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困生写作方法指导之我见
2019-12-09马建霞
马建霞
作文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难点,是小学语文教师感到十分棘手头痛的课题,也是小学生最不愿意完成的功课。学困生作为班级中的特殊群体,他们由于语文功底差,观察能力欠缺,组织和驾驭语言的能力不好,写作时经常是下笔无话可写,或者是茶壶煮饺子——有话吐不出,即使东拼西凑勉强完成一篇习作,也是内容空洞,条理不清。写作,对他们来说简直就是一种煎熬,因此,教师在指导学困生写作时须多下一番功夫。那么,如何指导学困生写作呢?
一、善积累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引导学生在作文中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习作本应是学生真情实感的自然流露,可许多学生的文章里经常充斥着大量的假话、套话,学困生在这方面更是严重。在一次作文批改时,我随手抽出一位学困生的文章。开头是这样的:“岁月似流水,冲去了许多往事,但有一件小事却像磁铁一样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中……”没等看完,我便激动不已,因为这样精彩的开头我还是第一次看到,并且其出自一位学困生之手,可一路看完,才发现班里竟有十三位同学的开头与他的一模一样。我不禁大失所望。究其原因,并不是他们不想说真话,而是他们知识积累欠缺,无话可说,只能乱编瞎抄。所以教师要想指导好学困生的习作,就必须想办法让他们善于积累生活材料,做到有话可说。
1.用眼观察,积累第一手材料。
观察是对事物的感性认识。常言道:“创作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鲁迅曾说:“学习作文,第一须观察!”这就充分说明了观察对写作的重要性。我们要从正面引导学生去观察和接触事物,注重他们观察能力的培养,使观察成为写作的第一手资料,那么,学困生便不再无话可说。
2.用耳倾听,进一步充实材料。
俗话说:“眼见为实,耳听为虚。”意思是耳朵听到的信息往往不可靠,不真实,但在现代社会中,多数媒体所传达的信息还是比较可靠的,如有意对其加以收集、积累,也可以使其成为写作的珍贵材料。
二、巧模仿
模仿是儿童的天性,又是学习的最初形式,因此,在指导学困生作文时,以范文引路,实行读写结合,指导从仿写起步学习作文,无疑是提高其作文能力的一条重要途径。
那么,向谁模仿?朱熹曾诗曰:“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源,源自教材,源自阅读,尤其是课外阅读。教材与课外阅读中的文章各有特色,学生学过好的句子、段落或篇章,就要及时运用,加以模仿,借以表达自己熟知的人、事、物或阐述自己的观点、感受。
三、多面批
小学作文批改的现状往往是:教师埋头于学生的习作中匆匆地改,一篇文章往往一改就是十天半月。等到发下作文本时,学生对作文内容已几近淡忘,对作文批语的关注度当然会降低许多,令批改效果大打折扣。学困生本来就对作文不太感兴趣,这样一来,可能他们对老师的批语都懒得看一眼。而改变传统的批改方法,多采用面批则好处多多。
教师与学生面对面平等对话,批的是作文,交流的是情感,特别是平时作文水平差的同学,教师对其个性中的闪光点满腔热情地鼓励,同时恰如其分地指出作文中的不足,使学困生既感到是朋友的交谈,又感到是行家的教诲。这样一次贴心的面批,收获的可能就是学生的终生感激。此时,他们可能就会把心窗打开,教育就会出现新的契机。
四、激興趣
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激发写作的兴趣,学生才能接受,才能从认识和情感上倾向作文,真正产生热爱写作的巨大动力。尤其对学困生来说,写作是件苦差事,所以,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变苦学为乐学是非常重要的。
那么,如何激发学困生的写作兴趣呢?
1.开展活动,丰富作文。
学困生由于基础差,自身会产生一些自卑心理,加之小学生平日生活比较单调,会使其逐渐自我封闭。教师如能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如猜谜语、讲故事、春游等,定能使学困生在愉悦中敞开心扉开始写作。
2.抓机遇,即兴作文。
在教学中,教师要做个有心人,平时多观察学生,当学生受到什么刺激而情绪激动急于有话要说的时候,就趁热打铁指导他们写作,千万别错过好时机。例如,在上课时,有一位学困生突然呕吐了。同学们望着他们,有的若无其事,有的紧皱双眉,有的捂着鼻子,有的在小声谈论着什么。这时,他的同位赶紧掏出手帕反复多次擦拭他身上的呕吐物,又拿来扒斗到院子里扒来沙子,盖住呕吐物,最终,他把呕吐物清理得干干净净。在此过程中,这位同学竟没有捂一下鼻子。我紧紧抓住这个时机,利用下一节语文课,就让同学们写一件感人的事。这次习作,大多数同学兴趣较浓,尤其是那位学困生,写出了自己的真情实感。
3.运用媒体,轻松作文。
运用媒体向学困生展示美丽的风光、悦耳的音乐等,学生完全为生动的画面、动听的音乐与亲切的话语陶醉。在轻松活泼的氛围中写作的冲动便油然而生。
总之,学困生作为班级中的特殊群体,他们所承受的心理压力是巨大的,所以,教师要把他们与普通学生区别对待,在心灵上多给他们一些关爱,在写作的具体方法上多给他们一些指点。当然,指导学困生写作的方法,每一位老师都有各自不同的经验体会,只要我们多花一些心思在教学工作中,设身处地为学困生着想,就会有所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