锁骨中段粉碎性骨折患者应用S形锁定钢板固定治疗的效果
2019-12-10宋伟宏宣懂
宋伟宏 宣懂
(广东省湛江中心人民医院骨二科 湛江524045)
锁骨中段粉碎性骨折在锁骨骨折中占69%~82%[1]。目前主要的治疗措施仍为手术治疗,临床常用解剖型(非锁定)钢板固定治疗,但其仍有固定效果不理想、骨膜剥离过多导致术后骨折愈合慢等方面的不足,从而延长患者康复时间、影响患者满意度[2]。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进步,现已出现多种内固定手术方案用于治疗锁骨骨折,因此如何选择创伤小、效果好的手术方案是骨科医生关注的焦点问题。而采用S形锁定钢板内固定可减少术中对骨膜的剥离,保护骨折端骨膜及周边软组织,更大程度地保留骨折处血液供应,更有利于骨折愈合,是一种相对新型的手术方式。本研究主要讨论锁骨中段粉碎性骨折患者应用S形锁定钢板固定治疗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锁骨中段粉碎性骨折患者81例作为研究对象,本研究通过了医学伦理委员会的批准,经患者及家属同意并已签署知情同意书。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40例和实验组41例。对照组男21例,女19例;平均年龄(42.35±9.87)岁。实验组男20例,女21例;平均年龄(40.98±10.02)岁。对比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对比分析。
1.2 手术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完善术前检查及相关术前准备,一般采用臂丛神经麻醉或者臂丛+颈丛神经麻醉。对照组给予解剖型(非锁定)钢板治疗,具体方法:麻醉成功后以骨折点为中心,沿锁骨长轴作一约10 cm切口,逐层切开;直视下用克氏针或钢丝临时固定复位好的骨折端,骨折端临时复位满意后置入解剖型(非锁定)钢板螺钉,选用长度能确保骨折端两端各有至少3枚以上的解剖型(非锁定)钢板螺钉,钻孔、旋入内固定螺钉固定,骨折端初步固定牢靠后拆除临时固定克氏针或钢丝,旋紧螺钉。检查骨折端和钢板螺钉位置均固定良好后,用0.9%氯化钠注射液冲洗切口,并逐层缝合,留置引流管,伤口处给予无菌敷料覆盖、包扎。实验组予以S形锁定钢板固定治疗,具体方法:根据影像学选择合适的S形锁定钢板;麻醉成功后以骨折点为中心,切一长8~10 cm的S形切口,逐层切开;直视下用克氏针或钢丝临时固定复位好的骨折端,然后把S形锁定钢板置于锁骨上方,钻孔、旋入锁定内固定螺钉,骨折端初步固定牢靠后拆除临时固定克氏针或钢丝,用限力螺丝钉旋紧,确保骨折远近端各固定3枚以上的锁定螺钉。检查确定骨折对位对线固定良好后,以0.9%氯化钠注射液冲洗伤口,并逐层缝合,留置引流管,并用无菌敷料覆盖、包扎。两组手术完后均常规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并根据愈合情况行相应的康复锻炼,出院后均随访18个月。
1.3 疗效评价标准 根据患者复位、愈合及患侧肩关节活动情况进行疗效评价。(1)优:愈合时间在2~5个月,无畸形,骨折端固定牢固,肩关节活动功能可完全恢复正常,无不适症状;(2)良:愈合时间在5~8个月,肩关节的活动功能恢复正常,但剧烈活动或负重、支撑时患处或肩关节有酸胀等不适感;(3)可:愈合时间在8~10个月,肩关节的运动有限制,或日常活动即可出现患处或肩关节酸胀等不适感;(4)差:无达到上述标准。总疗效=优+良+可。
1.4 观察指标 (1)患者临床疗效;(2)手术时情况:手术平均时间、术中平均出血量;(3)术后预后情况:术后平均住院时间及骨折平均愈合时间;(4)术后并发症(如内固定松动、锁骨下血管及神经损伤、感染、延迟愈合、畸形愈合、肩周炎等)发生率。
1.5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分析,计量资料用(表示,组间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通过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实验组治疗后总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例(%)]
2.2 两组手术时情况和术后预后情况比较 实验组手术平均时间、术中平均出血量、术后平均住院时间及骨折平均愈合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手术时情况和术后预后情况比较
表2 两组手术时情况和术后预后情况比较
组别 n 手术平均时间(min)术中平均出血量(ml)术后平均住院时间(d)骨折平均愈合时间(周)对照组实验组P 40 41 112.68±12.79 85.34±11.57<0.05 219.96±29.31 133.76±20.52<0.05 14.73±5.64 10.94±4.33<0.05 25.26±5.89 18.27±5.06<0.05
2.3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实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例(%)]
3 讨论
锁骨中段粉碎性骨折多见于青壮年,骨折愈合不良会带给家庭、社会沉重负担。而且锁骨是连接上肢和躯干的重要骨性结构,对维持肩关节的活动功能起到了重要作用[3]。锁骨骨折的治疗原则是行解剖复位,尽可能地使其力学承受力达到骨折前的水平,故而在手术过程中要尽可能避免因骨折周围软组织挫伤而导致血管、神经损害[4]。
解剖型钢板固定治疗是传统锁骨粉碎性骨折中常用的固定方式,主要原理是利用骨和钢板之间的摩擦以达到钢板对骨头的固定加压,虽然此方法也能达到解剖复位的要求,但是容易导致骨折部位血运减少、骨膜恢复受限,进而导致骨折端延迟愈合甚至是不愈合[5]。而且由于锁骨呈“∽”形,解剖型钢板在固定锁骨时有一定局限性,容易导致骨折端不稳定,形成畸形愈合,而对肩关节及上肢完全恢复至骨折前活动功能有一定的影响。S形锁定钢板固定治疗不仅在解剖结构上符合锁骨的“∽”形,而且因锁定钢板在生物力学上的独特固定原理,可提高固定的可靠性,减少对软组织和骨膜血运的破坏,使骨折愈合率提高[6]。
本研究结果显示,S形锁定钢板固定治疗的总疗效明显高于解剖型(非锁定)钢板治疗,而且对比两者手术平均时间、术中平均出血量、术后平均住院时间、骨折平均愈合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实验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主要与S形锁定钢板的生物力学结构可更好匹配锁骨的“∽”形生理结构有关。在李文利等[7]研究中,采用S形锁定钢板治疗的患者在临床总疗效、手术时情况、术后预后情况及术后相关并发症方面均优于应用解剖型钢板固定治疗的患者,与本研究结果相符合。综上所述,锁骨中段粉碎性骨折患者采用S形锁定钢板固定治疗手术创伤小、效果明显,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