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武城模式”:创新土地经营权流转的实践与启示

2019-12-10王会星

活力 2019年18期
关键词:产权交易经营权农村土地

王会星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坚持家庭经营在农业中的基础性地位,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而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是推进适度规模经营,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发展新动能,实现农业“融合、绿色、集约”发展的重要前提。

武城县自2015年被确定为全国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以来,大胆创新,先后搭建起产权交易平台、土地承包经营权信息应用平台、风险防控平台、金融产品服务创新平台“四大平台”体系,让平台变成了连接农民、新型经营主体、金融企业经济利益关系的纽带,形成了推进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的标准流程,多项做法走在全省乃至全国前列。

一、主要做法

(一)搭建产权交易平台,促进产权交易规范有序进行

被确定为全国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后,武城县经反复调研论证,创新性地成立县级农村综合产权交易中心,先后制订出台《农村土地经营权价值评估办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办法》《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抵押贷款工作流程》等多项规章制度,规范交易行为,逐步构建起县农村综合产权交易中心、镇交易服务站、村信息员三级网络化交易服务体系,重点开展土地承包经营权、“四荒地”使用权、林权、养殖水面经营权四类规范交易,有效激发了农村市场活力。截至2018年11月,该中心已完成交易922笔,流转土地面积8.6347万亩,合同约定金额5.3033亿元。

(二)搭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信息应用平台,提高产权交易规模和效益

从健全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信息应用和服务入手,建立“武城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信息应用平台”,将8.36万农户、72.96万亩家庭承包土地确权信息和每个地块具体的经营权流转、抵押情况纳入平台,实现与银行机构信息联网共享,有力提升了农户土地抵押贷款效率和服务质量。严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和抵押贷款流程,推动平台专业化运转。根据省农业厅、工商局土地流转合同文本,统一制定《武城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合同》文本,规避矛盾纠纷。编制《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抵押贷款工作流程》,推行“贷款申请、资格审查、现场勘査、资产评估、资料审批、签订合同、抵押登记、发放贷款”“八步工作法”,形成“交易-鉴证-抵押”农地融资模式,加速了农地交易流转步伐,提高了产权交易规模和效率,有效促进了金融资本进农业进农村。截至2018年11月,已累计办理抵押贷款1193笔,贷款金额22.25亿元,居全国试点县首位。

(三)搭建风险防控平合,降低产权交易抵押贷款风险

一方面,政府出资1000万元设立“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风险补偿金”,与山东省农业融资担保公司合作,建立融资担保风险分散缓释机制,形成了“经营权抵押+中介担保+风险基金补偿”的模式,有效降低了贷款损失风险。另一方面,在全省率先制定《武城县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风险防范“项目池”实施办法》,探索建立“农村综合产权交易中心专项流转处置、信贷产品开发时预置抵押物处置、依法诉讼法院处置”三个层面的处置方式,构建起以“项目池”为核心的多元一体化抵押物处置机制。目前“入池”优质主体达到100多家,已有18家“入池”主体与19户借款主体签订“一对一”承接意向协议,涉及贷款金额2541万元。

(四)搭建金融产品服务创新平台,满足产权交易信贷融资需求

组织试点银行推出“直接抵押贷款、反担保贷款、农地抵押+其它产权担保、他人土地经营权担保、省农担担保”等5种具有武城特色的农地抵押贷款模式,配套家庭承包土地经营权和流转土地经营权办理抵押贷款,既满足了现代农业和新型经营主体的资金需求,又缓解了传统农户贷款难、风险高等问题。通过政府推动、市场化运作,让农地抵押贷款逐步形成“农户能贷款、银行敢贷款”的良性循环,为全省乃至全国推进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探出新路。

二、“武城模式”改革启示

(一)坚持引导先行,激发参与改革自觉性

武城县在推进土地经营权流转改革中,坚持宣传引导先行、优化信息系统服务、提供人才队伍保障、强化流程规范监管,遏制耕地流转“非农化”,确保改革具体政策落地落细。“武城模式”改革启示我们,要把解决问题作为改革的出發点和落脚点,抓住群众关心的焦点,做到宣传先行引导,政策落地推进,打通政策落地的阻点,营造参与改革氛围。

(二)坚持以民为本,盘活农村金融配置

武城县探索实行一证(土地经营权证)、一池(经营权抵押贷款“项目池”)、“四大平合”建设等做法,确保了农村土地的占有使用、抵押拒保等各项权能的完整性,盘活了土地经营权提升了土地流转的价值链。“武城模式”改革启示我们,把金融资源配置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领域和薄弱环节没有现成的路子,要坚持以民为本,勇于创新,大胆探索,为农村产权改革搭建“金桥”。

(三)提升制度供给,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

武城扎实推进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土地流转规范管理服务等各项改革,提高制度供给的实效性,确保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工作走在全国试点县的前列。“武城模式”改革启示我们,在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实践中,要坚持制度创新先行,增强制度的针对性和含金量,为实现“五个振兴”提供有力的制度支撑。

猜你喜欢

产权交易经营权农村土地
农民进城落了户 土地权益受保护
新形势下农村土地确权中的问题与解决对策分析
论农村土地“三权分置”的制度设计与实现路径
基于可交易产权的土地征收制度改革研究
完善农地“三权分置”办法出台
我国国有企业无形资产产权交易关键问题及对策探究
土地承包法修改的基本原则
出租车经营权放开 倒逼份子钱减少
土地承包经营又添新法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