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束化护理模式在预防缺血性脑卒中患者DVT中的应用价值
2019-12-10宋鹏延王丽黄露
宋鹏延 王丽 黄露
(河南省南阳南石医院重症医学科 南阳473000)
缺血性脑卒中是指脑组织局部供血减少或中断,脑组织出现破坏、崩解,伴局灶性神经缺血。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常见并发症,脑卒中患者DVT发生率约为18.60%,而脑卒中偏瘫者DVT发生率约为45.90%[1]。临床干预不及时或不合理,血栓脱落后甚至会导致肺栓塞,造成患者死亡,故预防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下肢DVT发生,是临床护理工作的重点。集束化护理是基于循证医学,集合一系列护理措施的新型护理模式,最早是由重症加强护理病房引进的专业新名词,旨在为患者提供科学、合理的护理措施,减少并发症发生[2]。近年来,集束化护理在我国应用日渐广泛,且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但集束化护理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DVT预防工作中应用的效果并不明确。本研究探讨了集束化护理模式在预防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下肢DVT中应用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10月~2018年10月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男18例,女 12例;年龄 40~72岁,平均(58.74±4.39)岁。观察组男20例,女10例;年龄40~73岁,平均(59.24±4.51)岁。两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所有患者符合《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4》[3]中缺血性脑卒中诊断标准;对研究知情,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发病前偏瘫、恶性肿瘤、凝血异常、全身感染、精神障碍者。
1.2 护理方法
1.2.1 对照组 采用常规护理。对长期卧床、昏迷患者,由医护人员及家属协助翻身,注意床单被褥的整洁、舒适,为患者穿宽松、透气、绵柔内衣裤;向患者及家属讲解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知识、DVT发生机制及预防措施,指导患者肢体被动、主动训练,仔细观察患者下肢肿胀、疼痛等情况,注意有无足背动脉搏动。
1.2.2 观察组 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行集束化护理。(1)构建集束化护理小组。根据缺血性脑卒中及DVT发生机制,成立缺血性脑卒中DVT预防集束化护理小组,由神经外科医师、责任护士、康复医师等组成,根据DVT发生机制,制定规范、合理的集束化护理方案。(2)评估筛查。患者入院时,由责任护士认真评估患者下肢DVT发生的危险因素及出血因素,测量并准确记录双下肢周径。记录使用脱水剂患者出入量,观察皮肤弹性及脱水状态,完成双下肢动静脉彩超检查,排除下肢DVT发生情况。检查血常规及凝血功能,若发生DVT相关症状及体征,立即复查凝血功能及双下肢动静脉彩超。(3)肢体功能锻炼。适当抬高上身15°、下肢25°,膝关节屈曲15°;注意抬高患肢,高于心脏20~30 cm,促进静脉血液回流,减少DVT发生风险。被动训练肢体活动,每日行踝关节背伸,跖屈和内翻、外翻,行腓肠肌、股二头肌、股四头肌按摩,臀大肌等长收缩。注意保护下肢血管,严格操作规范,规范血管选择,由远心端穿刺至近心端,避免在双下肢进行穿刺输液、取血,以免血管内膜损伤,影响血液循环。(4)物理及药物预防。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使用间歇充气加压装置,根据患者肢体周径选择合适型号腿套,取平卧位,双下肢套上套筒,松紧度以伸进2指为宜,妥善固定,暴露膝盖部位,从脚踝至小腿、大腿进行挤压,促使静脉血液流出下肢,同时放气后使血液回流到下肢。30 s后再次充气,再进行放气,每次30 min,每天2~3次。对下肢DVT高危人群使用抗凝药物,比如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并观察有无出血征象,每天更换注射部位。(5)营养支持。根据患者体质量指数及活动量,由营养师制定3餐食物,吞咽障碍者遵医嘱鼻饲,行肠内营养支持;制定匀浆膳食食谱,均衡营养,每日饮水量 1 500~2 000 ml;消化功能障碍者制定静脉高营养液方案,行肠外营养。记录患者出入量,维持出入量平衡;保持大便通畅,适当使用开塞露或灌肠,以免因排便困难致腹内压增加,影响下肢静脉血液回流。
1.3 观察指标 入院后14 d观察患者肢体周径、皮温、颜色变化,结合下肢动脉彩超检查,确定有无DVT发生;记录患者凝血功能变化,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及纤维蛋白原(FIB)含量。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下肢DVT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下肢DVT发生率3.33%(1/30)低于对照组的33.33%(10/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017,P=0.003)。
2.2 两组凝血功能比较 两组护理前凝血功能指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护理后凝血功能较护理前显著改善,且观察组护理后PT、TT短于对照组,FIB含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表1 两组护理前后凝血功能比较(x±s)
3 讨论
下肢DVT是因血管内皮损伤、血流缓慢及血液高凝所致,是缺血性脑卒中常见并发症。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长期卧床或肢体瘫痪,血流缓慢,导致下肢促进静脉回流的肌肉泵功能减弱,使静脉血流缓慢、瘀滞,血容量不足,血液处于高凝状态;而且脑卒中患者治疗期间使用甘露醇等脱水剂,容易引起水电解质紊乱,造成血液高凝状态。《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和治疗指南》[4]明确指出,DVT治疗的关键在于预防。DVT预防一直是临床护理及治疗领域的难点及重点。在临床护理工作中,采取规范的预防措施,减少DVT发生,确保住院卧床患者生命安全十分必要。
集束化护理模式是基于循证医学发展而来,根据临床实际情况及需求,运用循证法构建集束化循证护理方案,确保护理方案的科学性及实用性。在缺血性脑卒中护理中运用集束化护理,运用科学实证结论指导临床护理工作,以此完善护理工作,提高护理工作的科学性及严谨性[5]。集束化护理集合一系列关于脑卒中、DVT具有循证基础的治疗及护理措施,干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DVT发生因素,开展全面、科学的护理措施。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DVT预防护理中运用集束化护理模式,先对入院患者DVT发生风险进行评估及筛查,明确高危人群,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进行必要营养支持,注重患者液体管理、水电解质平衡,满足机体需求,减轻血液黏稠度,预防血液高凝及浓缩,预防DVT发生;重视卧床及昏迷患者的肢体功能训练,每日定时规律被动、主动肢体活动,促进肢体静脉回流及功能恢复;注意保护血管,减轻血管内皮损伤,注意避免在患侧肢体静脉穿刺,减少血管刺激,预防静脉血栓栓塞发生[6];间歇充气压力泵措施是预防DVT形成的有效手段,通过规律性充气、排气,模拟下肢肌肉的重复收缩运动,促使静脉瘀血排空,加快下肢血液回流,缓解下肢血流缓慢症状,预防凝血因子的聚集,避免凝血因子粘附在血管内膜,改善机体凝血功能;同时预防性用药,尤其是高危人群,合理使用抗凝、溶栓药物,严格把握用药适应证及禁忌证,以此预防DVT形成。
本研究中,观察组下肢DVT发生率3.33%低于对照组的33.33%,PT、TT短于对照组,FIB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采取集束化护理,让护理方法具备循证支持,确保护理方法的实效性及有效性,可以减少脑卒中患者下肢DVT发生,并能改善患者凝血功能,取得较好的效果。综上所述,采用集束化护理干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能改善患者凝血功能,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