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史通识课程的教学实践
2019-12-09朱孝远
编者按:在“西方文明史导论”被評为国家精品课程、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后,北京大学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对主讲人朱孝远教授进行过两次访谈。在访谈中,朱孝远讲述了他对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课程设置的理解,也谈到了对国内外大学教学、人才培养方面的看法。作者在上述访谈的基础上做了增补,以说明教师在教书育人中的重要作用。
问:朱教授,您的“西方文明史导论”入选国家精品课程,能否请您谈一下这门课的概况与特色?
答:“西方文明史导论”原是一门我主讲的国家精品课,后来又被评为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以“文化兴国的欧洲经验”为主题,分专题讲授西方文明的思想、文化、制度等方面的成就和历史遗产。课程的目的是让大学生立足中国、放眼世界,在世界历史文化的高端学术平台上磨练自己,提升自己的人文精神和学术能力,为成为国家所需要的创新型人才奠定基础。旨在用中国人眼光透视西方文明的发展过程。分专题讲授西方文明的特征、民族性格、国民性、思维方式、文化传统、优缺点,并从全球化角度探讨文明的整合问题。认为东西方文明的互相整合是世界文明发展的趋势。课程置放大量阅读材料,帮助学生了解学术动态、基本史料、发展脉络、注重学术性和前沿性。
问:建设这门课程的时候,您是如何设计的?在教学内容上有什么特色?
答:这门课程一是要让同学们觉得这门课程是有用的;二是着重剖析一些同学们感兴趣的问题。怎么让同学们觉得历史学是有用的呢?那就是讲透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关系。画家画画,那是基础研究,但有一位画家运用她的技能,为高速公路的建设画出了动物行走路线,呼吁要为动物的迁徙留出通道来,那就是应用研究。在我国,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可以分为基础研究和决策研究两种。由于分工的原因,基础研究在大学里进行,决策研究在政府部门进行。但是,基础研究如果不与决策研究结合,就会脱离现实;而决策研究如果不与基础研究相结合,其研究的深度也将受到影响。目前,这两部分还没有很好地结合起来。从政府的角度来看,需要建立直属于政府的、对基础研究进行再研究的机构,以便把基础研究与决策研究、理论研究与实践活动、文化研究与应用研究结合起来。
围绕着“文化兴国”这个主题,本课程着重分析了一些同学们感兴趣的问题。例如:文化是怎么使希腊统一的?中世纪的日耳曼王国是如何消亡的?英国是如何治理阴霾的?英国的政治是如何获得平衡的?西方国家是如何通过开放获得资源的?果断的决策为何能够为一些国家赢得先机?家族统治如何让位于国家统治?现代国家如何获得六个和谐要素?文艺复兴运动爆发的文化原因是什么?政治和道德为什么都是政治学的要素?如何认识大国重心转移的原因?“知识就是力量”如何改变欧洲命运?中央和地方之间应当如何求得和谐?国内与国际之间如何相处?国家与社会之间如何共赢?为什么“民族”一词也能够叫“国家”?国家与自然生态之间如何和谐?传统精英与专业精英之间应当如何协调?如何理解政府功能的扩大?德国历史发展的要素是什么?法国、英国、德国等国家在民族性上有何不同,有何各自的思维定势?国家的创新能力指的是什么?为什么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是“两面神”(批判与创新兼具)?亚历山大的远征为什么无法成功?为什么要突出文化的引领性?社会发展有何顺序?“先文化、再政治、再经济”的发展顺序是否合理?什么是欧洲文明的运动方式?为什么说最好的投资是对人的投资?为什么德国的自然科学力求各个方面同步发展,没有“攻关工程”那样的作为?哪些欧洲国家是后发制人,其迅速崛起的原因是什么?具有深厚文化传统的国家应当如何发展?这些问题非常有趣,引起了同学们的热切关注。
问:能否谈一下您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
答:从我们现在的教学情况来看,往往学生的主动性发挥不够,所以在讲课时我比较注重让学生参与。我要求同学们做到三个A: 一是Aggressive,有进取心,有进取精神。二是Active,是积极主动的,而不是被动消极的。三是Attractive,那就是可爱、可亲、有个人魅力。有了这三个A,学生就化被动为主动了。学生一积极,就会参与,就会喜欢,自然就会去钻研。我的课翘课的同学不多,因为大家都很喜欢这门课。
问:那您是如何具体做到三个A的教学效果的?
答:第一,是改变以老师讲课为主的方式,变为以学生提问为主,结果就是课堂气氛相当活跃。讲历史,我主张不能念讲稿,我有课件,也有思想,这就能够随时与学生对话。课堂上学生提出问题,我让他们来回答问题,最后我来做总结。
第二,是实行立体教学法,这包括课堂教学、学术动态介绍、教材和参考书选读、基本史料分析和历史地图。我为学生翻译了100多万字的中文史料和国内外学术动态介绍,这样学生就有充分的阅读材料了。我做了这样的工作,将心比心,要求学生写读书报告和课程论文也就顺理成章了。学生写出的文章质量很高,在这点上我感到非常满意。
第三,是进行素质教育,要让同学们觉得学历史是有用的,有趣的。
问:对于课程学习比较消极的学生,要如何逐步引导其进取精神?
答:这需要给他们注射强心针。之所以消极,是认为学习历史不如学习专业有用。那么,就需要给他们提供一些非常有用的学习技巧。比如大学生的写作能力,我提出了写论文的十三个步骤,学生觉得很有用。
(1)确定领域(如政治史、妇女史)。研究者需要注意扬长避短,尽量选择自己最熟悉、最有兴趣也最有优势的领域来进行研究。研究者需要有两张纸,一张记录自己的缺点,另一张记录自己的所有优点。前者为学习所用,后者为选题所用。
(2)确定选题。研究者一般从确定的领域中选择一个小题目来做(如“共和国的母亲”),这时需要考虑选题的政治意义、学科意义、现实意义和可行性。
(3)广泛阅读,阅读两种材料:学术动态和相关理论。这样,你就知道了自己是在哪里,在朝哪个方向行走,又能走多远。学术动态是与这一课题有关的所有著作,这帮助你掌握动态,以便走到学术前沿。理论著作(如经济学理论,社会学理论,历史学理论)也是非常重要的,它帮助你上升到理论高度。
(4)提出问题。在阅读的基础上,你就可以提出一系列的问题,这样你可以在较为前沿的基础上开始你的研究。一般要提出20个问题,然后对问题分类,并找出回答问题的方法。
(5)寻找回答问题的原始材料。你要决定哪里才能找到这些原始材料。
(6)搜集史料。研究者的原始材料,最好是到事件发生的核心地区去寻找。例如某区的法院,或者某企业单位的档案。原始材料需要满足一些要求,例如这些材料能够回答你提出的问题,是你亲自发现的、别人尚未使用过的史料。这样你写出来的文章才会有权威性。
(7)按照问题或按照专题来给史料分类,并且整理史料。你需要把你搜集来的史料按专题或者按你需要回答的问题来进行分类,需要仔细阅读分析史料,并且写出评语。
(8)写出一篇再现性的文稿,说明当时究竟发生了什么。要注意你现在写的是一部叙事体的著作,要尽量做到客观,是什么就是什么。
(9)写出一部解释性的作品。你要把再现的作品变成解释的作品。为此,你需要形成一个解释体系,涉及到原因、理由、意义的分析。你要言之成理,言而可信,并且需要深入到行为者的动机中去。
(10)形成理论思维,对以往理论进行挑战或者修正,或者重新确立其应用范畴。你要把你的研究与各种相关的重要理论进行比较,看什么地方是符合以往理论解释的,什么方面不是。如果你的调查和以往的理论不相符合,你还要分析其中的原因。通过对以往的理论进行证实或证伪,或者对其进行范畴的确立,你才有可能提出新的理论,并且用它来对你的新发现进行解释。因为你的论文上升到了理论高度,会引起学术界普遍重视。
(11)全面修订,整合成为初稿。要注意,这是你初步的完稿。
(12)送审和修订。把你的稿件印制20份,分别寄给你的导师、同行、出版社的编辑、赞同你和批评你的专家们,在收到他们寄回的批评意见后需要仔细修改,进一步完善你的稿件。
(13)精简和最后定稿。需要完成几件事:第一,把全稿文字压缩五分之二,以保证文字简练。第二,需要对每个段落的主题句认真修订,以保证突出主题。第三,你需要在文字和逻辑上进行推敲,注意学术规范、文笔优美和逻辑正确。第四,你要突出自己的论点,对人们熟知的常识可以省略。第五,要检查你在理论上的突破。经过这样的认真修改,优秀论文脱颖而出,这就可以提交给老师了。
问:您的课程有没有提升学生创新能力的考虑?
答:有的。所谓的原创性应当是指从无到有,而不仅是指在重要期刊上发表论文。如何从“四个现代化”转化为“增强中国的综合国力”、从培养“三好学生”转化为培养“四会人才”、从创建“一流大学”到实现“八个一流”?这就要突出科研的学术性、有用性、前沿性和中国特色。
(1)学术性。无论是人文科学还是自然科学,我国学者都具备提出重大学术或科学命题(如哥德巴赫猜想)的能力。中国有中国的发展经验,应当根据需要开辟新的领域,而且还要有发明的意识。一流科研成果并不意味在国际杂志上发表论文,更重要的是指“从无到有”的发明创造。在国际上被普遍认可的“青蒿素”和“超级水稻”,就是这样的标志性的重大科研成果。
(2)有用性。要建立理论体系,宏观的要建立,中观的理论体系也要建立。还应研究各个国家的要素和国民性,如英国的经验主义,希腊的感性、英雄主义。要撰写建立在基础研究上的决策研究论著,总结历史上与我们有着同步发展的国家的经验教训等。
(3)前沿性。我国科技发展存在的问题是模仿跟踪多、创新突破少。关键领域原始创新能力明显不足,已成为制约中国社会发展的突出矛盾。这不仅使我国在现代化进程中付出过高的经济成本,更严重的是迫使我国在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中受制于人,甚至可能长期被锁定在国际产业分工链的末端。那么,如何能够走向前沿?一是不在国际学术分工链的中低端做学问;二是需要提出原创性的重大理论,解決瓶颈问题;三是建立世界领先的新学科,扬长避短,调动资源,出其不意,做我们擅长的学问。
(4)中国特色。如何在世界上具有发言权,最重要的是要拥有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科研成果。“青蒿素”“超级水稻”的发明,都是极具中国特色、令世界瞩目的伟大成就。中国要与其他国家一起制定共同的科学、学术规则,要有让世界学习中国的成果,特别是在制度建设方面的成果。过去我们倡导与世界接轨,现在我们要参加国际学术、科学规则的制定。中国做好了,其他国家就会向中国学习,这样才能实现中国与世界的互动和双赢、多赢局面。
问:您刚才说到的“八个一流”是指什么?与建设现代一流大学有无联系?
答:当然是有联系的。几千年来的历史经验表明,强国必然都是文化大国,都是文化、政治、经济、军事综合国力的综合发展。文化是灵魂,是治乱兴衰、富民强国的根本。没有文化,哪有思想?没有思想,哪有创建?没有创建,哪有强邦富民之策?当今世界谁在文化上领先,谁就拥有引领世界制高点。人文研究推动国脉昌盛,这是人文学者的责任。
要建立文化大国,关键之一就是要建立“一流大学”。这是由三个“对外的一流”和五个“对内的一流”组成的。具体表现在:
(1)培养一流的大学生,即培养高水平的创新型综合人才,为实现“使我们国家的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并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伟大目标服务。在中国,一流大学生被称为创新型综合人才,其主要特点是具备“四会”: 无懈可击的专业水准、懂政治、懂经济、懂文化。这一目标的设定是为了适应我们国家发展战略的调整,从建设“四个现代化”发展为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综合国力是指政治的影响力、经济的影响力、文化的影响力和军事的影响力。与此相对应,中国大学理应培养“四会”人才,即创新型综合人才。
(2)创造出一流的科研成果。一流科研成果是指:原创性的成果,即原创性的重大理论突破;技术创新和引领性创新(即建立新的交叉学科,增加新的学科或学术增长点)。这些一流的科研成果或者是提出了新的理论,或者是解决了关键性的瓶颈问题,或者是开创了新的研究领域。
(3)一流的国内外声誉和社会影响。一流大学因为做到了新知识、新科学、新思维,做到了教学硬、科研硬,会成为一个群英荟萃的神圣殿堂。这样也就拥有了一流大学的声望和影响力,主要指在世界范围内被普遍承认、认可的前瞻性、教学和学术声望方面的公信力。
上述“三个一流”要靠大学内部的“五个一流”来加以支撑,它们是:一流的师资、一流的管理、一流的教学、一流的教学改革模式和一流的大学文化学术氛围。只有做到上述“八个一流”,才能使我国的高等教育在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宏伟过程中,迈出坚实的一步。
问:您提到了一流教师的问题。如果老师没有足够的创造性,对前沿知识掌握不够、没有清晰的教学思路,那么教学效果必然无从谈起。您认为对教师的培养国内外有什么经验?
答:对北京大学来说,教很重要,学也很重要,我觉得更重要的是我们学校整个领导层和所有的师生员工的共同理念、战略框架、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管理机制与体制和学术氛围起着决定性作用。只有这样,制定出来的政策才能够最大程度地提升北大的凝聚力。这是因为,这是一个学校领导、各个行政部门和广大教师一起编写出来的北大管理模式,是一幅北大的蓝图,必将为北大创建世界一流大学迈出重要一步。
国外著名大学的一些做法对我们也有启发,例如国外招聘新教师的程序要比我们严格,过程要持续一年左右。先成立一个招聘委员会,然后不断地筛选。比如我这个专业,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这个职位,往往是在几十人至近百人里面去挑选一人。经过层层筛选,最后会有三至四个候选人来学校试讲,最后才能从中确定一人。我们招聘教师,基本上是看他寄来的履历表,然后就来试讲,然后就由办公会议或者学术委员会决定,不像西方国家那么严谨。
另一个问题是教师的培养。这在西方有两种模式。一是像哈佛大学那样的私立大学模式,在那里,副教授是没有终身教职的,说你要来就来吧,来了以后我们不保证不解聘你。另一种是像加利福尼亚大学那样的公立大学模式,副教授是有终身教职的。助理教授进来以后,就有非常严格的教师培训计划。加州大学有一整套非常成熟的教师培养机制,教师不断有进修的机会,研究的机会。否则就跟不上形势,这肯定会影响到他的讲课质量。
问:目前在北大有没有类似的这种机制?
答:有的。北大有我们自己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教师培养模式。第一,很注重教师的师德教育和素质培养。第二,不随意解聘教师,这给教师提供了比较宽松的环境。第三,注重建立教师等级和岗位评估。这些都非常有用。
学校的育人氛围与环境也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除了硬件之外,我更想强调的是大学的人文学术氛围。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个问题更为严峻。在一个物欲横流、群体浮躁与急功近利的环境中,很难想象可以培养出一批批的创新型人才。
吴健雄教授曾经说过:“什么是一流大学?只要在周末晚上去看看那里的灯火是否辉煌!” 2000年诺贝尔奖获得者艾伦·麦克迪尔米德教授说:“一所大学的质量并不取决于它所拥有的教学大楼,也不取决于它的实验室和图书馆,虽然这些都很重要,但是决定科学研究水平高低的关键在人。一般来说,即使有风景如画的校园,汗牛充栋的图书馆,装备精良的实验室,但要是不能将最优秀的教师和一流的学生吸引到这些建筑物之中,那只能是金玉其表。因此,我一再强调——人是第一位的。”
问:培养一个合格教师需要多长时间?
答:这很难说,因为这是一个活到老学到老的问题。在中国有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之说。在美国,合格教师的培养,也要经过许多年。比方说,一个博士生如果硕博连读,需要八年,如果硕博分开读,时间还要长一些。八年学习,写出了一篇博士论文,找工作可能需要找两年。一般一个近代西方早期欧洲史的教职,常有几十人至上百人竞争,这些人都是博士,或有博士学位但没有终身職位的教师。如果你获胜,成为一个助理教授,那么学校会给你五到六年的时间,让你把博士论文改成一本书出版。假如书出版后业界评价很高,发表的论文质量也很高, 那就可以晋升为副教授,在公立学校就取得终身教职。这样,你的第一本书的出版是16年,就是16年才能写成一本不错的著作。成了副教授后,学校的要求更加严格,说再给你五年到十年时间,那时你应当能够出版第二本著作。 再过若干年,当你成了教授后,学校还是对你严格要求。因为在教授职称里还有各种等级和岗位,每年做一小评,三年做一次大评,都要根据你的业绩来给予你相应待遇。可见,培养一名合格教师并不轻松。
问:在对教师的教学、科研考核中,如何做到合情合理、公平公正?
答:这个问题非常复杂。除了科学、客观、公正外,评估标准一定要具体、细化。要素是看是否符合国家与社会的需要,质量如何,是否公正、公开、公平。主要的评估有四项,分别是教学、科研、对学科的影响和社会服务。
教学评估是评估课程体系是否与时俱进,教学理念及培养模式是否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是否达标,教学基地、设施、手段和师资力量如何,目标、运行、质量管理体系,成本与效益分析,以及教育的公平性。此外,还会对各种教学奖项进行评估,如是否为国际奖、国家级奖、省部级奖,或教学名师、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获得者。所讲的课程也能够进行评估,如是否为国家精品课程、国家精品视频课、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等。
科研成果评估的目的是筛选出优秀科研成果。重要的依据是:是否为原创性的成果,是否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成果,是否是获得重要奖项的成果。
学科建设方面的评估主要看教师在国际、国内学术界、科学界的活动及其影响,如是否担任与教学、科研有关的国际或国内的一级、二级协会的会长、副会长,是否具有国际影响力,是否获得过国际、国家重要奖项,在国际、国家著名大学是否担任过重要职务,是否为院士、权威刊物的编委、国际重要学术组织的会员等。还要看教师是否完成过各类国际、国家重要科研项目。
社会服务的评估标准主要分为校内服务和为校外服务。校内服务是指教师在学校各类机构和委员会中的服务业绩。校外服务是指打破大学的围墙,充分发挥大学的发动机与国家思想库的作用。在全球化的今天,打破大学的围墙,使大学与社会、政府、公众、企业互动,与国际前沿科学、学术互动,已经是一股势不可挡的潮流。
问:国外一流大学在专业课程和通识课程比例方面有什么特色?与我国有何异同?
答:北京大学和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都是研究型重点大学,文科教学在世界上相当引人瞩目。但这两个大学在本科课程设置方面,也有所不同。
两所大学在专业选择和学位要求方面存在差异。在加利福尼亚大学,刚入学的大学生没有确定专业方向,学校允许学生在一年内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专业,并且规定只要接收院系同意,在学期间学生随时都能够改变专业方向。在北京大学,在大学招生时就确定了院系,也确定了专业方向。学生入学以后,直接被分配进院系,由院系管理直至毕业。北京大学也允许学生转系,但转系的手续比较复杂,并不特别鼓励学生变换院系和变换专业方向。
以加州大学伯克利校区文理学院为例。本科学生要获得学位,需要满足学校、校区、学院和各系专业方向的四项要求。学校的要求有两项:一是写作初步,要通过The Analytical Writing Placement Examination,并且只能够考一次,不能重复考试。如果获得通过,就要选修Register for College Writing R1A的课程。学校的第二项要求是美国的历史与制度,这可以通过选修“美国历史”和“美国制度”两门课程来满足,成绩不得低于C或及格。伯克利校园的要求是通过“美国文化”的课程,这是伯克利校园的要求,每个伯克利加州大学的本科生需要通过这门课程才能毕业。学院的要求有四项:(1)阅读与写作:要求选修两门相关课
程,考试成绩不得低于C。(2)数理统计:数学和统计的满足要选修两个学分的相关课程。(3)外语:外语的满足要选修外语课程,并且通过系里的外语程度考试。(4)通选課程:通选课程共有文学艺术、生命科学、历史学、国际关系、哲学和价值研究、物理学、社会和行为科学七个领域,学生必须在每个领域选修一门课程。文理学院各系的专业要求一般为选读12门专业课程。以历史系为例,要求12门课程不得低于49个学分。获得文理学院学位者的总学分为120学分,其中60个学分需要在文理学院内选修。
与加州大学相比,北京大学文科的学位要求比较简单。以历史学专业( 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两个方向)为例,准予毕业的总学分为142个学分,其中必修课81个学分,选修课54个学分,实践学习1学分,学年论文与毕业论文6学分。在必修课的81个学分中有30学分为全校公共必修课程,包括大学英语8学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学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4学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4学分,文科计算机基础6学分,军事理论2学分,体育课4学分。剩下的51个学分要在历史系课程中选修,共20门课程,包括中国古代史、 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中世纪欧洲史等。选修课程共54学分,包括大类平台课程、本科素质教育通选课程、专业选修课程三大类。大型平台课主要是历史学系、中文系、哲学系、考古文博学院、外语学院和艺术学院开设的课程,学生必须从中选修16学分。通选课程为六大类,以每个大类选修一门课程要求,学生需要修满12个学分。这六大类是:数学与自然科学类,社会科学类,哲学与心理学类,历史类,语言、文学、艺术与美育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类。按照历史系的规定,该系学生可免修历史类的历史学通选课程。专业选修课要求选修29学分,全部是历史类的课程。但历史系也规定,可以选修本系或跨系选修课4学分,加上实践学习1学分,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6学分,共142个学分。
从以上课程设置的比较来看,在加州大学的专业设置模式中,专业课程与非专业课程之比为49:120;在整个课程的学分要求中约占40%;而北京大学的专业课程与非专业课程的比例为60:142,约占42%。但加州大学的学生能够接触较多的院系和课程,也能够比较从容地选择专业方向。实际上,在其总课程选修中,专业课程与非专业课程之比要大大低于49:120,因为后者往往要明显高于120。另一个结果是,学生所接受教育的跨学科程度要高于北京大学,并不局限在自己本专业的范围。这两个结果表明:加州大学学生的通识教育程度要高于北京大学,而专业化教育的程度则是北京大学要略高于加州大学。
问:在提高学生素质和教学质量方面,您还有什么建议?
答:第一,要提高阅读量。加州大学本科生、研究生的阅读量较高。一门本科生的专业课程每周的阅读量为200页。如果一位同学选修了四门课程,那么他一周的阅读量至少有800页。研究生的每周阅读量是本科生的一倍,如果选修4门课程,那么他每周的阅读量为1600页。我国大学文科的学生的阅读量远没有达到这个水准。
第二,要为本科生开设独立研究课程。伯克利加州大学历史系教授为本科生开设独立研究课程或研究讨论课程,为期一年。这门独立课程的课号只有一个,但学生可以选择他喜欢的领域(如希腊史、罗马史)跟某一位教授进行独立学习。一般来说,这种独立课程选修的人数仅为3~5人,所以有很多与老师交流的机会。在第一学期,教授要讲解一个专门领域(如罗马史)的整个研究动态,让学生明白自己是从哪里起步的。同时,还要指导学生阅读大量的著作,一般本科生每门课每周200页。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增进了学生阅读和发现问题的能力。第二学期,学生要在教授指导下撰写一篇40~50页的研究性论文。经过这样的训练,教授就把本科生引进一个专业方向。
第三,要理顺体制,为增强本科教育提供保障。哈佛大学前校长徳雷克·博克认为有六大问题亟待解决,分别是:(1)教授和学生对大学的角色和本科教育的功能有着不同的认识。(2)教师及其院系长久以来“各自为战”,缺乏合作,以至于在多数高校中,校方组织教师讨论课程设置 ,并不是为了有利于学生的课程规定,而是在“各自为战”的学者之间寻求平衡。(3)忽略教育目的,在教师们定期评估、修订课程体系的过程中,各方没有认真关注本科教育的目的应该是什么。(4)过于强调通识教育。教师们几乎把所有时间都用于讨论通识教育课程上,而通识课程通常只占学生所有课程的三分之一或略多。(5)忽略教学方法。对教师来说,学生应该掌握哪些知识便足够,谁也不愿涉及“怎样授课”这一敏感问题。(6)忽略课外活动。在进行教学评估的时候,多数评估往往只关注教授们参与的活动——为学生授课、为学生提供咨询、为学生评分,对至关重要的学生课外活动则缺乏应有的关心。博克提出的这些问题,对于我们了解当前本科教育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进行改革,是非常重要和令人深省的。
第四,是否能够设立“大学研究教授”职位,为那些在科学、教学上做出重大贡献资深教授提供帮助。在加州大学,大学研究教授直接隶属于大学,不硬性规定退休年龄,他们主要承担的是传承文脉的重要作用,主要工作是带研究生和进行科学研究。我国大学中没有“大学研究教授”这样的职称,而且在教授退休之前的好几年就停止他们招收研究生。我觉得这是一种很大的损失。
[责任编辑:陈立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