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汉字密码 传承中华文化
2019-12-10马军明
马军明
“小小方块字,天地大乾坤。”汉字内涵丰富,它反映了中国人自古以来的生存环境、社会环境、物质生活、精神生活和情感生活。不仅如此,它还承载着优秀的传统文化,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独特的文化魅力和丰富的审美价值。语言学家陈寅恪说:“解释一字,即是作一部文化史。”于是,解析汉字密码成为我们学习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
一、加强汉字教学是时代要求
1.落实立德树人的需要
教育部《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中提出了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为此,统编教材着重强调要加强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积累了大量的优秀文化,是我们的共同记忆和价值追求。
2.实现课程标准的需要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并能感受汉字的形体美,自觉增强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教育部基教司在《关于当前九年义务教育语文教学改革的指导意见》中也指出:“让学生在识字过程中初步领悟汉字的文化内涵。”
3.提高语文素养的需要
语文素养包括:语言的建构与运用、思维的培养与提升、审美的鉴赏与创造、文化的传承与理解。学生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不仅可以提高语文素养,还可提高他们对待自我,对待他人,对待社会,对待自然的能力。
二、解析汉字传承中华文化的方法
有位学者说:“方块汉字作为一种信息载体,是中国文化的缩微系统。”形声字的形旁是信息存储体,声旁是信息识别体。至于象形字、会意字,几乎都可以望文生义,文化内涵极其丰富。因此,我们完全可以通过汉字密码解析,感悟传统文化。
1.解析汉字,了解先民文化
甲骨文是中国古代社会的活化石。造字之初的汉字都是象形字。这些字刻在骨头上,也叫甲骨文。甲骨文生动逼真,见字而识形,见形而知义,成为我们了解先民文化的重要素材。
仔细观察“象、鹿、马、虎、牛、羊”等字的甲骨文(见下图),我们可以发现:象突出长鼻,鹿突出两角,马突出奔跑时竖起的鬃毛,牛羊只描绘头部,牛角向上翘起,羊角向下弯曲。这些信息说明古人对动物观察仔细,造字时突出了动物的主要特征。
再如“美”字。《说文·羊部》:“美,甘也。从羊,从大。”本义是美丽的意思。上边是羊,下边是大。在先民眼中个子大的羊就美丽。“羔”字上边是羊,下边是火,就是烤羊的意思。只有小羊烤出来才味道鲜美,所以羔就是小羊之意。“善”字,上面是羊,下面是口,像羊一样笑眯眯的就是善。原来,原始社会先民以狩猎为主,羊温顺味美,令人喜爱。可见,美、羔、善三字的本义就反映了先民与羊的密切关系。
由此推断:汉字在表形文字(象形字)阶段时,人类生活与动物的关系十分密切。因此,借助汉字起源我们可了解更多的先民文化。
2.解析汉字,探究社会发展
汉字经历了甲骨文、金文、小篆、大篆、隶书、楷书、行书的发展过程,我们也可通过解析汉字演变了解社会变化。
如,通过观察“尊”字的演变,我们发现“尊”的小篆将下面的两“手”改为“寸”,这是因为古人以酒器定位,此时“尊”已发展出“尊卑”之义。小篆中的“寸”有法度之义,“手”改为“寸”,正是文字演变背后的制度变化和观念变化。
再如“监”,繁体为監,像一个人弯着腰(亽),瞪着眼睛(臣)下视水盆(皿)照面的情状,其本义就是照镜子。它告诉我们,人类最初没有镜子,只好用盆子装水照面修容。春秋时,人们掌握了青铜冶炼技术,造出了铜镜,于是以“鉴”“镜”表示镜子。这样我们就可以从“监、鉴、镜”三字中发现镜子的演变,洞察社会的进步。
3.解析汉字,学习古代文化
形声字由表义的形旁和表音的声旁组合而成,其形旁对于我们研究词语本义,探究古代文化有很大帮助。
如“教”是形声兼会意字。甲骨文左边为子和两个叉表示孩子在学算数。右边是一只手拿了一条教鞭。“教”的本义就是教育,指导。可见,古人认为教育中适当的惩戒是必不可少的。还有,“政、教”以“攵”为形旁,从“攵”的字往往有“打击”之意,由此可知上古时代的“政”“教”都与刑罚和体罚有关。
示是象形字,甲骨文象用两块石头搭起的简单祭台之形,下边的小表示供桌的支架。所以示的本义是古人祭祀祖先和鬼神时所用的祭台。引申为神灵的象征。所以凡是“礻”字旁的字,如“神、祈、祷、福、祀”等都与神灵有关。这些反映了古人对许多自然现象无法解释,只好问卜神灵,祈求幸福的古代文化。
4.解析汉字,感悟传统美德
古人造字时,把自己的道德标准也融入了汉字之中,需要我们深刻地理解感悟。
在识字中感悟传统美德。如,“仁”字,从人从二,人与人相亲相爱就是仁,即仁者爱人。“孝”字,从老,从子。儿子尽心侍奉老人为孝。通过解析汉字密码,学生很自然地就感悟了传统美德。
在写字中感悟传统美德。《语文课程标准》要求“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力求美观,能用毛笔书写楷书,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优美”。
汉字横平竖直,方方正正,启示我们做人也要堂堂正正。如“人”字撇画、捺画都要写得舒展大方。同样,做人也要大大方方。还有的独体字作为偏旁时笔画也发生了变化。比如:“炒”的火字旁最后一笔为变成点,为什么呢?原来汉字书写除了笔顺流畅连贯外,还要合理避让。同理,人和人相处也要学会避让、谦让。这样,学生每次写火字旁时就会想到谦让,从而潜移默化地继承了传统美德。
5.解析汉字,品味人生哲理
汉字,作为古代中国人智慧的结晶,里面内蕴着许多人生的哲理。汉字是视觉的享受、是心灵的感悟。
耻:“耳”与“止”,许多事到耳朵就停止。有的事只能听,不能做。正如孔子所言:非礼勿视,非禮勿闻,非礼勿听。
舒:“舍”与“予”,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舍去时间、精力,才能得到知识和成就;舍出对人的关爱,才能得到别人的尊敬;舍弃自身烦恼,才能得到心灵的自在,舒畅。
忙:“心”旁一“亡”即为忙。无目的的忙碌,那叫瞎忙,心遇死,那才可悲。哀莫大于心死,事再多,也不能“心亡”。做事有目标做人有希望,不忙碌,不盲目,不茫然,生活才有意义。
总之,汉字与传统文化息息相关,它的一点一画,一撇一捺,都包含人生哲理;它的起源演变,偏旁结构又蕴藏传统文化。我们要积极利用汉字,传承传统文化,发扬传统文化。让孩子们都成为有红色基因浸润,受传统文化熏陶的堂堂正正的中国人。
作者单位:河北省石家庄市井陉县教育局教研室(05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