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文化产业发展策略探讨
2019-12-09尚佳伟
尚佳伟
摘 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精神文明建设的大力推动,群众对于文化的需求更加强烈。在市场经济环境下,文化产业成为当前引导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形式,而针对当前群众对文化的多元化需求,相关部门应积极推进群众文化产业发展,以丰富群众文化形式,优化群众文化内容,全面提升民众的文化素养,落实精神文明建设目标。基于此,文章从群众文化产业发展意义出发,结合当前群众文化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探究相应的发展策略,以期对推动群众文化发展有所助益。
关键词:群众文化;产业发展;文化素养
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围绕文化发展形成的产业链条逐渐成为国民经济产业结构优化与创新的重要内容。文化产业的兴起,为文化创意注入了新的动力,并推动了文化资源的整合与协调,推动文化工作者在创作、播映、出版、娱乐环节不断寻找产业发展空间,从而更好地满足群众的多元文化需求。
一、群眾文化产业发展意义
文化产业是以生产和提供精神产品为主要活动,以满足人们的文化需要作为目标的产业类型。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群众的文化需求越来越强烈,因此,推动群众文化产业的构建与发展,则成为当前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内容。
推动群众文化产业发展,首先有利于满足当前群众多元化的文化需求。群众是文化的消费者,在物质生活逐渐改善的情况下,群众对于文化这种精神产品的需求逐渐增加,而产业化的发展模式能够从市场的角度分析群众的文化需求,并调整文化产品的供给结构,不断丰富文化内容、创新文化形式,以满足群众的精神需求。其次,有利于优化文化产业结构。文化产业面对的不仅仅是消费个体,而是整个文化消费群众。目前我国文化产业结构发展存在诸多问题,产业结构缺乏创新动力,群众文化产品质量不高。针对此,推动产业化构建,利用市场竞争对群众文化需求的分析,能够促使企业及时调整文化发展方向,进而带动整个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为文化产业的持续发展提供动力,进而更好地满足群众的文化需求。最后,有利于促进精神文明建设。群众文化产业的发展,能够从精神层面提升群众的文化体验,引导群众的审美品位,提高群众的道德修养,进而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氛围,推动和谐社会的构建。
二、群众文化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人民群众是文化的消费者,自然也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从调查数据显示来看,2018年我国文化产业实现营业收入89257亿元,比上年增长8.2%。文化制造业、文化批发和零售业、文化服务业等均实现了显著的增长,这一发展现状对于群众的文化需求来看无疑是非常有益的。
在文化产业蓬勃发展的背景下,群众文化作为其中的重要分支,其发展潜力也值得重点关注。但是目前从群众文化产业发展现状来看,其中存在的问题依旧比较突出,例如:文化产业发展缺乏对群众主体的分析,文化供给与文化需求之间存在严重错位,能够满足群众文化需求的文化类型十分有限,导致群众对文化产业发展缺乏足够的认可;群众文化产业发展缺乏有效的市场运作,文化经营过程中难以形成良好的经济收益,从而无法对群众文化的持续发展予以支持;政府在群众文化产业发展方面的投入不足,群众文化活动的基础设施严重不足,影响了文化产业的服务质量;精通群众文化发展的专业人才缺失,对于群众文化产业的运作模式缺乏专业指导,难以建立市场化的运营模式,影响了群众文化发展,在群众文化产品设计中缺乏创新人才,导致群众文化内容单一且发展缓慢,难以满足群众的多元化文化需求;缺乏独特的群众文化产业品牌,产业影响力明显不足,品牌效应是市场竞争的重要抓手,但是当前我国群众文化产品更多的是低质量的重复创作,缺乏具有市场影响力,且广为群众接受的文化品牌,从而使得群众的文化参与热情得不到良好的引导,增加了群众文化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矛盾;群众文化产业链条不完善,面对的文化消费群体单一,尚未形成完整的文化产业系统。针对此,相关部门应深入分析市场经济环境下群众文化产业发展的趋势,并科学整合多元文化资源,推动文化产业模式构建与有效运行。
三、群众文化产业发展策略
(一)立足群众主体,引入市场运作模式
群众文化要想实现产业化发展,需要围绕群众主体需求,引入市场运作模式,在市场竞争中不断优化完善。在产业化发展过程中,首先要确定群众的主体地位,从群众的需求出发,深入群众,调查群众的多元化文化需求,针对不同年龄、不同文化水平、不同职业的主体,进行文化产品创新,吸引群众参与到文化创作中来,并根据群众意愿对文化产业结构进行设计与调整,以提供符合群众精神需求的文化产品,提高产业运作效果。其次,加强资源配置,利用市场化手段,引导人才、资金、技术等进入到产业发展中来,通过资源配置支持群众文化产品的发展,并根据群众对文化产品的消费检验资源配置效果,并根据市场反馈调整文化产业发展方向。最后,参与市场竞争,利用市场环境检验群众文化产业发展水平,同时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引领群众文化发展方向,打造健康、向上的文化产品,体现群众文化产业发展的社会价值。
(二)完善基础设施,改善群众文化服务质量
群众文化发展需要物质条件的支持。从群众文化的社会价值来看,政府在发展群众文化基础设施方面发挥着主导作用。政府在群众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首先应制定科学的群众文化发展政策,从方向上给予指导,并激发市场主体参与群众文化产业发展的动力,吸引企业参与到基础设施建设中来,利用互利共赢的运行模式,提高企业参与建设的积极性,提高基础设施的整体质量,为群众文化活动创造良好的物质条件。其次,政府增加财政拨款,将群众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到预算中来,利用预算的权威性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以巩固群众文化产业发展的物质基础。再次,加强对文化基础设施的规范与管理,针对当前群众文化发展中不同群体之间的冲突,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规范,缓解群众文化发展中的冲突,提高基础设施的利用效率。最后,创新文化服务模式,立足基础设施条件,加强服务模式构建,引导群众参与文化产业发展。
(三)加强人才培养,促进群众文化创新发展
群众文化产业发展需要创新人才的强有力支持,但是目前参与群众文化工作的相关人员整体素质不高,对于群众文化产业缺乏充分认识,使得群众文化在产业运行中缺乏规范模式。基于此,相关部门应注重对群众文化产业发展人才的教育与培养,为群众文化提供更加专业的指导。相关部门应加强与高校的联系,在高校专业设置中进行调整,根据当前群众文化产业发展需要,培养专门从事文化产业运行的人才;注重对当前人才的教育与培养,根据群众的多元化文化需求,调整工作人员的知识结构,提升其工作能力,以落实群众文化产业发展目标;加强对人才的激励与管理,利用多种激励手段调动人才参与到群众文化的创作中来,丰富群众文化内容,推动群众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注重对群众的培养与引导,调动群众参与文化创作与文化产业发展的热情,发挥群众的智慧,创造符合自身精神建设需要的文化作品,从而让文化产业更加贴近群众生活。
(四)打造文化品牌,构建群众文化影响力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打造具有市场影响力的文化品牌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必经之路。在群众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相关部门应提高品牌意识,根据自身资源优势,发展优势文化资源,并塑造个性化品牌,以打破市场中群众文化千篇一律的模式,为群众提供优质、独特的文化资源,并提高群众对文化品牌的了解与认知;注重品牌的宣传与营销,利用市场化营销手段,对文化品牌进行经营,吸引群众体验文化,在精神享受中理解文化品牌的内涵,并逐渐形成对文化品牌的忠诚;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加强文化品牌的宣传,通过互联网提高文化品牌的宣传力度,扩大群众文化的辐射范围;做好品牌的经营管理,打造公益性文化服务的同时,也应利用文化品牌实现经济创收,利用市场模式引导品牌运营,将文化品牌作为支撑产业发展的关键要素,提高品牌质量,并依托群众力量创建多样化品牌,发挥品牌效应,进而推动群众文化产业的持续发展。
(五)探索多元化形式,延伸群众文化产业链条
群众文化产业的发展需要探索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打破当前群众事业的公益性,利用市场化手段实现文化产业的有效运营,从而获得经济收益,继而反哺群众文化。群众文化产业不应该局限于社区、文化馆等领域,应该积极探索多元化形式,例如企业文化、校园文化、街头文化、商业文化、餐饮文化、青年文化、老年文化等,从各自群众文化发展类型中找到合适的市场定位,并逐渐引入产业化模式,推动文化产业自身的合理运营,参与市场竞争,形成经济效益,支持群众文化进一步发展,进而为群众提供更加丰富多元的文化形式与文化内容。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市场经济环境下,要想实现群众文化持续健康发展,必须要走产业化道路,利用产业模式整合市场资源,支持群众文化发展,同时吸引更多的文化创意元素进入到群众文化事业中来,加粗产业链条,拓宽文化普及范围,打造具有影响力的群众文化品牌,进而为民众提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文化资源,促进群众文化的全面发展,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进程。
参考文献:
[1]周雪然.浅述群众文化活動的作用及其组织开展方法[J].大众文艺,2019(9):8-9.
[2]吴凝.分析群众文化的社会功能和文化价值[J].科技资讯,2019(9):243-244.
[3]丁元.推动新时代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路径初探[J].行政与法,2018(11):71-79.
作者单位:
福建省三明市艺术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