民心中的新形象。歌曲运用6/8、9/8混合拍子,律动感强,如同海波荡漾,又可映衬舒朗自如的情绪;旋律活泼,富有生气与活力。
尤其需要提到的是电子媒体——电视的逐渐普及,在社会转型中发挥不可估量的作用。如果说17年里歌曲表达的社会理想宏大而遥渺,其想象维度多是纵向的,指向时间的未来以及空间的远方,而改革开放后的歌曲则打开了新的维度,表现为向横向度上拓展。比如这首《在希望的田野上》(晓光词、施光南曲,1982):“我们的家乡在希望的田野上,炊烟在新建的住房上飘荡,小河在美丽的村庄旁流淌。一片冬麦(那个)一片高粱,十里(哟)荷塘十里果香……”从北国的冬麦高粱,到南国的荷塘果香,从纺织的西村到撒网的东港,从山寨渔村到土楼毡房,如同全景扫描般地将大江南北风光尽收眼底。这种维度的转变,一方面当然是时代变迁带来可知可见的现实生活的改变,另一方面则与电子媒介在生活中登场有很大关联。借助电视这只神奇的眼睛,人们在置身之地“看到”了祖国各地的大好河山,“看到”了大江南北的各族兄弟,“看到”了五谷丰登的丰收景象。“眼前”的这个新鲜、亮丽、和美、充满朝气的新世界,带给人们新的希望,这是人们心目可见的希望。歌曲曲调优美,节奏欢快,前奏采用了欢庆锣鼓的节奏,情绪热烈,奠定了歌曲的基调,充分表现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广大农村一派欣欣向荣、蓬勃向上的景象,如同中国新农村的巨幅画卷展现在世人面前,仿佛多少代人曾经想望的“神话”已经成为现实或即将成为现实。从歌曲对现实的诗意描写,以及对正在到来的美好未来的热切展望,这一实一虚,应和了中国传统美学中“离者,丽也”的审美旨趣;既是浪花的美、又是寓身于海的美的抒情主人公,是否也可以称为是“附丽与美丽的统一” 呢?
三、刚与柔:黄土地上的民风与家国天下的亲情
1984年国家出台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政策,一时间,从南到北、从社会大众到知识精英都热谈“经商”,“思想解放热”、“文化寻根热”相继兴起,无论是音乐,电影,还是文学,各个领域的人们,在面对改革开放所带来的冲击时,都在开始多方位考察自己的传统意识,并寻求一种属于自己的文化标志。“这一时期在文化上的最重要的一个问题就是文化认同”,“文化认同就是对文化的原初根基或身份的追究。这个时期的文化认同有这样三个方位:第一是时间上的过去,原始文化认同;第二是空间上的边缘,边缘文化认同;第三是人性的深层,自然本能的认同……三个方位的认同,促使文化认同选择了多元化道路。这三个方位,每一个方位代表着不同的文化取向和生命价值。” 这种文化寻根、文化认同在歌曲创作领域,首先表现为1987年前后出现的“西北风”现象。其时,《我热恋的故乡》(孟广征词、徐沛东曲,1987)、《黄土高坡》(陈哲词、苏越曲,1988)、《祖国赞美诗》(王晓岭词、范哲明曲,1988)等歌曲破土而出。
歌曲中作为言说主体的“我”,是剥落集体外衣,褪却理想光环,仿佛从黄土高坡走来,嘴里嚼着黄沙,脚上带着黄土,经年累月风吹日晒的男人或女人。这个“我”是未被现代生活陶染以至人格同化的、尚带着原始野性的生命个体。他(她)自觉到故乡“不美”,直言这里没有花果飘香,只有“苦涩的井水”、“低矮的草房”,这里没有浪花里的微笑,只有“一条时常干涸的小河,依恋在小村周围”(《我热恋的故乡》),然而撼人心魄的是,歌声里有黄土高坡上世世代代的“念想”:即便“男人为你累弯了腰,女人也为你锁愁眉”,但却“离不了的矮草房,养活了人的苦井水,住了一年又一年,生活了一辈又一辈”。这里的“离不开”,既反映了现实生活的无奈,也表达了对故土的不舍。不仅如此,歌声里有深沉的历史感、滄桑的情怀与不屈的气节:“盘古开天到如今,有多少荣辱和忧患,泪可以流,血可以洒,头却没有低下”,人们相信“从蹒跚的冬夜”会“走向春的朝霞”,因为“树要吐绿,草要发芽,古莲也要开花”(《祖国赞美诗》)。是厚重的历史让他们相信未来,是蓬勃的大地让他们相信未来。他们坚定地要“用真情和汗水”,把故乡变得“地肥水美”。华夏民族坚忍的性格、不屈的精神在歌声里展露无余、直抵人心,那直着嗓子呐喊出的,是民族血脉的长歌。这种来自人性根柢的力量,却又常常在不经意间带动起一份直朴的美感,如“脚步象沉重的鼓点”在大地上敲打,还有“摘一朵红,采一片绿”,为了要“染出新的中华”。这大红大绿的原色调,展露出黄土高坡上最原初的美感。
如果说“西北风”歌曲,是思想解放、文化寻根所结之果,审美风格上是对以往“俗化”、“雅化”的突破,随后出现的《今天是你的生日》、《春天的故事》、《走进新时代》等歌曲,则带有对“宏大叙事”、“精英独白”的反拨意义,是新时代人们对国就是家,家就是国的再认识,亲情成为主旋律歌曲中的情感主线。
《今天是你的生日》(韩静霆词、谷建芬曲,1989)是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四十周年而创作的一首歌曲。这首歌以给祖国母亲过生日的角度,表达“儿女们”的深情祝福。歌曲由“清晨我放飞一群白鸽”的祥和气氛与仪式感作为抒情起点,随后展开联想与祝愿:“为你衔来一枚橄榄叶”、“愿你永远没有忧患永远宁静”;“为你带回远方儿女的思念”、“愿你月儿常圆儿女永远欢乐”;“为你衔来一棵金色麦穗”、“愿你逆风起飞雨中获得收获”,这是家人般的祝福,是生活化的祝福,是人们熟悉而又倍感亲切的日常性祝福。同样是表达对祖国的深情,1950年代是“越过高山,越过平原,跨过奔腾的黄河长江,宽广美丽的土地,是我们亲爱的家乡。英雄的人民站起来了,我们团结友爱坚强如钢”的庄严而挚朴;1970年代是“啊,北京啊北京,祖国的心脏团结的象征,人民的骄傲胜利的保证,各族人民把你赞颂,你是我们心中一颗明亮的星”的神圣而炽热;1980年代初期是“我的祖国和我,像海和浪花一朵,浪是那海的赤子海是那浪的依托,每当大海在微笑我就是笑的旋涡,我分担着海的忧愁分享海的欢乐”的深情而浪漫;到了80年代末的这首歌则是温馨而柔婉。不同的题材切选角度、不同的情感表述方式、不同的语言色彩运用,勾画出不同时代人们心中各具风姿但同样深爱的祖国画像。
四、雅与俗:异彩纷呈与美美异和
有两首歌曲都以“我爱你中国”为名,创作时间跨越几十年。创作于1979年的电影《海外赤子》中的插曲《我爱你,中国》(瞿琮词、郑秋枫曲),在电影播出后便迅速传遍神州大地。这部电影拍摄于改革开放初年,讲述归国华侨热爱祖国、献身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感人故事,塑造了历尽沧桑、饱经忧患却矢志不移的爱国华侨形象。歌词长短句交替,运用叠句、排比、对偶、象征等手法,形象而立体地描绘了祖国的春苗秋果、白雪碧波,深情而深刻地咏叹象征中国人文精神的青松气质、红梅品格。歌曲通过由“分”到“合”的视角,即先从海外游子的立场深情打量中国(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相分),再以中华儿女同宗同祖的身份把对祖国(主客体相合)的满腔炽热抒发得淋漓尽致。整首歌情绪起伏有致,急缓相宜,有一咏三叹,也有层层迭进,首句百灵鸟般的悠长高歌与尾句的青春热血的倾情咏叹遥相呼应,情感深沉而委婉,浪漫而有激情,与突显“意由境生” 的现实主义特点的书写方法不同,其“境由意造”的浪漫主义特点十分鲜明,是1980年代初期歌曲的代表作。
另一首《我爱你中国》(汪峰词曲)发行于2005年,唱响于2013年的央视春晚。与前首同名歌曲中规范的作曲技法、恢弘的视野气度、唯美的山水诗画截然不同,这首歌以流行曲风,将现代人时常感到的孤独无助、彷徨迷惘、忧虑恐惧真实地表述,将由于祖国母亲的存在而内心有了依靠,身体有了温暖,心灵有了港湾的感受真切地传递出来,最终通过固定主题的不断重复以及多次移调的手段,使得“我爱你中国”这一主题不断加强,如同孩子对母亲般的依赖与爱恋的情感越积越厚,情到深处,无以言表,只有不断重复的“我爱你中国,亲爱的母亲,我为你流泪,我为你自豪”,最后歌者就地一跪,情感如山洪奔泻。两首《我爱你中国》饱藏同样的情怀,却展现为不同的体裁样式、相异的风格面貌,又同在央视春晚这一重要的舞台上唱響,打动无数人的心弦。从中可见,以歌唱祖国为题材的歌曲创作拥有广阔空间,流行歌曲以其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让主旋律歌曲焕发新异的光彩。像《绿叶对根的情谊》(王健词、谷健芬曲,1986)、《大中国》(高枫词曲,1995)、《红旗飘飘》(乔方词、李杰曲,1995)等歌曲,其思想性艺术性都可圈可点。或雅或俗,是以不一样的美,满足不同阶层以及不同社会群体的审美需要;在或俗或雅的歌声里,祖国都是人民最亲最爱的,祖国永远都是最可亲可爱的。歌曲风格虽美美相异,但情感内涵却始终如一。
参考文献:
[1]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47
[2]王向峰:论艺术的审美意象创作,辽宁大学学报,2019年第1期,133-134页
[3]王一川:文学理论讲演录,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78
[4]王一川:三才分合与美美异合:当代中国的美学境界及其哲学基础,南国学术,2016年第2期
[5]居其宏:共和国音乐史,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10:3
[6]晨枫:当代中国歌曲艺术史纲,安徽文艺出版社,2011:105
轩小杨 沈阳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