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背景下西藏文化对外传播策略研究
2019-12-09谢爽
谢爽
摘 要:在“一带一路”背景下,西藏地区重新承担起了中国与南亚国家交流的责任,成为“一带一路”上推进中国与南亚地区文化互鉴,民心相通的纽带。“一带一路”的建设,更是推进了环喜马拉雅地带的文化交流,有力地促进了西藏文化的对外传播与交流。文章结合“2019中国西藏发展论坛”的开展情况,综合西藏文化对外传播情况,从西藏文化内涵出发,探究“一带一路”背景下的西藏文化对外传播策略,巩固西藏文化在中国文化对外交流中的战略地位,加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中国文化的了解与接纳,更好地推进“一带一路”的文化建设和发展。
关键词:“一带一路”;西藏文化;对外传播;路径策略
西藏文化以藏传佛教、藏族民俗文化以及其特有的高原文化著称,通过壁画记录下的古老的文化图像令人们神往。西藏文化作为中国特色文化之一,是以吸收接纳外来文化为基础,在我国青藏高原的土地上形成的特色文化,其与南亚部分国家的文化有着一定的相通性,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其文化对外传播的难度。“一带一路”的发展要求我国与沿线国家能够实现文化互通,西藏文化因为文化基础以及地理位置因素在其中有着义不容辭的责任。下文将详细介绍“一带一路”背景下西藏文化对外传播的策略。
一、西藏文化对外传播在“一带一路”发展中的
重要作用
2019年6月14日,2019中国西藏发展论坛成功举办,习近平总书记将西藏称为国家的“重要生态安全屏障、中华民族特色文化保护地以及世界旅游目的地”,高度肯定了西藏文化在“一带一路”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有助于营造良好的“一带一路”建设氛围
西藏文化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吐蕃文化,在公元7世纪至9世纪,吐蕃曾经统治中亚地区达200年之久,通过敦煌实现了中亚各国之间的经贸交流以及文化交流,为西藏多元文化融合奠定了历史基础。如今中亚以及南亚各国在一定程度上有着共同的文化基础。西藏文化的对外传播有助于营造良好的“一带一路”建设氛围,这不仅基于历史上的文化交流背景,还因为西藏文化的藏传佛教内涵。藏传佛教在印度佛教的基础上融合了藏族高原特有的文化底蕴,对人们的处事方式等都产生了重要影响。藏传佛教以利乐众生以及慈悲行善为宗教价值观,这也深刻地影响了藏族人们道德观,藏族人民朝圣的虔诚以及将自己的心爱之物奉献他人的慈悲,在很大程度上都有助于构建和谐的“一带一路”建设氛围。西藏文化的对外传播也能够对沿线国家民众产生一定的正面影响,有效缓解“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文化冲突,对于“一带一路”的稳步推进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二)有助于沿线国家多元文化共存体系建设
西藏文化是兼容并包的文化,也是吸纳多种文化所形成的多元文化,其中既有鲜明的地域特征和民族特征,又有对印度、波斯以及中原文化的吸收和借鉴。西藏文化的对外传播能够吸纳沿线国家的文化特色,能够以积极包容的心态促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多元文化共存体系的建设,促进文化融合发展。
(三)有助于沿线国家生态文明建设,保护高原生态环境
西藏文化是立足于青藏高原以及喜马拉雅山脉的特殊地域环境下产生的一类文化,其文化中内含着对天地万物的敬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发展观念。在长时间的历史演进中,也正是因为西藏文化当中的这一内核,青藏高原成为人类的最后一片净土。西藏文化的对外传播,在很大程度上能够促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生态文明建设,使其能够在西藏文化的熏陶和感染下,更为敬畏自然,推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环境建设,保护高原生态环境以及高原珍稀物种的栖息地。
(四)有助于文化互鉴,民心互通
西藏文化在历史上曾经与尼泊尔、阿富汗、巴基斯坦以及孟加拉国等国家进行过文化交流,这一次借助“一带一路”发展的良好契机,能够进一步加强西藏文化与沿线国家的文化互鉴以及民心相通。西藏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以及地域性,其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西藏文化的对外传播可以是官方形式,也可以是民间形式,以“一带一路”为依托,能够让沿线国家加深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了解,也有助于西藏地区加深对周边国家地域文化的理解,从而促进文化的兼容并包,以文化交流促进经济交流,加深与沿线国家之前的文化纽带、情感纽带以及精神纽带,有助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携手共同推进这一发展格局的构建和完善。
(五)有助于西藏旅游业的发展
西藏文化的对外传播还能够增强西藏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吸引力和影响力,以文化交流为依托,带动西藏旅游业的发展。西藏文化因为是多元文化的融合体,加之其地域特点,自身带有一种神秘色彩以及丰富的宗教文化色彩,所以西藏文化的对外传播,不仅能够加深沿线国家对西藏文化的了解,更能够激发沿线国家民众对西藏文化的好奇以及向往。在此基础上,很多沿线国家的民众会在好奇心的引领下来到西藏进行探寻。因此,西藏文化的对外传播是纽带也是桥梁,更是西藏旅游业发展的良好助力,能够帮助西藏地区在“一带一路”的背景下,实现旅游业的大发展,并以旅游业的发展为基础,更好地推进地区经济以及社会各个方面的发展与进步。
二、“一带一路”背景下西藏文化对外传播的路径策略
“一带一路”背景下西藏文化对外传播是促进我国与沿线国家的文化交流的重要方式,也是进一步提升我国与沿线国家的情感交流,增强“一带一路”建设实效性的重要手段。但是西藏文化的对外传播也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稳步推进西藏文化的对外传播,需要关注传入地的文化现状,以实现西藏文化与当地文化的良好交流。具体路径策略如下:
(一)正确定位西藏文化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战略地位和责任
西藏文化在对外传播过程中,需要找准自己的定位,才能够在“一带一路”背景下实现自身的价值。这就需要正确定位西藏文化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战略地位和责任。首先,西藏文化对外传播是“一带一路”建设的“催化剂”,要利用西藏文化多元并包的文化特点以及其独有的吸引力,吸引沿线国家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注意力,从“文化软交流”入手,逐步推进沿线国家对“一带一路”的支持与信任。其次,西藏文化对外传播还有提升世界对中华传统文化认同感的历史责任。西藏文化中的民族、宗教以及历史故事,能够起到引人入胜的效果,同时古往今来也有着大量的西藏人民与外邦人民友好相处的故事。西藏文化的对外传播还能够引起沿线国家民众的共鸣,为“一带一路”的建设以及沿线国家的合作交往奠定文化基础。
(二)寻找西藏文化与他国文化的共通点,并以此为切入点
西藏文化是中亚多文化的融合体,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更是吸纳了周边国家文化基础。在对外传播过程中,应该寻找自身与他国文化之间的共通点,并以此为切入点,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进行传播,让当地民众能够慢慢接纳西藏文化,并从西藏文化中找到与本国文化中相通的部分,也能够让其更加易于接受中华传统文化,更加接纳和支持“一带一路”的建设和发展。
(三)加强西藏旅游业的发展,促进民间文化交流
旅游业的发展能够极大地带动西藏文化的对外传播,也能够让沿线国家的民众积极主动地来了解西藏文化,变被動传播为主动传播。西藏旅游业发展的前提在于西藏文化的基础传播工作,这需要西藏地区针对文化的对外传播进行相应的媒体宣传,能够通过视频或者音频资料让沿线国家看到这个神秘的地区,能够产生对西藏地区的向往。除此之外,加强西藏旅游业的发展,还需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搭建好沿线国家进入西藏地区旅游的桥梁。例如,可以举办文化交流会,从民间文化交流入手,在沿线国家民众当中实现良好的西藏文化对外传播。或者可以通过文化经济交流的形式,给予来西藏做生意的外国人以良好的城市体验,然后带动西藏旅游业的发展。综上所述,加强西藏旅游业的基础设施建设支持,为入藏游客提供良好的服务,在相应的西藏文化对外传播的基础上,依托西藏文化所特有的吸引力等,推进西藏旅游业的发展,能够实现良好的西藏文化对外传播循环机制,极大地提升西藏文化对外传播实效性。
(四)推进西藏文化产业经贸发展,增加西藏文化产品出口
以经贸交流促进文化交流,然后以文化交流带动经贸交流,这是一种常见的经济文化规律。为此,在“一带一路”背景下实现西藏文化的对外传播,需要推进西藏文化产业经贸发展,增加西藏文化产品的出口。西藏文化中诞生了具有藏族特色的壁画、雕刻、刺绣、天珠、玛瑙以及珊瑚等文化产品,同时西藏、金银器、宗教用品、服饰等都具有鲜明的藏族文化特色,深受沿线国家民众的喜爱。因此,在发展过程中,可以以国家或者当地政府牵头,民间经贸往来为依托,推进西藏文化的对外交流以及西藏地区对外经贸发展。以西藏特色文化产品为载体,能够将西藏文化传播出去,同时也能够依托西藏文化的吸引力,吸引更多的外国民众对西藏文化的探索和喜爱。
三、结语
西藏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有着鲜明的藏族特色和高原特色,其兼容并包的文化发展形式,更是在“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曾有过“文化先行,经济跟进”的倡导,西藏地区作为“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发挥西藏文化的独特优势,以西藏文化的对外传播为契机和手段,依托“一带一路”的良好发展机会,实现区域经济和文化的繁荣发展。本文从西藏文化的战略定位、传播途径、传播主要参与者以及依托方式等方面入手,对“一带一路”背景下的西藏文化对外传播进行了策略研究,希望能够对提升西藏文化吸引力以及“一带一路”背景下西藏地区的良好发展提供相应帮助。
参考文献:
[1]高志才,屈植斌,汪雄.困境与突围:“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跨文化传播[J].体育研究与教育,2019(2):78-80,87.
[2]王建秀.甘南藏族香浪节的藏族文化及传承意义[J].中国民族博览,2019(3):28-29.
[3]贡保扎西.论藏族传统文化的思想内核与基本精神[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8(10):42-47.
[4]郑保卫.“一带一路”背景下西藏文化对外传播策略研究[J].当代传播,2016(2):40-42.
作者单位:
成都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