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持续心理护理对心力衰竭的护理效果观察

2019-12-09罗新罗凤莺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9年20期
关键词:心功能评分临床

罗新 罗凤莺

【摘要】 目的:探讨持续心理护理对心力衰竭的护理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9年6月在本院就诊的80例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观察组使用持续心理护理。比较两组的心理护理、健康宣教和护理技术评分。结果:护理后,两组的LVEDD、6MWT、LVEF、LVESD均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更为明显(P<0.05);观察组的心理护理、健康宣教和护理技术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持续心理护理能提高心力衰竭患者的满意度,改善心功能。

【關键词】

持续心理护理;心力衰竭;护理效果

心力衰竭是心血管内科的多发病及常见病,该病是各种心脏疾病逐渐发展至终末阶段时产生的一种极为复杂的临床综合征,其症状包含呼吸困难、心悸、肺部啰音和下肢水肿等[1]。患者不但需要实施有效的治疗,科学合理的护理也会对心力衰竭的发生产生不能忽视的效果。提高疗效,减少并发症,加强护理干预服务极为重要。本研究主要探讨了持续心理护理对心力衰竭的护理价值,现进行如下报告。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6月至2019年6月在本院就诊的80例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0例,男19例,女21例;年龄40~82岁,平均(57.46±12.38)岁;病程1~6年,平均(2.37±0.49)年。对照组40例,男18例,女22例;年龄39~82岁,平均(56.32±11.39)岁;病程1~6年,平均(2.32±0.45)年。两组的基线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

1.2研究方法

持续心理护理的方法如下:心力衰竭不但使其生理上饱受疾病的折磨,心理方面也会受到严重的创伤,引发烦躁、易怒、绝望和焦虑等负面情绪,显著降低治疗依从性,医护人员必须主动进行关心,减轻紧张、烦躁和恐惧感,认真评估心力衰竭患者的既往史、一般情况、过敏史、简要病史、阳性体征和用药史,针对每位患者的个体情况,从浅到深地讲解心力衰竭的病机、病因、治疗目的、预后和并发症等方面的知识。当病情明显改善后,能适量进行幅度小的以及简单的活动,比如慢走、太极拳和慢跑等,以增强机体免疫力。对每位心力衰竭患者给予充分的尊重,尽可能地站在患者的角度思考和分析问题,以体会患者内心的感受。当患者出院后,采取电话的方法继续进行心理护理,每次通话的时间大约为30~40min。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护理前后的左心室舒张期末内径(LVEDD)、6min步行试验(6MWT)、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以及左心室收缩期末内径(LVESD)。使用本院自制的调查问卷评估两组患者的满意度情况,主要包含心理护理方面、健康宣教方面和护理技术方面。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6.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对比用t检验;组间率的比较用χ2检验。以P<0.05表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的心功能比较

护理后,两组的LVEDD、6MWT、LVEF、LVESD均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更为明显(P<0.05)。见表1。

2.2两组的满意度调查结果比较

观察组的心理护理、健康宣教和护理技术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3讨论

心力衰竭是因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造成机体的心肌舒缩功能出现障碍,心脏的排血量降低,继而引发血流动力学障碍,心肌肥厚,心脏结构改变,心室重构,最后造成心室泵血功能降低[2]。心力衰竭患者由于心肌收缩会出现不同严重程度的乏力,常常会产生呼吸困难以及疲惫等表现,对患者的躯体功能和心理健康产生了非常严重的影响[3]。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主要实施心脏康复治疗,在综合性治疗措施的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可以实现心理和生理方面的改善[4]。心理护理指的是在护理干预的全过程中,医护人员通过采取医学心理学知识,使用恰当的方法、科学的态度和美好的语言对患者的心理顾虑、精神痛苦、疑难问题以及思想负担进行疏导,并且采取诱导、启发、说服、安慰、解释、调整环境和劝解等方法,舒缓患者的情绪,帮助患者摆脱困难,增强患者的自信心,使患者的心理恢复健康[5]。心理护理是护理干预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不仅会对患者的情绪产生直接的影响,而且会间接影响患者的病情转归。因为疾病的转归以及治疗与心理社会因素具有紧密的相关性,患者的心理改变情况以及情绪状态直接影响心力衰竭的治疗效果,因而,持续心理护理就显得极为重要。本研究发现,持续心理护理可以明显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的LVEDD、6MWT、LVEF、LVESD,并且明显提高心理护理评分、健康宣教评分和护理技术评分。

综上所述,持续心理护理能提高心力衰竭患者的满意度,显著改善心功能。

参考文献

[1] 刘玉霞.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护理干预对其心功能状况及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7,21(06):810.

[2] 陈娟峰.美托洛尔与曲美他嗪治疗老年冠心病心力衰竭的疗效及对患者心功能、心肌重塑和炎症因子的影响[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04(70):13688.

[3] 蔡琼兰,陈卓芳,王畅,等.电话随访式延续性护理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我护理行为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临床护理杂志,2018,29(01):579581.

[4] 吕微,吴琼,张照利,等.基于跨理论模型的健康教育对心力衰竭患者自我护理行为的影响[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04(70):13752.

[5] 吕素洁,孙玉燕,邢爱军,等.心理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认知功能状况及心功能的影响[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7,20(06):733736.

猜你喜欢

心功能评分临床
冠心病合并心衰介入治疗后BNP水平及其对心功能的影响分析
舒肝宁心汤治疗心悸的临床观察
参麦、参附注射液在老年慢性心功能不全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心脏再同步治疗慢性心衰对心律失常与心功能水平的影响
中西医结合治疗眸慢性溃疡59例临床观察
氩氦刀冷冻治疗肺癌80例的临床观察
APACHEⅡ评分在制定ICU患者护理干预措施中的应用研究
综合康复护理对改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效果观察
双周最佳阵容
双周最佳阵容