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精神,窑洞传承
2019-12-10孙君倩
孙君倩
1930年到1934年间,国民党对中国工农红军进行了五次疯狂的围剿。面对失败的危局,红军经过两万五千里长征,于1935年抵达延安,在古老的窑洞中积蓄力量,播撒红色的火种。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红色的火种照亮了古老的窑洞,也燃遍了整个中国,带给我们炽热的豪情与希望的光芒。
窑洞,是黄土高原上最古老、最簡陋的居所。挖土成洞,凿洞成窑,住土窑,睡土炕,是过去延安人民代代相传的日常生活。1935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经过两万五千里长征到达陕北革命根据地,延安成为了一个令世人瞩目的红色中心。宝塔山下,延河之滨,那些默立在山体上的普通窑洞,因为与中国共产党的这段延安岁月水乳般的交融,而产生了一种神奇的魅力,成为一种崇高思想的发源地。1940年,毛主席在杨家岭接见当时在中央党校学习的部分领导时,曾动情地说过:“延安的窑洞是最革命的,延安的窑洞有马列主义,延安的窑洞能指挥全国的抗日战争。”
主要构造
“不习惯蹲窑洞,这是要不得的。”毛主席曾这样教育过到中央党校学习的同志们。黄土高原上有着厚厚的黄土层,有些厚达几十公里,陕北人民创造性地利用了这里的有利地形,凿洞而居,创造了被称为“绿色建筑”的窑洞建筑。窑洞按形式可大致分为三类:靠崖式窑洞、下沉式窑洞、独立式窑洞。延安窑洞多为靠崖式窑洞和独立式窑洞。靠崖式窑洞分靠山式和沿沟式,常呈曲线或折线型排列,看上去和谐、美观,在山坡高度允许的情况下,还可以修建几层台梯式窑洞,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生活。独立式窑洞则是一种拱形房屋,无需靠山依崖,能自身独立。
思想摇篮
毛主席曾在陕北的窑洞里,写下了一百多篇文章。凤凰山麓、杨家岭、枣园、王家坪、保安、瓦窑堡、王家湾……每一处都留下了他饱蘸浓墨的激情,每一处都闪射出他深邃思想的光芒。
走进凤凰山麓,陈列在主席旧居的那个木炭火盆会告诉你,为了将《论持久战》早日写出来,毛主席通宵达旦,废寝忘食,累病了也不休息。陕北的冬夜,寒冷难耐,毛主席一边挥毫疾书,一边把脚蹬在火盆边取暖,鞋被烤着了竟然不知。
走进杨家岭,端放在主席书桌上的那盏煤油灯向人们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为了赶写《新民主主义论》,主席好几个晚上都没有合眼了,身边的同志急得团团转,最后想出了一个办法—— 让年纪最小的勤务员王来音去执行一项“特殊任务”:将主席案头的灯端走,强迫他休息。但他前脚刚走,主席又起来工作了。次日清晨,王来音怀着满肚子的委屈,走进主席的办公室,看见主席还在埋头专心写作,两行热泪不禁夺眶而出。
知青岁月
1969年,包括习近平总书记在内的一群知青来到延安梁家河村,开始了人生最初的磨炼。梁家河村的知青旧居在经过一定的修缮后,还原了窑洞内部本初的面貌:这是一排三孔的土窑洞,简易的木门窗上镌刻着被岁月冲刷的印痕。窑洞里,一个灶台,一盘土炕,一张破旧的竹席,一张被磨平了棱角的木桌,一盏锈迹斑斑的煤油灯,依旧记忆着旧日时光。当年的知青旧居,其实与普通农民的窑洞无异,唯一的区别应该是墙上贴满了报纸,那是知青们了解外面世界的主要方式之一。然而就是在这样贫乏的生活状态下,这群来自北京的青年跨过了劳动关、生活关和思想关,在这片厚重的土地上,锤炼了意志,坚定了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