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树高效栽培管理技术
2019-12-09姜殿凤
姜殿凤
摘 要:该文介绍了梨树高效栽培管理技术,主要包括:品种选择、选用壮苗、合理密植、合理施肥、疏花疏果等,为梨树的科学管理提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梨树;高产;管理技术
中图分类号 S66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7731(2019)21-0059-02
梨树是我国最古老的果树之一,在我国的种植历史已达3000年之久。冬季,北方供应的水果以梨和苹果为主,而梨以其滋阴润肺的特殊功能,深受人们的喜爱。提高梨树产量和品质,需做好科学管理工作,只有做到科学管理,才能生产出高品质的梨。为了提高梨的产量和质量,本文介绍了梨树高效栽培管理技术。
1 品种选择
要想栽培出高产高品质的梨,选择优良品种是关键。梨在市场上的销售价格相对较高,种植梨树的经济效益也比较可观。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品种。在胶东地区,以莱阳为例,除了著名的莱阳茌梨以外,近几年发展最多的以日韩梨为主,常见的品种有黄金、丰水、新高、南水、秋月等。
2 选用壮苗
选择梨树的苗木要求:株高0.8~1.0m,以2年生以上苗木为好,苗木要强壮,剔除病株、弱株,根系发达。苗木应具有3~4条侧根以及比较多的须根,主根的直径在0.4cm以上[1]。
3 合理密植
栽植梨树时,控制好梨树之间的株行距。根据不同的品种要求,合理密植。以南水梨为例,一般情况下,株行距2m×3m,种植密度157株/hm2,采用网架栽培,树形开心型,干高一般定在1~1.2m,便于操作管理。
4 合理施肥
4.1 施基肥 一般在采果后15d左右、落叶前施基肥,这时温度合适,树体吸收的营养储存在树体内,为来年开花提供养分。施肥时,在基肥中混入磷酸钙和骨粉等,大约在3000~4000kg/t,以提高基肥的有机质含量。
4.2 施追肥 1年追肥约2~3次,第1次在梨树萌芽前,大约3月底至4月上旬期间,施肥量为碳铵33kg/hm2或尿素11kg/hm2,以促进梨树开花。第2次追肥在停止落果、部分新梢已经停止生长的时候,催动梨树花芽进行分化,促进梨果实膨大,以磷、钾肥为主[2]。若梨树结果较多且树体衰弱,在完成果实采摘后,应及时再追1次肥,以增加树体营养,提高越冬能力。另外,在梨树开花的前后以及新梢生长期,最好叶面喷洒0.3%~0.5%的尿素,以加强营养。
5 整形修剪
对于梨树的整形修剪,普遍情况下以2层5主枝疏散分层和1层1杆形为宜,在实现培养骨干枝,在最短的时间内进行落头开心,将光路打开,逐年回落,一直到梨树的高部分成开心形。以南水梨为例,树枝修剪应严格按照“三套枝”的方法,保持树体比例。因为南水梨拥有比较发达的枝丫,修剪本着“少截多缓”的原则进行,防止枝丫过于紧密。
6 提升坐果率
6.1 花期放蜂 花期要做好授粉工作,而最佳的花粉传递者是蜜蜂,所以在花期的时候不能喷洒农药。在梨园中放飞蜜蜂,可以提升花粉传授率。
6.2 人工授粉 人工授粉可以大大提高梨树的坐果率,是当前普遍采用的授粉方式。在梨树开花期间,要提前做好授粉树的花粉采集工作,授粉时用毛笔、软鸡毛等工具蘸取花粉,为雌蕊柱头传授花粉。一般在花序开1~2d时开始授粉,梨花已开放2~5d时,是授粉的最佳时期。授粉是一项时效性较强的工作,一般集中在盛花期3~5d,过早或过晚都不行。在胶东地区,花期还要做好预防“倒春寒”的工作。根据历年的经验来看,胶东地区一般每年的4月中旬至4月下旬期间容易发生“倒春寒”,此时正是果树开花的时期,很容易发生冻害,对果树的危害相当大。因此,这个时期一定要提前做好防“倒春寒”的准备工作。
6.3 喷洒微量元素和使用生长剂 在梨树开花的盛花期或幼果期,可以喷洒一定浓度的微量元素和生长剂,以提升坐果率。
7 疏花疏果
7.1 疏花 疏花可以减少树体养分的消耗,一般在梨花的花序已经伸出到梨花完全盛开时进行。根据果农的经验,疏花效果最好的时期是花蕾期,也就是花序已经伸出但梨花还尚未完全开放的时候。这时疏花,花序之下的果台副稍便会在当年就形成花芽。
7.2 疏果 疏果也是有效提高坐果率的一項措施,但是这项工作有时间限制,很多果农从幼果期一直到成熟期间,整段时间内都在不停的疏果,其实这是错误的,最合适的疏果时间是在生理落果已经停止后的15d左右。疏果的时间宜早不宜迟,在早期进行疏果,对当年形成花芽和增加梨的个头有很大的影响。
7.3 留花量和留果量 留花量一般是按照1年为单位,计算出总枝数的百分比。若果形较大,一般留30%~40%,若果形较小,留40%~50%。留果量一般是以距离作为依据进行留果。对果形较大的梨子,每间隔25cm左右留1个果子,中果形和小果形,可以留双果。
参考文献
[1]梁国婷.山东寿光四季梨日光温室高效栽培技术[J].果树实用技术与信息,2018(1):18-19.
[2]董文赫.解决农作物秸秆焚烧的主要途径是秸秆直接还田——吉林省梨树县秸秆覆盖还田10年回顾[J].农机使用与维修,2017(12):89-90.
(责编:张宏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