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兽医队伍素质建设,促进畜牧行业快速发展
2019-12-10胡小然唐志鹏
胡小然,唐志鹏
(烟台市福山区农业农村局山东烟台 265500)
当前阶段,我国的畜牧养殖工作主要任务是如何提升经济效益,尽快实现健康的发展。为了完成这一任务目标,就要求多方力量集中起来付出更多的努力,投入更多的精力,从兽医队伍素质建设中寻找合适的机会,助推畜牧行业快速发展。强化兽医队伍的素质建设,一方面可以实现动物疫病的有效防控,不断减少畜牧业的生产损失,另一方面能够保证食品安全,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最终,达到一举数得的目的。
1 兽医队伍素质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1 重视程度不够,部门缺少配合
部分地区的兽医队伍素质建设还没有引起领导们的高度重视。兽医队伍建设与动物产地检疫、动物疫病预防等工作都有着很直接的联系,那么,重大动物疫情没有第一时间传达到位,其他部门工作开展起来就变得十分困难。在部门工作协调不够的情况下,人员分工不均,产品检疫不好,市场上才会出现动物食品安全问题。
1.2 人员力量不足,工作条件落后
畜牧兽医检验人员、兽医防疫人员都是组织动物疫病检疫工作的中坚力量,但是,兽医队伍时常出现人手不足的情况,服务区域就很窄,导致了村级、县级防疫工作计划的执行不够及时,给动物疫情的不断扩大创造了好的条件。开展动物防疫工作时,部分人员拿捏不准注射位置、注射剂量,面对一些突发情况也不知道如何处理,消毒不够及时,交叉感染的情况比较严重。检疫设备过于陈旧,检疫手段过于落后,大部分工作都以"肉眼检查"的方式在进行,检疫作用并不大,同时也存在着防疫部门滥收费、养殖户拒绝缴费等弊端,这样检疫人员工作的积极性越来越低,兽医队伍素质建设的难度越来越大。
2 通过兽医队伍素质建设,促进畜牧行业快速发展的建议
2.1 不断强化专业人才培训
必须强化畜牧兽医队伍的素质建设,充实地方畜牧专业的工作人员,与此同时,大力发展县级、村级兽医站点规划。一般情况下,可以安排协管人员调查一下村内的养殖情况,定期组织技能培训活动,将健康养殖观念灌输给养殖户和兽医工作者们。初步掌握了动物疫病的基础知识后,应该安排饲养管理方面的培训项目,从根本上提升生态化养殖的水平,有利于兽医队伍素质建设得又好、又快。兽医与养殖户共同组成协管小组,可以大幅度降低动物疫病的防疫难度,保证疫苗使用安全到位和防疫密度。只要是人力资源方面的储备足够,那么,就能加大兽医宣传教育的力度,不断增强防疫水平,未来畜牧行业即将迎来更加辉煌的明天。
2.2 加强兽医人员交流联系
县级、村级兽医人员应与村民们进行动物疫情的交流,畜禽产品流通现状的分析,通过信息及时反馈,方便防疫计划的顺利落实。畜牧兽医单位不妨采用有效的监控方法,让相关疫情不出村,而防疫工作高效开展起来,畜牧产品流通的状况十分乐观,重大疫病即便存在,也不会使养殖户们产生恐慌。主管单位要把畜牧产品的生产信息和在一定区域内搜集到的动物疫情整理起来,依靠兽医从业者、协管人员、养殖代表们把重要信息反馈到群众中间去,及时制订销售计划,总结各项预防措施。
2.3 组建高素质的兽医队伍
兽医工作人员综合素质的提高,决定着畜牧行业快速发展目标能否实现。为了组建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兽医队伍,必须加强兽医人员的业务培训,通过个人实践能力的培养、实践经验的积累,让整个队伍的素质有一个明显的上升。比如,开展兽医教育活动、兽医座谈会等,让各个地区的兽医从业者都能聚在一起交流学习,把他们的实践经验、工作心得分享出来,大家一起进步,不断地推进素质建设。或者,在循序渐进中推广最新型的养殖技术,科学的养殖方法,让知识科普全面到位,带动防疫水平的迅速提高。
2.4 创新畜牧兽医工作机制
兽医工作与农村畜牧行业的生态化建设有着直接的联系,各方利益密不可分,任何一个环节出现偏差,都将影响到最终的防疫效果。在畜牧经济结构不断优化的背景下,要想促进养殖行业的健康发展,就要针对养殖户的实际情况,做出养殖模式的不断调整。兽医队伍素质建设加入其中,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理想成效。在重大疫情出现的第一时间,就把有效的防疫措施广泛宣传下去,指导养殖户们正确操作,能够避免重大经济损失。小规模养殖场内的养殖管理工作也是不容忽视的,兽医工作者加强动物疾病诊治的同时,还要帮助养殖户学习更多的养殖知识,有效降低养殖成本,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
3 结束语
总之,当前时期,畜牧业发展中存在着兽医队伍素质建设的相关问题,有关部门应该给予一些重视,并且优化防疫模式,充分发挥监控的作用,才有望进一步提升公共卫生的安全水平,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