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尘鉴罪(纪实文学)
2019-12-10沈雪
沈雪
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涉爆案件侦查技术处处长孙玉友有两个部级专家称号:一个是公安部特邀刑侦专家,一个是应急管理部火灾事故调查专家。工作34年来,孙玉友一直在实验室和突发的各种重特大案件现场之间奔走,累计完成过2000多起爆炸和纵火案件的物证鉴定,参与了300多起重大案件的现场办案工作;先后进行了40余项有关爆炸、纵火及枪弹残留物检验的课题研究,培训基层技术人员一万余名,使我国爆炸、纵火案件的物证检验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一、从实验室走向现场
在木樨地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校园外南侧,有一处绿树环绕、林茂竹修、花竞开放的院落,在四周高层耸立的建筑群中尤显幽静。院内有一幢九层楼房,大门上方悬挂着一枚熠熠生辉的国徽,让整幢楼在这静谧的环境中更加庄严。楼里是国内刑事检验技术鉴定最权威的机构——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刘耀院士、闵建雄、班茂森等权威刑侦专家都在这幢楼里工作过多年,现任涉爆案件侦查技术处处长孙玉友的办公室也在这幢楼里。
孙玉友1985年毕业于兰州大学化学系,毕业后便分配至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那时候的工作很简单,等待办案单位送检材过来,做鉴定,出具鉴定报告。孙玉友一向严谨,做的鉴定也跟他本人一样干净利索。
“孙玉友特别爱学习,爱钻研。”跟他一起工作多年的老专家权养科记得,有一年中心从中科院引进一台先进的仪器,是做分离检测的,名叫毛细管电泳。到科学院考察听完介绍离开时,孙玉友要了一本说明书,第二天中心领导召集开会听取汇报商定是否购买时,孙玉友一口气把该仪器的功能、特点、优势详细作了汇报。权养科当时一脸诧异,问孙玉友怎么了解得那么透彻,孙玉友说头晚研究说明书一宿未睡。后来,其他公安厅、局要购买这款仪器时,孙玉友成了推介和应用的专家。
孙玉友刚工作时,曾下派到沈阳市公安局学习锻炼过半年,在沈河分局、市局工作时,他经常跟着办案民警出勘现场。现场勘查物证提取很关键,如果没提取到正确的物证,浪费的不仅是时间,还可能会导致证据的丢失。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少了证据,就可能会让犯罪分子逍遥法外。
实验室的工作做久了,一向爱思考的孙玉友产生了一些困惑。我们在实验室,可以把鉴定工作做得非常完美,但有些鉴定不一定对案件有帮助。孙玉友记得发生在内蒙古的一起烧仓库的纵火案,损失惨重,办案单位把嫌疑人抓了,而且嫌疑人也交代了澆汽油纵火的犯罪事实,但是只有口供没有证据,案件诉不出去。一个多月后,办案单位在着火点附近提取了一段燃烧过的残留物,送部物证鉴定中心请求鉴定。因为时间长,汽油易挥发,残留物又经过了燃烧,无法检测。
看到送检人员一脸失望和焦急,孙玉友心里十分沉重。那时候,基层办案单位经费困难,来北京出一趟差,很不容易。
侦查人员跟专业技术人员不一样,不懂得要在重点部位提取有效检材。在实验室守株待兔,等着侦查人员送检材来做实验,并非良策。这是孙玉友在实验室工作十来年后,感到最需要解决的问题。
在详细询问现场的情况后,他告诉办案人员,回去撬着火点位置的地砖来检验。地砖表面粗糙,吸附性很强。侦查人员回去后照他的吩咐,撬了几块砖,重新送来做检测。孙玉友在砖头上,检测出了汽油的成分。
为一份鉴定,跑了两趟。这事对孙玉友触动很大。
实验室不能只跟案件现场隔空对话,把实验室的工作跟现场结合起来,会更有效地解决存在的问题,实实在在为基层减轻负担,提高工作效率,更好地为破案服务。
“理化分析去什么现场,在实验室用好仪器,做好分析,就是工作。”当时有一种声音说。
“可我们不知道这份检材是否能发挥它在案件中的作用,因为它不是我们提取来的,我们对现场不了解。”孙玉友争辩过。
“现场勘查是实验室的延伸,实验室的工作支持现场,这不矛盾,有机会就要多去看现场。”困惑的时候,乌国庆等老专家鼓励他。
孙玉友至今仍清楚地记得跟乌国庆出勘现场的情景,让他特别震撼和感动。
1997年4月26日,长春发生一起致两人受伤的汽车爆炸案,孙玉友随已退休刚被刑侦局返聘的乌国庆乌老赶赴现场勘查。一辆白色捷达轿车被严重损毁变形,因冲击震裂变成锐器般的车身兀立在满地的玻璃碎碴儿中。乌老一下钻到车底,便开始查找致爆的相关物证。被炸烂的车身根本就没多余的空间挪动身体,而变形的车盘底布满随时可刺伤肌体的残片。在场人员来不及阻止,都为乌老捏了一把汗,但六十多岁的乌老,完全不顾个人安危,让孙玉友肃然起敬。
一定要向老专家们多学习,将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与现场勘查和侦查办案结合起来,争取多到现场去看看,孙玉友下定决心。
因为这种坚持,现场经验越来越丰富,提取的检材准确率提升了,支持认可的声音渐渐多了,他走向重特大案件现场的机会也增多了。
最开始去时,孙玉友有过不适。爆炸现场惨烈的场面,偌大的废墟,横七竖八血肉模糊的尸体,弥漫着浓浓血腥味,虽然努力地克制,但胃里仍翻江倒海;火灾现场,黑烟里有呛人的有毒物质,得在混合着被炸碎的人体组织中寻找物证,被现场熏透怎么冲洗都洗不去的尸臭。危化物品爆炸后的有毒气体,摇摇欲坠的建筑物,爆炸现场隐藏着无数未知的危险。
但一看到现场勘查的同事镇定自若,专心致志在工作,他便不断给自己打气。到现场的次数多了,他慢慢镇定下来,一到现场心就变得格外沉静。
只有静下来,才能读懂现场,更好地分析它。如:燃烧过的现场,随着火势的蔓延,痕迹、颜色、脱落物都不一样,每个现场都有它的不同特点,残留的物证也不会相同,勘查和寻找的方法都不一样,需要用不同的专业知识去科学地分析、实验、检测。
因为酷爱学习,从实验室走到现场,孙玉友像打开了一扇学习之门,要学习的东西实在太多了,向经验丰富的同事学,向办案的民警请教,向书本学。不仅仅进行痕迹检验,还要结合光学、燃烧学、形态学、爆炸力学、分析化学进行分析。
边学习,边总结,边提升。孙玉友在现场勘查、调查取证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逐渐形成了独立思考和应对现场的一整套方法,成功承办了全国许多重大疑难案件、灾害事故和涉外案件的现场勘查、痕迹物证的检验鉴定,协助侦破了一大批有影响的案件。
“孙处特别谦虚、严谨,他坚持原则,凡是对的,他一定会坚持,会拿出正确的结论让你信服。”微量物证检验技术处副处长孙振文说。2007年参加工作后他一直跟着孙玉友,是孙玉友手把手带出来的徒弟,他讲了自己跟着孙玉友去勘查的故事。
2016年11月14日凌晨2时许,河北省秦皇岛市某县城的一家农机批发部发生火灾,致2人死亡、4人受伤。起火建筑为三层叠拼建筑西边户(户内有楼梯),火灾发生后,消防专家通过勘查,排除电和取暖煤炉起火,结合起火点部位及检出的汽油成分,得出结论:不排除人为纵火。
当地公安机关成立专案组,从人为纵火角度展开调查,案件陷入僵局,于是向公安部求助,孙玉友带上技术员前往现场复勘。
在现场仔细勘查了几天,孙玉友认定起火点的位置在大厅中部停放电动车的部位。这与消防专家认定的起火点不一致。
如何让消防专家接受这个结论?孙玉友在查看提取的视频监控时,发现一个容易让人忽略的画面,那是离现场几十米远的摄像头拍摄到的:公交车站台的站牌上,映照着火灾现场最初起火时的火光,起火位置跟孙玉友判定的一样。
为了验证起火点的位置,他们在当晚起火的同一时间段,到现场做侦查实验,结果跟提取的视频中起火点位置一样。通过实验复原现场,进一步调查得知,起火的当天下午,店主在这个位置停放有一台电动车。孙玉友认定:系电动车故障造成了火灾事故。对于从现场检测到汽油成分,他分析:农机店里有很多物品中均含有汽油成分,在店里许多地方均检出了汽油残留物成分,因此检出了汽油残留物成分不能就认为是汽油燃烧后的残留。
当他们把侦查实验展示给消防部门看时,消防部门的专家对孙玉友甚是佩服。
孙玉友经常告诫身边的年轻人:实验室检验和现场勘验都能给案件侦办提供方向,如果定性错了,案件破不了不说,还可能出现冤假错案。因此不管是在实验室还是在现场,一定要做到极致,要彻底。自己做了,如果别人再来做,就要让他没得做。这也是孙玉友对自己的要求。
从实验室到现场,孙玉友迈出這一步,付出了很多努力,不仅创新了工作模式,还带出了很多为破案服务的复合型技术人才。2009年,孙玉友被聘为公安部特邀刑侦专家,2015年被聘为公安部火灾事故调查专家,成为国内微量物证、涉爆技术和火灾事故调查方面的顶级专家。
二、掩埋在废墟中的物证
如果错过了或发现不了犯罪证据,那就是对生命的不负责,就是失职。犯罪证据客观存在于犯罪现场,它记录和透露出作案人的文化背景、性格、品质、心理、心态、教养、生活习惯、生命缺陷等信息。如何在杂乱损毁的废墟中去甄别,去发现证据,考验的则是刑侦技术人员的能力、智慧、知识、毅力和实践经验。
与时间的赛跑
2002年5月7日21时24分,北方航空公司的一架客机在大连周水子国际机场东南方约10公里处坠海失事,造成客机上103名乘客、9名机组人员全部罹难。当晚9点50分,救援行动全面开始。
是什么原因导致这架只有5分钟就要落地的飞机着火、爆炸、坠海、解体?是飞机自身故障着火还是外来火源起火?
空难发生后,物证鉴定中心接到指令,时任痕迹检验鉴定处处长班茂森等专家紧急赶赴大连,参与搜救、打捞和现场勘验,中心领导安排孙玉友带徐建中、周红等待现场打捞送来的检材做检验。
这么大的事件发生,那么多无辜的生命遇难,真相是什么?在答案未揭晓之前,这一切,都被失事的飞机带到了海水中。解体的残骸和遇难者的遗体在海水的冲击下渐渐漂浮起来,被救援人员打捞上岸。
孙玉友和同事在实验室收到的第一批检材,是现场打捞起来的大大小小20多件飞机残片。孙玉友是带着检测分析的结果到现场去的。在实验室紧张工作了一个晚上,经过擦拭提取,他们没有发现助燃剂、炸药的相关成分。孙玉友分析原因有二:一是可能被海水冲洗干净,二是提取的部位不对。
必须重点提取,检测才会准确,否则会耗时耗力。孙玉友汇报完检验结果,决定留在现场参与勘查,亲自提取检材回实验室检验。
这时,法医专家组在对打捞起来的尸体进行检验时发现:多数遇难者除去空难多见的机械性损伤外,超过三分之一的尸体上有Ⅱ度烧伤或更严重的烧伤。
这个现象引起了调查组的注意,因为飞机失事一般都会伴有不同程度的燃烧与爆炸,飞机内壁的一些材料会产生大量的氮氧化物甚至氰化物,导致人体吸入性窒息或中毒死亡。这起空难,飞机并未坠毁在陆地,而是在海域。飞机坠入海中,火是烧不起来的,即使烧起来了,海水很快也会将其灭掉。
难道飞机在坠落前就开始燃烧了?否则,遇难者身上如何会出现这么大范围、严重的烧伤?这个问题,困惑着专家,也同样困惑着孙玉友。答案未揭开之前,任何一点疑问,都会纳入考虑的因素,而且会立即付之行动,采取相应措施去证实或排除。
坠毁前燃烧?这个观点的提出很大胆,因为飞机上的所有材料都是耐火阻燃的,即使是机械或电子设备意外起火,也不可能燃烧起来。
残片和遗物在一块块、一件件陆续被打捞起来。技术组的专家对打捞的飞机残骸进行检测,排除了电路、油路、发动机和烤箱这四种飞机上的自身火源着火的可能,又通过现场勘查和检验鉴定排除了炸药爆炸的可能。
是外来火源?检测和实验排除种种可疑因素后,大家期待答案的目光集中到了这一点。
燃烧部位是哪儿?起火点在哪儿?助燃剂是什么?飞机残片被编号,拼凑复位。每一块是飞机的哪个零件、部位,要识别,综合分析后进行检材提取,然后赶回北京,在实验室检测,再返回现场提取检材……
孙玉友马不停蹄,在现场和实验室,在大连和北京,一个月的时间,他往返了八次,从打捞出来的几千件(片)飞机残骸中重点提取了100多个检材进行检验。检材包括:飞机残骸、遇难者遗物、遗体等。
通过检验和专家组多次实验,认定了起火燃烧的部位,随后,检材提取的重点就转移到这个区域,其中包括烧损的地毯等。
经过海水多日的浸泡、冲洗,大部分检材都检测不出相关的成分,孙玉友的目光盯住了提取回来的那块烧损的地毯。地毯有很好的吸附性,是否还残留有助燃剂的成分?他小心翼翼地取出那块地毯,通过仪器反复分离提取检材,检出了汽油残留物成分。
有汽油成分,这就证实了飞机的燃烧系外来火源。这块地毯提取的位置在28排C座椅下,这个位置上的乘客是谁?为什么会有汽油出现在这个部位?离燃烧点最近的乘客,也应该烧伤比较严重。
法医组在对烧伤严重的尸体进行复检时,发现一名叫张丕林的乘客,除其右臀部、右大腿后侧和下腹部外,尸体体表其余部分均有不同程度的烧伤。
这些特征显示,张丕林位于火源中,而且一直保持坐姿不变。张丕林乘坐的位置,正是28排C座,而且他足背右侧有点状的烧灼损伤,这是助燃剂泼洒飞溅留下的痕迹。
张丕林有重大嫌疑,必须尽快确定,为侦查提供方向。孙玉友带着法医组提取其气管、肺叶等检材,赶回北京。在实验室里,在其气管检材中检出汽油中的苯系物成分和乙醇成分。
孙玉友的检验为确定本次空难原因和确定侦查方向提供了至关重要的科学依据。专案组通过调查和实验证明:这起空难系张丕林为骗保人为纵火造成。
在为罹难者痛惜的同时,让孙玉友感到欣慰的是,他参与侦破的这起震惊中外的空难事故,促进了我国航空法规的不断完善,航空公司严禁携带超过100毫升液体登机的规定从此开始实施。
玻璃碴儿定真凶
2008年1月21日上午,深圳宝安区一制衣厂突然起火,正在上班的七名女工被毒烟熏死,另有两人被烧伤。案件发生后,深圳警方成立联合调查组,通过现场勘查,提取到大量物证,但依旧无法确定起火的原因。由于死亡的是正在上班的女工,各种舆论、质疑声四起,让当地政府和警方压力巨大,紧急向公安部求助派专家协助破案。
火灾现场跟爆炸现场比起来,会更复杂一些。火势蔓延,会把有形的物体烧没了,或者烧变形。火灾发生后,救火时会对现场造成破坏,造成物证的损毁,丢失。
案发后第四天,孙玉友赶赴深圳对现场进行复勘,他站在废墟上,把整个现场细细环视了几遍后,推断起火点的位置在一、二楼转角处。
什么原因起火?
元凶就藏在废墟中。没找着它之前,孙玉友也不知道它到底是什么。
划定区域,在起火点附近查找。孙玉友弯下腰,蹲下身子,在堆积得厚厚的各种燃烧过的残渣上,开始慢慢地翻动,一点点地查找。
时间一点点过去了,天色渐渐暗下来。被烧过的现场因为变黑特别吸光,天色一暗就看不太清楚了,电筒等辅助灯光的效果也不好。孙玉友站起身子伸了伸蹲得麻木的双腿,盯着这个被烧得面目全非的现场,揉了揉眼睛。一定要把你找出来,否则,无法告慰逝去的无辜生命。
第二天,他和技术人员早早便又来到了现场,一手拿小铲子,一手拿镊子,一点点拨开地面燃烧后堆积的残渣,仔细翻找辨别其中的物质,所有能翻得动的残渣他都翻了一遍。
他清理转角平台向下的第一个台阶时,目光盯住了台阶外沿细小缝隙中几粒闪亮的小碎粒。他小心地用镊子将其一一夹取出来放在物证袋里,这是几小粒玻璃碴儿。
孙玉友(中)和同事在勘查现场
他又提取了周围被高温震裂的玻璃门窗碎片,一一进行比对,发现所有玻璃窗户的花纹、形态、厚度都跟提取的这几粒材质有所区别,这几小粒玻璃碴儿有花纹,有弧线,跟窗户玻璃不同。
它是外来品!孙玉友判断。这时已是中午时分,孙玉友有些兴奋,顾不上吃饭,立即带着提取的材质到深圳市公安局刑事技术鉴定中心进行检验鉴定,认定这是酒精瓶底部的玻璃碎片。
制衣厂是不用酒精的,这些材质从何而来?又为何出现在起火点附近?前期工作已排除电路老化起火等因素,而且未檢测到汽油等易燃物的成分,孙玉友大胆推测这是一起携带酒精到现场实施纵火的案件。
深圳警方以此为侦查方向,通过缜密侦查,很快便锁定并抓获之前曾在该厂打过工的青年谢德刚。据交代,其因对薪水不满产生报复的念头,买来酒精于21日上午趁人不备窜进该厂,在比较隐蔽的一、二楼楼梯拐角处点燃了打开的酒精瓶后溜走,制造了这起致七名女工无辜死亡的惨案。
自杀到杀妻的逆转
“老孙,物证找齐了吗?你经验这么丰富,你说说,他为什么要自杀?”外出调查一天回来,时任公安部刑侦局危害公共安全案件侦查处处长程伟回到蒲城县公安局专案组办公室,直朝孙玉友嚷嚷。是呀,他为什么要自杀?根据炸点的位置,死者伤的情况,以及找到的雷管脚线、电池皮之类的装置来判断,他的死比较符合自杀的特征。可他为什么要自杀?
“反正案件性质没弄清楚,你工作就不能停,人也不能走。”程伟处长撂下一句狠话。
2014年1月5日18时30分左右,由西安城东客运站始发的一辆高速客运班车行驶至渭南市蒲城县迎宾路与朝阳街十字路口附近时,发生爆炸,事故造成5人死亡20余人受伤。
根据物证鉴定中心领导的指示,孙玉友带上中心近十名技术人员于6日下午3点左右赶到现场。
现场位于蒲城县县城较中心的位置,当地警方对现场进行了拍照固定等初步处理,涉事车辆被拖走,现场已打上网格,进行封锁。
现场勘查组在对现场进行清理时,发现了一个被炸残缺的存折,账户户主叫党赵飞。
侦查人员很快反馈调查的信息:党赵飞在这起爆炸中已死亡。
勘查组在勘查被炸车辆时,发现炸点很明显,就在倒数第三、四排的位置,该位置上方车体变形,座椅被炸烂,该座位上的人的身体被炸断。从尸块的分布和现场环境判断:爆炸物应该就放在腿部位置。这人恰好就是被炸身亡的党赵飞。
孙玉友他们到达现场后一直工作到第二天凌晨,从现场清扫回来的十几包残渣碎片也分了工,每人负责分拣两袋,相继找出了雷管脚线、导火线等爆炸装置。从现场提取的检材送西安进行爆炸成分的检測,确定是硝铵炸药。
多条线索汇聚在一起,大家的意见趋向于:该案系党赵飞人为制造的自杀爆炸案。
有了初步的结论,现场勘查完毕后技术人员便可以撤了。第二天一早,技术组除了孙玉友和刘卫平外,其他人员因有另外的工作任务,便班师回京。
党赵飞要自杀,他完全可以选择另外的方式或地点,为什么非要选择公共汽车,还要牵扯到那么多无辜的人?其实这也是孙玉友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程处,可能是时间紧,分析得不细致,我们在物证上有疏忽的地方,我重新清理。”孙玉友诚恳地对程伟处长说。
程伟看了看堆在他身边的十几个装满残渣碎片的袋子,皱了皱眉头,又摇了摇头,叹了口气,转身走了。
重新清理!没有半点儿犹豫。孙玉友和刘卫平立即打开袋子,拿上镊子,倒出清扫回来的现场残留物,一点点查找。有些残留物经过爆炸变了形,改变了原样,不容易辨认,有的很细小,稍稍疏忽就不容易发现。这些都需要特别地认真、仔细,不能有半点儿浮躁。
不是没提取到,是没仔细分析,忽略了关键的证据。最终,孙玉友从倒出来的残渣中相继找出了机械定时器、发条、开关、蜂鸣器等。这些东西要换作常人,根本就不知道它们之间的关联性,容易被误认为是别的东西,经验丰富的孙玉友只看一眼就知道这是要找的物证。
孙玉友把这些物件拿出来一拼装,一个完整的定时起爆器就成了。他心里总算有了底。如果党赵飞要自杀,他只需要触发起爆就行了,没必要弄成定时爆炸装置。
结合侦查调查的情况,他们获悉:党赵飞因家庭矛盾对妻子樊某心生怨恨,欲炸死其妻,曾在2013年11月13日和18日,先后两次在渭南至白水的大客车上实施爆炸未果。
专案组从调查的情况和孙玉友找到的物证推断:实施爆炸当天,党赵飞仍是策划炸妻的。他带着准备好的爆炸装置,和妻子樊某坐车从西安回蒲城。开始俩人并排坐在前面的位置,为了组装炸弹时不被妻子发现,党赵飞中途换到后面的座位上。看到车快驶到蒲城了,他便开始组装,准备下车时递给妻子。在组装的过程中,可能是车辆颠簸或慌乱中不慎触发引爆,酿成了这起爆炸事故。
“老孙,这结论完全可以支撑案件了。”看到孙玉友拼装出来的爆炸装置,程伟处长拍拍孙玉友的肩膀,这对多次在爆炸现场携手的战友发出了会心的微笑。
三、只有现场,不讲条件
对刑事技术人员来说,没有可讲的条件,再恶劣的环境,都必须尽快投入现场进行勘查,为侦查破案提供方向。孙玉友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没有选择,只要结果。不管多险,不管多难,一到现场,他总是冲在第一个。
在剧毒物的现场探爆燃元凶
2015年8月12日22时51分,一声巨响,位于天津市滨海新区天津港的瑞海国际物流有限公司危险品仓库发生火灾爆炸事故,时隔不久,巨大的爆炸声再一次响起,现场浓烟滚滚,火光冲天。
事故共造成165人遇难、8人失踪、798人受伤,周围数公里的建筑物受到不同程度损坏,直接经济损失6866亿元。
爆炸发生时,孙玉友正在上海出差,根据公安部领导指示,他迅速赶回北京,于8月13日下午在时任刑侦局副局长赵启明的率领下,随刑侦专家组一同赶赴事故现场开展现场勘验和事故原因调查工作。
到达现场时,庞大的废墟中不断有小爆炸在发生,还有大量受伤和遇难人员在等待救援。尽管之前勘查过无数现场,但这起燃烧爆炸与通常所见的炸药爆炸、粉尘爆炸及易燃液体和气体爆炸不同,现场存在大量还在燃烧的危化品,空气中弥漫着大量有毒有害气体,散落的危化品更是遍布中心现场周围。
如此巨大、复杂的火灾爆炸事故在全世界亦属罕见,如何进行现场勘验没有经验可以借鉴。
赵启明把目光投向孙玉友,对于孙玉友现场勘验的能力和水平他是熟知的,也是放心的。
在现场勘查方面,孙玉友既是指挥员也是战斗员,这起现场的勘验必须要尽快拿出方案,找到爆炸的位置,弄清破坏的情况,为事故原因调查提供科学依据。
一到现场立即开展工作,这是习惯,也是无声的命令。
当时正值酷暑,烈日当头,燃烧过的和正在燃烧的现场正冒着呛人的浓烟。现场除横七竖八的残渣碎片、被撕裂变形的建材、烧焦变形的残垣断壁、裸露的钢筋水泥外,还有很多细微的物质、白色的粉末。
燃烧过的烟雾有毒,这大家心里都清楚。孙玉友他们戴上简单的防毒面具,便去中心现场,要拉网格,划区域,分任务。
这是一个存放危险品的仓库,爆炸现场巨大,仅炸坑直径就达100米。初步踏勘后,孙玉友制订了勘验方案:一是确定了勘验区域为中心炸坑3公里半径范围内,并将这个范围分成中心区和13个外围区;二是确定了中心区域以提取爆炸痕迹相关的物证为重点,外围区域以提取各种抛出物、建筑物损坏程度为勘验重点;三是确定了采用无人机航拍和地面拍照相结合的现场照相和测量的勘验方式;四是提出了个人防护和安全注意事项。
方案制订后,从各地抽调刑事技术专家和骨干,紧急增援天津。这时,传来仓库储存有剧毒物氰化钠的消息。
氰化钠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本身呈白色结晶颗粒状或粉末状,容易潮解,呈碱性。如果遇上下雨,它就会生成氰化氢气体污染空气,只要吸入或创口上微量沾染,就可以致命。
在得知这消息之前,孙玉友等专家仅戴着简易的防护器具,已工作十来天。他们来不及去想现场存在什么危险。他们只知道这个现场是一个待揭开的谜,国家在等待,公众在等待,他们必须尽快找到爆炸的元凶。他们心里只有责任,没有个人安危。
“孙处是指挥员,他在现场待了一个多月,现场勘查初期基本上没采取防护措施,就戴一个简单的防毒面具,面具里面的那个小滤芯一般只能管半个小时,半小时后如果不换就跟没戴一样,但当时他们根本就没时间去考虑防护的事。跟孙处一起去现场的张翼锋副处长,因为另一个案件先撤回来了。他回来后一直在咳嗽,喉嚨肿痛,脸通红,眼珠往外突,这种症状持续了很久。”涉爆案件侦查技术处技术员潘炎辉那时刚参加工作不久,他对此记忆特别深刻。
“当时正值八月酷暑,没有下雨,否则,就没有你今天的采访了。”涉爆案件侦查技术处副处长张翼锋带着开玩笑的口气,回忆说当时看到地上分布有白色的物质,还拿手拈了拈,摸了摸它的特性。那时,根本来不及弄清它们是什么,在专家们的眼里,最重要的是现场,堪比生命。
据事后调查:仓库共储存了7大类111种,11300多吨危险货物,包括硝酸铵800吨、氰化钠6805吨、硝化棉22937吨。
在得知储存有剧毒物氰化钠后,领导指示:不能再出现人身伤亡事故,必须加强防护。
这时已经到了现场勘查清理的中后期,孙玉友等专家再进入现场,他们被要求必须得穿上厚重的防护服。
这密不透风的防护服算是把有毒物质和气体都给屏蔽隔绝在外了,可八月烈日当空,三十多度高温,现场勘验的技术员每穿上防护服不到十分钟,他们就会全身冒汗。走进现场工作不到一小时,想坚持都不行,人会因为大量出汗致虚脱。
为了赶时间,抢进度,原来一蹲到现场工作就是一整天的现象没有了。勘查人员只能采取多次往返的方式,工作一小时左右,出来脱下防护服透透气,身上像水浇透的一样。都知道孙玉友工作是拼命的,怕他出意外,他进入现场时,工作组就安排一名穿着防护服的消防战士跟在他身后,防止他虚脱晕倒时无人把他及时救出现场。
在现场勘查紧张进行时,经国务院批准成立的事故调查组也在紧锣密鼓地开展工作。有数据显示:调查组先后调阅文字资料600多万字,调取监控视频10万小时,对600余名相关人员逐一调查取证。
调查初期,根据现场监控视频显示,最初起火现象比较符合易燃液体爆燃特征,多位专家也认为是易燃液体泄漏与火源发生爆燃所致,于是围绕易燃液体开展重点调查。但是,孙玉友通过现场勘查结合调查组的调查得知,该部位存放的可燃液体只有糠醇一种,而这种液体虽然可燃,但由于分子量较大不属于易燃液体,燃烧实验也证明,这种液体不能发生爆燃现象。调查工作一时陷入僵局。
爆燃的是其他物质,不是糠醇,其实有这种争议时,孙玉友是持质疑态度的,他知道糠醇不易燃烧的特性。一定要尽快找出元凶!孙玉友从现场回来,脱下防护服立即来到现场指挥部,提出要重新查看监控视频。
中心现场附近的视频资料因为爆炸全部损毁了,提取的视频资料,是距中心现场较远的摄像头拍摄到的——发生爆炸之前燃烧点的情景,不是太清晰。相关视频一共有10万个小时,如果按正常速度一天24小时不间断看,要连续看12年才能看完。好在调查组之前的观看有筛选,孙玉友和视频专家找到已圈定的重点视频,帧帧画面反复观看。
拉近,放大,再拉近,放大……
在一段视频中,发现火光中有固体颗粒状物质在喷射燃烧,孙玉友判断这种燃烧现象不符合易燃液体爆燃特征,推定最初燃烧的是一种固体物质,而不是易燃液体。
调查组根据这一结论,及时调整了调查方向,将重点转向了易燃固体。通过调查证实,获悉起火部位存放有大量易燃固体硝化棉。
对于硝化棉的特性,化学专业出身的孙玉友十分熟悉。硝化棉化学稳定性较差,常温下就能缓慢分解并放热。干燥的硝化棉危险性很大,受撞击、摩擦、遇火易燃烧或爆炸,暴露在空气中易发生自燃。
为了证实是硝化棉燃烧,经燃烧实验验证,证实爆炸现场最初的燃烧现象与硝化棉燃烧完全相同。
为科学地确定事故原因,在现场勘验和实验的基础上,孙玉友与专家组一起,结合视频、卫星地图和调查情况,对现场进行了分析重建。确定了最初的起火部位为瑞海公司危险品仓库运抵区南侧集装箱区的中部,第一次爆炸位置也为该区域,第二次爆炸位置为该运抵区中部集装箱垛堆,两次爆炸当量约为15吨和450吨TNT当量。
通过对一百多种危险物品的筛查、事故形成机理的论证、大量实验验证,最终确定了起火物质为硝化棉,起火原因为硝化棉自燃,爆炸物质为硝酸铵等氧化剂。
可以说,天津“8·12”爆炸事故现场勘查对孙玉友是一次挑战。由于现场复杂,物质种类繁多,现场提取的每个检材需进行什么检验、采用什么方法进行检验、检验结果如何判读、现场勘查卷宗如何制订等,都是一道又一道的难题。
为把事故原因的认定办成铁案,孙玉友在参加现场勘验和事故原因调查工作的同时,利用扎实的理化检验功底和上百起现场办案的经验,指导当地刑侦部门技术人员在现场和实验室,采用多种分析技术对一百多个检材进行检验鉴定,制作了完美的现场勘查卷宗,堪称现场勘查的标本。
这些检验鉴定结论和卷宗,为分析确定事故原因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在环境复杂恶劣的爆炸事故现场,孙玉友待了整整一个多月。
“从天津这个现场回来,孙处明显瘦了,看上去很疲惫,很累,很让人心疼。”潘炎辉说。
極寒气候下的77个小时
2005年1月20日13时05分,一辆从新疆克拉玛依市独山子区开往乌苏市的中巴车在独克立交桥上发生爆炸,造成11人死亡、7人受伤。因案件重大,影响恶劣,引起了公安部领导的高度重视,指派孙玉友等专家协助破案。
当天正值二十四节气中的大寒,当地的温度已降至零下30多度,到达克拉玛依市后,一种从来没有经历过的寒冷迎面袭来,当地警方为专家们一人准备了一件军大衣。
现场位于立交桥上,孙玉友等专家赶到现场已是21日凌晨3点,天上飘着雪,还刮着凛冽的寒风。因情况紧急,专家们分成痕迹、法医、物证和照相录像四个组,借助现场勘查灯,立即开始了现场勘验工作。
爆炸现场十分惨烈,中巴车被炸得撕裂变形,大部分尸体被炸得仅剩残肢,现场到处是尸块。因为天气寒冷,血肉模糊的尸块全部冻成冰牢牢地固定在天桥上。
孙玉友和同事们的手冻得连工具都拿不稳,但现场的初步勘查,物证的固定提取必须在第一时间进行。
在微弱灯光的照射下,勘查、提取爆炸残留物、给尸体编号、定位、搬运等,一直坚持到21日清晨6时30分才完成。
当地组成上百人的专案组,侦查员马不停蹄地开展调查走访工作。孙玉友从参战人员的脸上,看出了大家的焦急,也看到了他们的期待。
现场是为案件服务的,也是为案件指明方向的。必须得尽快弄清爆炸的原因,让侦查人员有目标有方向地开展侦查,少走弯路。孙玉友等专家顾不上休息,在接下来的两天时间里,对路面外围现场和中巴车内收集的大量残留物证进行了提取、分类和检验鉴定。
通过现场勘查、尸体爆炸伤检验及物证检验,认定爆炸点位于车辆右侧倒数第二排的座位上,爆炸装置为一个由1500克左右的硝铵炸药、多枚覆铜钢雷管、电池和软包装物组成,引爆为触发式电发火爆炸装置。
现场尸检组在对11具尸体进行检验时,发现倒数第二排座位和第三排座位的两具尸体仅剩部分残骸,其中位于炸点倒数第二排位置的1号尸体损伤缺失最为严重。
孙玉友等专家经过多次检测比对,发现爆炸点的高度跟1号尸体腹部至座位平面段的高度一致,由此推断1号尸体十分可疑,爆炸装置引爆时应该被他抱在怀里。
他是谁?当地警方通过大量的调查走访获取到一条重要线索:一名叫白青华的四川人形迹可疑,通过对其租住过的旅社进行搜查,发现了他在旅社留有电雷管脚线和遗书等物证。专案组围绕其生前的现实状况和活动轨迹开展了大量深入细致的调查,最后认定该案系白青华为报复社会策划实施的爆炸案。
这起案件孙玉友记忆最为深刻,体会也最深。在当时极寒的气候中,他们和专案民警马不停蹄,争分夺秒,连续奋战了77个小时。从来没有遇见过如此低的气温,而且又是户外,他和同事们的脸、嘴唇及双手都冻得掉了一层皮。
“案件宣告成功告破的那一刻,在公安局的会议室里,专案组的同志们都哭了,相互拥抱,击掌。他们哭是因为喜悦、激动,太艰难了。”孙玉友说他也和大家一样,受到感染,流下了眼泪,泪里,包含有他和专案组的每位民警艰辛的付出和破案后的喜悦。
在挖掘机“手掌”中的作业
“我们勘查的现场,有些很危险,比如建筑物被炸坍塌了,介质不稳定,在爆炸形成的过程中,会形成二次平衡,但很脆弱,稍微的一点儿震动,都可能会发生坍塌。但到达现场后,要尽快找到炸点,找到爆炸的原因,这些不能等。有些时候,我们就是靠两台挖掘机交叉架出一个支撑点,两个爪子形成一个简单的保护架,我们就在这个简易架下开始勘查,没有其他防护,就戴一个头盔,只要有孙处在的现场,这种情形一般都是他上,太危险,他不让我们上。”潘炎辉说。
2015年4月1日22时28分,山西临汾市浮山县县城内南环西路民房发生爆炸。经排查,爆炸事件造成现场10人被埋,其中1人生还,9人死亡;爆炸点周边受伤群众6人,其中2人轻伤,4人轻微伤。
这起爆炸的地理环境十分复杂。它原来是一个半斜坡,那里有八九户人家的窑洞,呈阶梯式地分布在山上,生活条件逐渐改善后,这些人家搬到了城里或重新建了新房,这面山渐渐成了废墟。随着城乡建设的发展,这地方成了建筑垃圾的填埋场,大量垃圾的倾倒,把偌大的山坡渐渐填成了平地。再后来,这块平地又成了附近村民的宅基地,不少村民选择把房子搭建在这儿。
中心现场有一个很大很深的坑,炸点在地层内部,不在地层表面。因整片地是垃圾填埋起来的,土层松软,炸坑内被重新填埋上了很多土质。
结合炸坑的形成及垃圾填埋前的地形地貌,孙玉友他们分析爆炸的原因可能有两种:一种可能是之前搬走的人家里存放的炸药没有搬走,埋藏时间已久,在地面的挤压或化学、生物作用下发生了爆炸;另一种可能是有人遗弃的爆炸物,随同垃圾一起埋进垃圾场,天长日久随地层结构的改变加压或化学、生物作用导致发生了爆炸。
孙玉友在挖掘机“手掌”中作业
到底是窑洞储存的爆炸物发生了爆炸,还是其他原因?偌大的炸坑,不时有松动后往坑里掉落的残渣碎石和土层,这让人不知所措。当地警方及事故调查组的同志迷茫的眼神齐刷刷地聚到孙玉友身上。
现场交给我们吧,我们需要挖掘机。孙玉友对当地领导提出工作要求。
两台挖掘机很快就到位了,顾不上休息,孙玉友带着同事开始了工作。挖掘机轮流作业,昼夜不停,一挖就是三天,挖出了20多米深的巨坑,孙玉友一直站在挖掘机旁边指挥作业,晚上,他就打着电筒给挖掘机司机照亮。
挖掘机每挖出一铲子土倒出来,他们都要仔细检查,看里面的混合物质,有无需要提取的爆炸残留物。每当挖掘到可疑的位置和物质,他就坐进挖掘机的爪子里,让司机把他放下坑去查看,提取。下去的时候,四周松动的土层纷纷往下掉落,有的会直接打在孙玉友身上。
孙振文算是孙玉友领进门的徒弟,工作第一天就跟着孙玉友,看到师父冒着如此大的危险,他心里着急,多次要替孙玉友下到坑里去,都被孙玉友制止了。
“师父的身体不好,但他只要一到现场,眼里心里全是现场,其他什么都忘记了。危险时,全是他上,他总是保护我们年轻人。”孙振文动容地说。
这个现场,挖掘机不停歇地连续作业到第三天,才确定了炸点位置位于地表下7米深处,而非20多米深的窑洞位置。由此,排除了窑洞存放炸药爆炸的可能,认定系遗弃的硝铵炸药引发的爆炸事故。
“爆炸现场特别危险,特别是人为制造的案件,现场对于我们来说是未知的,可能犯罪分子精心设计了,我们不知道。孙处时常告诫我们,到了现场千万别去碰开关,别去贸然推门,有些爆炸物可能就被精心设计好后藏在某处,就等着你去触发启动它。”张翼锋说。
2015年9月30日下午,广西柳州市柳城县发生连环爆炸案,半径20公里范围内连续发生17起爆炸,共造成7人死亡、2人失联、51人不同程度受伤。连续不断的爆炸声打破了国庆节假日的喜庆。案件发生后,孙玉友等专家于10月1日凌晨3点赶到柳城。
这起连环爆炸案,嫌疑人共制作了30多个爆炸物,大部分装的是定时爆炸装置,已经炸了十几个地方。
“我们刚到现场,就有群众反映,在一幢被炸坍塌的房屋旁边三层楼的楼顶上,发现一枚重几十公斤的炸弹。那枚炸弹是复合装置,是定时和触(拉)发装置的,当时来不及排爆,为了及时弄清楚爆炸的特性,孙处带头冲在前面就上去了。那幢楼因为受之前爆炸和旁边坍塌楼房的影响,已经岌岌可危,更危险的是我们在上楼时,不知道这幢楼的花园里,嫌疑人还隐藏了一颗炸弹。我们上楼时,就是从这颗炸弹旁边走过去的。现在想起头皮还有些发麻。孙处只要到了现场,特别从容,感觉他真的是把生死置之度外了。”孙振文说。
四、拨开迷雾还原真相
孙玉友经常给全国刑事技术培训班的学员授课,听过他讲课的学员达一万余人,授课时他经常说:对现场勘查一定要认真,要以类似于追求真理的态度去对待现场,要把每个东西都分析清楚。有些案件或事故发生后,因为涉及破案,涉及责任的追究,涉及要给公众交代,就会催得很急。这其实是违背了现场勘查规律的,现场分析不全面,得到的如果是初步的物证,就不能更好地论证案件或事故的性质,物证应该一遍一遍筛选,才能确定。
火灾现场中的四粒金属熔融物
2019年3月29日中午,山西省沁源县发生森林火灾。这起火灾过火面积很大,损失惨重,一直烧了六天六夜才扑灭。据消防部门前期勘查,认定起火原因系王陶乡王陶村村民供某某养鸡场使用的架空铝绞线,因风力作用产生碰撞,接触放电,产生高温金属熔化物掉落,引燃地面干枯杂草,引发火灾。
为慎重起见,山西省公安厅请求公安部派专家组复勘现场,确认起火原因,孙玉友带上处里的潘炎辉等技术员赶赴现场开展工作。
当时正值草木干枯待春雨发芽的季节,过火的地面,所有的枯草杂质全部被烧成了灰烬,放眼望去,看到的全是黑黝黝光秃秃的一片废墟。
要确认是架空的电线引起的火灾,必须得找到高温熔化的铝化物。现场全是灰烬、残渣,如何才能找到?
孙玉友到达起火点后,圈定好范围,便带领技术员清扫现场,一点点把圈子内所有能扫走的灰烬残渣全部扫来装进袋子,一共扫了30多袋,用车拉回火灾现场抢险指挥部,堆得像一座小山。
“先用水冲,把漂浮物和残渣滤掉。”孙玉友安排技术人员一袋袋倒出袋子里的残渣。
大家小心翼翼地用器皿装上水后冲洗,先滤掉面上的漂浮物和杂质等,再将沉在底部的泥沙之类的物质放在一边晾晒,筛选。
仅这项工作,就做了一天一夜,待筛选完晾干后,才开始一点点分拣。经过高温,铝绞线的熔融物飞溅到地面会很小,还会裹上尘土,变黑,不容易辨认,但必须要找到它,才能确认它是引起火灾的罪魁祸首。孙玉友和技术员一起,一点点地找,最终,在这堆堆得像一座小山似的残渣中找出了四粒仅几毫米的金属熔融物。
经检验,这些正是铝绞线的熔融物,证实了之前消防部门推测系因为风力,两线相碰后放电,产生高温后熔融物掉地,造成地面干草燃烧引发的火灾。
确证引发火灾的原因后,4月3日,孙玉友带着技术人员撤离。4月4日,山西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了这起森林火灾起火的原因。
嫌疑人是男人还是女人
2018年7月15日凌晨,河南洛阳市洛宁县涧口乡西弯村一幢四层居民楼发生一起人为放火案件,造成六人死亡。
为什么起火?着火点在哪儿?当地警方最初在开展现场勘查和案件调查时,发现起火的居民楼门锁完好无损,检查电路也正常。让人感到奇怪的是,在调取监控视频时,发现起火前,有一个穿工装大褂戴头套、手套的女人到过现场,并且拿一根竹竿拨弄过摄像头,在一个摄像头上套上了一只塑料袋后,又把另一个摄像头的探头推转了方向。
这个女人是谁?为什么深更半夜出现在现场?又为何要捅摄像头?火灾跟她是否有直接联系?当地警方围绕这个女人开展了大量的调查工作。村子里居住的人员不复杂,但经排查却没有跟其体型相似的女人,案件没有进展。有民警提出监控视频里的人可能不是女人,建议找专家鉴定。后经某省画像专家鉴定,认为这是一个女人。警方围绕女人开展工作,越调查越理不出头绪。
现场烧死的是两位年轻的妈妈和四名儿童,必须得尽快查明真相,给受害者家属一个说法,给公众一个交代。河南省公安厅紧急求助,请求公安部派专家协助开展案件的侦办工作,接到信息后,刑侦局协调物证鉴定中心组织工作组赶赴河南洛阳协助侦办。
7月19日19时许,由孙玉友和几名同事组成的专家工作组到达洛阳。他们首先到洛宁县现场指挥部听取了当地刑侦部门对现场相关情况的介绍,了解案件前期的现场勘查情况,决定对现场进行复勘后再制订工作計划。
“孙处的手机24小时都是开机的,任何时候打他电话他都会接,他从来不允许他的手机没电,他随时做着去现场的准备。”物证鉴定中心的同事周红说。
“其实,我很想陪家人享受一次不被打扰的假期,可是做不到,所以我再也不轻易提休假和陪家人出游的事了。家人也习惯了我的长期缺席。”
孙玉友有过一次陪家人出游却让家人扫兴的经历。
2007年的国庆长假,经领导同意,他难得没被安排值班任务,便兴冲冲地带着妻儿去爬泰山。没想到刚到泰安的那天晚上,突然接到任务,重庆綦江发生长途客车纵火案件,要求他立即赶赴现场。他只好连夜订好机票乘坐第二天最早的航班赶往重庆。
孙玉友的办公室离家只有5分钟的路程,妻子天天上班、回家都得从他的办公楼前经过,但何丽珠从来不知道他的办公室是什么样。采访需要,我提出要见他的妻子。何丽珠这才第一次走进物证鉴定中心的办公楼,第一次知道孙玉友的办公室在何处。
“嫂子,孙处这么忙,家里的事都是你负责吧?”我问她。
“指望不上他哟,走出办公室,他连交个电费水费都搞不定。”
“女人都有脆弱的时候,他有时一出去就是一两个月,你怨他吗?”
“不怨是假的,但没办法,那是他的工作。”何丽珠说。
“他不在身边时,你有感到特别无助的时候吗?”我问。
“有一次,我的肾结石犯了,很疼,他去现场了,邻居把我送到了医院。他出差半个多月后回来了,人刚到北京机场,又接到电话,要去新的现场。他连家都没回,就又坐飞机走了。我当时心里很难受。”说这话时,我看到一脸笑意的何丽珠眼角濕润了。
“我不想让家人知道我的工作很苦很累很险。”为了不给家人增加心理负担,孙玉友从不在妻儿面前提他的工作。
孙玉友和同事有时在现场一待就是几天十几天,离开现场后怎么冲洗尸臭味都会持续一周左右。怕影响妻儿,他回来后总是悄悄待在办公室里,直到自己感觉身上没异味后才回到家中。
工作34年来,孙玉友和他的战友们,在突发的各种重特大案件现场和这幢楼的实验室里,在痕迹物证的发现提取和各种仪器及试剂的陪伴中,用自己的青春岁月,还原了一个个被浓烟、毒雾缠绕的现场,让真相重现达到微尘鉴罪。他个人因为工作业绩突出,先后荣立二等功2次、三等功5次,1998年被授予“中央国家机关优秀青年”称号,2000年被评为公安部直属机关优秀共产党员。
2017年5月18日晚,孙玉友在家里把警服理了又理,对着镜子一遍又一遍练着标准的敬礼。经组织推荐,他评上了全国优秀人民警察,第二天他要在人民大会堂接受习总书记的接见。
一定要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衣服千万不能有一丝褶皱,一向严谨的他一遍遍在心里提醒自己。一想到习总书记要亲自出席颁奖仪式,他觉得太幸福了。
“嘀嘀嘀”,一阵清脆的手机铃声把他拉回了现实,他心里咯噔了一下,预感到有任务。这些年,除了工作,他很少跟外界有交往,没有万不得已的事,家人也不会给他打电话,何况他现在就在家里,这个时候,最可能的就是通知他马上去现场。他赶紧拿起电话。
果然不出他所料,电话是中心领导打过来的。
5月9日,山东威海中世韩国国际学校幼儿园校车在一隧道起火,共造成包括1名司机和1名幼儿园老师在内的13人死亡,其中11名是儿童(5名韩国籍,6名中国籍)。当地警方通过现场勘查和缜密侦查,初步认定这起案件系该车韩籍司机丛威滋放火所为。因涉及中韩两国外交关系,必须慎重,山东省公安厅决定在案情通报前,请公安部派专家复勘现场,保证案件定性准确,绝不出任何差错。
是!孙玉友放下电话后沉默良久,转身把刚试穿的警服整理好后挂进衣橱,一丝遗憾慢慢地涌上了他的心头。
“有现场吧?现在走吗?”知夫莫妻,妻子何丽珠见他刚才还兴致勃勃地试衣服,此刻却一脸失落地坐在一边,知道他是又有任务了。
“嗯,明天一早的车。”孙玉友回答。
“那参加不了明天的颁奖典礼了?”
“嗯,参加不了啦。”
5月19日上午,孙玉友踏上了去威海的列车。30多年了,他习惯了无休止的奔波。因为选择了这份职业,就得承担并完成这份职业赋予个人的责任和使命。
犹如苍穹中一颗熠熠生辉的星星,孙玉友自身在散发光亮的同时,也把身上的光和热源源不断地传递,照亮了刑事技术这片浩瀚而深邃的天空。
(文中照片由作者提供)
责任编辑 Euclid Frakturo@p季 伟
文字编辑 Euclid Frakturo@p李 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