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听王白旦等人谈陈云两次视察北满钢厂

2019-12-10吴振兴

世纪 2019年6期
关键词:齐齐哈尔市钢厂陈云

吴振兴

1997年9月7日—9日,我们陈云纪念馆筹建办公室的同志,前往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征集陈云同志的有关史料。我们重点去了位于富拉尔基的北满钢厂(现改名为齐齐哈尔钢厂)。我们到这个钢厂采访,是因为陈云同志曾于1957年10月12日—18日和1975年8月4日—13日两次来齐齐哈尔市和北满钢厂进行视察和指导工作。

北满钢厂投产使用前夕第一次视察重视机械化程度

北满钢厂是我国“一五”期间苏联援建的156项重点建设工程之一,也是当时国家特大型的一家钢铁企业,是专门为生产军工、机械制造、电力与其他部门需要的高级碳钢、合金钢材、锻件、铸钢件而建设的大型钢铁企业,全厂有七八万职工。1952年10月,时任政务院副总理的陈云在北京代表中央签字,正式批准这个特殊钢厂的“初步设计”。党中央为此作出了“十六项决定”,强调:“这一特殊钢厂的建设,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1953年8月,周恩来总理在全国财经会议上强调指出:5年内必须完成这个重点项目。该厂于1954年4月破土动工,1957年11月全面竣工并投产使用。

陈云同志于1957年10月前往钢厂视察。据当年接待过陈云的原厂领导柳长斌同志介绍:陈云来的时候,是我们这个厂处于总装备、总开工的前夕,就在这个时候,陈云来视察了。他给我们的印象是一个老领导、老同志的作风啊,跟大家说话非常自然,非常亲切。那时我们到了12号出轨机操纵台,周总理此后来厂视察时,也上过这个操纵台。那个时候,这里的机械化程度是高的,有个主操纵是苏联人,副操纵是我们的技术工人,他俩配合得挺好。陈云看了挺高兴,问我:“这设备什么时候我们自己能掌握?”我说:“这个主操纵的起落是按照程序操作的,现在我们正在培训,今后我们工人自己操作是没有问题的。”陈云听了点点头。柳长斌回忆,当年陈云52岁,腿脚挺健,穿着呢子大衣,上下操纵台精神可足了。后来陈云来到小型轧机车间,车间内都是人工操作,温度高,生产强度大。陈云在这里站了足足有20分钟时间。他一再和我们商量,如何改进这里的生产条件,如何加快提高机械化程度,减少工人手工操作,提高劳动工效。我们几个陪同视察的厂领导都能体会到那时陈云是动了感情的,他站着一直不肯走。

两次提及“吃过洋面包”有深意鼓励大胆使用知识分子

1975年8月,陈云再次来到北满钢厂。厂党委副书记于志领、王白旦同志介绍,那时正值“文革”后期,第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后,在毛泽东的支持下,邓小平主持党中央和国务院的日常工作,针对当时国民经济的混乱状态,他开始了大刀阔斧的整顿。为尽快恢复经济秩序,发展国民经济,更好地配合邓小平顺利开展全面整顿工作,时已年届70高龄的陈云同志,再次来到齐齐哈尔市和北满钢厂视察。于志领、王白旦回忆:陈云在听取汇报时两次讲到,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苏联和斯大林对中国的援助是真心实意的,他要求我们正确对待这段历史。陈云还饶有兴趣地询问钢厂的技术装备状况。因为我们这个厂是50年代建造的,使用的设备是苏联40年代的装备水平。我们厂主要生产特殊钢材,国防军工产品占的比例较大,约占60%—70%,不像现在占的比例已不到10%。陈云对我们厂生产的产品,从品种、工艺流程以及和国际上同类产品的差距,都作了详细了解。例如,他询问我们英国同类工厂现在是什么状况,我们是什么状况,差距在哪里,我们能不能生产出同类技术含量高的产品,对这些问题,陈云都很感兴趣,并和我们一起探讨了许多问题。

时任钢厂副总工程师沈晓清同志回忆:在座谈时,陈云同志两次谈到自己吃过洋面包,他说这话的真正含义是,在当时那种形势下,要我们工厂认真落实知识分子政策。因为那时“文化大革命”还没有结束,由于极左思潮的影响,社会上和工厂里还普遍存在轻视和忽视知识分子的问题,知识分子也有自卑感。而且1975年中苏两国关系还比较紧张,我们厂一部分同志曾到苏联有关企业实习过,这些同志在工作中有压力,放不开手脚。汇报中陈云插话,说:“你是厂里负责抓技术的副总,也是去苏联留过学,吃过洋面包的嘛!”我点点头。陈云接着又说:“你吃过洋面包,我也吃过洋面包。”临别时,陈云与我们一起合影,他又对我说:“哦,你吃过洋面包的,没关系,没关系。”后来,我和其他厂部同志一起回忆,感到陈云这样说是有深意的,他的意思是,像我们这种科技含量很高的钢铁企业,一定要敢于使用知识分子,要支持这些技术人员的工作,让他们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发挥聪明才智,为工厂和国家作贡献。我们把陈云视察中的重要讲话精神传达后,全厂工程技术人员都受到了极大的鼓舞。

第二次考察期间,陈云同志在听取厂部领导汇报后,还提出要去车间看看。厂里安排他参观了二车间和轧钢车间。当他走进全厂最大的轧钢车间时,看到上千名职工正在进行机械化操作,隆隆的机器轰鸣声响彻厂房,腾腾热气扑面而来,感到十分高兴。他还兴致勃勃地攀过一架又陡又窄的铁梯,来到3米多高的操纵平台,注视着平台下往返穿梭般的钢锭,在铿锵的撞击中被挤压成细长的方坯。虽然车间内温度很高,陈云仍兴致不减,亲自走到操纵室慰问工人,他拉着工人的手说:“你们辛苦了,为祖国创造财富,很光荣!”当他听说钢厂为我国自己制造的第一台汽车、第一辆坦克、第一门火炮、第一台汽轮发电机组、第一艘万吨巨轮、第一颗人造卫星和第一座原子反应堆等都提供了重要部件的用钢时,感慨地说:“过去钢厂为国家的建设立过功,今后还要多做新贡献,我们国家要想工业大发展,赶上世界先进水平,不仅要搞好钢铁工业,还必须抓好电子工业。”

我们请王白旦同志谈陈云视察的情况时,他说,陈云同志来齐齐哈尔市视察给他留下了平易近人、艰苦朴素的深刻印象。陈云一到工厂就讲:“我这次来,你们不要搞铺张浪费,不要声张,也不要摆酒席。”陈云对工人充满感情,在车间视察时,陈云总是走到一线工人身旁,向工人们问好,有时拉着工人的手,问:“身体怎么样?劳动强度大吗?”还关照厂领导要关心职工的生产安全和生活。临走时,他还不忘向工人招招手。生活方面,陈云要求也特别简单。早餐喝点豆浆、牛奶,吃几片面包,加上十几颗煮熟的花生米;中餐吃一两半米饭,两个肉丸子,喝点蔬菜汤;晚上也吃点米饭,有时蒸条小鱼,炒一两盆蔬菜,量都是不多的。他从不吃山珍海味,如果服务员端上稍贵一点的菜,他是坚决不吃的。王白旦同志还介绍了一个小插曲:有一天陈云问,能不能给他弄几条嫩江鱼?当时,陪同陈云一起来齐齐哈尔市的冶金部副部长沈鸿同志说:“走吧!我们一起去看看嫩江的情况,能不能弄点鱼。”后来因为风太大,陈云就没有去,是沈鸿、陈云夫人于若木和我们几个人去的。结果搞到了四五斤鱼,其实是叫当地渔民捕捞,我们付钱买下来的。这天晚上给陈云煮了鲜鱼汤,他吃了很高兴。原本陈云还准备看一下当地的一个农贸市场,也因为身体不怎么好,就没有安排去参观。

从钢厂工人到九大中央委员的王白旦“改名”风波

这里,笔者还记录下有关王白旦同志的一点轶闻。在这次史料征集期间,笔者还和王白旦同志有过多次接触。因为王白旦同志由一个普通的钢厂工人,在党的九大上当上中央委员,他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的心中充满了好奇。所以,我就有意地多和他接触。好在王白旦同志十分朴实憨厚,他毫不介意地和我聊起了家常事,还邀请我们去他家做客,后因时间安排不过来,没有去成。王白旦既是工厂领导,又当过全国劳动模范,在上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算是個名人。他出生于河北石家庄市一个县的农村,小时候生活很艰苦。1952年举家迁往山西太原钢铁厂。1956年3月调到齐齐哈尔市北满钢厂。在钢厂他原是一名炉前工,炉膛里的温度在千度以上,他始终在劳动第一线,带领工人们搞技术革新,千方百计地减轻劳动强度,为此评上了厂、市等各级劳动模范,获得了许多荣誉。党的九大召开时,他当上了工人代表,又被选为中央委员。当选中央委员后,由于他的名字排在林彪的后面,念起来不太雅。开会期间,周总理提议是否把名字改一改。这样先由陈伯达把他的名字改为王白早,意思是旦和早有同样的含义。后来江青说王白早这个名字改得不好,她给改名为王白得,而且让王白旦同志的户口簿和其他证件上都用她改的名字。但不少同志认为,“白得,白得”,这个名字更不行了。王白旦也没理会,户口簿上的名字始终未改动。他认为,名字只是一个符号,不值得这样大惊小怪的。王白旦同志1990年已经退休,我问他退休工资多少,他说500多元,够用了。他曾开过小店,因经营状况不好,后来关掉了。退休后他还经常到工厂去看望工友,并关心厂里的生产。他爱人在齐齐哈尔市电视台新闻部工作,现在也退休了。一个儿子在电视台制作部工作,一个女儿则在北满钢铁厂,算是接老爸的班。全家和和美美,其乐融融。王白旦同志,你为共和国的钢铁事业作出过贡献,人民不会忘记你!

(作者为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原副主任、研究员)

责任编辑 周峥嵘

猜你喜欢

齐齐哈尔市钢厂陈云
基于大数据分析与审计的关系研究
My plan for new term
鹤之灵
钢厂污水的现代处理技术探究
基于PLC的钢厂热连轧感应加热炉控制系统实现
动词的时态中考高频考点练习题
物理电功率专题练习
TransitivityandCharacterization:AnalysisonDickinTenderisTheNight
陈云令人起敬的“脾气”
王荣才·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