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云南省6所公办医药类专科院校护理专业课程设置现状研究

2019-12-09曾静曾锦

职业·下旬 2019年10期
关键词:护理专业课程设置

曾静?曾锦

摘 要:本文通过对云南省6所公办医药类专科院校3年制护理专业的课程体系的研究,采用横向比较分析法,对6所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课程结构、教学计划、实践教学等资料进行分析,研究其课程设置现状,以期为各医药类专科院校护理专业课程设置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医药类专科院校 护理专业 课程设置

课 题:本文系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项目“云南公办医药类专科院校护理专业课程设置研究”(项目编号:2018JS706)阶段性成果。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全国的社区医疗服务机构、农村医疗卫生机构的建设与完善,私人诊所、私立医院、疗养院等民营机构的蓬勃发展,对优秀医护人员的需求量不断扩大。

为了解云南省医药类专科院校护理专业课程设置现状,本文以云南省6所公办医药类专科院校3年制护理专业为代表,分析总结其课程设置现状,以期为各专科院校护理专业课程设置提供有效参考。

一、研究资料

1.研究对象

本研究主要选取云南省6所医药类专科院校3年制护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作为研究对象。

2.研究方法

采用横向比较分析方法,将几所院校护理专业的整个课程设置分为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3个板块,再结合教学进程表、理论课与实践课的课程安排比重等进行综合分析。

二、理论课程设置现状分析

1.公共课程涉及范围广

6所院校护理专业理论课程设置中,公共课程涉及范围较为广泛,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英语、大学语文、计算机、体育、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军事理论等课程。

部分院校除了上述公共必修课程外,还额外设置了公共选修课,例如人际交流与沟通、面试技巧、卫生法规等。灵活的课程设置能给予学生更多的选择,以此拓宽学生的学习领域,尽可能实现兴趣与学习的有效结合,有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通过对课程课时的分析,6所院校护理专业的理论课程中,公共课程的课时都占到了以上,最多的占了近 。

2.专业基础课设置注重有效融合

几所院校专业基础课程设置并不完全相同,但相差无几,主要涉及人体解剖、生物化学、生理学、药理学、病理学、医学微生物学、免疫学等几个方面,都是医学生所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

部分院校专业基础课程设置注重课程之间的有效融合,例如组织学与胚胎学、病理与病理生理学等,这样不仅能够有效避免课程知识点之间的重复,同时也能够压缩专业基础课程,为其他课程提供扩展空间。部分院校还额外设置了机能实验、医学遗传等课程。专业基础课程的设置是为学生学好专业课,熟练掌握专业技能奠定必要基础。

从课程课时的分析,6所院校护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设置都在20%以上,最多的达到25%。

3.专业课程设置突出护理专业特色

虽然都是护理专业,但6所院校的专业课程设置也存在一定差异。除了内外科护理学,妇产科、儿科、五官科、老年、急救等专业护理学课程每所院校都设置了之外,各院校根据自身办学特色,在专业课程中还设置了健康评估、护理礼仪、护理学导论、基础护理技术、护理心理学等课程。

有的学院设置了专业能力扩展课,例如中医护理学、社区护理学等,扩展学生的专业知识面;有的院校通过设置知识扩展课,例如社区康复护理学、急危重症护理学、行政职业能力倾向测试、精神护理等,来增加学生的专业知识积累。部分院校则采用选修课这种灵活方式来扩展学生的知识面,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

三、实践实训课设置现状分析

这6所院校都十分重视学生的实践实训,无论是公共课还是专业基础课、专业课都设置了相应的实践课程,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实践课程的设置包括军训、社会实践、专业课程实验实训、专业综合技能实训、周末见习、毕业实习、顶岗实习、职业资格培训等,多方位的课程设置能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1.公共课实践课程设置情况

在公共课实践课程设置上,采用多种实践方式并存,除了课堂实践和校内实践,还充分利用本地资源开展校外实践。例如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部分实践课程就是利用周末带学生去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如博物馆、红色教育基地、新农村等参观学习;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创新创业等课程的实践教学内容也极其丰富,如专题讲座、案例分析、模拟面试、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创业计划大赛等。通过实践教学,能让学生们将理论知识同所观、所闻、所感相结合,以此提升学习的实效性。

2.专业实验实训课程设置情况

护理专业本就对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要求颇高,甚至可以说是苛刻,每一位学生都必须熟练掌握护理操作相关技能,有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这就要求在专业课程设置上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通过分析,6所院校的专业实验实训课程设置均占到了总课时的30%~40%,实验实训内容丰富,覆盖范围广泛,涵盖了护理专业人才所需的操作技能,基本能够满足对护理专业人才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要求。只有通过系统全面的实践培训,才能培养学生规范的基本护理操作技能,为学生走进医院实训打下基础。

3.临床实践课程设置情况

医學类院校都十分注重学生临床实践经验的积累。6所院校均采用“2+1”人才培养模式:第一至第四学期,在学校学习2年理论知识,第五和第六学期,到医院进行1年临床实践。院校给予学生充足的临床实践时间,最短实践时间为34周,多的长达40周。部分院校还充分利用课余时间,让学生提前到医院参与见习。

四、启示

对6所院校护理专业课程的分析研究表明,课程总体设置相差不大,但各有特色和优势。例如选修课的设置给予学生一定的学习自主性,知识扩展课及专业能力扩展课的设置能拓宽学生知识面,提升学生的专业技术能力等,值得相互借鉴和学习。

1.适当增加公共选修课内容,提高学生学习自主性

公共课程的设置是为了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和整体素质,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除了教育部规定的必修课程外,还可以综合考虑地方特色、办学理念、生源特性等因素适当增加一些公共选修课程,例如在民族自治州可以增加一些民俗文化研究、民族传统医药等课程。通过灵活的课程选择,不仅能有效提升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也能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

2.整合教学内容,优化课程体系

三年制护理专业的课程多、课时紧,通过整合教学内容,将基本内容重复的相关课程进行整合,优化课程体系,实现知识互通。这不仅能减少学习内容的重复,提高学生学习效率,还能缓减课时压力。例如将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微生物与免疫学融合成一门课程等。虽然部分院校也融合了部分专业基础课程,但未形成成熟的课程体系。

3.了解社会人才需求,适时调整专业课程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社会各类医疗机构层出不穷,对护理人才的专业性也提出更高的要求。例如社区医疗服务站要求护理人员具备社区护理学相关知识,疗养院需要护理人员具备老年护理及康复训练等的相关知识,月子中心需要护理人员具备产后护理及新生儿护理相关知识,中医馆需要护理人员具备一定的中医学基础等。在专业课程设置上,院校就需要综合考虑社会需求,适时调整一些专业课程,或采用专业选修课的方式,让学生根据兴趣有选择地进行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

4.实践课程的设置要注重实用性

实践课程的设置要充分考虑医疗机构的用人需求,注重实用性。作为医学类院校,应该与医院及各类医疗相关机构保持密切联系,以及尽可能地建立紧密合作关系,同用人单位一起探索人才培养模式。创造相应条件,利用周末时间或专门设立时间段,让护理专业的学生在第一至第四学期能有机会进入医院护理岗位见习,提前接触真实的护理工作。让临床实践贯穿整个学习生涯,强化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五、小结

课程设置对于护理专业人才的培养尤为重要,必须以培养具备良好职业操守和高超职业能力为出发点,在重视专业能力培养的同时要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在重视理论知识积累的同时注重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课程设置要紧跟时代发展步伐,以适应社会发展、经济建设和医疗改革的需要,让我们的学生具备更多的择业优势和社会适应能力,以便毕业后能在护理岗位站稳脚跟,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参考文献:

[1]施良方.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2]涂明华.高职高专教育护理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谭严.高职高专护理教育课程体系研究现状与思考[J].卫生职业教育,2014(11).

[4]蔡鳳英,沈华杰,李树香等.高职护理专业基础医学课程设置的调查与分析[J].继续医学教育,2017(7).

[5]陈琼,陈瑜.国内外护理专业课程设置研究现状述评[J].卫生职业教育,2009(2).

(作者单位:昭通卫生职业学院)

猜你喜欢

护理专业课程设置
在护理专业课教学中渗透职业道德教育的方法探索
高职护理专业英语教学研究与实践
高职物流专业课程设置与物流岗位职业证书的有效对接
独立学院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