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宁麦13号高产保优栽培技术

2019-12-09韦安勤

安徽农学通报 2019年21期
关键词:栽培技术高产

韦安勤

摘 要:宁麦13号是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选育的春性小麦品种,具有产量高、品质优、抗性强、适应性广等优点,已在海安地区推广10多年。该文根据近些年的生产实践,阐述了宁麦13号的高产保优栽培技术。

关键词:宁麦13号;高产;保优;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35、S36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7731(2019)21-0048-02

宁麦13号系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从宁麦9号经系统选择育成的春性、中熟、弱筋小麦品种,2005年通过江苏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6年通过国家审定,适宜在长江中下游冬麦区江苏、安徽2省的淮南地区等中上肥力田块种植。海安市河东、河南地区是弱筋小麦优势生产区和优质饼干小麦生产基地,“十一”五以来,宁麦13号在全市每年推广7000hm2以上,表现出良好的丰产性,2006—2019年14年平均单产6.29t/hm2;2006年大面积示范平均单产6.84t/hm2,比宁麦9号增6%;2016—2017年在小麦安全性测试中,宁麦13号号平均单产6.36t/hm2,位于16个测试品种的第3位。

1 播种

1.1 种子处理 小麦种子药剂处理(拌种或包衣)可以有效控制多种种(土)传病虫危害,减少或推迟苗期病虫发生,将病虫防治关口前移。同时,播种时用生长延缓剂矮苗壮拌种或苗期喷施,有利于培育壮苗。

1.2 适期早播 弱筋小麦在保证麦苗安全越冬的适播期内,要求早播,有利于降低籽粒蛋白质含量,增加淀粉含量,改善品质。宁麦13号适播期在10月底至11月初,最佳播种期为10月30日—11月5日。

1.3 稀播精播 适期早播采用精量播种,基本苗控制在180万/hm2以内;适期播种采用半精量播种,基本苗控制在240万/hm2左右。错过播种适期,要适当增加播种量,每晚播1d基本苗增加7.5~15万/hm2,最多不超过预期穗数的80%(375万/hm2基本苗)。采用机条播,行距25cm,将6行播种机的播种行数调整为5行,播种深度旱茬3~5cm,稻茬2~3cm。

2 施肥

总的施肥原则是前重、中控、后补,确保前期足肥促早发,后期控肥保优质。弱筋小麦应适当降低氮肥施用量,增施磷钾肥,减少生育中后期施氮比例。总施氮量根据地力水平确定,在江苏沿江、沿海优势生态区一般掌握总施氮180~210kg/hm2;氮、磷、钾配比为1∶0.5∶0.5,氮肥运筹比例基肥∶壮蘖肥(或平衡肥)、拔节孕穗肥为7∶1∶2。

2.1 施足基肥 施用25%复合肥600~750kg/hm2或45%BB肥375~450kg/hm2,加尿素75~150kg/hm2,再加腐熟有机肥1000~1500kg/hm2。

2.2 看苗施用平衡接力肥 越冬至返青期,施用尿素45~60Kg/hm2,捉黄塘促平衡。

2.3 合理施用拔节孕穗肥 在基部第1节间定长、叶龄余数3左右时,施用25%复合肥300kg/hm2或45%BB肥150kg/hm2,此后不再施肥,以免影响品质。

3 抗逆

3.1 防渍害 “麦田一套沟,从种喊到收”。高标准、高质量地开好麦田外3沟,在秋播前修挖竣工,并保证逐级衔接、逐级加深,田内沟在秋播期间一次实施到位,杜绝三角沟甚至无沟种麦现象,确保旱能灌,涝能排,雨止田干,奠定保优高产基础。稻茬麦田开沟要3沟配套,竖沟、腰沟、田头沟逐级加深,沟沟相通,主沟通河。高产麦田:竖沟25~30cm深,腰沟35~40cm深,田头沟45~50cm深,沟宽20cm,以便排水,增加耕作层透气性。麦田防渍除开好1套沟外,还必须降低麦田的地下水位深度,其控制深度为:苗期50cm,分蘖越冬期50~70cm,拔节期80~100cm,抽穗后100cm以下。

3.2 防冻害 宁麦13号品种春性强,遇到倒春寒,易遭受冻害,其冻害要重于本地其它的小麦品种。其预防措施:一是选择适宜的播期;二是用“矮苗壮”15包/hm2拌种112.5kg,培育壮苗,适时化控,提高麦苗抗寒能力;三是提高播种质量,减少露籽,深籽、丛籽,配套沟系;四是适当降低播种密度,促进壮苗越冬;五是施足基肥,增施磷钾肥;六是越冬期遇强寒流前根据需要可窨水防冻;七是寒流来临前及寒流期间,不能进行化除,尤其不能喷施对低温敏感的除草剂;八是冻后增施恢复肥。叶片冻害或主茎幼穗冻死率10%左右,不施肥;主茎幼穗冻死率20%,应迅速施用尿素75kg/hm2;每增加20个百分点,增施尿素37.5kg/hm2;主茎幼穗冻死率100%时需施用尿素225kg/hm2,才能获得正常产量;要注意增施的恢复肥跟正常施用的拔节孕穗肥不能互抵。

3.3 防倒伏 对长势偏旺的田块,于麦苗的倒5叶末至倒4叶初,施用“矮壮丰”750mL/hm2或喷施15%“多效唑”粉剂750~1050g/hm2,以利控上促下,控旺促壯,增强小麦后期抗倒能力。

3.4 防病虫草害 宁麦13号抗梭条花叶病毒病,中抗赤霉病,中感白粉病,高感条锈病、叶锈病、纹枯病。

3.4.1 前中期注意除草 秋播时优先采用土壤封闭处理,适时进行茎叶化除。春季化除:单子叶杂草,以看麦娘、日本看麦娘、硬草等为主的,可用50g/L唑啉·炔草酸乳油1200~1500mL/hm2或15%炔草酸可湿性粉剂600~675g/hm2;以早熟禾为主的,可用3%甲基二磺隆水分散粒剂375~450g/hm2;以菵草为主的,可用50g/L唑啉草酯或唑啉·炔草酸乳油1200~1500mL/hm2或3%甲基二磺隆水分散粒剂300~375g/hm2+50%苄嘧·异丙隆可湿性粉剂2700g/hm2。双子叶杂草,可用50g/L双氟磺草胺悬浮剂270~360mL/hm2+200g/L氯氟吡氧乙酸乳油675~900mL/hm2进行防治。单、双子叶杂草混生的,可将唑啉·炔草酸或炔草酯与双氟磺草胺和氯氟吡氧乙酸进行复配使用,用量同上。

3.4.2 中后期注意防治纹枯病、白粉病、赤霉病及虫害 纹枯病:于3月中下旬喷施5%井冈霉素水剂6000~7500mL/hm2或10%己唑醇乳油600~750mL/hm2或240g/L噻呋酰胺悬浮剂300mL/hm2,兑水750kg/hm2均匀喷雾。对白粉病、赤霉病及虫害,开展穗期病虫总体防治;第1次:掌握在小麦扬花初期(扬花株率5%~10%),主治赤霉病、白粉病和蚜虫,兼治其他病虫;第2次:首次用药后5~7天,主治病害;复查补治:5月上旬后期。白粉病(兼治局部地区田块的锈病):使用12.5%腈菌唑EC或40%粉唑·嘧菌酯SC或15%三唑酮WP;赤霉病:交替使用80%戊唑·多菌灵WP或35%戊唑·福美双SC或25%氰烯菌酯SC或50%多·酮WP。麦蚜:使用25%吡虫啉WP或25%吡蚜酮WP。局部田块有粘虫、麦叶蜂危害的,可用晶体敌百虫防治;有麦蜘蛛发生时,用扫螨净或阿维菌素防治;单位用药量按登记用量使用;以上药剂兑水600~750kg/hm2均匀手动喷雾或兑水300~450kg/hm2机动弥雾。绿色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按照《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NY/T393-2013)要求进行用药。

3.4.3 合理应用生长调节物质 孕穗后结合病虫草害防治可施用一些能促进碳水化合物向籽粒的物质,喷施强力增产素225~450g/hm2,或硼砂2250g//hm2或磷酸二氢钾3000g//hm2,提高籽粒中碳水化合物的含量,降低籽粒蛋白质含量,改善品质。 (责编:张宏民)

猜你喜欢

栽培技术高产
小麦高产栽培技术探讨
秋茬蔬菜高产有妙招
番茄大棚栽培技术探析
早春大棚番茄高产栽培技术
石榴短枝红在驻马店引种表现及丰产栽培技术
苹果元葱高产栽培技术
超级杂交稻广两优1128高产栽培技术
无公害大葱高产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