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辅助全胃切除术+D2淋巴结清扫术治疗进展期胃癌
2019-12-10周宗航
周宗航
(河南省临颍县人民医院普外科 临颍462600)
胃癌是常见消化道恶性肿瘤,发病率高,5年生存率仅为20%。进展期胃癌(Advanced Gastric Carcinoma,AGC)表现为肿瘤浸润黏膜下层或出现转移,治疗难度大,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健康[1~2]。全胃切除术联合D2淋巴结清扫术是治疗AGC患者的有效方案,相较于传统开腹全胃切除术,腹腔镜辅助全胃切除术近年来临床应用广泛,但部分学者对腹腔镜手术完整清扫淋巴结持怀疑态度。本研究选取中上部AGC患者分别行腹腔镜辅助全胃切除术及开腹全胃切除术并联合D2淋巴结清扫术,旨在分析比较其临床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7年6月~2019年3月收治的中上部AGC患者78例,根据手术方案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各39例。参照组男24例,女 15例;年龄 44~68岁,平均(56.07±5.47)岁;TNM分期:Ⅱ期14例,Ⅲa~Ⅲb期15例,Ⅲc期10例。研究组男25例,女14例;年龄43~68岁,平均(55.62±5.53)岁;TNM 分期:Ⅱ期 13例,Ⅲa~Ⅲb期14例,Ⅲc期12例。两组一般资料(性别、年龄、TNM分期)均衡可比(P>0.05)。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
1.2 入组标准 纳入标准:(1)经胃镜、数字化X线、病理学检查确诊为胃癌,且为进展期;(2)预估生存期≥6个月;(3)患者家属知情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凝血功能障碍;(2)合并严重心、肾、肺等严重脏器疾病;(3)生命体征不稳。
1.3 治疗方法 研究组行腹腔镜辅助全胃切除术联合D2淋巴结清扫术。患者取仰卧位,气管插管全麻,常规消毒铺巾;肚脐下缘作约1.5 cm切口,穿刺,建立 CO2气腹,维持 10~12 mm Hg,置入 Trocar(10 mm)作观察孔,置入腹腔镜,右腋前线肋缘下约1 cm处置入Trocar(12 mm)作主操作孔,腹部左右侧置入3个Trocar(5 mm)作副操作孔;游离横结肠系膜前叶,切断胃肠膜左侧血管、脾胃韧带,并清扫脾门区;由胰腺上方进行游离,清扫脾动脉淋巴结远端;从结肠肝区游离右侧网膜,暴露十二指肠球部,清扫第六淋巴结;游离十二指肠下缘及后缘,充分暴露十二指肠动脉、肝动脉肝门区、小网膜区,切小网膜囊,清扫淋巴结12a组;向肝动脉方向游离,并清扫鞘内区域,夹断胃左动脉、左静脉,清扫淋巴结8、9、11p组,汇合脾动脉左侧清扫处;游离胃后壁,并切开胃膈肌、韧带;游离贲门部、小弯侧,切断迷失神经;游离食管下段;腹部剑突下作约6~8 cm切口,重建消化道。参照组行开腹全胃切除术联合D2淋巴结清扫术。患者取仰卧位,气管插管全麻,常规消毒铺巾;取腹部正中切口,逐层切开皮肤、皮下组织,行全胃切除术及D2淋巴结清扫术,并重建消化道。两组术后置引流管,常规预防感染。
1.4 观察指标 (1)手术相关指标(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淋巴结清扫数量)。(2)胃肠功能。评估两组术后 1 h、24 h、48 h胃泌素(GAS)水平,记录两组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3)疼痛程度。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两组术前、术后1周、术后1个月疼痛程度,分值0~10分,分值越高表明疼痛越剧烈。(4)术后并发症(切口感染、吻合口出血、肺部感染、肠梗阻)。
1.5 统计学分析 通过SPSS22.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比较 研究组术后住院天数短于参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参照组(P<0.05);两组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数量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见表 1。
表1 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比较(
表1 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比较(
淋巴结清扫数量(个)研究组参照组组别 n 手术时间(min)术后住院天数(d)术中出血量(ml)39 39 tP 285.31±30.25 276.29±31.37 1.293 0.200 10.17±1.86 15.18±2.47 10.119<0.001 144.35±26.11 223.02±31.52 12.003<0.001 23.88±5.04 24.53±5.26 0557 0.579
2.2 两组胃肠功能比较 研究组术后24 h、48 h GAS水平高于参照组,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短于参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胃肠功能比较
表2 两组胃肠功能比较
肛门排气时间(h)研究组对照组组别 n GAS 水平(pg/ml)术后1 h 术后24 h 术后48 h肠鸣音恢复时间(h)39 39 tP 34.84±6.18 35.41±6.45 0.399 0.691 52.23±4.61 44.67±4.57 7.273<0.001 66.24±7.04 54.20±6.49 7.853<0.001 32.35±3.18 41.67±4.39 10.737<0.001 62.19±6.95 78.65±7.58 9.996<0.001
2.3 两组疼痛程度比较 术后1周、术后1个月,研究组VAS评分均低于参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疼痛程度比较(分)
表3 两组疼痛程度比较(分)
组别 n 术前 术后1周 术后1个月研究组参照组39 39 tP 7.08±0.52 6.95±0.61 1.013 0.314 1.97±0.48 3.04±0.57 8.967<0.001 1.65±0.39 2.24±0.51 5.739<0.001
2.4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研究组术后出现切口感染1例,吻合口出血1例,肺部感染1例;参照组出现切口感染4例,吻合口出血3例,肺部感染1例,肠梗阻2例。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7.69%(3/39)低于参照组 25.64%(10/39),χ2=4.523,P=0.033。
3 讨论
全胃切除术联合D2淋巴结清扫术是治疗AGC标准根治术式,李智永等[3]研究指出,全胃切除术联合D2淋巴结清扫术可有效延长AGC患者生存期。近年来由于微创技术的发展,腹腔镜技术辅助进行手术临床应用推广迅速,具有创伤小、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等优势,有取代传统开腹手术趋势[4~5],但部分学者对腹腔镜辅助全胃切除术应用于中上部AGC患者治疗是否能完整清除淋巴结存有争议。
本研究选取中上部AGC患者分别行腹腔镜辅助全胃切除术及开腹全胃切除术并联合D2淋巴结清扫术,结果显示研究组术后住院天数短于参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参照组(P<0.05);两组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数量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提示腹腔镜辅助全胃切除术联合D2淋巴结清扫术与开腹术式相比,清扫淋巴结数量相近,且可缩短住院天数,减少术中出血量。相比于常规开腹全胃切除术直视下进行手术,腹腔镜全胃切除术利用腹腔镜技术视野可放大4倍,对手术操作有明显帮助,有助于切除病灶、清扫淋巴结,避免因手术操作损伤周围器官组织[6~7]。在此基础上,本研究对术后两组GAS水平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研究组术后24 h、48 h GAS水平高于参照组,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短于参照组(P<0.05)。GAS是重要胃肠激素,可刺激胃肠黏膜细胞增殖,胃癌病变时变化明显,可用来评估AGC患者胃肠功能。提示腹腔镜辅助全胃切除术联合D2淋巴结清扫术可进一步改善患者胃肠功能,与马逸云等[8]研究结果相似。疼痛是AGC常见临床症状,且随病情进展加重,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本研究将两组术后1周、术后1月VAS评分进行观察记录,发现研究组VAS评分低于参照组(P<0.05),表明腹腔镜辅助全胃切除术有助于降低术后疼痛程度。同时本研究发现,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参照组(P<0.05),表明腹腔镜辅助全胃切除术联合D2淋巴结清扫术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综上所述,辅助全胃切除术联合D2淋巴结清扫术治疗中上部AGC患者,可有效清扫淋巴结,降低术中出血量,改善胃肠功能,缩短住院时间,缓解疼痛症状,减少术后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