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语文教师“灵气”的培养
2019-12-09梁奕妍
梁奕妍
【摘 要】本文论述当今语文教师、学生、课堂三者之间的关系,强调语文教师因独具“灵气”而优秀,课堂因教师的“灵气”而有效,学生因教师的“灵气”而出彩,提出语文教师“灵气”培养的策略:观摩名家教学,建构教学艺术之形;潜心研读经典著作,沉淀教学艺术之神;大胆进行文学创作,培育教学艺术的灵感之源;积极参与创造性实践,打磨教学藝术最佳展示之模。
【关键词】语文教师 灵气 培养策略 经典著作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9)08B-0125-03
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当今时代比任何时候更强调文化的重要性。作为母语学习的语文学科承担着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国人文化基因的培育与对本土文化高度认同感的树立等重任。那么,做怎样的语文教师才能既让学生喜欢语文课又不辱时代使命呢?毫无疑问,要做一个有“灵气”的语文教师。
一、语文教师的“灵气”之要素
何为“灵气”?灵者,创新也,气者,人间浩然正气也。“灵气”指的就是“心灵之气”,是人们对外物感受和理解的能力,因此。教师的“灵气”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理解问题、解决问题的智慧。韩愈说:“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然而,不管“传道”“授业”还是“解惑”,不同时代又有不同的做法。过去传统的课堂教学活动,教师是主体,关注更多的是教师的“教”,忽视了学生的“学”,重视知识的传递,忽视能力的培养。如今课堂教学发生了质的变化,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更注重学生语言的建构和运用、思维的发展和提升、审美的鉴赏和创造以及对文化的理解和传承,四者实现一体化的过程已经变为充满创造性、神奇而又多变的过程。因此,作为一个现代的语文教师,除了具有牢固的基础知识、深厚的学科素养外,还应具有让自己变得优秀的教学“灵气”。那么语文教师的“灵气”包含有哪些要素呢?
(一)精妙的语言
语文特级教师于漪曾说:“教师要把课上得有感染力、说服力,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须下苦功学习语言,锤炼教学用语,讲究语言艺术。”而语文的学科特征和教育目的又对语文教师的教学语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规范、科学、严谨,还要能够体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教师能够根据文本的要求旁征博引、妙语连珠,时而诗情画意,时而富含哲思,时而发人深省,时而幽默诙谐,时而生动形象,达到精妙的境界 。
(二)巧妙的引导
语文课堂要通过一篇篇文质兼美的选文引导学生学习语言特色,并透过文字理解欣赏作者的思想境界,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情感和正确的价值取向。文字是显现的,但思想是隐藏的,如何教会学生去思考探究呢?这就要求教师必须通过巧妙的引导,把学生带入作者的情感世界,认真揣摩作者的写作意图,领悟文本最有价值的内涵。
(三)鲜明的个人魅力
教师的个人魅力对培养学生的个性特色至关重要。作为语文教师,应当优雅、丰富、活泼、幽默,有激情,时刻践行“我即语文”的教育理念。因为教师的优雅代表语文的优雅;教师不枯燥,语文才会活起来;教师永远保有生命的激情,语文课堂才会魅力无限;教师丰富、幽默,语文教学才能拨动学生的心弦,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达到“教师引导学生,学生也推动教师;教师得心应手,学生如坐春风”的境地。
(四)灵活的应变能力
语文课程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侧重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尤其是逻辑思维、辩证思维与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提升他们的深刻性、敏捷性、灵活性、批判性和独创性等思维品质,引导他们从多层面多角度探究文学主体的精神品质。学生在独立思考抑或小组合作交流中势必产生不同的见解,有些甚至是教师始料未及的,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备灵活的应变能力,既能化解教学预设不到的尴尬场景,又能激发学生的探究精神,将学生思维的碰撞提炼成课堂的生成。
(五)个性化的见解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强调: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积累丰厚的文化底蕴,理解文化多样性。对同一部作品,不仅要有专家的权威解读(即教学参考书)、学者的解读、作者自身的解读,还要有教师本人的解读。因为教师对文本解读的深度直接影响到学生探究文本的厚度,教师对文本的个性化理解能够促进学生开展个性化阅读,培养他们的探究意识和发现问题的敏感性。
二、教师的“灵气”与课堂、学生的关系
(一)课堂因教师的“灵气”而有效
课堂的基本要素是:课本、学生、教师。而决定课堂质量的应是学生和教师。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课堂教学是师生的共同活动过程,既要十分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又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有效的课堂特征是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获得了具体的进步和发展。具体表现为:学生在认知上,从不会到会,从少知到多知;在能力上,从不会学习到会学习,从相应的学习能力、问题解决能力低到有效提高;在情感上,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从被动学到主动学。然而要做到这种改变,传统“填鸭式”的教学已然过时,一味强调学生主体性学习的教学也无法实现。布鲁纳在他的结构主义教学理论中指出:一个教学理论实际上就是关于怎样利用各种方法帮助人成长和发展的理论。因此,教师的主导作用毋庸忽视。然而教师的主导是否有效,课堂活动是否达到预期目标,关键在于教师有无“灵气”。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最能直观体现教师“灵气”的莫过于教师的语言。白居易《与元九书》有言:“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教师身上有了“灵气”,他的教学语言就会充满情感,这情感如同鲜活的血液,能放射出生命的光芒,很容易打动学生的心灵,使他们快速进入预设的情境中,受到情感熏陶。于漪老师讲授《社戏》一课时饱含深情地说:“在我们的人生中,有的人,有的事,一晃而过,极少留有痕迹;有的事却会终生难忘,只要轻轻叩击门扉,往事就会如潮水一般涌上心头。这篇写于 1922 年的《社戏》,就是以童真的情感写童年看社戏的经历。”这段开场白朴实无华得如同家常絮语,但于老师却凭借她所倾注的满腔热情以及对文本的赏析,一丝丝一缕缕地沁入学生心脾,很快就酝酿了气氛,渲染了情境,调动起学生的整个身心,去感受特定的场景,进而进入文本特定的氛围中。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教师讲的话带有审美色彩,这是一把最精致的钥匙。它不仅开启情绪记忆,而且深入到大脑最隐蔽的角落”。于老师正是抓住了精妙的教学语言对学生的突出影响。
让课堂变得有效,问题的设计应是课堂的核心。因此,问题的设计对解决重难点、启发学生思维、培养独立学习能力显得异常重要。然而,问题设计得准确与否、有无深度,这又关联到教师对文本的个性化解读。在讲授《祝福》一文时,笔者曾经阅读了许多关于《祝福》的分析,也观摩过许多关于《祝福》的教学实录,授课者对《祝福》的备课与教参相差无几,他们对祥林嫂之死也大都归结于祥林嫂本人。而一位老師在解读文本时,却认真找出“我”“柳妈”“四叔”“婆婆”以及鲁镇上的人对祥林嫂的态度;授课过程中,老师并不面面俱到,而是设计“祥林嫂是谁害死的”这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争辩。这一设计之所以关键,主要在于它是文章的一个牛鼻子,能够让学生有话可说,使得学生的思辨能力、思维闪光点在课堂上得以充分展现。一篇出自名家之手的小说,摸中了要害,就如同庖丁解牛,豁然而解,这就是教师“灵气”的功劳。
(二)学生因教师的“灵气”而出彩
一节语文课成功与否,评价标准绝不仅仅停留在学习目标是否实现,教学预设能否达成,它更看重的是学生参与积极性的强弱、思考维度的广窄、探究问题的深浅、思想火花碰撞的轻重,课堂生成的多少。乌申斯基曾说:“没有提问的讲授是毫无生气的讲授;提问缺乏艺术性同样是失败的讲授。”有“灵气”的教师善于通过有深度的提问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与探究劲头,使学生在合作探究中实现思维的碰撞、火光的闪现,并将学生闪现的点点火光凝练成观点,变成课堂生成,实现教学相长。
如某位老师讲授《边城》时,提问学生“边城最打动你的地方是什么?”学生回答环境美、人物美、风俗美。老师接着追问:“这些美又有哪些缺陷呢?”有同学回答是爷爷的无奈与沉痛,有同学认为是翠翠羞涩、真挚却又不敢表白的爱情,有同学则说是傩送翠翠心心相印却无法成为眷属的伤感,还有同学说是祖孙情深义重却难敌岁月老去的哀伤。同学们讨论非常激烈,老师进一步引导“渡船不收钱,还送烟丝,老船夫有多少烟丝能送?”学生不假思索地说:“没有多少还舍得送,体现摆渡人重情重义,这种品格难能可贵。”老师立即抓住学生的思维火花继续追问“那文章中难能可贵的品质还有哪一些呢?”这一追问把学生带入了无尽的思索中,也把课堂讨论推向了高潮。学生分析“那个人也许明天就回来,也许永远不会再回来”的意韵,体会翠翠无言且真挚、期待却又未卜的勇敢等待;探究清溪滩的凶险无比,感受傩送明知稍有不慎就会丧命清溪,却又义无反顾踏上下滩船只的勇敢追寻。最后学生在合作探究中明白了原来《边城》最打动人的不是环境、人物、风俗的外在美,而是人物内心深处难能可贵的优秀品质,或重情重义,或相依为命,或明知不可而为之的执着与勇敢,等等。这是教师没有预设到的教学环节,这也是教师孜孜以求的教学生成。而这一切恰是教师的“灵气”所造就的。
三、语文教师“灵气”培养的策略
语文教师的“灵气”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某些教师特有的气质,它是后天培养而成的。那么,语文教师“灵气”培养的策略主要有哪些呢?
(一)观摩名家教学,建构教学艺术之形
观摩名家的教学,无疑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前行。名家对教学语言的组织,对教学环节的设置,对教材的处理,对教学突发问题的化解,对学生合作探究的引导与启发等,都值得每一位教师深深去揣摩、品味。于永正的五重教学法教会你重情趣、重感悟、重积累、重迁移、重习惯;于漪“三备课、三个关注、两反思”的教学理念引领你“再教设计”;窦桂梅“三个维度、三个超越”的教学风格,使你关注课堂、教师、教材三者的相互促进。钱梦龙的“三主四式导学法”、于家正老师的课堂表演法、李吉林老师的情景教学法、孙双金老师的课堂辩论法、魏书生的六步教学法,则让你领悟到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优势,必须发挥自己的长处,建构适合自己的教学模式。
(二)潜心研读经典著作,沉淀教学艺术之神
陶行知经典语录“要想学生好学,必须先生好学,惟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爱因斯坦也说“人的差异产生于业余时间”。教师要做到胸中有“灵气”,就需要充分利用课余时间,静下心来研读经典著作,启迪智慧,开阔视野。只有当教师对古典文论、诗词歌赋、诸子散文、名言警句等的内容了然于心,记忆牢固,能结合教学内容随口引用之时,他的教学语言才富有文化气息。这种气息体现了语文课堂应有的特质和魅力。它能使文化之魂重新回归语文课堂,让学生沉浸在浓郁的文化氛围中,受到经典文化的熏陶。
(三)大胆进行文学创作,培育教学艺术的灵感之源
写作在语文教学中占据着很大的分量和地位,要想培养学生创作高水平的文章,教师必须发挥示范的作用。因为教师个人的范例如同正午的阳光,直击学生心灵,深入而有效。教师和学生一同写作文,可以随时记录师生间的感人瞬间,把对学生的祝福寄语变成诗歌散文,把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化成心灵鸡汤,把对时事热点、电影及文化节目等的见解上升为时评文章,将教育教学的心得体会撰写成专业论文,并与学生共享。纵然网络范文千千万万,但是切合语文教学内容的文章并不多,有时甚至一文难求。此时教师因时因地创作的范文不仅很应景,而且最容易折服学生,能够有效唤醒学生的审美因子,有力驱动学生创作的内核。
(四)积极参与创造性实践,打磨教学艺术最佳展示之模
美玉要琢磨,好课靠打磨。而磨课恰是教师培养“灵气”最好的炉炼。教师应当积极参加各种公开课、示范课和优质课等赛课活动,通过“确定选题—导课—备课—上课—评课—反思—再上课—总结经验”等一系列行动研究,快速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因为赛课的准备促使教师查阅资料,请教行家,反复修改教案,反复试讲,并在一次次的试讲中确定教学思路,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和教学模式。赛课中,专家会毫不保留地指出教师存在的问题,并给予针对性的指导。这些指导是非常宝贵的,它能促使教师正视自身的问题,不断修炼,不断提升,最终实现脱胎换骨的变化。许多名师之所以能成为名师,就是在一节节公开课、优质课的磨课历练中成长起来的。
“灵气”的养成如同蚕茧蜕变,非一朝一夕之功,它需要一个相对长的成长过程,而且伴随煎熬与疼痛。但“灵气”能让语文教师告别磨道式循环成长道路,走上螺旋式上升成长道路,是语文教师成为名师的必备品质。
【参考文献】
[1]第斯多惠.德国教师培养指南[M].袁一安,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
[2]徐世贵.做最具成长力的教师[M].北京:时代华文书局,2016
[3]王 枬.做“四有”好老师[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4]梁 旭.于漪语文课堂教学语言艺术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16
[5]谭轶斌,孙宗良,曹 刚.教师课堂语言的“牵引力”[J].中学语文教学,2011(5)
[6]于漪经典语录[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9(Z2)
[7]李镇西,张 伟.让语文教学充满灵气与活力[J].中学语文教学,2000(8)
(责编 江月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