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优秀传统文化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的渗透

2019-12-10李如升

中国校外教育(上旬) 2019年12期
关键词:思想品德教学优秀传统文化渗透

李如升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很多西方的文化大量的涌入中国,其中也夹杂着很多的西方政治因素,为了让初中学生更好的处理好中西文化以及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激发对思想品德课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爱国热情,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就成为当今初中思想政治教师必须探讨的课题。

【关键词】优秀传统文化 思想品德教学 渗透

一、中国传统文化是什么

根据《辞海》给予中国传统文化的定义是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

中华民族是现今中国境内由华夏族演衍而来的汉族及55个少数民族的总称。“中华”之得名,由来已久。“中”,意谓居四方之中。“华”本义为光辉、文采、精粹用于族名。蕴含文化发达之意。元人王元亮说:“中华者,中国也。亲被王教,自属中国,衣冠威仪,习俗孝悌,居身礼仪故谓之中华。”(《唐律疏议释文》)中国文化是中华民族对于人类的伟大贡献。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嘉惠世界的科技工艺,精彩纷呈的文学艺术,充满智慧的哲学宗教,完备深刻的道德伦理,共同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内容。文化是一个生生不息的运动过程。任何一种民族文化都有它发生、发展的历史,都有它的昨天、今天和明天,传统文化是历史的结晶,但它并不只是博物馆里的陈列品,而是有着活的生命。“传统文化所蕴含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一方面具有强烈的历史性、遗传性;另一方面又具有鲜活的现实性、变异性,它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今天的中国人,为我们开创新文化提供历史的根据和现实的基础。因此,传统文化离我们并不遥远,在现实生活的强劲脉搏里,我们时时刻刻都能感受到它的存在。

二、让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到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

对于初中思想品德课堂,很多学生都有这样的体会,那就是一些理论知识在表述上是非常抽象的,被个别学生们贴上了“枯燥”标签,这使学生在理解其相关知识时只能死记硬背,而不是消化吸收。在教学过程中,如果能够结合教材知识,精选我国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一些有代表性的内容,通过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就会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1.借用典故提高学习兴趣

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借用典故,能使课堂气氛轻松活泼,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同学们津津有味地听完典故后,不失时机地提问,及时总结,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让有些学生受到了深刻的启发。

2.运用成语故事来解决问题

政治理论一般比较抽象、枯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很难被调动。而成语故事以极其精炼的语言,蕴藏着十分深刻的思想内容。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运用一些成语故事,既能使学生感受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又能使课堂教学深入浅出,让学生通俗易懂。让学生一下子明白知识点,既积累了知识,又活跃了课堂气氛,教学效果也就提高了。

3.利用名言名句使课堂教学新颖别致

在传统文化中,有许多名言名句,它们文字优美,思想新颖、寓意深刻。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利用名言名句,能使课堂教学耳目一新,让学生回味无穷。在学习“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时,教师适时地引入学生十分熟悉的梁启超《少年中国说》中的名言名句:“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在学生朗朗的吟诵中,整个课堂气氛就会达到高潮,实现心灵的撞击,激发起学生对国家对社会强烈的责任感。

4.引入道德文化增强教育实效性

中国传统的“孝道”在今天的青少年身上严重缺失。现在的孩子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家长对于子女只有关心、奉献、付出,不图回报。而子女对父母没有责任感,认为父母所做的一切都是理所应当的。难以想象,对于生养自己的父母都没有责任感的人怎么可能对国家社会承担起责任。将教材内容与中国传统的“孝文化”加以整合,精心设计授课内容,让学生受到深刻的教育,真正理解“谁言寸草心,难报三春晖”的内涵。

另外,运用诗词、民族舞蹈、相声、小品、漫画、歌曲、寓言故事、名家名著等传统文化艺术,也能取得很好的效果。在此,就不再一一列举。

三、优秀传统文化在初中思想政治教学中渗透需注意的问题1.树立经典意识,担起传承重任

优秀传统文化是浓缩的精华,对个人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影响是潜移默化、深入持久的。思想品德课堂是民族文化的载体,而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思想政治课的灵魂。这就要求我们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不仅要注重知识的传授、运用和行为地培养,更要让学生熟悉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的精髓。在教育教学中,树立经典文化意识,让课堂成为传承人类先进文化的主阵地,承担起传承中华经典文化,提升下一代人文素养的重任,为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伟大复兴尽匹夫之责。

2.去粗取精,撷取经典资源

我国五千年的璀璨文化,是人类文化的宝。虽然,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在初中思想品德教育中,我们不吝运用“传统文化”作为教学的重要内容,但也并非照单全收,悉数灌输给学生。沧海擷英,撷取传统文化精髓。要求教师先对传统文化“去其槽粕”,再将“精华”部分传授给学生。注意选择适合初中学生年龄段、思维发展的素材。初中阶段的学生正處于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转变时期,更习惯于那些形象、具体的知识作为解决问题的参照,所以我们在选材时,引用的资源能恰如其分地说明和揭示教材中基本原理和基本观点,并富有启发性和教育性。

3.把握引用时机,收获最佳效果

我们都清楚,现在教学要求我们要在教材的基础上对知识进行合理的扩展和延伸,来深化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和知识面的扩展。但是,并不是所有时候都可以融入传统文化,盲目地添加,一方面会增加课堂的内容,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另一方面也可能引起学生的误解,导致在知识理解上出现问题,所以我们要在引用时注意把握时机。适时引用,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可帮助学生突破重点难点,促成学生思维发展,培养学生独特的创造性思维,可收获教育的最佳效果。

4.注意引用适度,防止喧宾夺主

引用传统文化资源要注意适度,防止喧宾夺主。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引用传统文化,旨在帮助学生加深对教材基本观点、基本原理的理解和掌握。如果处理不当,占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讲所引用的内容,尽管教师讲得头头是道,学生表面上听得津津有味,但这种喧宾夺主的做法势必会干扰和冲淡正常的教学活动。

伴随着我们国家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对于学校教学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特别是在当前我国对于传统文化的弘扬这一社会需求下,如何把弘扬传统文化和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紧密地联系起来,需要我们做出不懈的努力和探索。

总之,在新课改的要求下,作为从事这一领域工作的一线中学教师,我们应该与时俱进,结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社会的需求,加强学习,在课堂教学改革中努力实践,勇于探索,通过优秀的传统文化在思想政治课中的渗入,使思想政治新课程散发出它应有的魅力。

参考文献:

[1]张余华.浅谈传统文化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的渗透.内蒙古教育,2014,(10).

[2]徐根倩.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加强传统文化渗透教育探析.辽宁师范大学报,2012.

[3]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

猜你喜欢

思想品德教学优秀传统文化渗透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探析
思想品德教学中对学生主体意识的挖掘
如何提高学生思品课学习内驱动力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在印度佛教大会感受日本“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