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物流业效率与商贸流通一体化水平测算

2019-12-10张雪玲

商业经济研究 2019年23期
关键词:主成分分析法

张雪玲

基金项目:西京学院科研基金项目“现代物流业效率与商贸流通一体化水平的测算”

中图分类号:F724   文献标识码:A

内容摘要:现代物流产业发展中,由于流通产业数据可得性问题,对物流产业效率及商贸流通业一体化水平的测度具备较高理论难度,同时这一命题也深刻关乎生产实践应用。本文从这一命题出发,依据相关研究文献并针对我国区域内物流业发展现状,构建有效表征东部、中部、西部三大经济区的物流业效率和商贸流通一体化水平指标体系。以2008-2016年的时间序列数据为研究样本,采用主成分分析法着力构建现代物流业效率得分和流通市场一体化得分模型。研究结果表明:研究样本期内选取的模型指标具备较大共性,物流业效率变动与商贸流通市场一体化水平变动基本一致,两者在趋势上呈现明显一致性。

关键词:物流业效率   商贸流通一体化   主成分分析法   实证模型

引言

随着近年来物流产业地位在国际层面的确立,物流产业的发展关乎我国市场化发展的成败,也是商贸流通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物流产业不仅是电子商务市场得以存在的基础产业,更是商贸流通产业运转能力的直接表征。张广胜(2015)认为在现代市场消费中,商品的物流成本、物流速度及物流方式都直接决定制造企业和终端企业的发展,在不同区域间降低空间阻隔、沟通生产消费、提升经济效益方面具备重要意义。区域内部物流水平直接象征并决定该区域商贸流通水平,这一点在商贸流通业多渠道一体化过程中尤为关键,如何有效把握区域内物流产业发展现状并衡量商貿流通业一体化进程,是本文关注的核心问题。

研究意义

潘娅媚(2016)认为,区域物流效率及市场水平评价是一个多目标决策问题,如何从尽可能少的指标中提炼出物流效率估计值,是供给效率评价模型的重要目的。单一经济效益指标仅能够反映物流产业的一个侧面,而不能够综合反馈物流业发展前景。因此,为了能够客观反映物流业效率,需要结合多个角度进行考虑,采用一系列相互关联、相互交叉的指标即指标体系,来进行更为全面、更加准确的衡量与评价。与之类似的是,我国商贸流通业市场一体化水平也需要通过多个变量进行拟合。而我国现代物流发展过程中最关键的两个问题就是“物流业效率”和“市场一体化”的评估,如图1所示。

针对“物流业效率”和“市场一体化”的评估、促进及实践已经产生了大量研究。于晓胜(2016)认为,通过测算物流产业效率,能够发掘区域物流系统和国民经济增长间的动态关系;玄欣田(2016)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分析了物流业的竞争能力,认为经济基础与物流业竞争能力间具备密不可分的关联;李旭东等(2107)的研究侧重于商贸流通市场一体化水平,从物流角度出发归纳了我国31个省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物流资源、市场一体化水平及经济增长的联系。但是上述模型仅关注物流发展的侧面,对区域物流业效率及一体化水平缺乏深入研究,本文则深入发掘上述理论盲点,以期为相关生产实践提供参考依据。

物流业效率与商贸流通一体化指标体系构建

为了能够有效评价各地区物流效率与商贸流通市场一体化水平,本文借鉴王占海(2018)的研究,根据统计年鉴相关数据构建能够全面反映评价目的和内容的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

(一)现代物流业效率

物流业效率(E)是基于物流业发展现状反映区域范围内产业产出效率及流通效率的指标,由物流发展水平、物流基础建设、物流运转能力所体现,因此在指标维度分为三个层次:

物流发展水平。该指标侧重于衡量物流业效率的水平及成果,主要由物流产业当期数据的综合指标构成,决定物流业的需求水平及发展水平。在指标层面,本文纳入具备实物和价值两个方向的基础指标,实物层面考虑到行业产出及职工福利等,包含物流产业增加值、物流从业人员、物流产业职工工资总额三个指标,价值层面则更关注物流业当期运转水平,这是根据市场需求直接产生的指标,包含货物运输量、旅客运输量、邮电业务量三个指标。

物流基础建设。物流基础设施水平是物流效率的潜力指标,能够有效反映该区域内物流水平可能达到的最大运力,同时也是区域物流效率资源角度的体现,基础设施水平还体现了当期流通信息能力和流通服务能力。本文直接选取区域内铁路、公路、水路里程衡量其基础设施水平,并加入邮政营业点表征基础设施中的信息运转水平,总共四个指标。

物流运转能力。物流运转能力衡量区域内部周转水平,这一指标建立在固定资产投资之上。区域内对货物及旅客的周转速度越快,该区域物流水平越高,同时也表示物流业所产生的直接收益较高,这些收益随时可以转换为物流产业升级的后备资源,能够有效促进物流效率的进一步增加。

(二)商贸流通市场一体化水平

商贸流通市场一体化水平(G)是由多种因素综合构成的评价指标。在评价区域内流通市场水平时,首先需要考虑商贸流通业的定义范围。商贸流通业对流通市场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市场规模的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经济环境的改善及市场潜力的发掘四个方面,由于商贸流通业概念范畴较为宽泛,在一体化的考虑上十分复杂。为此,本文构建四个主要的市场条件指标反馈该指标:

市场规模。流通是经济发展的派生需求,流通市场一体化首先离不开市场规模的扩大,发展的目的是为了增长,那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能够较好表现总体市场规模变动。由于市场规模还与商品进出口息息相关,经济系统之间的交流间接推动了国内市场一体化水平的攀升,据此采用进出口商品总额衡量市场规模一体化维度。

产业结构。流通市场的一体化发展,其内在是供给结构与需求结构的吻合,从供给端考虑这一问题,需要产业结构优化,达成与需求一致的供应体系,那么产业结构一体化就是促进流通结构一体化的重中之重。为此,本文选取物流业占第三产业比重表征商贸流通业内部产业结构一体化特征,选取第三产业占GDP比重表征商贸流通业外部结构一体化特征,两者综合表现了物流业与商贸流通业共同发展的产业结构优化效应。

经济环境。经济环境决定了居民消费水平和消费意愿,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流通市场离不开消费者的持续助力,产品产出需要被消费者吸纳,就依赖于消费者本身的经济实力,本文采用居民消费水平和人均GDP刻画经济环境。

市场潜力。市场的本质是商品流通场所,物流能力的提升直接关乎商贸流通能力建设。在商贸流通业层面,经济发展速度越快,市场对于流通能力的需求越高,对货物运输、包装、仓储、配送、流通加工等物流服务的需求越大,本文选取GDP增长率表征市场潜力。

物流业效率与商贸流通一体化水平測度

由于物流业效率和商贸流通业一体化水平两个指标在属性上并不一致,所以要统一两者的量纲,使得本文的得分评价体系可以用于生产实践。本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指标体系进行合成,作为典型的综合评价方法,主成分分析能够从高维度数据所包含的多种变量里抓取主要信息,利用降维思想剔除重叠信息,从而将多个相互关联的指标转换为少量互不关联的独立指标。假设某一系统涉及n个指标,采用X1,X2,…,Xn表示,经过线性变换:

即可得出综合多个元素信息值,且相互间并不构成干扰的核心变量。利用主成分分析,可以从多种复杂因素中提取关联性质的核心成分,从而使用已有的统计数据定量分析本文的研究问题,提升分析效率。为了保证表1的科学性,本文借鉴张雪青(2016)的做法,在统计全国水平的物流业水平外,分解为东部、中部、西部三个典型经济区计算物流业效率与商贸流通一体化水平的指标统计特征,以分析第一主成分的关联水平。本文的计算时间为2008-2016年,并赋予假设“累积贡献度达到85%以上”为关联两个指标的主成分综合指标,利用SPSS 18.0得到如表2所示的指标统计特征。

第一主成分是综合程度最高、损失最小的综合变量,且对应两个向量列的关联方向。表2中各个指标结构的第一主成分接近80%,对于各个区域而言,均在第二主成分时达到85%以上的累积贡献率,本文将第一贡献率作为该指标的权重,并通过85%累积贡献率以上的指标计算本文所需的区域流通效率及商贸流通一体化水平,如表3所示。表3给出了利用主成分分析的线性变换所计算的两个变量的得分水平。无论是整体样本(全国层面),还是分样本(区域层面),两个变量在观测期均表示出显著增长态势,如图2所示。

由图2可以清晰观察到,我国物流产业发展与商贸流通市场一体化之间存在显著共线性特征,两者具备一致发展趋势,具体而言,可以分为三个发展期:

2008-2012年的快速发展期。由图2可以看到,全国水平的物流业效率在这一期间平稳发展,除东部在2009年小幅跃起外,整体没有出现波动,总体水平的上升趋势非常明显。与之对应的是,这5年发展期内我国商贸流通市场一体化水平稳步攀升,并在2012年达到1.072,东部、中部、西部的得分点基本重合,区域间差异水平降至最低。

2012-2014年的波动发展期。在2013年,我国物流业效率出现了明显下滑,由于国际经济形势及内部需求增长乏力的影响,物流产业发展短暂陷入瓶颈,在基础设施持续推进的情况下,需求变动情况较小,造成效率水平下降,东部区域效率较全国水平出现较大差距,区域间波动情况明显,但在2014年这一情况迅速得到改善,整体回归增长。与此同时,2013年我国商贸流通市场一体化陷入平缓期,除中部的一体化得分持续增长外,全国的一体化水平出现小幅下降,西部的一体化水平大幅下降,随着物流业效率的回升,一体化水平增长态势在2014年得到改善。

2014-2015年的快速攀升期。随着我国物流产业突破2013年的第一个瓶颈期,物流产业整体效率上升速度明显加快,“互联网+”战略引导大量外部资源进入网络零售市场,也导致这一波物流效率升级趋势。同时,物流业的快速攀升推动我国商贸流通市场发展进入高位,全国流通市场一体化水平于2015年达到0.642,首次突破0.6,表示我国商贸流通市场建设开始对标国际水平。总的来看,物流业效率提升与市场一体化之间关系紧密,发展趋势一致,两者互为因果,助推国民经济发展。

综上,本文所构建的评价模型具备良好的性质,选取数据可得性较高,缺失较小,在物流业效率评价模型中具备较好的实践意义。在本文的基础之上,可以进一步研究物流业效率与商贸流通业一体化水平之间的耦合程度、刺激效应等,得出能够帮助物流产业发展,提升我国商贸流通业竞争力的更多成果。

参考文献:

1.张广胜.物流竞争力对区域经济发展影响机制研究—基于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经济圈实证研究[J].企业经济,2015(8)

2.潘娅媚.第四方物流运作模式及发展前景分析[J].商业经济研究,2016(12)

3.于晓胜.煤炭企业实施绿色物流的动力机制及途径[J].商业经济研究,2016(8)

4.玄欣田.互联网思维下物流企业营销模式探讨[J].商业经济研究,2016(15)

5.李旭东,曾艳英,王耀球.基于4PL的跨境电商物流联盟研究[J].商业经济研究,2017(10)

6.王占海,梁工谦.物流业专业化投资效率影响因素的Tobit分解[J].统计与决策,2018

7.张雪青.“一带一路”区域物流协同发展分析[J].统计与决策,2016(8)

猜你喜欢

主成分分析法
中国装备制造业阶段竞争力研究
陕西省各地区人力资本水平综合评价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