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智慧航空伞具保障厂房方案构想

2019-12-10杨阿敏严泽明

中国科技纵横 2019年20期
关键词:智能化

杨阿敏 严泽明

摘 要:智能化是未来社会各领域的发展方向,结合现有的航空救生伞具保障及其他领域智能化技术,本文从管控流程、维护方法、作业环境控制方面分析,通过构建智慧保障厂房,推动航空救生保障技术逐步迈向智能化。

关键词:智能化;航空救生;伞具保障

中图分类号:V26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064(2019)20-0079-02

0 引言

航空救生伞具主要为战斗类飞机空勤人员配备,用于空中飞机故障无法挽回的紧急情况下飞行员的应急离机救生。因其重要性和维护方法的高要求,目前国内主要依靠人力手工包装完成定期维护。为顺应智能化发展的方向,提升保障质量及效率,本文通过梳理现有型号伞具维护的工作流程和保障经验,借鉴人工智能的相关技术方法,从管理方法、维护方法、作业环境控制等各个方面进行研究,最终得出智慧伞勤保障厂房的构建设想。

1 管控流程

航空伞具管控流程主要包括对伞具及其附件的寿命、维护周期、状态进行质量控制,是确保航空伞具可靠性的核心环节。现阶段各保障厂所设置质量控制室,通过人工录入寿命信息后下达指令,中队按指令中的维护信息执行,完成后填写留证记录将信息反馈质控员归零,同时将信息录入计算机以完成下个维护周期的日期计算。航空伞具智慧保障厂房使用智能管控系统代替人工操作,实现伞具智能化精确管控。

1.1 控制流程

智慧伞房控制流程图1所示。

航空伞具维护流程为:启用伞具后,录入伞具初始生产日期、使用寿命等基本信息。对于阻力伞,根据飞行计划提取各型阻力伞待用,飞行结束后根据实际飞行情况向总控台发出维护指令。对于救生伞,根据录入的初始信息计算下次维护的时间,到期后向总控台发出维护指令。总控台根据指令中的伞型设定维护流水线的各项程序,维护结束后更新伞具维护及状态信息,将最新状态信息反馈至录入端,以便后续周期控制。

1.2 控制方法

为每具伞具设置特定二维码,通过扫描二维码可显示该伞的各项使用、维护信息。同时维护完成后利用无线传输技术,将最新状态录入更新。

2 维护方法

现有航空伞具(救生伞、阻力伞)包装过程包括:人工折叠伞衣、检查伞绳、穿入伞绳、操作各型压力封包机对伞具进行加压、封包。借鉴现代智能化设备及工业化生产模式,未來智慧保障厂房通过以下途径实现:

流水线式维护作业流程,涵盖现有型号伞具包装的基本步骤,将维护流水线依次分为:维护准备、伞衣折叠、伞绳检查、伞衣套穿入、伞绳穿入、伞具填装、伞具加压、伞具封包八个区域,维护作业流水线组成及功能如下:

(1)总控台。维护作业流程的核心监控部件,根据智能管控系统发出的伞具维护指令,输入待维护的伞具型号,根据内部预先录入的各型伞具包装流程,设定维护流水线各环节的操作程序;工作完成后将维护信息反馈给智能管控系统,实现指令归零;对整个维护过程进行监控,任一环节出现异常随时止停,以确保流水线正确顺畅运行。(2)传送带。流水线的传送部件,将伞具传送至不同工位。(3)伞具维护试验设备机。以电动压力机为动力源,内置PLC控制模块及触控屏,对伞具进行压力设定、调整及记录;根据总控台输入的伞型,配备传送装置将不同型号伞筒、开口箱、压盘等部件输送至工作位置,使单台设备机可完成对所有型号伞具的加压;对加压过程的压力进行连续测量及记录,实现保障经验的固化和专业技术优化提升;加装触压保护装置,防止过程中压盘伤手的安全事故发生。(4)机器抓手。人工整理伞衣伞绳,将伞具置于固定的起始状态,按人手折叠伞衣,穿伞绳,套入伞衣套的轨迹行程,编写机器抓手的控制程序,配合对伞衣伞绳相应部位的标记,完成以上步骤。(5)人工检查工位。根据相应工序的复杂程度预留不同数量工位对进行检查,出现错误环节及时止停、纠正。

3 作业环境

救生伞伞衣、背带等部件采用织物材料制成,为保证其工作可靠性,对伞具的晾干、包装、存储环境需在特定的温湿度范围内进行。现阶段国内各单位较规范的保伞室均采用空调、除湿机、加湿器等单向功能设备,依靠人工定时观测温湿度并对其进行调节。这种方式存在以下问题:

(1)多种设备操作较为繁琐,效率低下;(2)定时观测无法保证环境条件始终处于要求范围内,准确性不高;(3)观察记录等工作耗费人力,纸质留证不易长期保存。

借鉴其他行业先进的环境控制设备及方法,未来智慧伞勤保障厂房对环境条件的管控由以下部分组成:

(1)实时监测厂房温湿度,记录绘制一天内温湿度变化曲线图并保存;同时在办公区域设置显示屏,同步传输监控数据;(2)研制温湿度自动控制系统,可根据需求设定厂房内理想的温湿度控制范围;(3)配备超范围警报系统,当出现温湿度控制系统内部水位不足、自动控制系统失效导致温湿度超出设定范围等现象,系统发出警报。

温湿度智能管控系统设计方案见表1所示。

4 结语

航空伞具保障智能化道路艰辛且漫长,需打破传统思维定势,勇于突破改变,不断借鉴其他行业的先进技术,结合专业技术特点应用,推动伞勤保障专业逐步迈向智能化。

猜你喜欢

智能化
智能化战争多维透视
长丝织造装备迈向高速智能化
智能化的“世界观”
印刷智能化,下一站……
餐厅智能化该如何进行?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化站所初探
高速公路智能化的前景
和利时:打造智能化软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